书城两性关系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1766800000018

第18章 诗人和白日梦(1)

我一直都对诗人(泛指艺术家)这样一群不能用常人眼光来看待的人感到迷惑不解,他们到底是怎样创作出他们的作品的,他们靠什么来把读者吸引住,并且还会引起我们前未有过的各种感情的。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上,我有点像那个红衣教主,不断地对阿瑞欧斯多提出问题。

大多数诗人对我们提出的问题给予无法解释的回复,即使个别诗人勉为其难作出的解释也很难让我们满意。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决定诗人对其想象性材料选择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用什么能力创造出这些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包括具有非常观察能力的伟大人物,虽然如此,却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热情。

我们多么希望能够在我们自己或者相类似的人身上,发现同诗人创作相类似的想象性活动,假如那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仔细审查这种活动而发现诗的创造性想象能力的真实本质。实际上我们也是如此做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作家们长期致力于缩小和普通人的差距,他们经常鼓励说,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一个诗人的世界,当这个世界只剩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那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个人是个诗人。我们试图在儿童身上寻找这种想象活动的潜在表现,众所周知,儿童最专心和关注且对他最有吸引力的活动是游戏,就是说,处于游戏状态中的儿童正像展开想象的诗人,他们在游戏中重新布置生活,使周围的一切以他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毋庸置疑,孩子们对环境的理解是真实的,并真正地投入到了游戏当中去,舍得在这里花费心血和投注感情;所以,“严肃”并不是真正和游戏相对立或相反的东西,“真实”才是。当然,儿童非常专注地投入游戏,并不是痴迷想象的世界,他只是将现实中可见可触的物体、场景等搬进了他的想象当中。“白日梦”和之相比则不同,它没有游戏和现实的联系,而是纯粹的脱离实际的想象。

和儿童在做游戏时相似,诗人对他所创作的虚幻世界是当作真实来对待的。这意味着,他将诗的世界和现实世界严格区分开来,但却对诗的世界投入了非常多的真实感情。我们从人类的语言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儿童游戏和诗人创造的世界之间的相似性,举例来说,人们常常将某些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再现的想象性创造物,用语言表达为“游戏”(英文中这个词还有戏剧、表演、假扮的含义),它们包含着各种真实或可以接触的事物,语言中还将把想象世界表现出来的人叫作“表演者”或者“演员”。可是,很多重要的文学效应就从诗的非现实的想象世界中产生了出来,例如我们现实中见到的许多事物,我们也许不会觉得很美或者令人愉悦,但当它成为诗人笔下的对象时就成了十分美好的事物,让人感到愉快;感情也是同样,许多现实中非常痛苦的情感,一旦变为文学作品,听者和读者就感觉是一种愉悦。

我们对现实和游戏之间的区别还有一种观点,当一个儿童从小孩成长为成年人,他便不再做游戏,并且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只同现实打交道持续几十年,或许某一天,他会突然进入一种游戏和现实没有差别的境界当中,他恍惚中想起儿时是多么认真地做游戏,这时,如果他将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相比较,他就情不自禁地想永远进入诗的世界当中,去获得幽默想象的乐趣,而不想再去承担现实生活的重担。

只要人长大成人就不再做游戏,可这并不等于放弃从游戏中获得快乐,因为,对一个稍微了解精神生活的人来说,都能感受到放弃曾经享受过的乐趣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实际上,我们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用一种努力去获得这件东西的“代用物”,并没有真正的放弃。所以,当人长大不再做游戏时,他们就创造出一种类似空中楼阁的虚幻东西来代替原先的游戏,我们称之为“白日梦”。我相信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制造自己的白日梦,并一直继续下去。但是长期以来,这个事实一直被忽视了,很多人并没有充分并且正确地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人的幻觉和儿童游戏相比,更不容易被觉察到。确实,一般儿童游戏是一个人做的,但即使几个孩子一起做,那么,在他们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个共同的秘密王国专为游戏目的而设。不论成人对儿童的游戏是否感兴趣,儿童都不会隐瞒这些秘密。可是成年人在做白日梦的时候,总是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对这些梦感到羞耻。换个角度来看,这是成年人对梦的珍爱,把它们当作隐秘的宝藏,宁肯说出自己的错事,也不想把自己的白日梦告知于人。也许,他认为这种幻想只有他一个人存在,他并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游戏的继续就是白日梦,由于之后的动机目的不同,所以儿童游戏中的具体行为也就和成人的白日梦不甚相同。

儿童的特殊愿望决定了儿童游戏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大都非常迫切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变成大人,这是他们唯一的最大的愿望。于是,他们就在游戏中来实现这种想法,把平常观察到的大人生活通过游戏模仿出来,装扮成大人,在游戏中,他们不需要掩盖自己的愿望。但是成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顾忌,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应该在现实世界中努力争取成功,不应该沉湎于游戏或者是陷于白日梦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他又必须把很多愿望隐藏起来,以便不形成白日梦,他总是要把这些加以抑制,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太幼稚,自己的这些幻想被别人知道会令他非常难堪。

可是假如所有人都将白日梦隐藏起来,不为外人道,那么我们是无法了解人类有这种创造幻象的倾向的,科学研究将无法进行。为了探究人类,上帝又给我们开了另一扇窗,世界上还有一些精神病患者,这些代表着“必然性”的女神严峻地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任务,他们可以原原本本地将自己的经历,不论是痛苦的还是愉快的都说出来,他们不仅对医生讲述各种事情,还会向医生述说自己的各种幻觉,当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心理治疗,这种讲述就是我们了解秘密幻想的最好来源。通过医疗实践,我们知道他们给医生讲述的事情,健康人是永远不会说的。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白日梦的特征:首先,只要有幻想的人都是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幸福的人无须去幻想,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换句话说,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是造成幻想的动力,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是一个独立的幻想,或者是对不满的现实所进行的改善。由于愿望不同,那么由愿望生发出来的幻想,再加上性别、性格、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就风格各异。我们可以将之大致分为两种明显的容易区分的类型,一种是野心欲,即促使做梦者爬上高位的愿望;另一种就是性欲。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绝大部分都是由于性欲促成幻想,她们的野心欲就包含在追求性当中;而对于年轻的男性来说,除了性欲之外,还有野心欲和利己欲等共同造就了他们的幻想。这两种倾向虽然有区别,但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一致性。

大多数人的白日梦中,总有一个女人隐藏在梦中的一个小角落,就像许多教堂圣坛画的一个角落有一个不明显的雷神形象一样,这个形象出现在日耳曼的神话当中,做梦者的一切所得都完全被他呈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隐藏自己幻觉的强大动机。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尤其是有着良好教养的女孩,不可能给人呈现出非常强烈的性欲,只有性欲小才能符合社会标准,受到赞扬;而对于一个男孩来说,他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他必须学会抑制自己过度的自爱心理,这种心理是由于童年时代备受溺爱培养起来的,现在由于这个社会由众多和他有同样追求的人组成,他必须相当克制那种心理。

我们要知道,这些由幻觉冲动形成的各种幻象、空中楼阁、白日梦等都是可以改变的,并不是永远一样,随着实际生活印象的变换,他们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每一个具体的时间标志都是由于一种深刻的新印象造就的。综上,幻想同时间或时代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通常情况下,同一个幻想在某一点的时候,总是在三个时期徘徊,这三个时期是我们三个幻想的代表。首先,由于现在发生的一些事件在某种力量下唤起强烈的愿望,心中的幻想活动是和现在联系着的;其次,这种幻想又会和幼儿时代发生的,并使这种愿望得到实现的早期经验相印证;最后,幻想活动就会制造出某种有可能在将来发生的事情,这种事件代表着这个愿望的实现。这种既包含现在直接引起他的事件,又包含某些过去的回忆,通过“愿望”的主线,过去、现在和未来就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所谓的白日梦或者叫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