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新校释
17829000000014

第14章 里仁第四(1)

【题解】

此篇共二十六章,总论修德修身,以仁为主。邢《疏》云:“此篇明仁。仁者,善行之大名也。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故以次前也。” 君子体仁必能行礼乐,以义言仁当在前。今在后,则非编者之取义。此篇当承《为政》而来,以为政须礼乐,为政者更须有仁德,故为次。篇名取首章“子曰”下前二字,“里”实借为“邻”。

4·1子曰:“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智?”

【校】

宅不处仁,“宅”字旧作“择”,以音误,从翟灏说据《文选注》、《后汉书》注等所引改。

焉得智,“智”旧作“知”,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里仁为美:“里”,动词,借为“邻”。《释文》云:“里,犹邻也。”旧如字释,误。“仁”,指仁者,有爱心之人。旧或释仁德,非。邻仁,做仁者邻居。

宅不处仁:“宅”,宅第、住宅。“处”,居、安置。“仁”,指有仁者居住之地。

【训译】

先生说:“做仁者的邻居是美事。住宅不安置在有仁者居住的地方,怎么算得上聪明?”

【章旨】

此章论宅当处仁。仁者爱人,邻仁必能和睦相处,且得其关爱,故美。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校】

智者利仁,“智”字旧作“知”,古字,从皇本、正平本、敦煌唐写本改今字。

【释】

不仁者:无爱心之人。

不可以:不可能,不能够。

久处约: “久”,长久、永远。“处”,指安处、安居于。“约”,穷困。

长处乐:“长”,长久、长期。“乐”,安乐、享乐。

仁者安仁:“安仁”,安于仁,以仁为安。后“仁”为动词,谓行仁,献爱心。

智者利仁:“仁”亦动词。“利仁”,以行仁为利。或释为利用仁,非。

【训译】

先生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期处在穷困之中,也不可以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以做仁事为安,有智慧的人以做仁事为利。”

【章旨】

此章论仁者与不仁者之别。不仁者无爱心,久处约必思害人以利己,长处乐必骄横欺人,故皆不能。仁者恒思爱人,故安于行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行仁必得人报,故智者以行仁为利。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释】

好人:“好”读去声,动词,喜欢,这里指真正地喜欢。或如字读,则与“恶”不对,非是。

恶人:“恶”,亦动词,好恶之恶,厌恶、憎恶,这里也指真正地恶。

【训译】

先生说:“只有有仁德的人能(真正)喜欢人,能(真正)憎恶人。”

【章旨】

此章讲仁者爱憎分明。仁者爱人,好其人必行仁于人,是有其实;仁者亦有所恶,恶其人,必不为之行仁,亦有其实,故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雷锋,即可谓仁者。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释】

苟志于仁矣:“苟”,假设之词,如果。“志”,立志。“仁”,亦谓行仁。

无恶:“恶”,指恶行,作恶。

【训译】

先生说:“(一个人)如果已经立志做仁事,(他)就不会(再)作恶了。”

【章旨】

此章讲仁者无恶行。作恶之人,必无仁德。若志于仁,则可改恶为善,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校】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得”字疑本作“脱”或“免”,涉前误。旧或疑前“不”字衍,非。人无愿得贫贱者,更不得有其道。或云“得之”当为“去之”,亦非。前句言“得”言“处”,得而处之也;此句如前后皆作“去”,则句法参差,且后“去”本为离去之义。又有疑此“得”当为“失”者,尤非,贫贱不可能自动失掉。

【释】

富与贵:“富”,富裕、物质财富多,与贫相对。“贵”,高贵,社会地位高,与“贱”相对。

不以其道得之:“其道”,正确的方法、正当的途径。“得”,得到。

不处也:“处”,居、享。

不去也:“去”,离去、离开。下“去”同。

恶乎成名:“恶乎”,于何,在哪里。

无终食之间违仁:“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违”,背离、离开。

造次必于是:“造次”,仓促急剧、奔忙,与颠沛相对。“是”,此也,指仁。下同。“必于是”,谓心必在仁,即心里一定想着仁。

颠沛必于是:“颠沛”,倾覆、跌倒。旧或释颠沛流离,不确。

【训译】

先生说:“富和贵,是人人都想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它,不能安享。贫和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脱离它,不能离开,(这才是仁。)君子离开仁,在哪里成名呢?君子吃一顿饭的时间(都)不离开仁,奔忙的时候一定想着仁,跌倒了(也)一定想着仁。”

【章旨】

此章论君子不去仁。不以其道得富贵,是夺他人之富贵。夺他人之富贵是不仁,故君子不处。不以其道去贫贱,势必陷他人于贫贱,亦不仁,故君子不去。不处、不去,皆是仁。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也,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校】

其为仁也,“也”旧作“矣”,今从《四书考异》据《三国志·顾雍传》注所引改。又:既为仁,不得又曰 “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仁”当是“人”字之误。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者”旧作“矣”,涉下“矣”字误,从《文苑英华》卢照邻《乞药直书》所引改。皇本“者”字“矣”字并有,非。

【释】

好仁者、恶不仁者:指真正好仁与真正恶不仁之人。

无以尚之:“尚”,上也。无以上之,无法超越也。

其为仁(人)也:为人,即做人。“也”,表时。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乎:“一日”,一整天。“仁”,动词,指行仁,献爱心。

盖有之矣:“盖”,表示推测,大概。

【训译】

先生说:“我还没见过(真正)喜欢仁的人和(真正)憎恶不仁的人。(真正)喜欢仁的人,是无法超越他的。(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他做人的时候,不让(任何)不仁的事在他身上出现。有能够一整天都把他的气力都用在做仁事上的吗?我还没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有这种人吧,(只是)我还没有见过。”

【章旨】

此章劝人行仁。真正喜欢仁的人,全身心行仁,故无以尚之;真正憎恶不仁的人,不容任何不仁,故其为人之时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人鲜有一日行仁,非其力不足,乃不好仁也。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人矣。”

【校】

斯知人矣,“人”旧作“仁”,从翟氏《考异》引陆采说,据《后汉书·吴祐传》所引改。

【释】

人之过也:“过”,过错。

各于其党:“党”,类也。“各于其党”,言不出其同类范围。

斯知人矣:“斯”,则、就。“知”,知道。“人”,指其人的类型。

【训译】

先生说:“人的过错嘛,各自都在其同类(范围之内)。观察(一个人的)过错,就可以知道(他属于哪一类)人了。”

【章旨】

此章论以过可以观人。人各有过,但各类人之过皆有其普遍性,故观过可以知人。此章编于此篇而与以上各章相次,说明《论语》编辑之时“人”已误“仁”。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

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路线。

【训译】

先生说:“早晨听到正确的思想主张,(即使)晚上去死也可以了!”

【章旨】

此章劝人闻道。道为人生信仰,闻道则信仰真,故死而无憾。所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这个道理。不闻道,则浑浑噩噩,枉活一世。

4·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释】

士志于道:“士”,任事之人,四民之一。《说文》:“士,事也。”《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志”,谓有志、立志。“道”,指正确的思想主张。

恶衣恶食:即粗衣粗食。

未足与议:“未足”,不值得。“与”,与之、在一起。“议”,议论、讨论,这里指议道。

【训译】

先生说:“干事的人有志于正确的思想主张,却以穿粗衣吃粗食为耻辱的,(就)不值得跟他一起讨论了。”

【章旨】

此章诫年轻人不当讲究吃穿。“道”为天下之事,志于“道”,是其理想高远,志于“道”而讲求吃穿,是其所重不在“道”,故不足与议。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敌也,无慕也,义之与比。”

【校】

无敌也,“敌”旧作“适”,借字,今据《释文》改从郑本,用本字。《逸周书·柔武解》:“靡适无下。”“适”亦借为“敌”。

无慕也,“慕”旧作“莫”,亦借字,今从郑玄读改本字,以免徒生误解。

【释】

君子之于天下:“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之人。“于”,对于。“天下”,指天下之国、之人。

无敌也: “敌”,仇敌、敌对。旧作“适”,或如字释无所适从之适,与下文“比”义重,非。或释“肯”,亦非,适无肯义。

无慕也:“慕”,爱慕、向慕,与“敌”相对。旧作“莫”或释不肯、反对,与“敌”、“比”不谐,不知通假故也。

义之与比:“义”,宜也,谓行事合理、合宜之人。“比”,相并、合作、在一起。

【训译】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没有敌对,也没有爱慕,(只)跟正义(者)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