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
17837700000005

第5章 俄格战争内幕

2008年8月8日俄罗斯对格鲁吉亚的军事反击,离不开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的决策。

但是,细查安全会议官方网站,2008年的会议信息极少,而且只字未提8月8日是否举行过有关俄格战争的会议。

笔者2008年9月参加了国际“俄国通”非政府组织“瓦尔代俱乐部”年会,时任总理普京于9月11日宴请俱乐部成员。

欧美学者原以为,出兵反击格鲁吉亚,稚嫩的“小梅”无此魄力,决策者肯定是普京。

席间,普京以肯定的语气告诉我们:“决策是由梅德韦杰夫总统亲自做出的,当时我在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当然,总统马上向我通报了此事。”

美国学者戈德曼那年已年过八旬,是外国学者中的元老。他慢条斯理地柔声问普京:“格鲁吉亚是个小国嘛,人口只有你们的1/30,面积不到你们的1/100。你们何必出动大军,打到第比利斯城下?过分了吧?”

普京马上板脸:“人家打俄罗斯维和军人,屠杀无辜平民,怎么,你叫我用铅笔刀、用弹弓反击啊?!我们以牙还牙,我们的反击恰如其分!”

这时,英国学者博博罗提了个刁钻问题:“中国没有公开支持你们打格鲁吉亚,你们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否出现裂痕?”

普京平心静气地回答:“毫无裂痕。我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后离京前,会见了中国所有最高领导,在这一问题上相互达成充分理解。”

那次宴会上笔者有幸坐在普京正对面。他说完这句话,冷冷地看了笔者一眼说:“我们俄罗斯在任何时候、在任何问题上,从不乞求任何人!”

其实,他离京前会见中国领导人时,曾指望中国表态支持俄罗斯反击格鲁吉亚。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心里有怨气。但普京毕竟是大国领袖,既懂战略,又讲策略:说中国好话的时候指名道姓,表示不满的时候泛泛而言。

梅德韦杰夫神色凝重地说:“我接到格鲁吉亚发起军事行动的前方战报后,经过再三斟酌,会同有关机构,最终做出了反击侵略的决策。”他略感悲愤地反问,“出动坦克和军队进入格鲁吉亚,你们以为做出这样的决定很轻松吗?!”

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爱好者网站公布的2008年8月8日安全会议现场图片,可以作为上述言论的佐证。

在那幅图片上,主持会议的梅德韦杰夫总统表情严肃,他的右首坐着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和外长拉夫罗夫等人,左首坐着对外情报局局长弗拉德科夫等人。通常在安全会议上坐在梅德韦杰夫右首的普京,暂付阙如。

关于出兵格鲁吉亚的决策过程,有一段插曲。2013年底,俄罗斯战略研究所所长别尔科夫斯基在年度报告的军事改革一节中透露,2012年因涉腐而下台的文职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在俄格战争的决策中倒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非常不凑巧的是,2008年8月8日格鲁吉亚动手那天,俄罗斯两位最高领导都在外地:普京在北京出席奥运会开幕式,梅德韦杰夫按计划在伏尔加河畔度假。听到格鲁吉亚进攻南奥塞梯的紧急军情后,梅德韦杰夫总统举棋不定。在莫斯科的俄罗斯将军们也犹豫不决,有多位将军表示,不应卷入这场局部战争。谢尔久科夫急了,不依不饶地催促将军们赶紧下决心。经过短暂的迟疑,俄罗斯最高领导终于做出了第58集团军进兵南奥塞梯的正确决定。事后国防部长撤了7名反对出兵或行动不力的将军——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大将、主管后勤的国防部副部长伊萨科夫大将、海军司令马索林海军元帅、战略火箭兵司令索洛夫佐夫上将、总参谋部侦察总局局长科拉别利尼科夫大将、陆军总司令博尔德列夫大将和俄罗斯武装力量教育工作总局局长巴什拉科夫中将。

谢尔久科夫此举招致了军界的不满,这也为两年后他的倒台埋下了伏笔。2012年10月下旬传出他的腐败与桃色丑闻后,将军们一边倒地厉声谴责这名“腐败部长”。

在梅普宴请之前,俄方安排“瓦尔代俱乐部”成员会见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副总参谋长诺戈维岑。

拉夫罗夫外长对“俄国通”们说,俄军进入冲突地区的原因是,格鲁吉亚入侵了它并不控制的南奥塞梯领土,造成人道灾难,3万难民出逃,俄罗斯维和军人和南奥塞梯居民遇害。南奥塞梯的多数居民是俄罗斯公民,格鲁吉亚军队的行动简直是“种族屠杀”。“对本国公民遭屠杀、被迫离乡背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无动于衷!”

他强调,格鲁吉亚袭击俄罗斯公民和维和军人,俄罗斯的军事反击恰如其分。

一位美国学者引用媒体言论,批评俄罗斯“打着南奥塞梯冲突的幌子,目的是推翻格鲁吉亚政府,控制这个国家”。拉夫罗夫斥之为“胡说八道,荒谬绝伦”。

但据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哈利尔扎德2008年8月10日在安理会会议上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曾对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说,“萨卡什维利应该下台”。

俄罗斯驻北约代表罗戈津2008年8月22日说,俄罗斯领导人的唯一目的是拯救南奥塞梯人免遭屠戮,并不想打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

诺戈维岑上将对“俄国通”们的讲解更为专业。他说,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的行动代号为“清野”,是跟美国事先筹划好的。他通过地图和战地记者拍摄的大量图片,证明是格鲁吉亚军队入侵在先,俄军反击在后。

最终,“瓦尔代俱乐部”的绝大多数学者,包括来自西方国家的学者,都基本认同诺戈维岑的这一结论,认为格鲁吉亚动手在先,俄罗斯反击在后,但是反应过度。

2008年12月,欧盟成立南高加索战事国际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2009年9月30日公布的结论是,战争是格鲁吉亚发动的,而俄罗斯此前的行动,仅限于连续好几个月的挑战。

事后俄罗斯强力部门透露,俄军指挥部事先虽然知道对格鲁吉亚的进攻计划,但不清楚是哪天动手。

“高加索2008”演习结束后,俄军在俄罗斯与南奥塞梯边界留了2个加强摩托化步兵营,以便在格军开始行动后几小时内进入格鲁吉亚,支援俄军维和营,并与航空兵协同,阻挡格军进入南奥塞梯纵深,等待北高加索军区的大部队在一两天内赶到,必要时俄军还会出动空降兵。

为保证阿布哈兹的安全,俄罗斯调了2个空降突击营和2个特种兵连,增强当地的俄军维和力量。

对俄罗斯来说,这场为期5天的有限战争的成果是: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宣布独立,并得到俄罗斯和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小国的承认,格鲁吉亚丧失1/5国土,北约东扩进程终止,俄罗斯在前苏联地区的利益得到巩固。

俄罗斯“杀鸡儆猴”,让前苏联其他国家明白,谁要是敢于跟西方勾搭,损害俄罗斯战略利益,格鲁吉亚就是下场。俄罗斯也让潜在敌国明白,一旦侵犯俄罗斯的战略安全,俄罗斯是不屑于提什么“最最严重警告”的,而是迅速决策,果断行动,以暴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