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决定一切
17932200000021

第21章 心理暗示的力量:好心态助你释放潜能(1)

我们经常谈及潜意识的作用,却很少谈及潜意识的力量。即使有的人对潜意识有一定的感悟和体察,也是停留在浅层次和相对感性的层面上。事实上,潜意识的作用是非常惊人的,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潜意识的力量,乃是影响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怕什么来什么

法国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曾经在他的一部著作中介绍了“努力反向效应”,他说:当心理暗示和意志意愿发生冲突时,意志意愿会被心理暗示征服。意志意愿在心理暗示面前毫无作用,反而会加强心理暗示,让人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人越是想压抑某种心理暗示,它便越可能成真。这就是努力反向效应。

努力反向效应这种心态,在心理学有一个相似的名词,叫做“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而以往他却不是这样。每次表演之前,他只想着“走钢索”,并专心为此作准备,根本不去管其他的事情,更不会为“成功”或“失败”而担心。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某事,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和结果,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从意识的层面讲,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努力反向效应在起着作用。瓦伦达越努力想避免失败,其实他的“心理暗示”一直在怂恿他的潜意识这样想:“我这次可能会失败。”“失败”这个词反倒影响了他的潜意识。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这一情景会指挥他的行动,结果事情不是向他希望的那样发展,而是向他害怕的方向发展——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电视上,当一个人在考试或者演出之前,反复告诫自己:这次考试(或演出)对我太重要了,千万不能失败。我们知道,接下来他肯定要失败。

晚上当我们失眠的时候,越是告诫自己:“赶紧睡着吧,明天还要早起。”结果,我们越努力想睡着,就越是睡不着。当我们换个想法:好,睡不着就算了,戴上耳机听听音乐,反而不知不觉你就会睡着了。

理智和心理暗示经常处于对抗的状态。理智越让你不要怎么做,心理暗示却促使你像相反的方向发展。结果,心理暗示大获全胜。

如果改变理智与心理暗示对抗的局面呢?办法就是改变心理暗示。

比如,在走钢丝的时候,将“害怕失败”的心理暗示改为“期待成功”,潜意识就会调整他的身体和每一个细节,向着成功这个目标前进。

谁怂恿着中国人去抢盐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接着是核泄漏,一连串的灾难,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深切关注。

在日本有条不紊的进行营救的同时,沿海相望的中国,却发生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

有谣传,核污染可能会扩散的中国,据说通过服碘片,或者以加碘食盐作为补碘手段可以有效防核辐射;接着,有黑心商家伙同不法之徒以哄抬抢购的方式囤积食盐,再加上不同方式的谣传,让居民引起对于食盐的关注,纷纷购买储备,使得基本稳定的食盐供应平衡被短期打破,引来了抢盐风波。许多不明真相,不去用脑思考的人,纷纷加入抢购行列,一时间就把市场上流通的食盐提前购买一空,以致脱销缺货。不法商人因而卖出囤积的食盐获取暴利。等谣传结束,或者高价囤盐者清醒过来时,便会直呼上当了。

事后证实这是一场炒作。事后,许多人都在进行反思,人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听信谣言呢?

据说,许多学校的学生不做饭,受到抢盐风波的影响,也储备了几袋盐;一次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在问一个炸羊肉串小贩:“请问你这有盐吗?”

抢盐风波,除了商家的炒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只要大家只要冷静地想一下,不要跟风,多了解一些信息,也就不会有抢盐风波了。但是,我们受到不良的暗示,我们害怕自己以后真的吃不上盐,做不了饭了,于是就掉进了商家炒作的陷阱。

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有些“大师”,深谙心理暗示的精髓,不过不用在正路上,反而以此展开“造神运动”,大肆敛财。

缙云山绍龙观的李一道长,曾被一些媒体捧为“养生达人”,想要得到他的指点,往往代价不菲。李一及其绍龙观开办了多个养生班,其中有一些平价班,如食宿费390元的“三日观”体验养生班;也有一些收费昂贵,如“5日班”每人学费3 800元,“7日班”每人学费9 000元。随着近年来“养生热”升温,在各类宣传推动下,上山找李一养生修行者纷至沓来,养生班屡屡爆满,甚至出现了“天价班”。长期参加养生的,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和学者。

还有所谓“养生专家”张悟本,他声称只要吃绿豆,任何病都能吃回去。据说,有些患者在按照所说的去做,真的产生了有利的效果。其实,这涉及一个集体心理暗示的问题,这完全是一个人积极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就像一副安慰剂,如果它暗示你“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变得积极,病情也就真的可能好转起来了。

一些炒股的股民,非常容易受到所谓的“专家”的心理暗示,被一些分析师所误导。结果赔的一塌糊涂。

被暗示,一定是你处于了被动的地位,一种不受自我意识控制的地位。因此很容易被误导。

在强大的“集体无意识心理”的影响下,一个人很难做到不被他人所暗示。当然,一些暗示是有合理的成分,如商场的品牌效应,口碑效应;但是,每个人都要理性地看待问题,不要被一些无根据的宣传所误导。

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在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展示了一个骗子施加心理暗示的典型,卖者利用了买者对自己健康的关切,让他着急,而当买者反复说明自己腿“没病”时,骗子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说辞,让他感觉腿“不正常”。随着每种说法的奏效,本来就存有疑惑的买者自己不知不觉也会越来越感觉自己的确是瘸了。在他正不知所措时,骗子再抛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方法——拄拐,随后顺利地把拐卖了出去。

生活中,也有很多骗子善于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行骗。骗术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骗子施加骗术的时候是有意为之,而被骗者接受时却往往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被骗者在与骗子交锋的时候,一开始心理是一种毫无防备的状态。

这两天,高三学生小胡心情很沉重,因为已经复读了一年的他即将第二次参加高考。父母担心儿子再次名落孙山。邻居的一个热心的大婶说:“你可以去找算命先生算算吉凶。我知道一个算命的先生,算的可准了。上次我女儿中考的时候,就是让他算的。”

父母一听这么神奇,就决定带着小胡去问问,于是带他去大婶说的那家算命公司“咨询”。经过预约,胡先生和儿子去了趟公司。报完儿子的生辰八字后,老板打开一个电脑软件,算出了他的“八字命盘”,随后把命盘交给了一个“易学大师”。“大师”算了一会儿就开始摇头,说小胡这10年的“大运”不大好,要到下一个10年才能发达。今年的考试运也不尽如人意,只是稍强于去年,应能考上大专;但明年的工作运却很好,可以考虑工作。最后,胡先生付了200元钱,带儿子黯然离去。

虽然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科学,高扬理性的社会,但是各种各样的算命的学说依然层出不穷。高考、就业、婚丧嫁娶选日子,都要算一算,卜一卦,或者给自己指明道路,或者挑一个黄道吉日。算卦的人群,从没读过书、没见过市面的人,到知识分子、专家教授,各色人等,不一而足。国外迷信算卦的人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算命这一行业如此盛行?难道算命的方法也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其实,这跟心理学有很大的关系。算命之所以准确,是因为我们受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

与此相类似,著名魔术师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这一效应后来被心理学家总结如下:人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针对这种效应做过一个实验,

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后,让参加实验的人从他们的自我评价及一份笼统的人格描述中选出真正符合自身性格特征的一份,结果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认为那份笼统的人格描述对自身性格特征的描述更加准确!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而能够准确的揭示一个人的性格描述却很难引起人们的赞同。

根据这个效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人们平常总认为自己很了解真实的自己,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暗示,往往以外在的标准去判断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的认识不准确。如,当你和朋友一块从煤矿里面出来,然后你看到你的朋友脸上有块煤黑,于是你也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脸,想知道脸上是不是也一样,即使你不曾摸过一点煤渣。这就是因为朋友脸上的煤黑给了你影响或暗示,使你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偏移。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明朝末年,有三个秀才一起结伴进京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因此三人就请教那位算命先生,三个人此次考试的结果如何。算命先生用手指掐算了半天,在三人面前伸出了一根手指晃了晃,弄的三人一头雾水。有个秀才问道:“这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三个人见问不出来,也就只好走了。考试完以后公布成绩,三个秀才全部考中。于是秀才们都说算命先生非常厉害,算得太准了。

实际上,算命先生的一只手指可以有多种含义,既可以表示“一起中了”,又可表示“一起不中”、“只有一个不中”或“只中一个”,三个秀才会出现的四种情况都包含其中了。因此,无论三个秀才最后的考试结果怎样,算命先生都会蒙对。如此看来,算命先生只是另外一个巴纳姆先生罢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我们更倾向于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这也许就是算命术大行其道的原因。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认识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唯有自知才能认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扬长避短,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社会中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人难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很多人经常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常常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或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所以会常常伫立在十字街头徘徊。

心理学家提示:

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作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所利用。在生活中,要学会认识自己,而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别人虚无缥缈的判断。

用正面期望解决自我矛盾

人类大脑中的潜意识,总是不断地在相互碰撞、追逐、扰攘,那里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是人类进行创造活动的源泉。如果低估了潜意识的作用,就将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几乎所有的发明家、艺术家,都充满了幻想和创造性,他们的成果大都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在演出前,突然产生了“怯场”现象。他说,由于强烈的恐慌,他的肌肉开始痉挛,喉咙也像是被什么东西给卡住了一样,几乎很难发出声音。

卡鲁索惊恐万状,因为几分钟后,他就得登台演出。他的脊梁骨开始“嗖嗖”的冒冷气,浑身冷汗不止,他说:“如果我无法从容的演唱,人们就会嘲笑我,那我不是丢人了吗?”于是,熟知该如何运用潜意识的他,在后台不住的对心中那个作祟的“我”说:你快走开,别干扰我,你快让平时那个正常的“我”回来!你休想阻止我一展歌喉。他所谓的正常状态下的“我”,我们可以叫它做“大我”,而阻碍他正常发挥,让他恐慌的“我”,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小我”。而所谓的“大我”就是潜意识中所具有的无穷力量与智慧。他不停的大声说:“走开,快走开!‘大我’需要出场了。”

卡鲁索的潜意识作出了回应,他的体内产生了蓬勃的力量。当幕布开启时,他充满自信地走上台,嗓音刚劲有力,雄浑而满怀激情,让所有在场的观众都被他的声音所吸引。

显然,卡鲁索了解两种思维模式,“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意识思维即理性思维与影响着意识思维的非理性思维。当你意识性思维(小我)充满恐惧、忧虑与慌乱时,你的潜意识思维(大我)就会产生消极情感,使你被惊恐、不祥、绝望的情绪所笼罩。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你也不要惊慌,而要平心静气,尽量保持镇定,并对自己体内的“小我”说,“你赶快闭嘴”、“我能控制你”、“你必须服从我,听我指挥”、“我不允许你干扰我的事情”。

卡鲁索的成功表明了,通过正面期望,能够壮大“大我”的力量,让他在与“小我”的交锋中占据优势。

心理学家经过50多年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在哪一个领域,“正面期望”都跟成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会成功,你就会变得乐观;如果你变得乐观,你身边的人、事、物就会正面、积极地响应你。

只要你的期望带着强烈的自信心,你就会下意识地努力达成预期的结果。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成功,你就会成功;如果你觉得自己一定会红,你就会红;如果你认为去哪里可以玩得很开心,你就会玩得很开心。你期望什么,就会发生什么。

你的期望对周遭人们的影响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预期自己能够成功地把东西卖给客户,对方的潜意识就会接收到这个信息,并做出对双方都有利的正面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