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1794200000015

第15章 赏识孩子就是最好的激励(4)

两人走开之后,母亲很高兴地说:“你真有礼貌,见到不认识的小伙伴都能称呼他,还说‘你好’,妈妈真是太意外了,妈妈喜欢你!”至此以后,总是会看到田野向陌生人打招呼,引得大家都夸他是有礼貌的好孩子。

当孩子的确做得好时,父母对他的表扬应明确而具体。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行为就会用章可循,否则,可能会一头雾水。比如,父母认为孩子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在孩子临睡觉前,对孩子说了句:“今天做得不错!”孩子可能会回想今天一天的行为,想想父母在表扬他什么。因此,表扬的艺术有时也体现在“明确到位”。

建议三、当孩子没有做好时更要表扬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做好,而父母也不是在孩子做好时就表扬,做错时就批评。如果父母能学会在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不虚假地表扬他,那才是智慧和艺术。

孙鹏是初中3年级的学生,无论人品,还是学习成绩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孙鹏几乎是在父亲的夸奖声中长大的。他的父亲很会灵活应用表扬,并且很讲究艺术。

小学2年级时,孙鹏刚刚学习写作文。一开始,他对自己很不自信。当他第一次把自己写的作文递给父亲过目时,心中充满了不安。父亲读完后,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很多,几乎让人找不出可以认可之处。但是,父亲为了不打击儿子的积极性,说了一句:“非常不错,这是你第一次写作,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听了父亲的话,他长松了一口气。不久,父亲看了他的第二篇文章,发现与第一篇相比的确进步很大。

这位父亲的智慧在于他表扬的不是儿子的文章,而是儿子第一次写作的尝试。一句“非常不错”激励了孩子写作的积极性,一句“爸爸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比你差远了”更是让孩子知道他的提升空间很大。每一个孩子都会认为父母是自己的偶像,当他知道父母小的时候和他一样,他就会认为自己并不是很差。

也许父母会清楚的记得自己小时候比孩子强多了,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一定要把孩子比下去或者尊重所谓的“事实”,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做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当然,父母可能会认为:明明孩子做得不好,却要说“非常不错”,这不是在说谎吗?其实不然。孙鹏的父亲的做法值得父母借鉴,那不是一种欺骗,而是一种智慧。所以,父母要善于在孩子做得不到位时艺术的表扬他,此时,孩子受到的激励会更大。

建议四、表扬孩子的“用心”

父母看待孩子的成功与失败,不仅要看到结果,更要看过程。孩子可能常常“好心”办“坏事”。比如,孩子想为客人倒茶,却不小心把水倒在了外面;孩子很积极地帮父母洗碗,却不小心打破了碗碟……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孩子身上应该是屡见不鲜的。

此时,父母如果只看到结果,那真的找不出要表扬孩子的理由,如果看到孩子的“用心”,那表扬孩子就不是难事了。当孩子好心干了“坏事”时,如果父母说“没关系,你能帮忙,说明你长大了,懂事了”,孩子会很欣慰,也会从做错事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当父母对孩子的“用心”表扬之后,再帮孩子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的表扬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建议五、当众表扬孩子要谨慎

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不仅具有激励孩子的作用,而且会有反衬他人不足的作用。因此,父母如果要当众对孩子进行表扬,一定要谨慎。

上初中2年级的陈亮,在期末考试中进步很大,父母很高兴。开家长会之后,母亲和陈亮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陈亮的同学吴刚和其父亲,无法避免的是,大家谈及了孩子的成绩。

陈亮的母亲在谈话中得知吴刚这次考得不好,就没有表达对陈亮的赞扬,只是说了一句:“陈亮还需要努力!”

试想,陈亮的母亲如果在对方面前大大表扬陈亮的进步,无形中,陈亮会觉得自己比吴刚强,而且吴刚的父亲也会更加生吴刚的气。这样的表扬不但滋长了陈亮的傲慢,也让对方感到不自在。所以,父母当众表扬孩子一定要谨慎,否则,父母对孩子的表扬不但谈不上“艺术”,还会有很多“副作用”。

【教育箴言】

表扬孩子的艺术其实是没有绝对的操作标准可寻。父母只要完全了解孩子的性格,理解孩子的内心,无论孩子做好还是做得不好,都想着要帮助孩子、激励孩子的话。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会成为一种艺术,而艺术的本质是让孩子在父母的言语中成长起来。因此,父母无需刻意追求艺术的表达,只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的一切,孩子一定会得到最大的激励。

21. 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

当孩子进步时,最需要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给予肯定的话,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认可和期望,更会及时把喜悦转化下一段人生旅程的动力。

【经典事例】

语文王老师在学校教4年级1班和2班的语文课。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不多,一次期中考试之后,两个班的学生进步都很大,而且平均成绩几乎一样。于是,王老师想对两班的学生在不同时间进行肯定,来看看学生的反应会有什么不同。

成绩出来的第二天,他就及时地肯定了1班的学生。他这样说道:“这次考得不错,我能看出来大家都很努力,老师很高兴,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然而,他并没有在这个阶段对2班的学生表示明确的认可,只是分析了卷面,并对个别进步大的学生单独表扬了一下。

接下来的学习中,两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劲头明显不同。1班的学生因为全体受到老师鼓励,学习气氛非常浓厚,而2班整体看来和以前并无变化。一个月之后,1班学生的进步很大,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此时,王老师才针对期中考试的成绩,对2班学生说:“你们期中考试考得不错,接下来的小测验,希望能够更上一层楼!”但是,因为离期中考试已经过了1个月,当老师说完这些话后,大部分学生表情呆滞,好像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当然,接下来的小测验,1班的成绩超出2班很多

至此,王老师感受到及时肯定的重要性。为了不让2班同学落下,他在小测验之后,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把2班每一个孩子的进步之处都列举出来,并提出表扬。即使有些学生没有进步,或者完全退步了,他也对他们提出期望和鼓励。受到鼓舞的2班学生,不久就赶上了1班,大家齐头并进,学习热情越加高涨。

【教育启示】

两批同等程度的学生,就是因为获得肯定的时间不同,之后的结果就不同。原因在于,考试之后,学生们针对自己的成绩都会有一个期待,考得好的同学期待老师肯定,考得不好的同学期待老师帮助。如果原本的期待没有被满足,时间一长,期待自然渐渐消退,这时再提出表扬,意义就不大了。好在王老师在小测验之后,及时弥补了对2班的“亏欠”,使得2班学生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同样,孩子获得进步的时候,心里也会对父母有一种期待,期待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肯定。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心理期待期”中给孩子正确的评价,就等于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会因为满足而继续前进。就像一个饥饿的旅行者,只有在吃饱饭之后才能赶路。如果没有获得及时的食物,旅行者就会在原地解决温饱问题,如果原地解决不了,可能会放弃此次旅程。而孩子就是旅行者,父母及时的肯定就像粮食和水。

所以,父母要正确把握赞扬的时机,在孩子取得微小进步之后,父母的肯定最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如果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赞赏,孩子可能会因此而失望,即使以后再补也无济于事了。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可以借鉴以下几个建议来操作。

【教育建议】

建议一、要重视孩子的进步

父母是否能及时肯定进步中的孩子,完全在于父母是否重视孩子的进步。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很有限,对孩子的进步也不以为然的话,就不可能说出赞赏或鼓励孩子的语言。但孩子却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赏识,因为他想证明父母对自己是重视的。

赵兴杰是小学4年级的学生,他英语成绩一直平平,但今天在英语课上表现很好,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一回到家,他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英语单词听写得了满分!”

“听写了多少个单词啊?”妈妈淡淡地问了一句。

“听写了10个,每天上课老师都要听写10个,我今天全都写对了,老师夸我进步很大!”兴杰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才写对了10 个单词,有什么可得意的。”妈妈好像还不是很满意。

兴杰强调说:“我以前没有全写对过,今天全部写对了!”

“那是你以前做得不好,现在这样是应该的!好了准备洗手吃饭吧!”妈妈反驳道。

听到妈妈的话,兴杰非常失望,闷闷不乐地去洗手了。

其实,赵兴杰的母亲没有说错话,只是这些语言不适合现阶段的兴杰。如果兴杰保持了一段时间的满分,并且因此而骄傲的话,母亲的这番话是恰当的。但是,兴杰现在刚刚有一点进步,母亲这种“不满意”的态度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虽说孩子不是为了父母而学习,但对于孩子的进步,父母没有表示出认同和重视的话,孩子很可能因此而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建议二、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

当孩子自己感觉到进步,并且向父母展示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此时,孩子从父母的认同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并会进一步做自我认可和评价。孩子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要,这决定了孩子以后是自信地面对人生,还是自卑地得过且过。

王宇上初中1年级,学校运动会时,他在年级50米短跑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回家后他高兴地对父亲说:“爸,我今天比赛得了第一名。”

父亲问道:“是吗?第一名,一共几个人参赛?”

“进入决赛的4个人,第二名和我还相差一大截呢!”王宇自豪地说。

“不错,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父亲认真地提醒道。

王宇回应说:“嗯,爸,我知道了,我会加油的!”

父亲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对儿子的认可和期待,孩子也从中感受到了父亲对他的激励。当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不需要长篇大论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那怕就是简单几句真心的鼓励,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但可以激发孩子更加努力和自信,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有好处。

建议三、对孩子提出期待后,要留心观察

任何一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要求和期待。当父母向孩子提出要求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定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转变。特别是在孩子改进时,父母应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孩子会因此做得更好。

姜晓伟有随手乱放东西的坏毛病。以前,父母总是批评他,但有一次,在他随手把铅笔放在餐桌上的时候,母亲说:“晓伟,从现在起,妈妈要看看你能不能改掉这个乱扔东西的毛病,我相信我的儿子能做到!”并在晓伟书桌前的墙壁上贴了“物归原处”四个大字以示提醒。

第二天开始,母亲特别注意观察晓伟的举动。当晓伟把用过的剪刀放回工具箱时,母亲高兴地说:“我说我的儿子能做到吧,真不错,剪刀放回原处了,很好!”得到表扬的晓伟在接下来的时光里进步很大,而母亲也不吝啬对他的肯定。两个月后,晓伟完全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很多父母给孩子提出期望时很积极,之后却没有仔细观察孩子的改进。实际上,孩子的确在转变,但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的认可,就渐渐忘记了父母曾提出的要求。等到再犯错的时候,父母会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错误,并说一句:“我上次提醒过你,你还是不改!”其实,不是孩子没有改,是父母没发现。所以,父母如果想让孩子记住自己的要求,首先自己要记得留心观察。

建议四、及时鼓励孩子的微小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