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是孩子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一个自立自强的孩子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一个没有独立能力的孩子,不仅性格懦弱,而且缺乏人生理想,更难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也很难取得学习、生活以及未来事业上的成功。所以,父母要激励孩子学会自立自强,让他真正成为生活的主宰者和未来成功的创造者。
51.激励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
家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位成员都扮演相应的角色,相应地也承担一份家庭责任。让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所以,父母要给孩子真正走进家庭生活的机会,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的能力。
【经典事例】
静宇从小和妈妈分床睡觉,妈妈对他的日常生活要求很严格,要求静宇自己叠被子,整理房间,周末也不能睡懒觉,而且周末例行的大扫除秉承分工协作的原则,全家都要参加。因此,静宇心里一直对父母有小小的埋怨,认为自己没有可以撒娇的“多姿多彩”的童年。
今年暑假,静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城里的初中。开始了寄宿学校的生活。虽然远离了父母的照顾,但静宇却能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可是周围的同学,每天愁眉不展,常常因为床铺不平整,被褥叠的不合格等被老师批评;每周大扫除时,很多同学也常常不能完成任务;偶尔,有的同学还因为想念父母而哭哭啼啼。
当看到这些,静宇明白了妈妈以前的良苦用心,原来是妈妈有意地锻炼他独立生活的能力。从此,他解开了与妈妈之间的小疙瘩,而且还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
【教育启示】
孩子不能永远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总有一天孩子需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能够坚持一些原则,只要是对孩子有益的事情都应该坚持,而不能因为不忍心,一时心疼孩子,或者孩子的撒娇耍赖就放弃自己教育的初衷。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分派给孩子一些与他年龄相当的劳动任务,如打扫卫生,为花草浇水,吃完饭后收拾碗筷等;父母还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计划、家庭决策,如买车、房屋装修、家具摆放、全家旅游等,待孩子长大一些后,甚至可以与孩子商讨家庭财政支出等重大问题。
不可否认,现在父母都很忙,和孩子沟通的时间与机会都很少。其实,父母多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也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这样,父母才能在与孩子共事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不足,帮助他成长与进步。
那么,在生活中,父母怎样有意识地激励孩子多参与家庭事务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培养孩子参与的意识
要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前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家庭中有话语权,好的想法和建议一样会被父母采纳,这样就可以促进孩子参与的积极性。
所以,父母应该尽量为孩子创造参与环境,提供参与机会。在家庭生活中,给孩子“投票权”。孩子会逐渐地关心家里的事情,也会自觉自愿地参加家庭的各项活动。
在征求孩子的意见过程中,父母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商量的对象,切忌用“我说你做”的态度。作为父母,应该听孩子完整地表达他的意思,不采取是一回事,但不重视是另一回事情。当孩子提供建议时,可能想法比较幼稚,考虑不周全,这时父母不应该取笑他,要尊重他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引导孩子再深入思考一下;当孩子的想法或建议比较合理时,父母要表扬他,并积极采纳他的建议,给与孩子精神上的鼓励。
建议二、适时地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
许多孩子从小生活在优越的条件下,不知父母辛劳之苦,更不知道家中每月的收入是多少、支出是多少、余额是多少,对于父母每天要付出的劳动更是不了解。
而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你就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父母的出发点是给孩子排除其他的顾虑,让孩子专心学习,但是有时候,适当地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反而会激发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子西今年上六年级,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为了排除家庭条件带给子西的影响,父母尽量满足她生活上的需求,两个人再苦再累也不让子西知道。
一直以来父母给他灌输的思想就是“好好学习”,而子西很叛逆,成绩一直很差,还经常故意不完成作业,花钱方面也是大手大脚。因此子西的父母很担心她的成长,所以决定要让她了解父母的生活,知道父母的辛劳。
暑假的一天,母亲上班后,故意把安全帽忘在了家里,要子西去送。子西拿着安全帽到了妈妈上班的工厂,看到眼前的工作环境惊呆了:工厂里面黑漆漆的灯光,机器隆隆的响声,使得5米之外几乎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当子西把安全帽递到妈妈手中的那一刻,透过昏暗的灯光,子西隐约能见到妈妈脸上的灰尘,他哭了。
自此以后,子西努力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花钱也有所节制。后来子西在日记中写道:“工厂里妈妈那瘦小而又疲惫的身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父母可以带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去参观一下,让他们了解父母劳动的艰辛以及工资的来之不易。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记录家中收支情况,使孩子了解家中的消费水平。即使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父母也要教育孩子懂得节俭,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有些父母认为让孩子了解家庭状况,会增加孩子的忧虑。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机构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不少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因为了解了家里的经济状况而产生忧虑,反而会仍然保持着快乐的天性。因为父母充分尊重孩子,让他知道这些事情,让他参与出主意,并且一起付出努力,孩子会感到特别自豪。
建议三、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孩子从小参加家务劳动对他一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做家务会帮助孩子形成尊敬劳动的态度,孩子还可以从劳动中学到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宝贵的经验。俗话讲:实践出真知。孩子只有亲自做了这件事,才会对劳动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少静今年14岁,在一次德育课堂上,老师教育他们,“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们要抓住机会好好孝顺父母。”于是,少静决定在妈妈生日这天,送给妈妈一份特殊的礼物——亲自下厨为妈妈煮一碗长寿面。
少静平时喜欢给妈妈帮厨,掌握了基本的做饭技巧。他知道每次妈妈用炝锅方式煮的面口感特别好,所以少静打算煮一回炝锅面。一切准备就绪后,少静把油锅放在了燃气灶上,开了火。这时由于火太大,油锅太热,很快就着起火来。情急之下,少静找来一盆水浇了上去,可火还是没有被扑灭,于是她赶紧拿起手边的锅盖盖上,这下火灭了。
这时,妈妈下班回来了。有点沮丧的少静低着头向妈妈承认错误。可是妈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对她的一片孝心给予肯定,大大赞扬了她一番,并教她怎样避免着火,怎样做饭。
有句话说:“习劳之感恩。”孩子在参加家庭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基本的生活常识,还能体会到父母在劳作过程中的辛劳,从而培养孩子的感恩心。
当然,在鼓励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时,父母切忌把劳动当成惩罚的手段,更不能用钱或糖刺激,否则,时间一长,这种行为会把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变成索取的坏毛病。
建议四、鼓励孩子参加家庭计划、家庭决策
父母让孩子参与家庭的重要决策,可以树立孩子的家庭责任心,还可以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比如,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家庭会议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该清楚地了解家庭的计划和问题,当然,孩子也应该被邀请参与到其中,参与计划活动、解决问题等。孩子看到他的建议和想法被尊重和接受时,就会感到自己对家庭也有一分责任应该承担,也会知道要协调好家庭成员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慢慢地,他会在思考的过程中挖掘自身潜力,逐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父母应把握时机和方法,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在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做事的方法。
路名初中毕业,爸爸决定给他一次参加制定家庭计划的机会,于是就郑重地对他说:“名名,你长大了,我们决定给你一次策划家庭活动的机会,所有的事情都由你来安排。我和你妈妈会随时听从你的调遣和安排。”路名兴奋不已,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但是兴奋之余又不知道如何下手。
爸爸看出了路名的困扰,晚上睡觉前,给了路名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计划从5个W,2个H开始。
Who:参与者。都有谁参加这个活动?
Where:地点。去哪里?
What: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When:日程安排。几天?什么时间?
Why:理由。去那个地点的理由。
How:怎么去?
how much:费用。此次旅行需要花费多少钱?
当路名接到这个方法如获明灯,成功地完成了这次旅行计划的任务。一家人旅行回来后,路名说:“今后遇到问题,我会按照爸爸交给我的5个W、2个H这个方法去思考。”
在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中,父母不能低估孩子的能力,最好不直接告诉孩子具体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他思考问题的方法,留给孩子一定的想象空间,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建议五、鼓励孩子参加家庭理财
对于当今社会,理财能力已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这和人一生的幸福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父母也有责任让孩子了解金钱,了解财富来之不易,并引导孩子花好每一分钱,学会理财。
古语说:“当家方知柴米贵。”一些家庭为了帮助孩子应对未来生活,有意识地让孩子去交电话费、车费、餐费等,甚至让他参与家庭投资计划。在孩子懂事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此让孩子了解家庭的财务支出情况。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鼓励孩子参与“管家”,让孩子知道它们的生活,了解家里的财政计划、财政支出、余额等。如可以让孩子为家里买几天菜或者让孩子当小家里的小会计,参与记账。
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可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还可以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更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教育箴言】
父母激励孩子参加家庭事务,目的不是让孩子做多少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的能力和责任心。父母从中起到的更多的是引导作用,引导孩子建立自信心,引导他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一定要留给他思考进步的空间,最好不直接告诉孩子结果。
52.激励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有这样一句格言:“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不要说。”正所谓“一诺千金”,每一个人都要有对自己言行负责任的态度。教育孩子,父母也要试着把生活中属于孩子应该承担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在孩子的肩上,让孩子自己承担,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的习惯。
【经典事例】
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很淘气。在国庆节前夕,他用某种方式得到了一些禁止燃放的烟花爆竹。下午,他来到罗克河大桥边,点燃了一颗威力很大的掼雷,得意洋洋之时,一辆警车驶来,把男孩抓进了警车。路上,男孩态度很恶劣。
到了警察局,男孩被带去见所长,所长是男孩父亲的一个老朋友,男孩本以为会宽大处理,出乎意料的是,所长拨通父亲的电话,要求偿付12.5美元的罚金。在当时12.5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回到家,闯下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但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难为情地说:“爸爸,我没有那么多钱可以赔给人家。”于是,父亲拿出了12.5美元,交给了这个男孩,并说道:“钱可以先借给你,但是一年后必须归还。”从此,这个年仅11岁的男孩就利用周末、节假日赚钱,经过一年的努力,男孩终于赚够了12.5美元,将钱还给了父亲。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男孩长大成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里根在回忆这件事时说:“父亲让我用自己的行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明白了什么叫责任。”
【教育启示】
父母应当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激励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当里根主动向父亲承认错误时,父亲并没有采取打骂批评的措施,而是冷静下来,抓住了这个教育机会,激励里根勇敢地承担起责任。
父母应该懂得,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成长不仅是身体和智力方面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格和人品方面的。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以及正确的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因而,父母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相反,不能对自己言行负责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能体察别人的感受。说出去的话,不能做到遵守诺言;当犯了错误,更是没有勇气承担,这样不负责的习惯,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将会有很大的不利。
所以,父母一定要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学会“承担”。
【教育建议】
建议一、父母要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父母作为孩子最早的启蒙教育者,对孩子的影响也最深远。想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态度,父母必须以身垂范,做孩子的榜样。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当父母发现孩子言语行为不当时,首先要检讨自己。
刘源上小学一年级,每天晚上9:30准时睡觉。爸爸曾经教育他玩网络游戏影响身心健康,所以禁止刘源玩网络游戏。刘源对爸爸的话一直记在心里。
一天晚上,爸爸无意发现了一款新网络游戏,玩得忘了时间,刘源倚靠在爸爸身边也看得聚精会神。突然,爸爸意识到已经很晚了,于是对刘源说:“刘源,快去洗漱,爸爸还有10分钟就玩完了,9:30咱们准时睡觉。”说完继续玩游戏。
可是刘源哪里舍得离开,仍然靠在爸爸身边,看他玩游戏。几分钟过去了,爸爸又说:“刘源快去洗,到睡觉时间了。”说完还是继续玩游戏,刘源依旧没有离开。后来,爸爸这样反复催了刘源几次,刘源都没有反应。
游戏结束,爸爸看了看表,已经10:00了,生气地对刘源说:“你看,要你洗漱也不去,磨磨蹭蹭地,这都几点了?”这时,刘源委屈地低着头,不情不愿地走进了洗手间。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效仿的对象。父母要求孩子的事情首先要做到,在孩子心埋下一颗可以信任的种子,这样在今后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少一些阻拦,多一些助力。
建议二、注意培养孩子的守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