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逝世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31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也是宋子文极为沉重的一年。
外患、内忧及家愁接踵而至。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大好河山沦陷。
长江流域,洪水泛滥,灾民遍野。
宋氏家族也突发不幸。
当年7月24日,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财政部长宋子文偕机要秘书唐腴胪及卫士6人,昨晨7时由京乘快车抵沪。在候车室门前,突有多人抽出手榴弹、盒子炮、手枪向宋猛射,宋之卫士亦拔枪还击,一时子弹横飞,烟雾弥漫,北站大厅忽然变成战场。”
宋子文为何大难不死?又一历史悬案。
1931年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一年,天灾人祸交织在一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东三省大好河山沦陷。同时,发生了全国性大水灾。自1931年7月20日起,苏皖各地大雨成灾,南京、镇江、无锡、扬州、芜湖等街市尽成泽国。25日,湘鄂两省也发生大水灾。28日,汉口江堤溃水,灾情严重。8月2日,江、汉水涨,汉口全市被淹,水深处与房平齐;9日,长江水标达50尺零5;17日水标达53.7尺,陆地可航行50吨以上船舶。这次长江中下游大水灾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另外,河南、山东、浙江3省同时发生大水,8省受灾农田1.6亿亩,灾民达6000万人。
为了统筹救灾,南京政府于8月14日决定设立救济水灾委员会,派宋子文、许世英、刘尚清、孔祥熙、朱庆澜为委员,以宋子文为委员长。16日,水灾救济委员会在上海成立。
1931年,大水泛滥长江流域。图为浸泡在水中的武汉要救灾,首先需要的是钱。可是30年代初,南京政府由于发动反共战争和消灭异己的军阀混战,浩繁的军费,使财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增加。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发行救济水灾公债。
宋子文此前虽然发行了大量公债,但这次却不主张多发,初拟只发行1000万元。然而立法院认为1000万元太少,主张发8000万元。为此,出现了一场争论。
8月下旬,宋子文在谈救济水灾公债时称:公债发行多少,须经救济水灾委员会详细调查研究后,方能决定,现立法院主张发行公债8000万元,并拟一部分购买赈粮,而对于政府业与美政府交涉购美麦问题未加重视。又关于保管基金,另设保管基金委员会一事,亦无必要,因财政部有保管基金委员会。鄙人现向中央提议,在购买美麦正在进行交涉及本会提案正在准备之中,仍请按原定计划,先发行公债1000万元,并由现有保管基金委员会代为保管。此次救济水灾,需款之巨,众所共知,政府尽其财力所及,筹款救灾,鄙人极所赞同,但吾人对此问题,必须注重实际,故为财政上之第一步计划,仍应按原定提案,准许发行1000万元水灾公债云云。
立法院对宋子文进行了反驳,多数委员认为:现有灾民达6000万人,即使发行8000万元,再加借贷美麦,共计不过1.2亿元之数,灾民所得,亦属无几。立法院副院长邵元冲说:“此次灾情之重,不仅本国政府应尽力救济,即世界各国亦莫不表示同情。以前估计,灾民在五六千万以上,如照财政部原定一千万元施赈,实不足数日之需。政府虽已与美国商议赊购麦粉,其数额亦不过四五千万元。但此次救灾,决非专重治标所能了事,盖若辈灾民,均已失去生活基础,政府如不设法之妥善安排,隐患将不堪设想。”立法院多数委员还表示,对此事愿以去就为争,即政府如不发行8000万元救济公债,他们就辞去立法委员职务。
9月2日,国民党中政会举行第287次会议,于右任任主席,决议如下:发行赈灾公债8000万元,由财政部分期发行;本公债收支及基金保管方法,仍由财政部依照惯例办理。实际上,这是一个折中的决议,既依照了立法院8000万元的主张,又依照了宋子文由财政部保管基金的意见。9月8日,南京政府令8000万元作两期发行,本月先发3000万元,12月内续发5000万元,着财政部先筹垫款,办理急赈,以资救济。实际只发行了第一期3000万元,第二期5000万元因形势变化未再发行。9月3日,国民党中政会又由于右任任主席,讨论了宋子文所提购买美麦问题。决议:数量为5万吨;价格按照美国口岸起运日之市价;付款办法,以美金在纽约付还,年息4厘,从1934年至1936年每年付三分之一。
公债的争论与美麦问题解决后,宋子文的救灾委员会开始工作。救灾委员会下设7股,各股主任是:调查股主任曾溶甫,财务股主任宋子文兼,会计稽核股主任张嘉璈,卫生防疫股主任刘端恒,运输股主任虞洽卿,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联络股主任孔祥熙。
宋子文指示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发表灾区工作大纲,规定了工作方针、工作大纲及收容组织等项。工作方针是:(一)灾区工作,以救命为前提,但不以救命为止境;(二)灾区工作,注重标本兼治,除散放济赈外,实施各项防灾计划,如水利移垦等,以为根本之救济;(三)充分利用灾民协助工作之实施,以谋引起人民对于农业复兴之兴趣与决心。
工作大纲规定,灾区工作分为三个时期:(一)救急时期,9月15日以前;(二)过渡时期,9月16日——1932年2月15日;(三)恢复时期,1932年2月16日以后。特别强调了救急时期的工作,包括捞救灾民,施放食品,设收容所,排泄积水,抬埋人畜尸体,设药防疫和训练过渡时期工作人员等。
每个收容所规定收容1250户,每户以5人为计,约6250人;每所分为10闾,每闾125户,设闾长1人;闾分5邻,每邻25户,设邻长1人,每所设管理员1人,由主任指派督率闾长、邻长实施村自治,阊长、邻长由村民公推,每所建窝铺650座,每座住2户。但这些只是纸上的东西,实际难以落实。
在救灾工作中,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放赈机关,直辖的有宁属区、江北区、长沙区、武汉区、九江区、郑州区、芜湖区、皖北区、济南区和长安区;代办的有首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宋氏三姐妹携手联合在一起,共商国事。都水灾委员会、湖南湖北善后委员会、豫省特别赈务委员会、皖中南联合办事处、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四川各该省赈务会等;补助机关有上海全国筹募水灾急赈会、江宁水灾委员会、丹江工赈局及其他各地设立的收容所。
放赈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发动全国各界捐款,救济灾民。据1931年9月13日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财务组公布,收到各界捐款银元2534224元,小洋2935角,铜元3318枚,银73316两。上至官僚巨贾,下至贩夫苦力、狱囚乞丐,莫不解囊相救。一方有难,四面相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执政的国民党政府,自然也要做些表面文章。
9月9日,宋子文在上海中央银行首次召开救灾大会。到会的有宋子文、孔祥熙、许世英、朱庆澜等80余人。宋在报告中说:“此次受灾,除江淮流域以外,兼及运河区域,近日黄河流域亦同罹巨劫,灾情之重,毋待鄙人赘述。至今日,灾区内灾情之科学确实报告,尚不可得,鉴于此事情势之重大,才设立本会,处理救灾事宜。”宋子文此前虽然也说过对水灾要标本兼治,但这次会上不再提及治本,只主张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他说:“有人主张开浚淮河,改良长江水道,这是不切实际的,首先是无经费,这笔经费至少要1亿元以上;即使有了经费,工程技术亦不敷应用。”他说:“美国密西西比河水患,前后用于治河之费,在数万万以上,犹不能消弭其祸,故改良长江水道是不可能的,也不是该会的目的。”他认为,救济水灾委员会只能“尽力为灾民急赈,尽先后发放食品,建造收容所,及置备卫生防疫等事宜。”宋子文预计,未来6个月的费用为7000万元,其中购麦3750万元,运费1200万元,救灾工作费1000万元,灾民寒衣费350万元,卫生工作费100万元,已拨急赈费100万元,准备金500万元。实际远未达到这个数字,据一年多后,1932年12月28日宋子文发表的水灾赈务报告,自1931年8月14日至1932年底,急赈支款共计为668万余元,麦12.7万吨,受惠者为496万余人,工赈受惠者约1000万人。
南京政府实际发行救济水灾公债3000万元,即使照宋子文发表的数字,也只为急赈支出668万元,不足四分之一。大部分用到哪里去了?全国大水尚未消退,日本帝国主义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在此情况下,救灾委员会灾区工作股主任朱庆澜“代表”六千万灾黎致电蒋介石、张学良、汪精卫等国民党要员,呼吁“举国团结,一体奋斗,同舟风雨,共济艰危”。救济水灾公债名义上用于国防,实际主要充作了“剿共”经费。在蒋介石的“剿共”大业面前,宋子文主持的救灾工作是不重要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31年7月,正当全国发生大水时,宋家也发生了不幸。7月23日,宋母倪太夫人在青岛病逝。倪太夫人病逝后,宋子文向南京政府请假一月,办理丧事。因此,宋子文出任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长也是徒有其名,主要精力用在家事上。
20世纪30年代宋子文与母亲倪桂珍的合影宋母遗体由青岛运到上海,停放于西摩路宋宅。挽宋母去世的是“孤哀子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孤哀女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适孔祥熙、孙文、蒋中正,孙女琼、曼、瑞泣叩”。有这样显赫地位的子、女、婿的母亲,在当时的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宋母病逝时,因宋庆龄尚在国外,葬礼延期举行。8月13日,宋庆龄从欧洲回到上海。宋母治丧委员会决定,8月17日“开吊”,18日“引发”。
8月17日,为宋母倪太夫人开吊之期,灵堂即设在西摩路宋宅外客厅中,厅外悬挂着南京政府颁给的“教忠报国”四字横匾一方,灵堂内满置花圈挽联,备极庄严。17日上午8时至下午6时,中外宾客前往吊者,络绎于途。计有赵晋卿、张群、王晓籁、王一亭、杜月笙、日使重光葵及各国领事等,约数百人。
12时30分,开始公祭。南京政府派参军杨啸天、田沛卿二人主祭。上海市长张群代表南京政府致祭于宋母倪太夫人之灵日:“呜呼,猗惟贤母,系出汉儒;毓灵珠浦,钟秀罗浮;幼著柔嘉,长称淑慎;刈葛知勤,采蘋识敬;相其夫子,经营四方;比翼万里,联璧一堂;教有义方,既周且至;封鲜敦廉,丸熊励志;令仪令誉,遐迩无间;鱼轩就养,鸠杖看山;九点烟青,二陵峰碧;一旦仙游,遽归真宅;人怀懿范,国褒女宗;陇罔纪德,彤史扬风;一代哀荣,始终有则;酹酒陈词,灵其歆格。”官方祭文用尽溢美之辞,这对养育了名人宋子文等兄弟姐妹的倪太夫人也未尝不可。
8月18日,为宋母举行葬礼。由于宋母是虔诚的基督徒,清晨6点举行了宗教仪式,宋氏家人亲友齐集宋宅花园草坪上,听牧师讲述太夫人行状,牧师开头引了几句《圣经》中的话,接着就以倪太夫人的口气说:“我现在坐在一片草地上,天空飘着云彩,周围开着鲜花,环境是这样优美,空气是这样清新,我感到非常愉快……”那声音,那话语,竟像太夫人快乐地和大家告别,音形毕肖,使悲恸的气氛变得轻松了些,随即出殡。
宋氏家族除宋子文的夫人张乐怡因身体不适未参加以外,都参加了葬礼。蒋介石本以“在赣剿赤匪,军务倥偬,一时无暇来沪”,原准备“派张群代祭”。但在宋美龄的催促下,还是暂时撇下“剿赤”军务,赶回上海参加了葬礼。蒋介石于当日凌晨5时40分才赶到上海,随即乘汽车驶往西摩路宋宅,在灵中堂向宋母灵柩行耶教祭礼。蒋下车时,穿夏布长衫,戴着草帽、墨镜,抵宋宅后,即换黑衣布袍,黑袜黑鞋。灵柩原定清晨5时由西摩路宋宅出发,故参加部长及执绋亲友均于天还未亮之前就在宋宅集合,但因蒋介石来沪奔丧,5时40分才到宋宅,故改迟至6时30分出发。
出殡时,宋子文等三兄弟走在最前面,接着是三个女儿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以及女婿孔祥熙、蒋介石依次前行。宋家三姐妹等均全身衣黑纱旗袍、布履、黑色纱袜,面罩黑纱,垂首饮泣。蒋、孔两人亦衣黑纱长衫尽半子之礼。
参加和保卫葬礼的部队,有上海警备司令部宪兵一个营和军乐队;海军部海军陆战队一个连和军乐队;公安局警察第一大队全队,机车队和军乐队,以及英法两租界中西巡捕、各军警机关侦缉员等,总数不下千人。
队伍从西摩路出发,经南阳路、小沙渡路、走静安寺路、往西人大西路、经中山路、虹桥路、而至万国公墓。沿途警备特别森严,公安局机车队及捕房探捕为先导,沿途巡视,上海市公安局长陈希曾为总指挥。执绋来宾有何成浚、贺耀祖、连声海、杨杏佛、虞洽卿、张群、马福祥、朱培德、王正廷、杜月笙、黄金荣、陈绍宽、王柏龄、蔡元培等。此外,于凤至女士、于右任夫人、戴季陶夫人等亦亲自乘车送殡。
宋子文夫妇在父母墓前的留影上午9时许,灵车至万国公墓中央礼堂,宋子文等三兄弟及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还有蒋介石、孔祥熙等恭站灵前,由江长川牧师主礼,举行祈祷约五分钟。祈祷时,宋家人人泣不成声,蒋介石亦频频以巾拭目。祈祷毕,宋子文悲痛地说:“我们没有妈妈了!”惹得姊妹们又悲伤地哭泣起来。
9时30分,开始举行人葬典礼。墓穴在礼堂前左首,即傍宋子文父亲宋耀如西侧,穴深5尺,穴内铺以水泥,墓外四周铺以青草,灵棺由穿蓝色长衫工人10名,徐徐由礼堂抬出,宋子文等尾随其后。灵棺人穴时,棺上盖以青天白日党、国旗两面。宋子文等在墓前最后行三鞠躬礼,向母亲告别。从此,养育了宋子文等兄弟姐妹六人的倪太夫人和宋耀如一起,永远安息在这块绿树环绕,芳草如茵,庄严肃穆的墓址之中。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倪太夫人的葬礼,使宋家姊妹集合到了一起,但不同的政治信仰,又使他们很快分离。宋庆龄不满蒋介石对中外进步入士的镇压,联合全国进步力量,开始着手组建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美龄支持蒋介石转返江西,指挥“剿共”军事。宋子文于8月底返南京,销假视事。当时全国水灾仍然告急,各省纷纷电宋子文,要求救济。湖北省救灾急赈会于9月9日电宋子文:“鄂省灾民一千余万,仅得中央赈款17万元,连同中外捐款亦只一百万元,赈款太少,无济于事,请速拨巨款赈济。”然而,宋子文不知是孝期未满,还是要把经费用于支持蒋介石“剿共”,国人得不到这位水灾救济委员会委员长的答复。宋子文虽然对养育了他的父母尽了吊丧的义务,但对养育了他的中国人民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却没有怜悯之心。这就难怪他人有心要谋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