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中国代表团成员吴贻芳(前)在宪章上签字顾维钧签字后,即对圆桌上的麦克风作了一分钟广播。顾称:“今日乃吾人全体之一伟大之日,敝人代表中华民国于新世界安全组织宪章签字之时,衷心感动无已。吾人一代中,侵略势力曾两度席卷世界于流血毁灭之狂涛中。中国乃目前战争中首被侵略势力攻击之国家,今日得见联合国家莅临美国礼义之邦之旧金山,拟定世界和平宪章,实尤感欣慰。敝人深盼并深信建立于欧洲胜利与及早最后击败日本基础上之新安全组织,新全体会员之继续合作,将可使未来世代免受战争之恐怖而享和平繁荣之福。”
军中那一抹柔媚的暖色调。顾氏致词毕,我国其他代表依次用国产毛笔以中文在宪章上签字。继顾维钧之后首先签字者为王宠惠,其后为魏道明、吴贻芳、李璜、张君劢、董必武及胡霖。宋子文因已返重庆,未参加签字。中国代表团的签字仪式共历时15分钟。在8名代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博士吴贻芳和中共代表董必武,前者是第一位签字的女代表,后者是一位有传奇经历的老者。各国代表团回国前夕都得到一套特制的纪念卡,其中有一张就是董必武签字时的照片。我国代表于签字后离厅,苏联代表团继之入厅签字。依规定,中国之后为苏、英、法,其余各国按字母次序签字,美国以地主之资格最后签字。
联合国宪章的内容,包括联合国的宗旨及原则、会员、机关、大会、安全理事会、争端之和平解决、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侵略行动之应付方法、区域办法、国际经济及社会合作、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非自治领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理事会、秘书处、杂项条款、过渡安全办法、修正批准及签字等19章计111条。
旧金山会议的收获,是制成了联合国宪章;而这个宪章,正是产生联合国的胞胎。所以,旧金山会议的召开,也就促成了联合国的诞生。以宋子文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为联合国的诞生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苏联会谈
抗战胜利前夕,为解决中苏历史遗留问题,宋子文率团出访莫斯科,与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举行会谈。
在会谈中,苏方以出兵攻日作王牌,而以外蒙独立、东北的特殊利益作交换条件。苏方称《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必须在上述问题获得满意答复后,才可以成立,苏联才可以出兵。
蒋介石电示宋子文:谈判事宜“授权兄权宜处置。”
然而,中苏多次会谈,均陷入僵局。
会谈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以宋子文为首的中围国民政府代表团同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进行了两个阶段的谈判。双方于8月14日正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同时还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定》、《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定》。这固然是中、苏之间的双边谈判,然而从大背景看与美国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1945年的中、苏会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夕美国在远东与苏联的妥协密不可分。
早在1943年3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便向当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宋子文指出,中、苏问应直接就苏联以前在中国东三省的铁路等特权和外蒙古问题谈判。德黑兰会议期间,当斯大林谈起苏联以后将积极参加远东事务但在远东却没有一个不冻港时,罗斯福便提出在国际保证下让大连成为自由港的想法,并认为中国会同意这种安排。
雅尔塔会议上的三巨头。左起英国首相邱吉有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苏共第一书记斯大林1944年6月下旬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时,向蒋介石提到苏联在远东需要不冻港和罗斯福的使大连成为自由港的建议,他要求蒋介石避免同苏联发生矛盾。蒋介石提出由美国充当中苏之间的中介人,但遭到华莱士的拒绝。华莱士表示,美国将乐意使中国和苏联走到一起,但不作为两国所签协定的保人。
1944年12月14日,斯大林向美国驻苏大使朗里曼谈到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条件: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南部归还苏联;重新租借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港口及周围地区;租借中东铁路;承认外蒙古的现状,即保持外蒙古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
1945年2月8日,罗斯福与斯大林在雅尔塔首次讨论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基本达成一致意见。2月11日,斯大林、罗斯福、邱吉尔签署了《苏美英j国关于日本的协定》即《雅尔塔协定》。其中规定:苏联在德国投降后的两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外蒙维持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但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租用旅顺作为军港;中苏合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还苏联。协定并称有关外蒙古及旅大、中东南满路的问题尚需征得中方同意,但又称美国将采取步骤取得该项同意,使苏联的这些要求在日本被击溃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苏方表示准备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苏中友好同盟协定。雅尔塔协定是一个没有中国代表参加讨论、事先没有征得中国同意、事后也没有由中国参与却涉及中国重大领土主权问题的协定。
虽政见不同,但毕竟血浓于水。想到马上就会相聚的兄弟姐妹们,宋美龄露出了开心的笑靥。雅尔塔会议后,国民党当局急于了解会议对远东问题的具体规定,并寄希望于美国在以后的中苏会谈中能站在中国一边,抑制苏方提出的过分要求。但是,中方的上述愿望同美国当时的考虑并不相符。1945年3月6日,宋子文致电当时在华盛顿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希望能立即赴美会见罗斯福。3月9日,美方答复宋子文:罗斯福总统和代理国务卿认为,“从现在到旧金山会议之间的时间太短,不能进行有效的商议;此外,在旧金山会议之前一位外长的来访,会引起其他有关国家外长的误解,从而使事情复杂化。”收到这一答复后,宋子文又于3月10日急电罗斯福的特别顾问霍浦金斯,希望他再次转告罗斯福:“委员长要求我现在就赴华盛顿,与总统讨论某些极为重要而机密的事项,这些事项关系到加速战争的进程和改善国际关系。”“对中国而言,现在从总统那儿获得建议是至关重要的。我将作为行政院代理院长而不是外交部长前来。”并指出:“在雅尔塔三大国会议上,总统已与其他两国的首脑和外长们会谈过。既然中国没有出席,我认为现在前来有助于我们在中国战争中的努力,有助于旧金山会议四个发起国之间的关系。”但美方仍不同意宋子文赴美会见罗斯福。
3月12日,罗斯福在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的追问下,曾透露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外蒙古、东北铁路和不冻港提出了要求。但是,罗斯福只字不提美、苏、英已就远东问题达成了协议。
继罗斯福之后出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同样不愿意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告知中方。5月10日,赫尔利从重庆电告杜鲁门:罗斯福总统曾委托他把雅尔塔协定告诉蒋介石,蒋已从魏道明那里得知了除外蒙古问题之外的所有内容。他建议向苏打招呼并向蒋告知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但杜鲁门电复赫尔利,指出“目前就由你来向中国政府提供任何消息,都是不合适的”。
5月26日,杜鲁门派霍浦金斯赴苏与斯大林会谈。双方协定:宋子文应于7月初抵达莫斯科,由苏联政府直接向宋提起雅尔塔协定;宋到达莫斯科时,再由赫尔利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正式通知蒋介石。这样安排,实际上是要迫使中国方面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接受美、苏确定的条件。
但是,赫尔利于1945年5月下旬已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私下告知了蒋介石。5月22日重庆方面即将此情况电告在美国的宋子文,5月23日蒋介石义致电宋子文,要宋向杜鲁门面陈国民政府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同宋子文一起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成立会议的美国国务卿斯退汀纽斯也于6月4日致电杜鲁门,主张在宋子文离美前告知雅尔塔协定的内容:这样,杜鲁门才于6月9日在华盛顿会见了宋,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告诉了他:会见时,美方要求宋子文暂时不要把雅尔塔协定内容电告蒋介石,以免泄密。宋子文认为,雅尔塔协定关于远东的条款用词含糊,对某些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不事先澄清,对中国甚为不利。6月11日,宋向杜鲁门提出:(一)外蒙占的“现状”可以有多种解释;(二)对有关库页岛的条文感到满意;(三)关于辟大连为自由港,中国的主权应得到承认,该港的行政管理权应属于中国;(四)关于租借旅顺港,不得援引日本的前例延长租借期;(五)关于南满铁路,苏联不得控制铁路沿线两侧地区并派驻军队,中国反对在满洲驻有任何外围军队;(六)如何理解雅尔塔协定中所载的俄国在满洲的“优越权益”须予考虑6月14日,宋子文义向杜鲁门指出:在1924年的中苏协定以及苏俄同张作霖达成的协定里,苏联政府已经自愿放弃了一切特权、租借地,以及包括治外法权在内的特权地位,他到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时,须澄清这些问题以及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利益”这一概念的含义;在经历了中日战争的一切苦难后,中国政府和民众将坚决反对在中国恢复租借港口的制度?宋子文的这些意见,实际上表露了对雅尔塔协定的不满和对苏联的担心。
6月15日,杜鲁门电斯大林:“宋子文今日动身经重庆赴莫斯科,他将于7月1日前到达莫斯科,就苏中协定进行具体讨论。”这一切说明,宋子文此次赴苏会谈有着特殊的背景,它不仅有中苏两国自身的原因,而且是美国力图在远东与苏联达成妥协的产物。
1945年6月30日,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义偕外交部次长胡世泽及沈鸿烈、钱昌照、蒋经国、张福运、卜道明、刘泽荣等抵莫斯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委员长莫洛托夫等前往机场迎接?宋氏与各欢迎人员经过一阵寒暄之后,即发表简短致辞称:“今天来到我们伟大盟邦苏联的首都,感觉十分愉快,本人代表中国人民和政府向苏联人民和政府致敬。本人祝贺苏联军民此次对法西斯德国获得的光荣胜利,本人对于苏联军民在斯大林元帅领导下于此次世界大战中所表现的英勇无上的精神,异常钦佩一本人更相信中苏诚恳的合作,必能对世界永久而巩固的和平有极大的贡献。”
宋子文抵莫斯科后,当天下午6时30分与斯大林、莫洛托大会晤。苏方参1945年6月30日,宋子文抵达莫斯科,受到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迎接加会晤的尚有彼得罗夫大使和苏外交次长洛索夫斯基。中方代表除宋子文外,尚有傅秉常大使和胡世泽外交次长。这次会谈仅15分钟,是礼节性的交谈,未涉及实质问题。
第二次会谈是在7月2日下午8时至10时半。会谈中各种问题均列出讨论,但多数未得结论,谈蒙古问题时争执最激烈?斯大林要中方同意外蒙古独立,宋子文则加以拒绝。雅尔塔协定中有“外蒙古的现状应予维持”的字句,问题是如何解释“现状”一词。
第二次会谈后,宋子文致电蒋介石,拟具打开外蒙问题僵局3项办法:“(一)与苏联订约,在同盟期间,准其在外蒙驻兵;(二)予外蒙以高度自治,并准苏联驻兵;(三)授权外蒙军事、内政、外交自主,但与苏联各苏维埃共和国及英自治领性质不同。”蒋介石于7月6日复电宋子文,拒绝承认外蒙独立,但保证给予外蒙高度自治权。
宋子文在得到蒋介石指示后,于7月7日与斯大林进行了第三次会谈。在第三次谈话中,宋将中方意见传达给苏联代表。
苏代表问:“何谓高度自治权?”
宋解释说:“外蒙将来可享受内政外交和军事的自主,外蒙获得高度自治权后,可以运用外交自主的原则,与苏联成立协定,如运用军事自主的原则,可以让苏联驻军。如此,同样可以达到苏联的目的。”
苏方在这次谈判中,继续以出兵攻日做它的王牌,而以外蒙独立、东北的特殊权益做它的交换条件。所谓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必须在上述问题获得满意的解决以后,才可以成立,苏联才可以出兵。这时,离杜鲁门、邱吉尔、斯大林会谈的日期已近,斯大林特别延迟赴德日期,以候中国方面的正式答复。
美英出于本国的利益考虑,也赞同苏联的条件。在各方面压力下,蒋介石便向宋子文发出指示说:
“中国政府今愿以最大之牺牲与诚意,寻求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扫除今后一切可能之纠纷与不快,藉获两国彻底之合作,以完成孙总理在日与苏联合作之遗志,中国最大之需要为求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与国内真正之统一,于此有三项问题切盼苏联政府予以充分之同情与援助,并给以具体而有决心之答复。问题如下:
(一)东北领土主权及行政之完整……兹为中苏共同利益计,中国准备共同使用旅顺军港,大连辟为自由港,期限均为20年。至旅顺之行政管理权,则应属中国,以期中国在东北之主权行政真能完整。中东南路干线可与苏联共同经营,利润平均分配。至铁路所有权应属中国,铁路支线及铁路本身以外之事业,均不包括在共同经营范围之内,期限均为20年。
(二)……阿尔泰山脉,原属新疆,应仍为新疆之一部。
(三)中国共产党有其单独之军事及行政组织,因之,军令政令未能全归统一,深盼苏联只对中央政府予以所有精神上与物质上之援助,苏联政府对中国之一切援助,应以中央政府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