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团队制胜:打造高效能团队的关键力量
1801000000037

第37章 敢于开拓,勇于创新:让创新成为铸造团队管理之魂(3)

模仿是在别人已有的成功基础上的借鉴,既然已有可借鉴的样板,就用不着重新开发研究,这样不仅节约人力物力,还可以快速提高效率,但是一味地简单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在别人成功的经验上不断开发和创新。模仿和创新,他们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互相指引、互相累加、相互进化的循环系统,单纯片面地提出自主创新,只能让更多的企业误入歧途,盲目地搞研发,尤其是在对产品技术功能上的执著,可能最终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那是非常不值得的。

创新不是要否定模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模仿也不是就没有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功的模仿就是一种自我创新”。

力量之八十四、创新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前沿理论】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既然说创新如此重要,是不是我们就应该抛弃一切的去创新呢?如果真那样做的话,那企业一定会倒闭的!因为创新是需要保障和勇气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准备而只是空想或是直接动手操作的话,很容易让企业进入两难的境地!其中的人力以及物力就可能会让企业的创新夭折掉,况且想要创新就需要抛弃掉一些旧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保证企业的创新呢?要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创新的梦想呢?其实创新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只有在前期累积了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才能长久的投入到创新中。而且在创新中会遇到很多阻碍,这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毅力来坚持下来,等到后期开发的时候,还需要群众的认可以及推广。

但相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来说,创新的产品所带来的效益也是最大的,它不但会将企业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会让团队更加的团结和默契。

【案例诠释】

陈龙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个科学家,但可惜的是他最终没有实现这个儿时的梦想。因为家庭的贫困陈龙很早就辍学了,为了能够保证家里能够过上好日子,陈龙独自离开家乡,开始在外面打拼。

这一离开就是长达五年的时间,在这五年里,陈龙终于组起了自己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说是陈龙的所有,所以他也非常的尽心,为了不让人员的外流,陈龙也是煞费了苦心,在团队里,无论是谁有困难他都会尽全力的帮助,而且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外面,陈龙从来都没有摆过架子,他认为,这些人聚到一起不容易,大家应该珍惜这份缘。

就这样在陈龙的兢兢业业下,团队慢慢的走上了良性发展,但这并不是陈龙的目标,他总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崭露头角,这样无论是自己还是开始跟着自己打拼的兄弟就能真正的安稳下来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陈龙开始思考该怎么做菜能让团队摆脱掉其余团队的打压。很快陈龙就想到了如果团队能有自己的产品,而且这个产品还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整个团队都会出名。自从有了这个想法后,陈龙就开始了着手计划,很快,陈龙就发现了一个需要创新的产品。

知道了方向以后,陈龙开始和其余人商量,并且将自己的看法表述给了其余人,而队员在听了陈龙的看法后,都感觉这是一个机会,他们一定能成功。但陈龙没有想到的是,他还是少算了一点。

有了目标后,整个团队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在经过所有人共同努力下,半年后,新的产品终于诞生!但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在这半年里,由于整个团队都在忙着创新,所以公司的效益也在直线下降,现在产品出来了,可是如何推广呢?这成了陈龙的心病。

“自己不能退缩,一定要挺住,自己身后的队友需要自己。”这是当时陈龙在最困难的时候所说的话。为了能够度过难关,陈龙开始东奔西走,到处找人合作,皇天不负有心人,陈龙终于找到了原意和他合作的人,但对方却不希望合作,而是想要将产品的所有权给买断。这一下陈龙是真的急了,这个产品可是整个团队的心血,就这样卖掉的话,自己还真不甘心,但在一想队员们在等着自己的消息,最后,陈龙一咬牙还是将产品的所有权给卖掉了。

换来了资金后的陈龙终于明白了,原来没有后盾的创新最后只能是白忙一场。在总结了这次事件后,陈龙那坚毅的性格再次的发挥了起来,他开始努力的累计资金,到现在为止,他的下一个产品也即将诞生了,但这次不同的是,陈龙有了准备。

【管理箴言】

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裙带关系十分的复杂,而想要创新的话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后盾力量,只能是给别人做嫁衣,所以前期的累计十分重要,没有好的开始,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硬道理。

任何一个企业都会遇到苦难,但困难时期和团队凝聚力的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不同,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让困难在我们最团结或是团队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来临。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存在因果关系的,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抓住因,那就能掌握果。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团队和领导者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卓略远见,如果一味的以当前形势作为标准的话,那么当困难来临的时候就会显得不经一击。尤其是在创新的道路上,这个时候的团队是最虚弱的,是经受不起打击的,所以在团队创新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是队员和资金储备,才是关键所在。

力量之八十五、谨记:创新不是投机倒把

【前沿理论】

说道创新这个词,很多人都能理解,但等到真正去做的时候却往往将创新当成了模仿或投机倒把。在这里,我们要对创新有一个新的了解,在区分模仿和投机倒把的同时,学习到真正的学问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能够区分三者的不同,我将对模仿和投机倒把也顺带的讲解一下。首先什么是模仿?模仿就是对一个事物进行重新整理然后创造出新的产品,这叫做模仿。模仿出来的东西在外表上看也许和原来的产品有所不同,但一经使用就会发现,原来内在是一样的,只是或多或少的和原来的产品有所不同而已。

这样的模仿会给企业带来一时的效益,但不会有长久的发展,总是跟在别人的脚步后面,确实可以收获一些财富,但却不能超越一个高度,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厌烦,但为什么我们还在买模仿出来的山寨货呢?那是因为模仿品往往都很便宜,其实这并不能抱怨什么,因为这和个人的经济是紧紧相扣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足够财富,又怎么可能去多花钱买正牌呢?那是不是山寨就是王道了呢?也不对,因为国家会发展,人民的经济会提升,人口素质会增长,到时候就会对山寨产品产生自主的厌烦,如此一来,模仿出来的产品就没有了未来可言。

在相对于投机倒把来说,它连模仿都不能算,就是将原有的物品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在商界有这样一句话,所谓的投机倒把就是低买高卖。这是商人的典型做法,不是一个团队应该做的。

那么创新的好处到底有多少呢?其实当你出现一个新产品的时候,有的时候群众也许并不能一时接受,这就要看团队的营销手段了,但随着时间的渗透,群众会越来越注意到创新的产品,这里面有着好奇和新奇的观念,尤其是现在将以80后和90后为主要消费群体来说,他们接受新物品的速度是很快的,这也就代表着新产品的宣传费用将会不断的降低,而且赶潮流的青年人也会自主注意到新产品的诞生,这无形中就催化了新产品的销售份额。

而且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第一个人永远是得到最大的蛋糕的人,尤其是那些不能模仿或是高端产品都会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一个团队如果真正的想要成为一个名牌企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不是模仿也不是投机倒把!让这个创新产品成为团队的代言物。

【案例诠释】

当两个企业打算投机倒把的时候,往往会将一方给“带走”,在这个商业化气息浓重的时代,我们不仅仅要守住自己蛋糕,还要注意到合作伙伴是否是诚心合作!

由于有了飞翔达公司注入,万家乐也由此更响亮了。而根据合同显示:万家乐股份有限公司与珠海飞翔达实业结成互相合作关系,后者在未来5年时间内将独自占用万家乐的商标,并在国家商标总局进行了备案。珠海飞翔达实业向万家乐交纳30万元人民币的保证金。双方还约定,飞翔达每生产一台万家乐空调,就要向万家乐股份支付10元钱的商标使用费。

随着刀郎的歌声,2002年注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间点。空调市场的竞争明显加剧,行业所得利润越来越少,对飞翔达实业有限公司逆势进入空调业,外界曾表示疑问,而陈雪峰却给出了乐观的回答,并且还描绘出了企业的蓝图。

2002年5月,万家乐空调的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珠海市国家高新区南屏科技工业园举行。该项目的投资金额和占地面积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典礼仪式上,很多商、政界人士纷纷来进行参观和寻求合作。而且会上还提出:内销确保20万台,力争30万台,外销实现20万台的销售目标。这个典礼同样为万家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益,一次性就签订出了多达35万太空调的巨型合同。

在此后运作的一年中,万家乐空调在表象上还是顺风顺水。甚至在2003年9月万家乐还召开了全国经销商峰会,在会上提出:诚信经营、速度制胜的品牌战略及深海淘金的市场推广计划,并确定了30万台的国内市场年度销售目标。此后,万家乐空调在深圳“明斯克号”航空母舰上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截止2003年10月30日,万家乐空调淡季回款突破1亿元。就在陈雪峰高喊“诚信经营”之时,实际上已经在更改法人代表及抽走资金。

2004年元旦刚过,公司的法人代表由珠海飞翔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峰更换为原董事长秘书李明。从元月2日—8日,李明从公司帐上分几次共划走3170万元给陈雪峰。李明在受让股权时并没有拿出一分钱,而是挪用了公司的3000多万元,用作偿还陈雪峰的股权转让金。而在此前后,李明在与陈雪峰发生重大分歧时,道出了在转让股权时的个中原委。万家乐空调和房产均已按市价的双倍抵押,再加上空调淡季打款,涉嫌资金达1.5亿元,所套取的银行资金已经全部转移到关联企业。此时,万家乐空调其实已经被掏空了。

【管理箴言】

和创新相比起来投机倒把的风险也更大一些,就算有合作伙伴也要考虑到货物堆积和市场惨淡的情况。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无论是创新还是投机倒把都可以独自完成但也可以寻找企业合作,后者之所以这样做,可以理解为扩大己方的市场影响力,借助合作者的部分资源达到让企业快速成长的目的。

企业合作的目的无非是双赢,但往往容易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合作方主观判断在合作时一定要用最好的最有潜力的代表产品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其实这样的想法就是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一个陌生人一样,过度的合作只会让己方不断的损失新的产品和资金,这样也就会不断的出现问题了。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创新还是投机倒把,很多时候都需要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牌,而不是一股脑的全部拿出来,双方除了在合作部分一定要明了外,都应该存在一个模糊点,这样才能将效益达到最大值,而且对于自己的产品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