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货币——让交易更方便
同学们,你们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在人类还不会数数的时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吗?早晨,当牧羊人把羊放出羊圈时,就会碰到一个头疼的问题。由于不会数数,他根本不知道到底放出去了多少只羊。当然,在傍晚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家的羊是否都回到羊圈里啦。不过,没过多久,聪明的牧羊人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放出去多少只羊,就往口袋里放多少颗小石子。当牧羊归来时,每往羊圈里赶进一只羊,就从口袋里拿出一颗小石子。当羊都进羊圈之后,如果口袋里还剩下几颗小石子,就说明他丢了几只羊。如果石子不够用呢?那就是他把人家的羊给赶回来了。
渐渐地,这种做法发展成了一种新的交换形式——物物交换。比如,牧羊人用自己的羊和别人交换粮食或者鞋子。可是后来,人们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物物交换也越来越复杂了。例如,我想用自己的羊交换别人的粮食,可是有粮食的那个人不一定想要羊,也许他想用自己的粮食去交换一双鞋。怎样才能让交换双方都满意呢?终于,大家认识到需要一个衡量物品价值的标准,货币便应运而生了。此后,人们便开始根据物品的价值,用货币进行买卖了。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古代刀币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这是因为金属货币的制造需要人工,而不是从自然获取的,比较有代表性又不容易获得,同时还容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西方国家的主币则为金币和银币,辅币以铜、铜合金制造。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而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主要的货币。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铜币上面通常带有铸造时的皇帝年号。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
古代铜币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首先最大的不便就是携带不方便,因为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而它的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中、钱袋中和衣物口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替代品的纸币出现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古代银锭
中国大陆的现行法定货币叫做人民币,是由国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一元为十角,一角为十分。元、角和分有纸币,元和五角及分也有铸币。元的票面有1、2、5、10元、20元、50元、100元,角的票面有1、2、5角,分的面额有1、2、5分。人民币元的缩写符号是CNY¥。
第五套人民币
知识卡片:
交子
交子,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发行于北宋前期(1023年)的成都。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
2. 造纸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
相信同学们都知道,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无论读书、看报,或是写字、作画,都得和纸接触。在现代社会,随手可见都是纸张,可别小看这薄薄的一张纸,不知道凝聚了多少人民的心血,经过多少代人民的改良才形成。
在造纸术产生之前,人们要记录事情,最早的是结绳记事,也就是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事情,有事情就用绳子打一个结,事情结束后再把绳结解开。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字,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甲骨文”。后来有了青铜产生,通常人们会用青铜铸造祭祀的仪器,于是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就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会接触到的“金文”或“钟鼎文”。再后来,战国至魏晋时代,古人在记录事情,一般是用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现在一般说竹简。但用竹简记录,一卷一卷的竹简既沉重又占地方,十分的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把事情记录在帛上。帛是古代高贵的纺织品,由蚕丝制成,质轻、柔软而坚韧,是很理想的书写用品。但是产量少、价钱昻贵,一般只有有钱人或者皇侯将相才用得起,平民百姓根本是没有机会用到的。
竹简
纸的发明、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传说纸是由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但是也有考古证据说明,造纸术早就存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发展者。蔡伦刚进宫只是一个很小的官,但是他有真才实学,为官尽忠职守,多次不惜触犯皇帝的威严,进谏指出朝廷施政的得失。后来,由于蔡伦的才华和为人正直,逐渐升官,并且负责监督宫廷物品的制作。人们认为就是从这个时候,蔡伦开始接触东汉最好的手工工艺,并改进当时的造纸技术。据说在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就是看到很多人都用不起帛来写字,竹简又实在是不方便,就立志要发明一种既价格低廉,又携带方便的东西,让人们再也不为在哪写字而烦恼。于是蔡伦在当时的京城洛阳,不断总结前人经验,以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并把改进造纸术的成果报告给皇帝,皇帝对蔡伦的才能非常赞赏,并把改进过的造纸技术向各地推广。蔡伦的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张的质量的生产效率,扩大了纸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纸的成本,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的前景,为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蔡伦
汉代的时候,纸刚发明不久,当然不像现在那样品种多样,制作精美。那时候的纸是很粗糙的,叫做“麻纸”。麻纸制造过程,根据实验研究,大体上是把麻头、破布等原料先用水浸泡,把它们泡的又软又胀以后,再用斧头切碎,用水洗涤。然后用弱碱性草木灰水浸透并且蒸煮。通过碱液蒸煮,原料中的木素、果胶、色素、油脂等杂质进一步被除去,用清水漂洗后,再用工具捣碎。捣碎后的细纤维和水混合就成为一种悬浮状的浆液,再用漏水的纸模捞取纸浆,把多余的水分漏掉。纸浆晒干了以后就成为可以写字的纸了。当然这样的纸有时候难免会皱褶不平,古人也总结了一套办法可以把它恢复平整。
古人造纸
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帛、简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国造纸术在后来的历史中不断地革新,不断地改良,发展到了今天已相当发达,质量先进,品种繁多,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发展传播的物质条件。
千年前的造纸术仍在傣族村寨流行
知识卡片:
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钟鼎文
钟鼎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金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钟鼎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 印刷术——人类文化传播的工具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过宋朝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古代印刷流程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后来人们从印章中找到了灵感,既然印章能重复的把名字印在不同的纸上,为什么就不能弄一块“大印章”,把想要写的一整篇文章都刻上去,这样就可以重复快捷地把那些内容复制到不同纸上了。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毕升
刚开始人们只是想到把书稿刻在木版上,然后一块木版能重复印好多次,大大提高的效率,比写字快多了。而这种印刷的技术就叫做“雕版印刷”。 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由此可见,雕版印刷既继承了印章、拓印、印染等的技术,又有创新技术。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就可以按着纸上写的在木版上刻字了,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余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覆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等墨迹干了以后,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间也费工夫,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而活字印刷就根据雕版印刷的缺点而改进的。在宋朝的时候,平民出身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活字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让它成为陶质的物品。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有时候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就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这样下次用的时候就好找多了。
活字印刷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还有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我国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国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印刷术的主流。对中国古代活字版印刷术,有突出改进和重大发展的是德国人谷登堡,他创造的铅合金活字版印刷术,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直到现在,仍为当代印刷方法之一。
知识卡片:
谷登堡
15世纪中叶,谷登堡开始致力于活字印刷的发明研究。鉴于制小号的木活字有困难,遂选用金属材料,主要是含锑的铅锡合金。铅、锡、锑合金可以提高活字的硬度。并确定了三种金属含量的配比。他还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铸造活字的铅合金、木制印刷机、印刷油墨和一整套印刷工艺 。
4. 电灯——到处都可以是“不夜城”
在电灯问世以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蜡烛、煤油灯或煤气灯。这种灯因为燃烧煤油或煤气,因此,有浓烈的黑烟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经常添加燃料,擦洗灯罩,因而很不方便。更严重的是,这种灯很容易引起火灾,酿成大祸。多少年来,很多科学家想尽办法,想发明一种既安全又方便的灯。
普通电灯结构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的。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享利?戈培尔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使用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它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1801年,英国 一名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在1810年亦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享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开始研究电灯。1878年,他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氦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发展这发明,于是在1875年把专利卖给爱迪生。
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