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和珅官场笔记
1804900000012

第12章 “二皇帝”的官场人际(1)

乾隆的宠信让和珅的官职扶摇直上,在大清朝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和珅的官,武职——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文职——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学职——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石经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钱官——崇文门税务监督。内职——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事务。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都说做事容易做人难,和珅事业达到如此巅峰阶段,他是如何在这硝烟弥漫处处都是陷阱的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的呢?

§§§第一节 乾隆皇帝视和珅为知己

一、一个投其所好 一个包庇纵容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乾隆贵为皇帝也是普通人。和珅能让乾隆对他倾心信任,偏袒顺从,最主要的是和珅能够真正站在乾隆的角度为乾隆着想,想方设法赢得乾隆的欢心只是其一,抓住时机为皇帝赢得好声誉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乾隆本就是个重视名誉的人,能够美名远播,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人生乐事莫过于得一知己。乾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自称寡人,最是孤独,所以知己的意义与他而言就更为重要了。康熙帝有知己李光地,乾隆帝的知己则是和珅。和珅的存在对于乾隆帝的作用,有人比作如鱼得水,因君臣成为知己实在不是轻易就能遇见的。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但是和珅与乾隆的关系,大部分是一个投其所好,一个包庇纵容的作用。而和珅对乾隆的心灵解读,究竟到了什么地步呢?请看这么一件事:

晚年的乾隆帝想把帝位让给嘉庆,然后自己乐的做个太上皇。此时的乾隆帝已经老态龙钟,即使是在宫内行走,也需要人搀扶,连记性也差了很多。朝鲜使臣曾这样描述当时的乾隆皇帝:早膳已供,而不过霎时,又索早膳,宦侍不敢言已进,而皇帝也不觉悟,其衰老健忘,由此可知。

不过嘉庆帝在重大决策上还是要向乾隆汇报的,和珅作为宰相一般都会陪同前往。乾隆晚年精力严重不济,经常一人枯坐着。一次,嘉庆与和珅结伴入见,碰巧乾隆帝正闭着眼睛似睡非睡地口中念念有词。嘉庆“虽极力谛听,终不能解一字”,过了一会乾隆突然睁眼问道:“这些人什么姓名?”嘉庆根本不知道乾隆在说什么,而和珅却顺口答道: “高天德、苟文明。”

听了和珅的回答嘉庆更加迷惑,为此他私下里询问和珅:“上皇说的是什么?你所对答作何解释。”和珅说:“上皇所诵为西域秘密咒,念咒可以使所厌恶之人于数千里之外无疾而死,或有奇祸。奴才闻上皇念此咒,知所欲咒者必为教匪悍酋,故以此二人名字对答。”

俗话说知父莫若子。嘉庆才是乾隆真正的儿子,他都不知道父亲到底表达了些什么而和珅不过是一介臣子,却能摸透乾隆每一个细小的心思。也难怪乾隆宠和珅,依靠和珅,信任和珅了。

当然,到了乾隆帝后期,他体力渐衰,精神不支,理政不如早年之勤劳,办事也不如早年之决断,用人不如早年之明察,又贪图享乐,容易受到蒙蔽。加之专制主义制度导致权蒙蔽眼,乾隆帝晚年不像康熙帝与雍正帝那样注意朝政风气,这次导致了和珅的目无国法。

君用臣子,再宠也得考虑舆论和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每个圣上都明白这理。乾隆皇帝就真的如此昏庸浑噩,一直被和珅蒙在鼓里吗?事实上,乾隆也是精明过人的,他不是不知道众臣对和珅有很大的意见。但是,和珅的发迹确实能给自己带过过大的好处,加之和珅善于揣摩圣意,乾隆能遇见和珅得到和珅,都恨之太晚。

二、和珅与乾隆相惜的因缘巧合

乾隆四十年(1775年),和珅被擢升为御前侍卫,并授为满洲正蓝旗副都统,从此以后官运亨通。表面上看,和珅受到乾隆帝的赏识很是偶然,事实上自然有其相遇相识的因缘巧合。关于和珅的发迹历史上评论纷纷,有多种说法,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对君臣相得的奥秘,以及古人对乾隆帝的委婉批评。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记载道:

有天,乾隆帝出宫,坐在乘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事,乾隆帝生气了,诵《论语》“虎兕出于柙”一句。扈从的众御前侍卫以及粘竿执事等,都愕然相对,互问皇上说什么?只有和珅答道: “皇上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皇上大为诧异并龙颜大悦。欣喜地看着站在一旁平时沉默不打眼的和珅,问,你也读《论语》吗?和珅恭敬回答说是。皇上又问他家世、年岁,和珅奏对都称旨。自此以后施恩礼遇日隆,升官不依次序。

薛福成的《庸庵笔记》记述与上面有些不同:

皇上大驾将出,仓促求黄盖不得,高宗(乾隆庙号)问: 是谁之过欤?各官员瞠目相向,不知皇上所指何人。和珅应声道: 典守者不得辞其责。高宗见和珅仪度俊雅,声音洪亮,说道: 你们这类人中也有此解人?又问和珅的出身,则官学生也。和珅虽无学问,而四书五经尚稍能记忆,一路抬轿行走,高宗详加询问,奏对颇能称旨。

另外,有位叫陈悼之的在《归云室见闻杂记》记载道:

和珅扈从皇上游幸山东,皇上喜欢乘小辇出行,辇驾于骡,行十里一更换,其快如飞。一日,和珅侍辇旁行,皇上侧脸问和珅: 你是何出身?和珅答: 生员(秀才)。又问: 你下考场了吗?和珅答: 戊子年曾赴举。问: 何题?答: 《孟公绰》一节。皇上说: 还能背出你的文章吗?和珅随行随背,矫捷异常。皇上说: 凭你的文章也可以中举了。其知遇实由于此。

不过,和珅能得到乾隆帝赏识并不仅仅在于他有文采。乾隆朝有文采的能臣多的是。比如纪晓岚等等,比和珅有文采多了。可他们都没有和珅那么大的能耐。所以说,和珅最得乾隆欢心的原因还是因为乾隆将他视为知己。

乾隆帝诵《论语》“虎兕出于柙”一句的用意是责臣,当时文武百官不可能不知道这句出于《论语》,但是他们并不会往更深出想。和珅则不然,他马上想到的皇帝更深层次的含义,他说“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不是他记错了,而是他明白皇帝在责怪大臣们办事不利,怪他们没有做好自己交付的工作。

和皇帝熟识后,乾隆给和珅取了一个外号“解人”,意思是明理识趣的人,和珅识解乾隆帝思想之深趣,摸透乾隆的每个小心思,能让渴望价值充分得到认可的孤独乾隆得到充分的奉承与理解,真真正正地博得乾隆帝的欢心。

当然,乾隆帝说那句话与孔子的意思是有微妙的差别是。古人记述这两个故事,意在谴责乾隆帝只能责臣不能自责,而和珅逢君之恶,所以更为可恶。和珅与乾隆一样歪曲了《论语》,解释成孔子主张大臣应该为君主的过失负责。这种谴责方式非常隐晦,没有读懂《论语》的他,很难理解其隐喻之意。也很少有人明白这两种说法都是在拐着弯地批评乾隆帝与和珅。

三、和为乾隆立功鞠躬尽瘁

乾隆曾经在年轻时许下诺言,承诺自己在到一定的年龄之后,会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继承人。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时,乾隆已经是85岁的高龄了。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乾隆决定在这一年将皇位禅让给皇十五子永琰,并将日子定在九月初三。

九月初三那天,乾隆发布上谕:

朕寅绍还基,抚绥方夏,践阼之初,即焚手默祷上天,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六十一载了数,其时亦未计年庆围甲子。……朕诞鹰大宝,会六十年矣,……兹天恩中锡,竟获周甲纪元,寿跻八旬开五,精神康健,不至倦勤,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属国,实皆不愿朕即归政,但天听谁聪,朕志先定,难以勉顺群情……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用昭付托,定制孟冬朔须发时宪书。其以明年丙辰为嗣皇帝嘉庆元年。

在上面这篇长长的上谕中,乾隆回顾了他漫长的一生,包括做皇帝以来的成绩,说明了之所以要禅位的来龙去脉 ,当然,也隐晦地表示出他当太上皇,实权依旧是在自己手里,嘉庆皇帝必须先听他的心愿。

上谕发布后,大清朝举国上下准备第二年元旦的禅位归政大典。因为禅让的典礼开据可依,为了将这个典礼办得隆重、庄严,和珅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其中,最让乾隆满意的是和珅提议的千叟宴。所谓千叟宴就是将官员,缙绅中七十以上的高寿老翁请到皇宫中,与皇帝一起进行酒宴,从而达到普天同庆的目的。中国古时有仁者寿的话,将近千名老者聚集在一起,不仅场面壮观,更重要的是能从一个侧面表明乾隆帝统治的六十年中,四海升平、百姓都得以长寿。

为了能筹划好这次千叟宴,和珅将自己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中,可以说是挖空了心思操碎了心。千叟宴举办时正值京城正月,是北京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偌大的一个宫殿,千名老人,空空荡荡,如何取暖,这也是一大问题。而和珅实在是智慧非常,他调来了1550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如此一来,不但可以保证殿内的温度,火锅里燃烧的煤炭,沸腾的浓汤都会更好的烘托出喜庆气氛。

正月初四,千叟宴按照和珅的安排在宁寿宫皇极殿举行,其场面之壮观声势之浩大,将永远地载入史册。这一安排为和珅赢得了天下盛誉,当然,也让乾隆皇帝深深赞叹。

乾隆一生报负极大,不只是想留得当世盛名,还希望万世不朽,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乾隆帝觉得自己德行足以广被天下,功绩也是一百代无双,就想在立言上也作出一番成绩。

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曾经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的大业,乾隆也想仿效先人做一个超过以前的历代君王编出的功德,与是他便模仿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以致明代的《永乐大典》的体例,偏纂了一部《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的编纂绝对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编纂工程之一,它收录古书总计3470种,79016卷,36078册,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一部。它收录的书中,除了皇室原有藏书外,遍征海内各大藏书名家,收集珍本善本,要求各家都把家中所藏的书籍进献给朝廷,以修《四库全书》。即便是现在,我们在翻检各地著名藏书楼的史志时,多可以看到于乾隆某某年献书几何的记录。

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起,至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历经十年《四库全书》才修纂完成,在这十年里修纂馆的总裁几易其人,而每一个都是当时众望所归的饱学之士,这是因为《四库》馆总裁绝不仅是虚挂其名的事,他还要对书籍的入选与否,版本的择定等一系列事务作出决定,如果不是饱读诗书,那就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

《四库全书》初修时,大学士于敏中任总裁,著名学者朱简参与编纂,给以支持。不幸的是在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于敏中病故。为了让修书工程继续下去,大学士英廉接代替于敏中成为《四库》馆总裁。英廉在这里并没有呆太久,这个职位就被他年轻力强的外孙女婿和珅夺过去了。

据资料记载:乾隆四十五年十月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和珅著充四库馆正总裁。饮此。和珅的学问虽然高深,但是他更多的时光都花在琢磨世故上,是不能胜任这么重大的职责,不过,没有办法就不是和珅了,他知道乾隆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极其重视,可以算是人生中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因此和珅接手此事也非常小心翼翼,投入了十二万分的细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珅这样聪明的人,全心投入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是能够做好的。为此,他甚至不惜请来当时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的纪晓岚学士为自己助阵。不过,和珅在编书时,也做了一些令人恨之入骨的决定,他曾经多次上书建议乾隆严加查缴书籍,对有违碍,悖逆字句的书籍一律加以销毁。即使是编入《四库》的书籍中,很多也做了删削或修改,去掉了几乎所有违逆的词句,而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浩大、繁缛的工程。

和珅的参与使得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库全书》并非原本,而是经过了文字狱清洗后的洁本,少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也正因为此,和珅在编纂《四库全书》到底是为历史立下了功还是算下来过失大于功劳,就实在很难说清楚了。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四库全书》为乾隆皇帝的光辉业绩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乾隆与此书一起载入史册,成为历史上夺目的一篇。

而和珅一生中除了充当《四库全书》总裁外,还监督,负责修订了很多图书,如《开国方略》《日下旧闻考》、清《之通》、《热河志》、《石经》、《太清一统志》 等,为乾隆皇帝在立言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和遇险境自有一套办法

和珅的人生也非一帆风顺,他在工作上也遇到过许多棘手的事情,好几次人生险情,都亏乾隆皇帝护着才化险为夷。

户部司务安明,因得罪新到任的户部尚书,被免去司务之职,后来经过处心积虑的巴结讨好和珅,才得以官复原职,可是他做官心切,竟然把父亲故去的消息隐瞒不报。这件事被户部尚书知道后,就写成文书弹劾安明,同时也弹劾和珅,说他在官员京察竟然没有发现安明的大逆不孝,保荐他做官,犯有失察的责任。

和珅在朝廷中遍布爪牙,所以很久就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连夜赶写参奏安明的奏折,隔日上朝,依旧是气定神闲。户部尚书在朝堂呈递了奏折,向乾隆奏明这件事,乾隆看完奏折后问和珅是不是真有这样的事?面对“突然袭击”,和珅不慌不忙的跪下:启奏皇上,确有此事。奴才早已写好了参奏安明及向皇上请罪的奏折,不料,户部尚书已先奴才一步向皇上禀明了,请皇上治奴才不查之罪。

和珅这个请罪折做的天衣无缝,让不明就里的乾隆以为和珅早就准备弹劾安明,不然怎么这折子怎么来的。所以乾隆认为和珅此前确实不知实情,只是在禀公办事,如果非要怪罪,也只能怪安明为人奸诈,着于欺瞒,和珅能过则勿惮改,实在是勇气可嘉,忠心可鉴,如此一来,和珅不仅逃过险情还得到了乾隆的心。

但是大臣们不这么认为,他们坚持认为此事和珅难辞其咎。乾隆见众大臣还有异议,于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此事无关和珅,他只是受了安明的蒙蔽,和珅要是有心包庇安明,就不会主动参奏他。如果说和珅有过,那就是失查。

最后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还是乾隆亲自拍板定了下来:安明被凌迟处死,安明全家没落为奴,而和珅,只受到降二级的处罚。并且,乾隆没有因此事疏远和珅,反而加深了对其的恩宠。

如何对付大臣们的非议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遭遇险境时如何对付皇帝,这才是和珅保命的本钱。前面我们提到乾隆派和珅到甘肃去调查当地捐监的实际情况,和珅到甘肃后整日美酒佳丽,花天酒地,受贿了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拿了人家好处后对当地官员虚假上报,行为不轨的举动视而不见了,因此他压根没有展开调查,就向乾隆写了一份奏章,说甘肃民风纯正,甘肃官员都是清廉之官,不存在传说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