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有位主管九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就加盟进来了,办事能力不错,但就是为人率直,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公司里存在很多阴暗的一面,由于他长年管理供应商,知道太多的秘密;所以让自己的上司以及其它一些经理很不快。按正常程序,他早就该升经理了,但每到年初,晋升职员名单下来后,他都是名落孙山,一直在主管位上原地踏步。07年,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面临崩溃,他临危受命,组建一个团队重建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后,终于重建起来了,他也开始踌躇满志,以为这次无论如何,他的经理位置是少不了了。但到08年初,名单下来后,另一位主管——经理的亲信,虽然能力一般,却升上去了,而那位主管却再一次落榜了,跑到人力资源部一查,原来部门经理根本就没有上报他的名字,于是跟经理大吵一顿后宣布辞职。
公司里很多管理人员注重人情味,注重人际关系。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员工,管理人员往往会利用自己手中权力,通过暗箱操作,把机会给了自己的心腹。暗箱操作破坏了公司正常的竞争规则,也造成了一重重黑幕,导致塌实做事的员工永远被踩在脚下,而平时与上司溜须拍马,虚来假去的员工却步步高升,严重影响公司的运作和人才的稳定。
公司升职加薪原本是给员工最大的奖赏,由于机会很少,员工也最为看重。大家都希望能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争夺,但如果公司内部暗箱操作蔓延,必然会成为影响工作氛围和人才去留的一个毒瘤。很多公司花了大血本去引进人才,但一直起不到作用,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暗箱操作会形成一种不利人才发挥的土壤,人才一般内心比较孤傲,偏信自己的实力,而不善于与高层搞关系;而上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偏重自己的心腹,对人才更是想方设法堤防和打压;一有机会就让亲信去表现,人才只有坐冷板凳的份;时间一长,矛盾一加深,人才就只得另谋高就了。那如何在选人时避免暗箱操作呢?
(1)用“360度打分”代替“上司打分”。升职和加薪需基于绩效管理才显得客观公正,但许多公司在推行绩效管理时,往往设计一些评价指标后,由下属上司来对其打分评估,这样绩效评估就成了上司手中滥用私权的一根大棒。因为这种绩效考核往往只反映出上司个人对下属的喜好,而不是下属真实的状况;这样就为暗箱操作提供了土壤。而采用360度打分的用意在于从多维度来考核员工绩效,包括了员工本人、上下级、同事之间以及终端客户的打分。360度评分考评又称360度评量与回馈,这项考绩制度的特色除了全方位对员工客观评估外,还允许员工对上司的业绩进行评估,反映员工对上司的看法。这种360度考评破除由上对下带有主观成分的考评,员工也可帮上司打分数,这样上司和下属间就有相互制衡的权利,上司也不敢滥用私权,另外员工的考评结果来自他周围的人,防止了暗箱操作。
(2)给员工绩效面谈的机会。绩效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就肯定员工出色的一面,以及帮员工找出不足的一面;要让绩效管理产生正面作用,就应该在绩效评估结束后,上司对下属进行绩效面谈,帮他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但许多公司绩效评估结束后,结果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所呈现出来的只是谁升了职,谁工资给得高;具体内幕员工一概不知;这里面常常就隐藏了许多暗箱操作。而如果建立绩效面谈,将评估结果公布出来,并与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又会透明很多,因为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平时哪个员工表现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如果管理者做了手脚立马会引起员工的议论和抗争;而员工可以及时知道结果,如不认同还有上诉的机会。
5.重大局,和人处事
作为一个领导者,都愿意挑选一个和自己合得来的下属,这大概是人之常情。为了有效地开展领导工作,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谁都愿意挑选一个处事能力强的下属,这也是不难理解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用人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尤其是对于人的选择,有时很难兼顾两头;既要善处人(和上司合得来),又要能处事。在这种情况下,领导者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人们经常看到以下三种用人抉择:
第一、要求下属能和自己合得来,然后再考虑其他条件。按照这一用人思想来选择下属,领导者很快就能找到一大批理想的下属。其中不乏能投其上司所好的奴才。
第二、要求下属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然后再考虑其他条件。按照这一用人思想来选择下属,领导者往往能找到一批得力的下属,其中不乏敢于忠言相劝的谏臣、诤友。
第三、尽量两者兼顾。即既要求下属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又希望下属能和自己合得来。这样的下属,在生活中能够挑选出一些,但人数不会很多。
比较上述三种用人抉择,孰优孰劣,读者一目了然。鉴于在多数情况下,挑选下属,处人和处事两者很难兼顾,当领导者面临两者择一的用人抉择时,用人处事谋略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用人处事谋略,就是指在用人行为中,领导者应该以事业和大局为重,坚决摒弃狭隘的私念和偏爱,宁用能处事而不能投其上司所好的人才,也不用能投其上司所好而不能处事的奴才。
确立这一用人谋略的道理很简单:用人的目的,是为了处事,而不是为了和上司合得来。再以两者的难度作比较,处事,往往需要一定的见识水平、专门才能和知识储量,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处事方法,因而难度较高,并非人人都能;而投其上司所好,则不需要具备什么智能素质,只要能舍得出卖自己的人格,就能博得平庸领导者的欢心,因而难度较低,凡是智力健全的常人,几乎人人能做到这一点。显然,用处事标准去选择下属,有时能选上百里挑一的人才,而用处人标准去选择下属,只能选中很迎合的奴才。
在领导者所接触的下属中,按其对待工作和对待上司的态度,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结果,处事很好,处理与上司的关系却很笨拙;
第二,将主要精力放在投其上司所好上,结果,处事很差,与其上司的私人关系却打得火热;
第三,两者兼顾,处得都不错;
第四,两者兼不顾,处得都很差。
显而易见,对待上述四种人,后两种比较好处理,意见也比较一致;但用第三种人,要防止私人关系庸俗化,不用第四种人。但对于前两种人,意见就不尽相同了,不同的领导者;往往嗜好迥异,在用人抉择上均有自己的考虑,由此产生的用人效果也截然不同。例如:某公司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公司经理不觉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变得听不进不同意见了。他周围有那么几个心术不正的下属,看准了上司的这一弱点,竭力投其所好,很快就得到经理的信任和重用。可是,时隔不久,该公司涉嫌卷入一桩经济案子,公司经理遭到原告的无端攻击,处境十分困难。本来,他所信任的这几个下属,都属知情人,只要他们站出来提供事实根据,据理力争,经理很快就能解脱困境,变被动为主动。然而,谁料想在这关键时刻,这几个一度受到经理赏识的下属,却显露了拍马有术、办事无能的原形。他们有的退避三舍,拒不作证;有的勉强上阵,屡吃败仗;还有个别人,竟然耍弄权术,吃里爬外。气得经理火冒三丈。幸亏还有几个平时未曾得到经理重用的下属竭力保驾,该经理才澄清了事实,摆脱了困境,从一场险些败诉的经济案子中挣脱出来。这件事,对该公司经理刺激很大,使他深刻认识到,喜欢吹喇叭,抬轿子,确实是领导者的一个致命弱点。持有这种用人态度,不仅会给公司的利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到了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甚至可能连领导者的性命都赔进去。因为只会巴结上司的人,他们只想从上司身上捞点什么,根本不想也不会为事业奉献点什么。当风险来临,真正需要他奉献时,他除了逃之夭夭,就别无他术了。与此相反;能干工作,但不善于讨好上司的下属,在关键时刻却比奴才、顺才们要可靠得多,因为他们确有处事的真本事,真能给领导者帮上忙。
与这个公司经理截然不同,某单位领导班子的一个处级领导干部,老谋深算,阅历丰富,深谙用人之道。他深知,只有德才兼备,能干工作的人才,才能独当一面。替自己分担忧愁;到了紧要关头,也唯有依靠他们,才能力挽狂澜,拯救事业。至于不能投其上司所好的不足,不仅不能说明其目无领导,相反,只能说明其有真才实学,不必以此谋生。他手下有一个个性较强,平时爱向领导提意见的下属,先后和好几个前任领导合不来。有人曾劝他,找机会将这个刺头调走,他不仅没有那样做,反而委以重任。他对有些持不解态度的领导成员解释说:“自古以来,忠臣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皇帝说什么,他就信什么;另一种是皇帝说得对,他就照办,说得不对,他就忠言相谏。在许多情况下,前一种忠臣好当,后一种忠臣难当。我们当领导的,正需要后一种忠臣!”不久,这个处级领导也遇到了麻烦:在和外商洽谈业务时,因为缺乏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轻信了外商的允诺,险些做出错误的决策。正是这个被人视为刺头的下属,在最后一刻挺身而出,大胆顶撞了领导,使其上司恍然大悟,及时修改决策方案,使国家财产免遭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保住了这个处级领导的“乌纱”。
6.对待员工要“一碗水端平”
作为管理者,只有对下属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大度无私,才能最终赢得员工的信赖,使员工与自己同舟共济,并心甘情愿地跟随自己,接受自己领导。
2009年月,一家公司的销售部经理收到了一位客户赠送的五张旅游券,可是他的部下就有五位,加上他共六个人,显然是要有一个人分不到旅游券。结果经理就给自己拿了一张,发下去了四张。没有得到旅游券的员工自然倍感打击,对经理产生了憎恨的心理。在留守上班的日子里,他故意把几笔生意给推了。且不说这位员工做法对不对,而这位经理很明显犯了没有一视同仁的错误,你不能平等地对待员工,员工自然对你有意见。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在一个企业中也是如此,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经理没有收到那五张旅游券,大家都不去旅游,就不会有怨言。而有了五张旅游券,表面上是好事,但是由于分配不公,却出现了让人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所以,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对员工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偏颇,否则就会引来非议,甚至众怒。
那么,作为管理者应该如何做,才能对下属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呢?比如,有的管理者对工作能力强、得心应手的下属,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亲密关系,而对那些工作能力较弱,或话不投机的员工,就不能够密切相处甚至会冷眼相看,这样下去关系就会逐渐疏远。当然,有的管理者本意也许并无厚此薄彼之意,但在实际工作中,难免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近的下属,无形中就冷落了另一部分下属。因此,管理者要适当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下属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且反对错了的员工,更需要经常交流感情,防止有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对于干得出色的员工当然是应该表扬的,但是,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评功的时候评功,平时还是应该与其他员工一视同仁的。也就是说,一个人靠自己的努力在一个方面获得了表扬,但是并不代表他处处都是优秀的,也许他还有其他方面是不如别人的。这里强调的是工作,突出的是公平。如果你把一切特权都授予了他,甚至对他做错的事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只会使他和其他人员有了差距和隔膜,别人则会想他既然这么得宠,为什么不把所有的工作都让给他去做呢?还要我们做什么?因此产生妒忌、仇恨情绪,进而消极怠工。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即便一些员工的确特殊,也最好不要给予特殊照顾,因为企业是一个集体场合,如果有人因为某些原因受到照顾,是会影响整体的士气。比如,对女性员工和体弱的员工也不能另眼相待,确实是不适合女性工作的岗位,干脆就不要安排女性。既然安排了女性,就要同工同酬。体弱的员工也是一样,要么明确规定是半休,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要和其他职员一样工作。一定要给员工一种公平合理的印象,让他们觉得人人都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均等的,他们才会奋发,才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