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篇
看个色身破,认个法身真
原文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
译文古人闲适自在,现在的人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生;古人享受人生乐趣,现在的人却虚度了人生。人们总是追逐功名利禄等虚妄的东西,看不破肉身,参不透人生真谛。
解读闲适人生是自我享受、自我陶醉的一种方式。闲适所追求的不过是人心理的一种彻底的放松,身心极度的和谐,生活舒服闲散。从这个意义讲,闲适是和紧张、压力、复杂和焦虑相对的。古人的闲适,正是陶渊明怡然自得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人的实受,也正是关汉卿高唱的“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而看不开的现代人啊,却把古人看重、早就享受过的那些重要的东西置之度外,殚精竭虑地追名逐利。
闲适,不在天高地广。养一缸鱼,随意而观,看它们前后追逐,左右嬉戏,不由得心有所动,也是一种境界;品茶,酌酒,哼京调,搓麻将,猜谜语,下棋,养鸟,看戏,午睡,深呼吸,玩字画等等,无不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闲适不等于无聊或者没事找事,按照林语堂的说法,闲适是中国人性灵的一种表现。换句话说,真正的闲适人生来自于人心智的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人生品位。有了美的性灵,有了高雅的品位,才能在各种生活中找着风韵,体验到雅致、柔和、亲昵,才能享受闲适的快乐。
万物原一辙,万物本一体
原文万境一辙,原无地著个穷通;万物一体,原无处分个彼我。世人迷真逐妄,乃向坦途上自设一坷坎,从空洞中自筑一藩篱。良足慨哉!
译文天下各种境界都同出一辙,可是人们却要在本来没有贫困与显达的地方显示出贫困与显达来;世上各种事物皆浑然一体,可是人们却要在本来没有你我之分的地方分别出你与我来。世人迷失真理而追逐虚妄,实是在平坦的大道上为自己设下了一个坎坷,在空旷无遮拦的地方为自己筑起了一片篱笆,确实是令人感慨啊!
解读人怕没有自知之明,也怕自设藩篱。追求幸福原本无可厚非,殊不知,有多少人,有时候放着现成的福不知道去享,却费尽心力奔波劳顿,就好比是在原本平坦的大路上平白无故地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物,这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的事情。所以,在准备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时,一定要问问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然后也别急着行动,不妨静下心来看一看,自己距离想要的到底有多远,然后再忙也不迟。
有时候人们冲破了艰难险阻,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把黑暗踩在脚下,迎来了光明的曙光,却因为极度得意忘形,又重新跌入黑暗的境地。得意忘形,使人丧失了最起码的谦虚,头脑发热,做事情往往没有逻辑,只凭一时的感觉。
有一个神话故事,父子俩被囚禁在一座山峰的高塔中,他们为了逃走,把鸟儿停驻高塔时所脱落的羽毛用蜡黏合在一起,做了两对巨大的翅膀,想借此飞出高塔。当他们飞出高塔的时候,儿子觉得在天空遨游的感觉太美了,十分得意,便不顾父亲的劝告,越飞越高,结果由于太接近太阳了,蜡开始融化,儿子因此跌入深渊。
人精爽通天,天威命寓人
原文福善不在杳冥,即在食息起居处牖其衷;祸淫不在幽渺,即在动静语默间夺其魄。可见人之精爽常通于天,天之威命即寓于人,天人岂相远哉!
译文上天赐给人的福气与善良,不在遥远而看不见的地方,就在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启迪人们的心灵,使其行善而得福;上天降给人的祸害与淫邪,不在阴暗渺茫的地方,就在平常的行动或休息、说话或沉默中间夺去人们的魂魄,使其走向淫邪而招祸。由此可见,只要人的精神常常与上天相通,上天的意旨便能寄寓在人们的心中,这样上天与人难道相去会遥远吗?
解读人的祸福不是取决于“天”,而是取决于自身的行为举止,具体到日常的饮食起居。因而必须强调的是个人自身的道德审视,以及自身行为的量变质变规律。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如非平素具有“宠辱不惊”的真修养,一旦得意,便会欣喜若狂,甚至有所谓得意忘形者。
前清的时候,民间相传一则笑话。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不中,但年纪已经步入中年了,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的一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被录取,赶快回家报喜。他的父亲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说:“父亲,我已考取了!”老子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说:“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呼小叫!”儿了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父亲,你也考取了!”老子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说:“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还没穿呢!这便是“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的一个写照。
俗情须摆脱,物累应减除
原文作人无甚高远的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的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译文做人不一定非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只要能摆脱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欲望,便可以跻身于名流;要想求到很高深的学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秘诀,只要能排除外界的诱惑,保持恬淡寡欲的心智,便能够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了。
解读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产生了太多的压力,太多的痛苦,人人身心疲惫。就名利而言,能够得到而不去拼命争取,已经拥有而不看得过重,这是一种高雅的超脱。人的一生,名利也好,富贵也好,终生拼搏也好,逍遥自在也罢,都是一种对人生的抉择。但是需要把握住一定的衡量标准来解释究竟什么是自己满意的充实和幸福。人生百态,法无定法,理无定理,究竟什么叫高远,怎样是名流,大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摆脱名利束缚能使人不拘于外物,不以物喜,不以物悲,进退升迁皆能安然处之,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这便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君子居常好,不浓亦不枯
原文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厚;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保。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一个心里想法深厚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富足,而且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要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念淡薄的人,不但自己过着平淡的生活,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生活的喜好,既不过分讲究气派、奢侈无度,也不能过分吝啬刻薄。
解读人贵知足,过与不及,都非立身之道。处世待人应该是辨证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宽厚与淡泊之间必须拿准尺度,因为宽厚过度就流于奢侈,淡泊过度就流于吝啬。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现实中的是是非非需要我们去判断,待人一定要适中,做人也才合群受敬。浪费无度足以败身,刻薄寡恩必将负人,这成为人们失败的两个因素。所以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的生活原则,既不要太浓艳而奢侈,也不要太淡薄而寡恩。
人类对金鱼一贯的要求是美,而金鱼的捕食能力却被作为美的代价退化殆尽。人类把食物精工细制得可口至极,成为一种其无力抗拒的诱惑,于是不会摇头的金鱼吃啊吃,直到连同食物一起沉至水底。贪得无厌成为金鱼最常见的一种死因。
哀公曾问:“什么样的人是庸人呢?”孔子回答说:“所谓庸人,口里讲不出美好的语言,思想上不懂得谦虚知足,不懂得选取贤良善美的人作为自己的依靠,用来替自己解脱忧愁。行动时不知道追求的是什么,休息时不知道定准是什么,虽然整天对各种事物东挑西选,但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么,与物迁徙,随波逐流,不知道何处是自己的归宿,以眼耳鼻口身等的五官的享受为主宰,思想也随之变坏,如果是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庸人了。”
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
原文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译文当轻风吹过稀疏的竹林间,竹林里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可是当风吹过去之后,竹林中并不会留下声音而仍旧归于寂静;当大雁飞过,寒潭固然会倒映出雁影,但是大雁飞过后,清澈的水面依旧是一片晶莹并没有留下雁影。由此可见,一个有品德的君子,当事情来临时他的本性才会显现出来,事情结束后,他的本性也就恢复了原来的平静。
解读苏东坡有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一个修养好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总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够使一个人永远保持平静的心情。虽然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但是当事情过去了以后,我们的心情也就随之空阔明净了,而不是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
机里又藏机,智巧何足恃
原文鱼网之设,鸿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译文本来是为捕鱼设置的网,不料却使大雁落入网中;贪婪的螳螂只想吃掉前面的蝉,谁知道身后还有一只想要吃掉它的黄雀。天地之间机巧之中还有机巧,变化之外还有变化,人的智谋巧计又怎么能靠得住呢?
解读智巧何足恃,是说那些机巧算计不可取,没有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积极作用。人不会任由大自然摆布,人们能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发现自然背后隐藏的规律。认识了世界中存在的各种规律,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使世界的发展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前进。智巧何足恃,说明使心机算计别人,用各种计谋聪明来为自己谋取非分利益,最终必然落得失败的下场。一个人再能算计,也算计不过天地。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以与其使用机巧计谋还不如踏踏实实,放弃那些聪明机巧,这样做人反而能获得幸福。
唐朝李林甫深得唐玄宗信任,李林甫生前获得无数赏赐。良田美宅、花园别墅、珍奇异宝,数不胜数。李林甫娶了很多老婆,子女众多。他非常怕有人害他,常常睡不安稳。等到李林甫死后不久,杨国忠说他生前曾与人勾结想谋反,使李林甫被追夺官爵,财产被没收,家属都被发配。李林甫的棺材被挖出劈开,他下葬时穿的紫衣被脱去,口中含玉被人掏出,被草草安置在一口薄棺中重新埋葬。李林甫生前显赫,善用心计,却也保不住家人,不能免除被人开棺之祸。可见人之机巧,实在胜不过天地。所以与其使尽心机,不如顺其自然,保持自己的质朴本性。
知心体莹然,不失人本来
原文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做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做人处。
译文夸张自己的功劳业绩,炫耀自己的文章美妙,这都是靠外物来增加自身光彩博取他人赞美。却不知人人内心都有一块洁白晶莹的美玉,所以一个人只要不丧失人类原有的纯朴善良的本性,即使在一生之中没留下半点功勋伟业,没留下片纸只字的著作文章,也算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解读孔子表扬学生子路说:穿一身破旧的棉袍子,和穿着华贵的裘皮的人站在一起,而丝毫不自惭形秽的,恐怕只有子路一个人吧!与此相反,那些立志很高而又为自己吃穿害羞的人,就不值一谈了。孟子说:“说大人则藐之。”曹植说:“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君子之志哉!”而左思的诗说得更好:“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尘埃;贱者不自贱,重之若千钧。”这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人面前,要有礼,但不要自卑、胆怯。要对自己有信心,自己尊重自己,重视自己与别人平等的人格。这样,不仅能不自贱自羞,而且能对人不嫉妒、不巴结,堂堂正正地立于天地人群之间。
据说子路是“卞之野人”,从小在乡间长大。乡人只要不饥不寒,就不会因非分之想而弄出种种丑态来,加上在孔门所受的教育陶冶,使他形成了自重自强的人格,这一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
会得个中趣,破得眼前机
原文会得个中趣,五湖之烟月,尽入寸里;破得眼前机,千古之英雄,尽归掌握。
译文现实世界中不论何事,只要能领悟其中的乐趣,那么五湖四海的山川美景,就等于全都纳入我的心中一样任我尽情享受;现实世界中不论任何道理,只要能看穿眼前的机运事理,那么所有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就都会成为我的朋友,由我尽情交往任意效法。
解读五湖极富烟霞风月景观,自古就是骚人墨客游赏的胜地。风景名胜必须具有风雅兴味的人才能领会其中真趣,而对俗不可耐的市井之辈就有如焚琴煮鹤。诗人杜甫游览名胜之后吟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的名句,孟浩然在欣赏完山光湖色之后咏出“八月湖水平,涵空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诗。
不过,诗人要领会山水间的趣味,也不一定非要亲身到那个地方,亲眼看见那个地方的景色,在斗室之中也可以把天下的名胜大观,自由自在地赏玩观览。正所谓“俗人看景,山便是山,水便是水,与我了无关系。虽游尽三山五岳,一切仍在身外,略无所得。诗人看景,山便是我,我便是山,心气相沟通,情感相交汇。见松柏而自然生凛然之气,见杨柳则多妩媚之情。所有的山水都印在他的心灵上,闪烁在他的眼眸里,流露在他的谈吐中。这种人虽足不出户,而尽得山水之灵秀。”
哀公曾问什么样的人是圣人,孔子回答说:“所谓圣人,他的智慧通晓大道,顺应事物的变化而不会受到困窘,对各种事物的性情分辨得清清楚楚。所谓大道,就是一切事物变化形成的根本道理,所谓性情,就是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内在根据。所以,圣人做事像天地那样广大,了解事物像日月那样明亮,统率万物像风雨滋润万物一样美好而精纯;他办事普通人不能模仿,如同上天主宰万物一样;他办事普通人不能解悟,如同百姓浅薄无知对自己身边的事也不能认识一样。如果这样,就可以称之为圣人了。”
肃杀存生意,可见天地心
原文草木才零落,便露萌蘖于根底;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灰管;肃杀之气,生意存焉,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译文草木的枝叶刚刚飘零枯黄,就已在根的底部露出了新的芽;虽然处在寒气凝集的冬季,而春天的温和之气已在灰管中等待复出。在肃杀萧瑟的气候中,存在着使万物生长发育的生机,由此可见天地生育万物的本心。
解读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雪莱在《西风颂》中的激情展望。冬去春回,上天尚有生生之意,人活世上,时乖命蹇时岂止绝路一条?王维也诗云: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人生路上永不言败,绝路尽处必是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