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活了不到60年,其一生经历,几乎浓缩了一个人生命所能经受苦难的极限。34岁之前,他的生活相对安然;之后,除了在蜀中过了几年相对舒心的日子,他的后半生始终处于受苦受难的煎熬中,他是苦难的象征,是坎坷的指代,其吟咏苦难的诸多诗作使他享有“诗圣”的称号,同时也使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迎着苦难而生的诗人。
没人懂得他的悲天悯人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理解他忧国忧民的歇斯呼号,也没有人同情他漂泊一生的寂寞心境。
杜甫的诗散佚大半,今存一千四百余首,大都质朴无华。他生前名气不是很大,不如李白。他自己曾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他写诗苦,推敲字句,安顿典故、讲究格律,常常把自己折腾得痛苦不堪。他的苦吟影响了晚唐贾岛等一大批苦吟诗人。“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已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尊崇的经典。
杜甫的诗作,当时颇有争论。一些人将他的诗作与李白的诗作进行不恰当的对比,得出可笑的结论,杜不如李。李白是幸运的,因为他曾经在皇帝身边做过事,名气很大,他的诗浪漫夸张,读来令人兴奋,很适合唐代那些好大喜功官僚们的口味。而杜甫的诗冷僻、生硬、苦湿,充满苦难感和火药味,读来让人压抑,让那些喜欢粉饰太平的官吏反感,因而一度时期受人冷落。直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站出来,将李白、杜甫捧为唐代诗坛大家,争论才得以逐渐平息。韩愈以充满教训的口吻直斥当世的反对者和贬杜派们: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不知群儿愚,哪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近半个世纪后,受杜甫诗作影响极深的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动情地为杜甫颂扬道:“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感谢苦难磨砺了杜甫,感谢杜甫领会了天意,终于为人间留下了好诗!纵观中国文史学,写人世沧桑、写离合悲欢,写生离死别,写国破家亡,大概没有比杜甫的诗更真切感人的了。人生许多经典情态,世间几多艰难苦恨,杜诗都有经典描绘,堪称是一部描写人间苦难的大百科全书。
陶渊明、杜子美,两个中国诗坛的顶尖高手,一个遭冷落几百年,一个遭冷遇几十年,可他们的诗名和诗作还是流传了下来,剔尽权力、时尚等附加成分,好诗得以凸显身价。这是中国文化的福气,更是巴蜀文化的幸运。
杜甫写“羌村”,写“三吏”、“三别”,压根不曾考虑过皇帝的兴趣。杜甫是此时此地的,他是印象、感觉、追忆。称他写实派,不如称他印象派。他笔下的真实画面,逼真到了梦幻的地步,写出来的场景,总是通向更多的场景。所谓凝练,对生活高度概括,已然跨入抽象艺术的领域,杜甫的诗,具象中见抽象,朴拙中见真情。恰如晚唐孟啟所说:“杜逢安禄之乱,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在我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无疑是具有继往开来重要地位的人物,他前承屈原、陶渊明,后引中晚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兼及宋代苏轼、陆游等大诗人。是他把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元镇对杜诗作了很高的评价,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正是由杜甫直接发端,在白居易、元稹手中发扬光大的。至于他对宋代诗人的影响,则更是显而易见的。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陆游等都曾广泛汲取杜诗精华。生于萄中的北宋大诗人苏轼,就是读着杜甫的诗长大的,而南宋大诗人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在巴蜀生活多年,更是深受杜诗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杜甫虽然没有生在天府巴蜀,由于他曾寓居蜀中。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最高峰在蜀中,他还为后世留下了“杜甫草堂”这一诗歌文化“圣地”,使巴蜀文化因为他更加光灿夺目,不难想象缺少了杜甫的加盟,巴蜀文化的成就会有今天的光芒。杜甫早已与巴蜀文化结合成一体,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载体。研究中国诗歌发展史,无法绕过杜甫这个名字,研究巴蜀文化发展史,同样无法不铭记杜甫这个名字。
当然,诗就是诗,史就是史,“诗史”与“史诗”是炯然不同的。我们在研究杜甫时,绝不可以其诗为史,亦不可以其史示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通过对杜甫“诗史”的研究,对发展和谐文化,弘扬巴蜀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当是大有教益和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