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白话全译
1815500000066

第66章 未济卦

未济卦,由下坎上离组成,卦形作“”,象征“事未成”。上卦“离”为火,下卦“坎”为水:火在水上烧,难以煮物,喻示“事未成”的情状。全卦揭示在诸事未成之际,如何审慎促使其成,化“未济”为“既济”的道理。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译文未济卦象征事未成:亨通。小狐渡河接近成功之时,被沾湿了尾巴,无所利益。

解读未济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位象相得。但是庸材任重事,必至中途颠仆。好比“小狐过河,打湿尾巴,所行无所利”,没有好结果。不过庸材虽居大位,但能顺从君上,不至为害过深,一切尚可补救。正如既济会走向其反面“初吉终乱”一样,未济也能够向既济的方向发展,由事未成发展为事已成,故未济亦可有“亨”。未济“亨”是未然之亨。未济的“亨”最终将决定于事态的发展和主观的努力。既济之时要慎终如始,未济之时则要慎始慎终,“自始济以至于将济,不可一息而忘敬慎也”,否则就会像小狐涉水,接近成功之时,却濡湿其尾,必将不能成济而无所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译文《彖传》说:事未成而至亨通,是因为柔顺而能守持中道。小狐渡河接近成功之时,实际上仍未脱出坎水之中。沾湿了尾巴而无所利益,说明努力没有持续至终。卦中六爻虽然皆不当位,但刚柔两两相应,勉力可获成功。

解读未济坎下离上,也以内卦为主,内卦为坎险,正体现了未济之卦义,再向外发展,进入离明之体,则有可能转为既济而得亨。《彖传》开头所说的“未济亨,柔得中也”正是阐释这一观点的。未济之亨在于柔得中,而未济卦恰恰是处于外卦的六五为柔得中。《彖传》以此说明未济卦以内卦为主,内卦的坎险体现卦义,故内卦无亨可言,只有发展到外卦才有可能转向既济,有亨可言。从卦体上看,六五已走出坎险,进入离明,这是客观条件;就六五自身而言,六五下应九二,上承上九,既能纳刚健,又不违刚,处事柔顺适中,有可济之象,故可至亨。卦辞言“未济,亨”,正是说事未成可以发展为事已成。《彖传》最后说“虽不当位,刚柔应也”,也是从六爻来阐释这一卦义的。未济卦六爻皆不当位,有未济之象,但六爻均刚柔相应,若合力相拯,慎始慎终,还是可济的。正因为有既济的可能性,所以卦名才叫“未济”。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离,离为火;下卦为坎,坎为水。火在水上,水不能克火,是未济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别事物的性质,审视其方位。

解读未济卦坎下离上,坎为水,离为火,故曰“火在水上”。与既济卦水在火上可以煮成食物相反,火在水上,不能烹饪,未能济物,所以象征事未成。火在水上,居位不当,致使难以煮物,君子观此卦象悟知未济之时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分辨万事万物,并使之各居其所,以便发挥各自的作用,以促成未济转向既济。《彖传》以推演卦辞小狐渡河的故事来阐述慎始慎终的卦义,《象传》则以上下卦体为喻象,从另一侧面揭示了这一思想,同时引导人们去分辨和区别各种事物的不同特点,用其所长,弃其所短,最大限度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形势的根本好转。这个思路别出机杼,为身处逆境的人改变环境、发展自我提供了行动指南。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译文初六:小狐渡水沾湿了尾巴未能成济,有所遗憾。

《象传》说:小狐渡水沾湿了尾巴未能成济,亦不知其结局将是如何。

解读初六处于未济的开始,并不具备可济的条件,且本质阴柔,力不从心。但初六居于坎险之中,急于脱险,又应于九四,必欲上行,而九四本身并不是中正之才,不会前来援助,如此,则初六的前途可想而知。爻辞以小狐渡河为喻,说明初六犹如柔弱幼小之狐,不度量自己的才力和客观形势冒险躁进,结果未游到对岸就气力不济,沾湿了尾巴,终有憾惜。既济初九阳刚得正,处离明之体,当既济之时以“濡其尾”戒其谨慎守正,不轻举妄动,故得“无咎”。未济初六是不自量力而进,“濡其尾”言其欲济而终不能济,故有“吝”。同样是“濡其尾”,由于所处时位不同,既济初九喻其当济而慎于济,未济初六喻其不当济而急于济。未济初六如此莽撞躁进,其终局如何也就很难说了,故《象传》言“濡其尾,亦不知极也”。这与《彖传》所说的“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的意思是相合的。

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译文九二: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象传》说:九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居位适中,行事端正。

解读九二似乎是吸取了初六的教训,虽然上应六五,既有阳刚之才,又得柔中之助,是可以有为的,但因身地坎险之中,谨慎而不敢轻进,犹如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能如此谨慎守正,自然可以获吉。看到了九二爻的本质。九二以阳居阴,位并不正,为何言其“贞吉”?这是因为九二得中。我们多次说过《易》例正未必中,而中无不正。九二能居于中位,则必能行正,所以《象传》说:“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译文六三:事未成,前进必有凶险,利于涉越大河巨川。

《象传》说:事未成而前进必有凶险,说明六三居位不适当。

解读历来说《易》者曾有多种解释,但都不甚圆满。朱熹《周易本义》曰:“或疑‘利’字上当有‘不’字。”这个看法值得重视,因为从六三的《象传》“位不当也”来看,也是表示“不利涉大川”的,说明《象传》的作者所看到的《周易》的确是“不利涉大川”,此后由于辗转抄书,脱去一字。如果加一个“不”字来理解那就顺畅了。六三在事未成之时,以阴柔之质处坎险之上,属居位不当,此时不宜妄动,更不利涉大川,若强行前进,必有凶险。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译文九四: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消失。以雷霆震动之势讨伐鬼方,历经三年战争胜利,被封赏为大国诸侯。

《象传》说: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消失,说明九四立志于求济的行动。

解读九四已脱离下卦坎险进入上卦离明,总体说来命运已开始改变,未济将有可济的希望。但九四以阳居阴,处位不正,仍然有悔,须守持正固方可获吉,消除悔恨,故爻辞戒之以“贞吉”。九四处在未济之时,要真正地守正除悔,不能靠坐等,而应奋起斗争,立志于求济的行动,这就是《象传》所言“贞吉,悔亡,志行也”之意。天上不会掉下馅饼,要想拯救未济走向既济,就要全力以赴投入艰苦卓绝的斗争,像爻辞所比喻的那样,以雷霆震动之势讨伐鬼方,坚持不懈地战斗三年必能取得胜利,获得封赏。既济九三倒转过来就是未济九四,故其喻象相同,不过既济九三与未济九四两爻喻意各有侧重。既济已处于事成之时,言高宗伐鬼方之事,只是说明胜利来之不易,故在胜利之后要谨慎行事,“勿用小人”。未济处事未成之时,举伐鬼方之事,意在说明要经过艰苦斗争才能转向既济;而三年得胜更是强调斗争的艰巨性、持久性,劝勉九四拼搏到底;“有赏于大国”则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必可获得成功。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译文六五: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没有悔恨;君子之德似太阳之光,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吉祥。

《象传》说:君子之德似太阳之光,说明六五为文明之主,光照天下,带来吉祥。

解读六五是从未济转向既济的关键。六五虽以阴居阳不当位,但居中,居中则无不正,故可守持正固获得吉祥,而没有悔恨。“悔亡”是有悔而后悔亡,“无悔”是根本没有悔恨。所以六五爻位非常好,《彖传》所说“未济亨,柔得中也”,指的正是六五。六五居上卦离体之中,是文明之主,他不仅自己能守持正固获得吉祥,没有悔恨,而且以柔居刚,下应九二,象征着他能带领大家共同渡过未济难关,进入既济的太平盛世。故爻辞将六五君子之德比作东方的太阳,礼赞太阳驱散了乌云,光照大地,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带来了幸福吉祥。《象传》说“君子之光,其晖吉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点。“晖”是阳光照射,光披四海之意。君子之光所以能带给人们吉祥,是因为它不是只照亮了自己,而是同时照亮了大家,使人们告别了黑暗走向光明。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上九:怀着必胜的信心举杯庆贺,没有咎害。但若沉湎于酒,将如小狐渡水沾湿头部,必然有失正道。

《象传》说:沉湎于饮酒如同小狐渡水沾湿头部,说明如此下去也太不知节制了。

解读上九以阳居未济之极,物极必反,未济遂成既济,于是举杯庆贺,天下太平。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指出此时若沉湎于饮酒。就会转向其反面,重演小狐濡首的悲剧,正道尽失,既济又将变为未济。在这最后一爻中,作者巧妙地再次浓缩和再现了未济——既济、既济——未济这一“物不可穷”的观点。一方面警醒世人慎待人生,须臾不可耽于逸乐;一方面彰显其志,揭示了事物总是按着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向前发展的辩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