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金陵十三钗
18172000000040

第40章 杜秋娘:美慧无双的女诗人(2)

起初,李錡假意顺从朝廷,向天子申请入朝面圣。但等皇帝同意后,他却又装病不上朝,自己私下加紧练兵,并联合各州密谋造反。时间一长,朝廷对此起疑,诏书接连而来,但李錡都置之不理,并将皇帝派来的钦差大臣吐突承璀囚禁起来。这年冬天,李錡终于竖起反旗,明目张胆地开始造反。

其实,皇帝早已猜到李錡会谋反,很快便暗中在长江上游安排了一支重兵驻守,所以当李錡的主力北上后,这支奇兵立即顺风顺水直下金陵,切断了李錡的后路。

按理说,李錡久居江南富庶之地,钱粮充足,麾下也有一批精兵良将,加之又是皇室后裔,他想要造反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可惜,李錡在江南虽然权大势大,但由于长期不得民心,最后,机关算尽的李錡被自己的亲信李奉仙、张子良、田少卿三将和亲外甥裴行立出卖,并用衣帛包裹送给了朝廷。朝廷下令将李錡就地正法,而李錡的家眷则被统统押往长安。其中大部分被斩,只有少许年轻的妇女充入后宫,做了宫奴。而杜秋娘就是其中之一。

杜秋娘初到北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她来说,都十分陌生。看着这些山林草木,杜秋娘不禁感慨万分:“想不到自己区区一个江南歌伎,柔弱女子,会被迫远离家乡,没入宫籍,真是世事难料啊!”由于能歌善舞,杜秋娘在宫中仍旧是给人充当歌舞伎。

元和三年春末,皇宫内进行宫女晋选。宫女通过选拔可以升级,这似乎类似于朝廷的选贤任能。这时,杜秋娘本想放弃,但是想到这样下去,自己可能永无出头之日,最后老死宫中。于是不甘心就此沦落的杜秋娘便参与了晋选,表演的正是自己最拿手的《金缕衣》。

此时的唐宪宗李纯可以说正是“青春少年时”,《金缕衣》曲中那种热烈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他。他又细看那演唱的女子,发现她清丽脱俗,气韵在众人中独具一格,不禁为之心动,又见此曲是由她亲自创作,才情也不一般。于是天子龙颜大悦,第二天便下旨将“秋娘”改名为“仲阳”,寓意欣欣向荣之意,并隐约透露出要进一步将其纳为嫔妃之意。

只是这一事遭到了唐宪宗的发妻郭贵妃(因宪宗一生未立皇后,郭贵妃就成了后宫之主)的阻拦,她劝谏宪宗:“此女乃叛臣姬妾,陛下宠幸,臣妾不敢多言,但如立之为妃,恐招非议。”宪宗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好作罢,于是他任命杜秋娘为九品女官,在宫廷歌舞院宜春院任职。

宜春院是宫中的御用歌舞班子,皇上闲暇之余,就会将杜秋娘召入宫廷。杜秋娘作为领舞的班头,艳中的魁首,所住的院子一日比一日富丽,已经无异于后妃,宪宗对杜秋娘的宠幸已是朝廷内外无人不知。

近日来,杜秋娘一行人穿着官服,在楚燕院里选拔歌舞乐伎,为即将到来的除夕夜宴做准备。因为在夜宴上必须要准备一项节目,几经商议后,杜秋娘决定采用“圣寿乐”。“圣寿乐”是唐玄宗遗制,原为庆生所用,后因场面宏大、气势恢弘而被广泛沿用。

除夕夜当天,杜秋娘带领着一队人登台表演“圣寿乐”。绣衣红杉,轻歌曼舞,艺人们伴着歌声,表演得无比精彩。皇帝龙颜大悦,并大加赞赏。

舞剑、弹唱,没过多长时间,都表演完毕,接着有人报:“宜春院献霓裳羽衣舞!”群臣肃然,这支曲子,属于宫廷正统音乐。霓裳舞自玄宗时期出现,但安史之乱后已是五十多年没再听闻此舞了。今日听见,许多大臣顿时惊愕,宪宗也十分好奇。

乐声起,金石丝竹次第发声,杜秋缓步走来,只见她金秀素罗,一袭委地红裙,珠翠步摇,彩带飘飘,娉娉婷婷,双眸顾盼神飞,宛若轻灵的云中仙子。突然,乐声戛然而止,杜秋娘将云袖一挥,打了几个旋子,在殿中舞了起来。华灯之下,但见她轻盈曼妙,和着笙铮奏乐,飘然起舞。

曲散之后,群臣们都很兴奋,纷纷称奇。宪宗也大为赞赏。宪宗李纯本来就很痴情,今又见杜秋娘才艺绝伦,于是将一颗心都放在了她身上。当下,宪宗李纯心中打定主意,要将杜秋娘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宴后,宪宗便下旨封杜秋娘为才人,官居五品,属于二十七世妇的阶层,并赐居所桂宫含凉殿。

杜秋娘不敢违逆旨意,只好接旨。但她想到邻家大哥虞仲文,想起他的浩然正气,于是打定主意,留在皇帝身边,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为天下百姓尽些绵薄之力。果然,宪宗见杜秋娘聪明机智,便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也时常采纳她的建议。这样一来,宪宗对她更是信任与宠爱了。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宪宗又下旨封杜秋为正三品婕妤。

此时杜秋娘极受宪宗恩宠,春暖花开之时,他们徜徉于山水之间,观赏美景;秋月高悬时,他们泛舟高歌于太液池,共论风月;冬夜雨寒的晚上,他们又同坐灯下对弈,直至夜半。杜秋娘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无不别具风韵,让年轻的唐宪宗为之沉醉。

一次唐宪宗和宰相李吉甫喝酒,李吉甫十分讨好地对宪宗说:“眼下国家繁荣昌盛,陛下操劳辛苦了许久,也该关注一下后宫,适享安乐了。”然而,唐宪宗竟满不在乎地说道:“我有仲阳足矣!”这时的杜秋娘约二十岁左右,恰是人生最绚烂的年华,而此时年少有为的宪宗又给了她无限的恩宠与温情。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杜秋娘,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为华美、也最为安逸的岁月。

自江南李錡叛乱平定之后,唐朝一派平和,唐宪宗李纯立长子李宁为太子。但到了这年夏天,河北又起动荡,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后,他的儿子王承宪世袭其位,掌握了兵权。宪宗听信吐突承璀的话,撤销世袭,改由朝廷派人监管。这时,宰相裴垍已出镇淮南,暂代淮南节度使。裴垍反对撤销世袭,但宪宗最终还是下令撤销王承宪的爵位。王承宗拒不奉召。听完使者汇报,左神策军中尉吐突承璀表示应当用武力解决。但裴垍反对,他认为眼下叛乱未定、干戈四起,现在发兵未免会引起民愤人怨。李纯在中和殿召对,但争论一番后也没能解决。

长安城里长乐坊,新修了安国寺,寺内高僧众多,大通和尚常驻寺内,里面香火旺盛。吐突承璀曾奏明宪宗在那建了一块圣德碑,现就只差一碑文了。翰林学士李绛是一个耿直之人,他看不惯吐突承璀的专横,并与他结下了梁子。而这次,吐突承璀拿碑文一事用来故意为难李绛,李绛借此机会向宪宗说明立碑有失圣德之意。皇帝震怒,立刻命人拽倒碑楼,并在谈及河北叛乱之事时,下令让吐突承璀将兵征讨,以示威严。

这时,淮西也起了叛乱,淮西节度使吴少诚死后,他的部下吴少阳杀害了吴少诚的儿子,自封为留后官,掌握了兵权。宰相裴垍等人力谏征讨淮西,宪宗不听,向河北发兵后,为了避免同时举兵,朝廷没有发兵淮西,吴少阳作威作福,朝廷威信尽失。吐突承璀率兵进入河北后恰是寒冬,一战之下,神策大将军郦定进战死,士气大伤,不久便战败了。消息传回长安,宪宗李纯也乱了方寸。宰相裴垍焦虑致急竟患了中风,躺在了家里。翰林学士李绛等人力主杀吐突承璀,并请罢兵,宪宗无法,只好将其召回,准备削其兵权,但却不肯杀他。

在召回吐突承璀之际,宜春院里发生了一件事。宪宗近两年来为追求成仙之道,服食了安国寺大通和尚进献的长生药后,性情越来越暴躁。而且服药之后,浑身发热,即使大冬天宪宗李纯也只着薄衣。来宜春院时,杜秋娘正在赏画,画中正是宪宗李纯。无意间他们谈起长生之道,杜秋娘并不知道李纯服食长生药,只道长生是糊弄之术。她说:“有道人无千日之好,生死之事乃天地常理,未必是腐儒之见。释氏圆寂,只留佛骨;若有成仙之道,定是邪说,陛下不可轻信。”

李纯信鬼拜佛,听到忌讳,立刻变了脸色,十分不悦。杜秋娘自知失言,但却自认无错。李纯大怒,立刻让人将画撕掉,并将杜秋娘逐出宜春院,撵至外教坊。

过了一段时间,李纯静下心来,见身边奏乐弹唱的人没有一个合意的,这时吐突承璀与陈弘志又为顺宪宗的心意替杜秋娘说情。不多久,杜秋娘又回到了李纯身边。只是杜秋娘万分感慨,深刻体会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滋味。

叛乱平定后,朝廷有大臣认为李纯的性格过于柔弱,就劝谏李纯使用严刑厉法治理国家,以防再度出现动乱。李纯与杜秋娘商议,杜秋娘则说:“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岂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李纯听后,认为颇有道理,就依了杜秋娘的意见,以德政治理天下。

曲折多变,削籍为民,遣归江南

河北、淮西动乱用兵多年才稍稍平定,但朝廷却因此耗费了很大的国力,国库进一步空虚。在此其间,太子李宁去世。元和七年,李纯改立李恒为太子。李恒是李纯的第三子,为人稍微有些痴傻,他天天在东宫游乐,当上太子之后,他还因为调戏杜秋娘,受到了李纯的责罚。

李宽是宪宗的第二子,后改名为李恽,是诸姬所生。唐朝秉承嫡长子继承制,因此李恽做不成太子,但其为人敦厚,极为被吐突承璀看重。

元和十四年,李纯已是四十一岁,杜秋也已经三十三岁了。此时,吐突承璀将左右羽林军、龙武军、神威军并入了自己的神策军,一时间军威赫赫,声势极盛。李纯因为天天礼佛,大量服食丹药,身体日渐衰弱,性情也暴躁异常,常有宦官言行不够谨慎而被杀。

元和十五年,元宵节夜不久,宫中就传出宪宗病重的消息。此时一场阴谋却在秘密进行着-宦官陈弘志、王守澄以及马进潭、刘承楷等人趁夜在中和殿造反,密杀了宪宗李纯,拥立李恒为皇帝,称为穆宗。而吐突承璀受到部下梁守谦的出卖,被人擒杀,澧王李恽也被囚。

宪宗过世,杜秋娘悲痛欲绝,在宜春院为其服丧,茶饭不思、神思不宁,不由得感慨世事多磨难。穆宗见杜秋娘风韵犹存,且又满腹才华,于是想把她留在身边。无奈杜秋娘誓死不从,宦官王守澄就谏言让杜秋娘做四皇子李凑的师傅。于是,杜秋娘搬离了宜春院,移居十六宅,为皇子李凑的傅姆。

此后,杜秋娘全身心地照看起皇子李凑,既负责他的生活起居,又负责教他熟读诗书。因为杜秋娘自己没有孩子,所以聪明伶俐的李凑很容易就激起了她无尽的母爱,于是她将所有精力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到了小皇子身上。由于漳王李凑在杜秋娘的指导下读了不少书,所以后来在皇子中也算就是他比较出人头地。

此时,杜秋娘已进宫十四年,年约三十五岁。杜秋娘这么多年来在宫廷中已经颇有声望,而且朝中重臣也对她相当敬服。所以皇帝的更迭,政治的变革,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地位,而且在某些国家大事上,唐穆宗甚至还经常要请教她的意见。

长庆元年,河北藩镇发生了叛乱,陈弘志监军征讨。这年冬天,李恒与宦官打马球时患上中风,从此一病不起,于是立李湛为皇太子。长庆四年,唐穆宗重病不治而甍。

于是,年方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称唐敬宗,改元宝历。唐敬宗这位小皇帝童心未泯,性躁贪玩,特别喜欢打马球、游宴、歌舞和在深夜里捕猎狐狸,所以他天天带着一班宦官伴臣东游西荡,不务正业。此外,他还嗜酒好色,荒淫无比,根本不关心国事。而宦官王守澄又引荐术士赵归真,李湛居然也服起金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