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18246600000025

第25章 《诗经》(3)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注释】

①这是一首宴请兄弟的诗。

伐木①【小雅·鹿鸣之什】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

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以速诸父。

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

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有践,兄弟无远。

民之失德,干糇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

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①这是一首宴会亲戚故旧的诗。

南有嘉鱼①【小雅·白华之什】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鵻,烝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思。

【注释】

①这是一首贵族宴会宾客的诗。

蓼萧①【小雅·白华之什】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燕笑语斯,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

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兮,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

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注释】

①宴饮来朝的诸侯。

彤弓①【小雅·彤弓之什】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兮。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注释】

①这是周王宴饮来朝的诸侯时君臣合唱的歌。

宾之初筵①【小雅·桑扈之什】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殽核维旅。

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龠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百礼。

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

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

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注释】

①这是讽刺统治者饮酒无度失仪态败德的诗。

学习提示

纵横古今

我国《诗经》研究的遗产极为丰富,仅清初《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及存目,计147部、1864卷。其中不包括历代大量的重要着作。

《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涵盖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诗经》中相当一部分是民歌,属集体口头创作,而《诗经》得以保存和传播至今,一个关键人物就是孔子。当时,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包括《诗经》在内的许多文献都属于官方。而作为宋国贵族的后裔孔子是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他以《诗经》为教育弟子的教材。传说孔子删订《诗经》,《论语》载他论诗十余处,散见《学而》《为政》《八佾》《述而》《子路》《卫灵公》《季氏》《阳货》诸篇。随着孔子地位的提升,他的理论开创了儒家诗教,他对于《诗经》的评价“思无邪”日后也成为了《诗经》的代名词。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孟子》七篇中引诗三十三处。《荀子》全书论诗七处,引诗八十一处,以“引诗为证”的方法,体现他创立的“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左丘明的《春秋左传》全书引诗一百三四十处,记载了春秋时期贵族社会应用三百篇的大量事实,是了解《诗经》在春秋时期流传及其社会作用的重要材料。

秦代曾经焚毁包括《诗经》在内的所有儒家典籍。但由于《诗经》是易于记诵的、士人普遍熟悉的书,所以到汉代又得到流传。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其名目也是由此确定下来,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之一。

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齐诗、鲁诗、韩诗、毛诗四个学派。到了东汉以后,毛诗日渐兴盛,并为官方所承认,前三家则逐渐衰落,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毛亨的《毛诗训诂传》是最早的毛诗注本,其首篇之序为古代文艺理论的重要文献。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古列女传》、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许慎的《说文解字》及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书都有关于《诗经》的重要论述。其中郑玄《毛诗传笺》以毛诗为本,为《毛传》作笺注,采录《诗序》,兼取三家可取诗说,实现今、古文合流,成为了两汉《诗经》研究的集成性着作。

唐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综合了汉魏以来文字音训研究成果,考述经学传授源流。孔颖达着《毛诗正义》,是汉学研究的集成着作。魏晋南北朝《诗经》专着多亡佚,长孙无忌等《隋书经籍志》收录书目并简要说明诸家学术源流及其演变,从而对先唐《诗经》学流变,能考见其大概。

唐代的许多着名诗人如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人或以诗论诗,或撰写理论文章,都表达了他们对《诗经》的看法。唐代规定训诂疏释必须依据《毛诗正义》,束缚了《诗经》研究的发展,而成伯玙的《毛诗指说》突破束缚,对《毛诗序》提出怀疑。

宋代,欧阳修《毛诗本义》开始对《毛传》《郑笺》进行指摘,对《诗序》进行批评,开始了宋学自由研究的学风。苏辙《诗集传》对汉学伪托《诗序》为圣贤之作,提出怀疑,他注疏《诗经》只取小序首句,对其余文字多有批驳。郑樵向《诗序》猛烈攻击,称为“村野妄人之作”,把论点建立在考证基础上来批驳《诗序》的谬误,掀起废序的运动。朱熹的《诗集传》是宋以后广为流传,至今还常用的解释《诗经》的传本。他集中地批评了《诗序》,对其废而不录,批判地继承前人的传序笺疏,吸取当代研究成果,许多地方超过汉学,但仍受道学思想束缚,有主观臆断之处。

元人《诗经》着述,基本上都是解释朱熹《诗集传》的,其中刘瑾的《诗传通释》较详悉。

明代学术浮躁,多是抄袭或伪书。其中明初胡广等人奉敕撰《五经大全》作为官定标准本,全是抄袭刘瑾的《诗传通释》。另外一些代表性研究如何楷的《诗经世本古义》一改旧说,将三百零五篇诗按世代重新排列,不分《风》《雅》《颂》,以诗编年,甚至认为《公刘》《七月》等八诗为夏代之诗。陈第的《毛诗古音考》开辟了《诗经》音韵学。

清代名家辈出,顾炎武是清代考据学的开创者,其着作《诗本音》把治经与文字、音韵、训诂、名物、考古、校勘、历史、地理等学科相结合,他的音学研究奠定了清代音韵学的基础。姚际恒的《诗经通论》极为重要,他继承宋学自由研究的学风,不依《诗集传》,不循毛、郑,自言“惟是涵泳篇章,寻绎文义,辨别前说,以从其是而黜其非”,他是超出毛、宋两派之争的独立思考派。章学诚提以“六经皆史”,把《诗经》当做史料。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十三经注疏本是以毛诗为主的今、古文通学的着作,他本《毛诗传笺》,吸取乾嘉考据学成果,重新疏释《诗经》,着重纠正《孔疏》错误,也吸取三家诗说。在文字训诂上成就较大,研究毛、郑而超过毛、郑。陈奂的《诗毛氏传疏》是清代研究毛诗的集大成着作。

清今文学兴起,以发挥经书微言大义的形式,宣传社会改革思想,魏源的《诗古微》是清代今文学派一部重要的《诗经》研究专着,论述三家诗与毛诗之异同,认为应以三家为主,毛诗只可作一家之言,并在诗入乐问题论争中提出诗全入乐的论点。皮锡瑞是清最后的纯今文学大师,他对《诗经》的论述,坚持儒家诗教理论,坚持孔子删定《诗经》的观点,反对非圣疑经,违抗近代进步思潮,反映了封建经学家的顽固保守性。代表作《诗经通论》收于《经学通论》。王国维是清代考据学的最后集大成学者,其《观堂集林》所收关于古代史料、名物、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证论文,对《诗经》研究也有帮助。

现代研究诗经的优秀论着也很多,“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人们不再把它看成“经典”,而是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它,这不仅使之恢复了本来的面目,而且使我们能够更为科学地认识到它在形成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作用。如鲁迅诸多文章以及书信中都有对《诗经》的论述。鲁迅前期是用爱国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评论《诗经》的第一个人,他在后期又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诗经》研究的奠基者之一。胡适是现代资产阶级《诗经》研究的开山人。郭沫若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诗经》研究的奠基者之一。闻一多是现代的《诗经》研究大师,他的丰富的研究遗产尚未全部刊行,他注意研究《诗经》的艺术特点,创始《诗经》新训诂学,倡导用民俗学方法研究《诗经》,作出重要贡献。闻一多代表作如《风诗类钞》《诗经新义》《诗经通义》《神话与诗》等。

(本部分写作参考: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