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18246600000031

第31章 《春秋》(1)

《春秋》是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为儒家五经之一,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鲁春秋》,并参阅周王室及各诸侯史官所记史书删定而成。它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历二百四十二年之史。其书以史明经,用微言大义的褒贬春秋笔法,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法度,以示劝戒后人。《春秋》虽为经,亦为史。它对后世之人及后世史传体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编年体史书的合称,均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相传三部书的作者分别为左丘明、羊高、谷梁俶。《春秋》经文言简深,自汉至今,学者均由三传研读《春秋》。《左传》是研究先秦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史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公羊传》释史十分简略,用问答的方式解经,着重阐释《春秋》的“微言大义”。《谷梁传》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是研究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代演变的重要文献。

原文(节选)

《春秋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①,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③,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注释】

①郑,姬姓国,在今河南新郑县等地。申,姜姓国,在今河南南阳县。

②制,一名虎牢,今河南汜水县,本为东虢国故地。

③京,今河南荥阳县。

祭仲①曰:“都城过百雉②,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③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④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⑤,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⑥,大叔出奔共。

【注释】

①祭仲,郑大夫。

②雉,计量单位,三丈为雉。

③公子吕即子封,郑大夫。

④人指武姜。

⑤古时一乘有步卒七十二人,甲士三人。

⑥古以甲子、乙丑等纪日,辛丑为五月二十三日。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①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②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注释】

①城颍:今河南临颍县西北。

②颍谷:今河南登封县。

五月庚申①,郑伯侵陈②,大获。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③不许,五父④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⑤,郑何能为!”遂不许。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注释】

①庚申为五月十二日。

②陈:女为姓国,在今河南淮阳县。

③陈侯:陈桓公。

④五父:桓公弟公子佗。

⑤宋:子姓国,在今河南商邱县等地。卫:姬姓国,在今河南淇县滑县等地。

北戎①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②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③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④,郑人大败戎师。

【注释】

①北戎即山戎,居今河北。

②公子突:庄公次子。

③祝聃:郑大夫。

④甲寅为十一月二十六日。

郑伯将伐许①,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②,公孙阏③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会齐侯④、郑伯伐许。庚辰⑤,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⑥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⑦,遂入许,许庄公奔卫。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注释】

①许:姜姓国,在今河南许昌县。

②甲辰为五月二十四日,大宫:郑之祖庙,读太宫。

③公孙阏即子都,郑大夫。

④公:鲁隐公。鲁:姬姓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县。齐侯:齐僖公。齐:姜姓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县。

⑤庚辰为八月一日。

⑥瑕叔盈:郑大夫。

⑦壬午为八月三日。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①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②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③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注释】

①叔:许君之弟。

②获即公孙获,郑大夫。

③大岳都泰岳,神农之后。

郑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夺郑伯政①,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为中军;虢公林父②将右军,蔡人③、卫人属焉;周公黑肩将左军,陈人属焉。郑子元④请为左拒以当蔡人、卫人,为右拒以当陈人,曰:“陈乱,民莫有斗心,若先犯之,必奔;王卒顾之,必乱;蔡、卫不枝,固将先奔;既而萃于王卒,可以集事。”从之。曼伯⑤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陈,先偏后伍⑦,伍承弥缝。战于繻葛,命二拒曰:“旝动而鼓。”蔡、卫、陈皆奔,王卒乱,郑师合以攻之,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王亦能军。祝聃请从之。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况敢陵天子乎,苟自救也。社稷无陨,多矣。”夜,郑伯使祭足劳王,且问左右。

【注释】

①郑伯,周桓王。郑庄公旧为周卿士,桓王不用他继续管理王政。

②虢公林父:周卿士。

③蔡,姬姓国,今河南汝南上蔡新蔡等县。

④子元即公子突。

⑤曼伯:郑大夫。

⑥原繁、高渠弥都是郑大夫。

⑦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五人为伍。兵车居前,以伍次之。

蔡侯、郑伯会于邓①,始惧楚②也。

【注释】

①邓:曼姓国,在今河南邓县。

②楚:辛姓国,始封丹阳,今湖北。

楚武王侵随①,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王毁军而纳少师。

【注释】

①随:姬姓国,在今湖北随县。

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蠃,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①,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②,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③,亲其九族④,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注释】

①小指小国,大指大国。

②祝官史官,皆事神之官,正辞,言辞正实不欺诳。

③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④九族:上有高祖、曾祖、祖、父,下有子、孙、曾孙、玄孙,连本身一共是九族。

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①、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后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注释】

①黄:嬴姓国,在今河南潢川县。

巴子使韩服①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将巴客以聘于邓②。邓南鄙鄾人攻而夺之币③,杀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让于邓,邓人弗受。夏,楚使斗廉帅师及巴师围鄾。邓养甥、聃甥帅师救鄾。三逐巴师,不克。斗廉衡陈其师于巴师之中以战,而北。邓人逐之。背巴师而夹攻之④,邓师大败,鄾人宵溃。

【注释】

①巴:姬姓国,在今四川巴县。韩服,巴使者。

②道朔:楚大夫。巴客,韩服。

③鄾:在今河南邓县南,属邓,因此叫做邓南鄙。

④背巴师:指邓人追楚师,出于巴师之外;而夹攻之:指楚师、巴师夹攻邓人。

楚屈瑕将盟贰、轸①,郧人军于蒲骚②,将与随、绞、州、

蓼③伐楚师。莫敖④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⑤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

【注释】

①屈瑕:楚大夫。轸:二国名,在今湖北应山县境。

②郧:国名,在今湖北安陆县。蒲骚:今湖北应城县西北,属郧。

③随、绞、州、蓼:四国名。绞在今湖北郧县西北,或曰在今湖北德安县境。州在今湖北监利县东。蓼在今河南。

④莫敖:官名。

⑤四邑:指随、绞、州、蓼四国。

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①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

【注释】

①罗:熊姓国,在今湖北宜城县西。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曰:“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①。邓曼曰:“大夫其非众之谓。其谓君抚小民以信,训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于蒲骚之役,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赖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曰:“谏者有刑。”及鄢②,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注释】

①邓:曼姓国,邓君之女曰邓曼。

②鄢:水名,经湖北宜城县入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