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人“出人头地”一定要有的心眼与“手腕”
1830700000025

第25章 人在矮檐下,一定要低头——能屈能伸是成大事男人必备的素质(1)

每个人都每个人都想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做人,但很多时候外界的环境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否则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所谓“矮檐”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当你处在这种境况的时候,还一味的要面子,不肯低头,势必会引起主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将你赶出屋檐,承受狂风暴雨的袭击。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失意时的低头正是为了得意后的昂首挺胸。男人要学会韬光养晦,要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才能在复杂险恶的社会中保全自己,并为日后争得出头的机会。

1.能忍耐者方能成大事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意思是人们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不能一味地莽撞行事,而应冷静思考,纵观全局,适时忍耐,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

忍耐是大智者所为,是一种生存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智慧的人在面临危险时,都能从大局考虑,以忍耐化解险情,保破实力,然后再伺机而动,取得胜利。其中,越王勾践忍辱负重,最终报仇雪耻就是典型的一例。

吴王夫差为替父报仇,在大将伍子胥的帮助下,向越发起猛烈的进攻,一举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走投无路,只好投降。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清楚,要想日后东山再起,就必须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在吴国忍辱负重。否则,不要说东山再起,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因此,他通过关系与夫差达成了和议,夫差同意不兼并越国,但条件是要他和他的妻子到吴国做奴仆。不久,勾践夫妇就到了吴国,大夫范蠡随行。

到了吴国,夫差对勾践等人百般羞辱,从此主仆三人便过上了忍辱负重的日子,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单衣,住的是一座冬天如冰窟、夏天似蒸笼的破烂石屋,每天都是一身土、两手粪,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三年。

夫差出门坐车时,为了羞辱勾践,他总是要求勾践在车前为他领马。每当勾践从人群中走过时,就会遭到旁人的讥笑:“看,堂堂一个国王现在沦落成马夫,这样还活着,要是我啊,早就死了算了。”勾践每每听到这样的讥笑时,心在滴血,但他脸上仍然表现得笑容可掬,装作不在意的样子。他知道,一旦不能将自己的情绪伪装好,自己东山再起的心思就会被夫差识破,到时候要忍受的就不只是这些了。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前去探望,正好赶上夫差大便,待吴王出恭后,勾践尝了尝吴王的粪便后,便恭喜吴王说他的病即将痊愈,请夫差放宽心。

正是因为这件事,改变了夫差对勾践的看法,因而也转变了勾践的命运。或许勾践真的精通医道,或许勾践是在奉承吴王,或许是上天给勾践东山再起的机会。总之,夫差在勾践探望过后,病情真的好转了,而且很快就痊愈了。夫差见勾践对自己忠心耿耿,又经过了三年的磨难,已经放弃了复兴越国的想法,于是便将他放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困难或挫折,有哪些能与勾践遭遇到的相比呢?又有谁能像勾践一样,在近乎残忍的羞辱上忍辱负重呢?这是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同时,这也是成大事的男人和失败男人之间的差别所在。

忍耐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这种做人态度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人们在内心深处早已经给英雄下了一个定义:大丈夫就应该具备“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而且只有这样才不愧人们那句英雄的赞语。但是,从勾践忍辱负重这个故事来看,人们的这种思想似乎有些偏激。

与勾践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正是人们一直称之为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他的结局难道不能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吗?

乌江岸边,乌江亭长劝慰项羽说:“江东虽小,足够大王称王称霸,请大王速速过江。”而项羽却对乌江亭长的劝说怎么能听得进去?最后自刎于乌江岸边,只留下了后人的一声叹息。

宁折不弯虽然是做人的一个原则,但是,忍辱负重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谋,结果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回头看勾践灭吴这件事,勾践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取决于他的忍。当然,忍也要有一定的度,一味地忍耐并不是具备大智慧的表现,而是懦弱的象征。

清人傅山说过:愤怒正到沸腾时,就很难克制住,除非“天下大勇者”。中国古语讲:“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与别人一同陷入愤怒中,就应想想这种愤怒后会发生什么后果。如果认识到发怒会损害身心健康和利益,那么就应该约束、克制自己。

用忍耐应对不利的局面是高明的办法。当人们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忍耐应对当前的屈辱与刁难是最理想的方法。很多人都无法体会到忍耐的好处,取而代之的是冲动、过激的行为,其实,适时地忍耐一下,以退为进,可以改变局势,转败为胜。

林肯说得好:“与其为争路而让狗咬,不如给狗让路。被狗咬伤后,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受伤的伤口。”明人吕坤对忍耐理解得很透彻,早在四百多年前就说过:“忍、激二字是福祸关。”所谓忍是忍耐,激是激动。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能不能克制,能忍住就是福,忍不住就是祸。所以,要认真把好这一关。

中国古代作战时,一方守城,一方攻城。守城的将护城河的吊桥高高吊起,紧闭城门,那攻城的便无可奈何。实在不行,攻城的便在城下百般辱骂,非要惹得那守城的怒火中烧,杀出城来——攻城的就可以乘机获胜。在兵法上这叫“激将法”。但如果守城的能克制忍耐,对方也就无计可施了。

不仅敌我作战需要有克制忍耐的大将风度,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也须有克制忍耐的涵养。生活中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为一些小事而争吵、谩骂、动手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句不恰当的话,一个无意识的举动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而发生的。

所以,遇到过激事件时,要退让,不要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造成严重的后果。

2.低头因在屋檐下

一个人暂时处于劣势,靠着别人生活,还要飞扬跋扈,岂不贻笑大方?所以,一个成大事的男人,当还在屋檐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低头,否则就会碰头。

老百姓有一句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但是,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生养息的时间,以图将来东山再起;而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或是畏缩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眼前的困难,只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换句话说,只要你人在个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地排斥和限制。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在屋檐下低头的心理准备。

如果你已经站在了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厚起脸皮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一种圆滑处世的智慧,所以根本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和抹不开面子。与生存相比,脸面又值多少钱?在生存与脸面相矛盾时,还是生存第一!这是成大事男人必须要懂的一个道理。

“一定要低头”,有非常多的好处:首先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被打击的目标。其次,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因为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第三,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要去那里?这是必须考虑的。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极其复杂,有时更是瞬息万变,忍受暂时的屈辱,厚脸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也就成了一个成功男人所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所谓“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求存也。”正是这个意思。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

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于是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迟早更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缩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送上了断头台,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所以,做人“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做人的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3.人生能上还要能下

人生在世,总不会一帆风顺,所以保持一个能上能下的心态是非常关键的。得意之时不张扬,失意之时不所馁、不放弃,如此才能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辉煌。

有一位科员,工作非常努力,人也很有才干,大家都知道他很想当科长,同时也都认为他有当科长的能力。后来,他真的被提升了,看他每天办公、开会,忙进忙出,兴奋中难掩骄傲的神色。大家都替他高兴,也希望他能更上一层楼。

可是,过了一年,他“下台”了,被调到别的部门当专员。据说,得知消息那天,他锁上办公室的门,一整天没有出来。当了专员后,大概难忍失去舞台的落寞,他日渐消沉,后来变为一个愤世嫉俗的人,再也没有升迁过……

事实上,人生就像在演一场戏,上台下台本就平常,如果你的条件适合当时的需要,当机缘一来,你就上台了。如果你演得好演得妙,你可以在台上久一点;如果唱走了音,演走了样,老板不叫你下台,观众也会把你轰下台。另外,如果你演的戏不合潮流,或是老板有意要让新人上台,你也会下台了。

上台当然自在,可是下台呢?难免神伤,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真正成大事的男人必须要“上台下台都自在”。所谓“自在”指的是心情,能放宽心最好,不能放宽心也不能把这种心情流露出来,免得让人以为你承受不住打击。你应“平心静气”,做你该做的事,并且想尽办法精练你的“演技”,随时准备再度上台。

另外,还有一种情形也很令人难堪,就是由主角变成配角。如果你看看电影、电视的男女主角受到欢迎、崇拜的情况,你就可以理解由主角变成配角的那种落魄心情。

由主角变成配角也有好几种情形,第一种是去当别的主角的配角,第二种情形是与配角对调。这两种情形以第二种最令人难以释怀。真正演戏的人可以拒绝当配角,甚至可以从此退出那个圈子,可是在人生的舞台上,要退出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生活。

所以,由主角变成配角的时候不必悲叹时运不济,也不必怀疑有人暗中搞鬼,你要做的就是“平心静气”,好好扮演你“配角”的角色,向别人证明你主角配角都能演。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你连配角都演不好,那怎么能让人相信你还能演主角呢?如果自暴自弃,到最后就算不下台,也必将沦落到跑龙套的角色,人到如此就很悲哀了。相反,如果能把配角扮演好,一样会获得掌声,如果你仍然有演主角时能力,自然会有再度独挑大梁的一天。

人生的际遇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起伏难免,有时是逃不过去的,碰到这种时候,就应有“上台下台都自在,主角配角都能演”的心情,这种心情不只会为你的人生找到安顿,也会为你寻找到再放光芒的机会。同时,你的这种弹性也必将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因为没有人会欣赏一个自怨自艾又自暴自弃的男人。

“文革”期间,面对狂风暴雨和造反派的淫威,现代文学大师、服饰研究专家沈从文先生表现得十分从容和洒脱。当军管会的一位军代表要把他放在工作室的图书资料全部烧掉,问他有什么不服时,沈从文的回答是:“没有什么不服,要烧就烧。”就这样,那些珍贵的资料在大火中化为灰烬。而沈从文十分镇定和漠然,他不想抗争,不想申辩,不想愤懑,因为在那个非常年代,一切反抗都是无济于事,与其徒劳,不如顺其自然。

由于历史的误解,解放后沈从文被分配到历史博物馆工作,从此告别了文坛。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从一名享誉文坛的文学家成为一位驰名中外的文物专家。在博物馆,沈从文被分配的工作是给文物分类写标签,这是一种极度机械性的劳作,但沈从文却能自得其乐。他把这当做一项崭新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忘我地工作。在那个非凡岁月,毗邻博物馆的天安门广场,经常有数万、数十万的群众集会,人潮汹涌不息,口号响彻云霄,沈从文却是十分平静,默默地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正是有这种顺其自然的性格,沈从文对拔草、打扫厕所、陪斗、审查等都能自如应付。

研究沈从文的专家认为,沈从文的个性决定了他从事任何一种工作都会有成就。不难看出,顺其自然是一种成功的性格模式,它不仅能使一个人适应各种环境,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状态来求得人生的发展。

保持个性固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个性便没有创造力,没有主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就不会有深邃的思想,但成大事的男人往往能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学会适当的顺应,否则容易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而唯有能上能下,方能有效地保存实力,寻找机会,再展宏图。

4.从忍耐中崛起

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消极颓废,而是把难熬的寂寞、忧忿、艰辛强压在心底,不让它倾斜自身的理智。忍耐只是一种形式,重要的是在忍耐中学会思考,在忍耐中坚持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忍耐才会有实际意义,否则,不忍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