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巴林寺位于昌都镇的第四级台地上,为昌都镇地势最高之处。站在大门口就能看到昌都镇的全貌,看到昂曲和扎曲在寺庙下面的山脚处交汇,合并成澜沧江向南奔腾而去。据说在这里建寺还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最早的意图,不由得人不感叹高僧大德们对于寺庙选址的精妙和独到眼光。
强巴林寺是康区最大的寺庙。寺内主供强巴大佛,所以寺名为昌都强巴林寺,也简称昌都寺。该寺始建于1444年,由宗喀巴的晚年弟子西饶桑布主持,用了8年时间方建成。这里曾由包括三世达赖等著名的高僧主持过,后由帕巴拉三世主持,从此帕巴拉体系传下来,现已转世至十一世。帕巴拉活佛体系在康区影响最大,它分支的丹吉林第穆呼图克图、功德林济咙呼图克图,都属于西藏四大呼图克图之列,都曾任噶厦政府摄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为十一世帕巴拉活佛,是该寺第一大活佛。
强巴林寺历史上与内地王朝联系很紧密。清康熙年间在西藏发生过几次战争,1718年康熙平定准噶尔进犯西藏,1792年康熙驱逐廓尔噶(今尼泊尔)入侵西藏,强巴林寺都极为出力,积极为清军组织粮草、支应乌拉等,受到清政府表彰。六世帕巴拉被敕封为“诺门汗”并正式颁发呼图克图铜印,这是清康熙年间敕封班禅额尔德尼之后,最早敕封的呼图克图之一。康熙还御笔亲题“甘丹强巴林寺”的匾名,钦赐给该寺。强巴林寺的势力也达到鼎盛时期,共有僧人3500多人,下属寺庙135座,遍布昌都、林芝、那曲等地区,成为藏东格鲁派的大寺院。
强巴林寺在建筑、绘画、雕刻及收藏等方面都很有特色。它主要由强巴大佛殿、佛祖殿、宗喀巴殿和护法神殿等组成,占地300余亩。强巴大佛殿中泥塑镀金的强巴佛是寺庙的主供佛,每年藏历二月十五日,寺里都要举行迎请强巴佛的仪式。这天是释迦牟尼圆寂日,为迎接强巴佛化度众生的时代早日到来,特举行这一盛大活动。届时将该寺的强巴佛抬出,众僧口念超度经,绕强巴林寺转一圈。各地百姓集中在沿途围观,人山人海,场面非常壮观。
强巴林寺经堂内塑有数以百计的各类佛像和高僧塑像,还有上千平方米的壁画以及众多的唐卡画,五彩缤纷,气象万千。画作多为本地噶玛一带擅长工笔的民间艺人们绘制。噶玛的艺人世代相传着彩绘等工艺,他们大多以此为生。强巴林寺可以说是昌都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结晶,代表了昌都一带的最高水平,堪称康区文化艺术宝库。
强巴林寺门外,有几堆长数十米、高一两米的玛尼堆。玛尼堆上是大大小小刻着佛像、六字真言的石片,还有大量由江河中拾来的彩色鹅卵石。玛尼堆上面经幡招展,蔚为壮观。
现在,该寺已恢复了传统的宗教活动。藏历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强巴林寺举行“古庆”跳神,以示消灾驱鬼,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牲畜平安。表演者戴着狰狞逼真的面具,以整齐典雅的动作造型、宏大的场面而征服了观众。该寺跳的钺斧舞,服饰华丽,舞姿古朴典雅,配器简约清越。以该寺独有的宗教舞蹈为形式的昌都藏戏,在整个西藏自成一派。
强巴林寺还曾经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西藏和平解放应该说便是在这里拉开帷幕的。1950年,藏军主力几乎全部布防于昌都、江达一线,想拒解放军于金沙江东岸。交战失败后,一部分藏军欲以强巴林寺所在的山地为据点负隅顽抗,但在力主国家和平统一的强巴林寺主持活佛帕巴拉·格列朗杰和昌都行政长官阿沛·阿旺晋美的积极斡旋下,藏军最终放下武器,接受了和平条件。昌都的和平解放为全西藏的和平解放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