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阅读西藏
18315900000019

第19章 神秘的加林山岩画和荣玛温泉

文部办事处荣玛乡,有一座加林山,藏语意为骏马山。加林山是一片不高的丘陵,圆秃秃的山包,远处有雪山环绕。据当地藏民介绍,过去这一带每年只有夏秋两季才有从西边流动过来的牛羊和帐篷,入冬前又迁往东面了。

加林山中段有4条沟壑,山沟里和周围的慢坡上铺满了油光发亮、黑白相间的麻石,石缝里夹杂着枯草。近年,在这里发现了大批远古时代留存下来的岩画。岩画大多分布在低矮的山包上,好像是用暗红色颜料画上去的,因为石块坚硬无比,现在人们试着用铁器凿,都不留一点痕迹。散布在这些大石块上的岩画面积有大有小,大的有四五平方米,小的不到半平方米,分布在远远近近、大大小小数百块石头上。所有的画面均呈赭红、褐红色,可见使用的颜料富含铁质,而大大小小的石头则闪烁着刺眼的青光,也是一种含铁矿石品位极高的石块。藏北严酷恶劣的自然气候,强化加速了岩画的风化剥蚀过程,使岩画显得更加锈蚀古朴,岩画笔法简洁,表现抽象,看来年代久远。具体是什么年代留下的,还有待科学的考证。岩画内容较丰富,主要表现的有放牧、迁徙、狩猎、牦牛、羚羊、野马,牛羊、帐篷、人畜与狼的搏斗、简单的原始祭祀等内容。有的岩画画面完整,而有的只是局部或半成品。它们的作者应该都是很早以前在这一带游牧和狩猎的先民。

表现狩猎生活的作品有射羚图,画面是一个猎人和两匹羚羊,人站立着张弓待发,两只羚羊腾空跳跃,作者着意强调受惊的羚羊逃窜的速度之快,画面极传神。表现猎牦牛的岩画,左侧上端站立着一个猎人,手执巨弩,瞄准右侧的牦牛,牦牛的背部已中箭。有趣的是旁边一只猎犬亦扑向牦牛,可见猎人饲养猎犬作为狩猎的助手,古已有之。

羌塘草原一带的文部、双湖地区,是古象雄原始拜物教——苯教的领地。在宗教形成之前,远古的人们经过对自身及自然界的反复思索,已经有了朦胧、混沌的意识观念,表现为对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崇拜。岩刻中这类题材也不少。描绘得最多的是太阳、月亮的符号,有与动物画在一起的,也有与植物画在一起的。有一幅图,左侧是一头牦牛,右侧是光芒四射的太阳,旁边是一个象征植物的符号。还有一幅图,上部日月当空,下面植物生长茂盛,已经结出穗,穗上有表现果实的小圆点,可见籽粒饱满。另一幅日月与植物符号图,左侧半个月亮,右侧是一个植物符号,其上还有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植物左右两侧各有一个“雍仲”符号。这些画面反映了人们对日月滋养生物的认识,也反映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岩刻除了表现狩猎和放牧,还有耕耘,可见当时农牧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它对于研究藏民族的起源,文化的发祥地,青藏高原气候的变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藏北有无数的谜,加林山岩画也很神奇。据说随着季节及时间的变化,岩画的图案会自行消失,可经过一段时间又会出现另外的图案。譬如早晨看是牦牛,黄昏时却变成了羚羊。当地藏族牧民把它称为奇怪的石头,传说得神乎其神,认为是神仙施的魔法,非人力而为。藏族牧民敬奉这些岩画,在巨石上抹酥油,这就是石头油光发亮的原因。在文部草原的夏仓,也有类似的麻石和能够变化图案的岩画。

藏北不仅仅只是冰雪,也有历史,也有文化,也有故事。无人区的岩画,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边缘的人们创造出来的故事。这种艺术是高原的风雪、阳光和蓝天所孕育的,经历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顽强的生存信念的抗争,使我们看到高原人民对自然万物的敬仰,和他们那种悲壮虔诚的为生存斗争的精神。

此地还有一处数百平方米的温泉,荣玛温泉堪称羌塘的一大名胜。在一条大沟里,众多的热泉犹如一口口翻滚的开水锅,蒸汽缭绕升腾。这些热泉水温大都在摄氏60度左右。洁白耀眼的泉水高低错落,水柱斗奇争艳,山谷中回荡着热泉的滚沸声。汩汩热流还是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的天赐良药。如果能在欣赏之余,洗个热水澡体验一下,那将是难得的享受。

荣玛温泉周围有美丽的泉华。泉华是一种地貌,与我们常说的钟乳石、石笋同为石灰华。这是因为温泉水中含有大量碳酸钙,泉水溢出地面后,在岩石表面发生氧化,形成五彩缤纷的结晶体。与其他地方的泉华不同,荣玛温泉的泉华表面结着冰,好像镶嵌着水晶,晶莹透亮。无人区气候寒冷,特别是冬季,平均气温常在零下几十度。泉水冒出地表以后,流不多远就凝结成冰。泉水不断涌流,凝结过程也不断进行,日积月累,就形成巨大的泉华和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