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海拔3900米,始建于1427年,历时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塔相得益彰,代表了13世纪末至15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白居寺菩提塔也是唯一一座完整保存到今天的寺塔,因而有西藏塔王之称。
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一是一寺容三派。它原来属于萨迦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三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每个教派在寺内都有五六个扎仓(殿堂)。
主寺有三层,一层大经堂有一尊8米高的释迦牟尼铜坐像,铸造时用去14吨黄铜。大殿二层东厢殿内,供有文殊菩萨和泥塑十六罗汉,为明代艺术珍品。三层为无量佛殿,四壁多坛城壁画。
白居寺的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在大殿西侧,它是白居寺的标志。
自公元8世纪佛教在藏地生根以后,藏区建造了无数座形态各异的塔。无论何种形态的塔,均由塔基、塔身、塔宝瓶和塔颈、塔顶六部分组成。塔基、塔身有四方形、圆形、多角形几种,以阶梯层层向上垒筑,逐渐收拢;塔宝瓶大都是圆形,正面有神龛;塔颈一般用十三块圆形石相串,代表佛祖修成正果的十三阶段,即十三天像轮,层层向上依次收拢;塔顶由日、月、星组成。
塔身一般为白色。塔内装藏佛像、图书、贵重财物、五谷等。
白居寺塔是西藏佛塔的代表作之一。它的直径62米,塔高32米,共9层,由石阶、塔基、塔身、塔宝瓶、塔颈、宝盖及金幢等几个建筑单元组成。塔形下大上小,递层逐渐上收。1—5层塔身和塔宝瓶建有石墙泥面围栏、墙檐。塔身分为东、西、南、北四面,每面开殿五间;塔瓶东、西、南、北四面各开大殿一间,全塔开门108间,实为76间。6—9层不分间。塔心为实心。
白居寺塔壁画和雕塑非常有名,所表现的多密宗题材及师徒教法传承等,还有佛传故事和本生故事。在绘画手法上独具特色。全塔绘塑诸佛菩萨画像10万余身,不愧为“十万佛塔”的美誉。塔东面建有通往各层直至塔尖的门殿和石阶。从塔西的入口进去可以沿楼梯一直上到塔的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