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18353500000014

第14章 19世纪初—19世纪60年代的经济学说(5)

(2)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例如,有两个地主家庭各有5个儿子,一个家庭的家长将他的积蓄存储生息,叫儿子干普通工作;另一个则用积蓄来培养他的儿子,把其中两个教育成为有技术、有知识的地主,其余3个各随自己的兴趣学一种行业。前一个家长是按照价值理论行事的,后一个则是按照生产力理论行事的。前者在他临终时,单就交换价值来说,可能比后者要富裕得多,但就生产力来说,情况却完全不同。后者把他的地产分成两份,由于管理方法的改进,结果每一份的产量相等于原来两份的产量;而其余3个儿子由于各有专长,也都获得了丰富的生活资料。前者的地产分成5份,每一份的生产方法都仍沿袭老习惯,结果5份的总产量比以前毫无增益。后者因精神和才能的培养与发展代代相传,获得物质财富的力量将有增无减,而前者的地产越分越小,愚昧和贫困情况日益增加。

(3)批评了流行学派把单纯的体力劳动看成唯一的生产力的狭隘观点。从生产力理论来看,那些养猪的和制药丸的当然属于生产者,但是教师、作曲家、医师、法官、行政官也是生产者,他们的生产力比前一类要高得多。前者所生产的是交换价值,后者所生产的是生产力。就后一类来说,有些能使下一代成为生产者,有些能培养这一代人的道德和宗教品质,有些能提高人类的精神力量,有些能使病人继续保持他的生产力,有些能使人权和公道获得保障,有些能确立并保护公共治安,有些则由于他们的艺术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愉快享受,能够有助于人们生产情绪的高涨。

(4)重视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工业、科技、交通、思想观念乃至习俗都对生产力有大的影响。以西班牙为例,它原来是富裕而且强大的,国内又有一个比较和平的环境,但由于备受专制和僧侣势力的折磨,致使其越来越贫。相反,虽然美国在独立战争中丧失了无数资财,但是它赢得独立后,生产力有了无限的提高。司法公开、陪审制度、国会立法、公众监督行政、地方自治、言论自由、有益目的的结社自由,这些都足以使立宪国国民及官员获得一定程度的精神力量,这种效果是难以用别的方法取得的。

(5)生产力发展的稳定和有续原则。有续原则是一个自然法则,与劳动分工及生产力联合的自然法则很相类似。世代相传表能积蓄成专门的生产力,这在物质成就、运输系统和防御工事系统方面表现得很明显,贸易关系、市场/商业、策略、计划、超卓越的工具和建筑物等都是只有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才能积累和建立起来的。积累起来,有了基础,然后再改进和扩建,比创立新的事业容易得多。

(6)要注意国民经济各部门平衡、协调的发展。一个国家没有工业,只经营农业,就等于一个人在物质生产中少了一个臂膀。商业只是农业与工业之间,以及它们各部门之间交流的中介。一个国家只用农产品向国外交换工业品,就等于一个人只有一个臂膀,还有一个臂膀是借助于外人的,自然很不方便。不论哪一个大国,努力的主要目标总是生产力在国内的结合,其次才想到国际结合。没有生产力向着一个共同目的的联合,社会生产就很难发展。要注意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之间的划分和相互依存。物质生产者生产的物质越多,精神生产就越能获得推进。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工作划分与最重要的生产力协作是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这类关系可称为生产力的平衡或协调。

3.保护关税的主张

关税是建立和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最初会使工业品价格提高,但是经过一段时期,当生产力水平有了大的提高后,商品的成本自然就会降低,价格也就会降到国外进口商品的价格以下。因此,保护关税虽然会使价值有所牺牲,但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由此使得国家不但在物质财富的量上获得无限增进,而且一旦发生战事,也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同时,一旦德国工业的发展赶上或超过了英法,就必须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根据当时德国的实际经济状况,德国的工业应当保护而农业则不必保护;工业中特别需要保护的又是纺织工业,至于需要复杂技术的机器制造业也不必保护,可以输入,以提高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4.经济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认为,各国的经济都必须经过如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当一个国家由未开化阶段转入畜牧、农业,进而转入工业与海运事业的初期发展阶段时,实现这种转变的最迅速有利的方法是对先进的城市和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但要使工业、海运业、对外贸易获得真正大规模发展,就只有依靠国家力量的干预才能实现。而当本国工业有一定发展时,仍以农业产品和原料向国外换取工业品,所得到的利益就会越来越少,因此这时就必须保护本国工业的发展。德国当时正处在这样的阶段,而比德国还落后的国家则处在前三个时期,因此它们应该与德国实行自由贸易,即输出原料给德国,而从德国输入工业品。

DerIsolierteStaatinBeziehungaufLandwirtschaftundNationalknomie

《孤立国》

〔德〕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HeinrichvonThünen)

华文导读

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于1783年6月24日生于德国,早年丧父。其继父是一位数学爱好者,杜能在这方面深受其影响。1803年,他结识了当时德国著名的农业理论家特尔,特尔对他所研究的整个农业方向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后来他亲自经营庄园,这为他以后写作《孤立国》一书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1826年,他的这部著作以《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为标题出版,此后他逐渐闻名于德国。1850年,《孤立国》第2卷问世。1850年9月22日,杜能因脑溢血死于特洛。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用以表示自然工资的数学公式:(他认为自然工资就是工人的需要及其劳动产品之间的比例中项)。因为杜能最重视他的工资理论,所以他生前就要人在他死后这么做。

杜能的理论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一般经济理论,另一部分是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就思想来源来说,杜能的一般经济理论较多受亚当·斯密的影响,而农业和农业经济理论则受到特尔的很大影响。杜能在其《孤立国》里说:“在国民经济学方面亚当·斯密是我的师表,在科学的农业方面则是特尔先生。”但是他并不满足于斯密和特尔的理论。他说:“在我看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学说有未完善的地方,这些地方难以满足我探求真理的需要,因而迫我自行研究。”杜能对斯密和特尔深表尊敬,同时又对他们持批判态度。

趣味延展

在《孤立国》中,杜能的经济研究方法不同于以罗雪尔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历史学派否认客观经济规律的存在,否认经济研究中科学抽象法的作用,宣扬所谓的“历史的方法”,企图用经济现象和零碎的历史事实的简单罗列和描述来取代理论分析。在当时的德国经济学家中,杜能反对历史学派的方法,独树一帜地坚持用科学的抽象法研究经济。尽管他在具体应用此方法时有不当地方,但他毕竟比其他经济学家更进一步。

杜能在当时用抽象法研究经济是值得人们敬仰的,而他把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领域则开创了经济学研究的新道路,这点更值得人们敬佩。杜能在自己的著作中试图把实验科学的观察方法、经营农业的会计核算和高等数学结合起来。杜能认为数学方法有助于准确地认识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反对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就很难改变这门学科的落后状态。他说:“在非数学不能求得真理的地方,使用数学是允许的。如果人们在其他知识门类,像农业和国民经济一样有厌恶数学的倾向,那么我们现在仍处于对天文规律完全无知的境地。”杜能是第一个把微分学应用于经济研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在不少场合,特别是考察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变化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微分学。

杜能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经济研究,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赞扬或批评,他们都是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进行评论的。应该说杜能在《孤立国》中运用数学方法及他对数学方法的认识是正确的。尽管他在其著作中广泛使用了数学方法,但他恰当地估计了数学方法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并正确指出这一方法只“为我们提供了辅助手段”。杜能首次用微分学研究经济而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这对以后的经济学家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并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杜能使用的边际分析法被广泛应用,在经济理论分析中解决了许多难题,推动了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在现在的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分配理论等都用边际分析法进行理论分析。同样地,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也用到了此方法。现代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更深入广泛地运用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正集中体现了这一点。现在的高级微分学、宏观经济理论,没有深厚的数学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回顾一下早在100多年前杜能的开创性工作,我们就不得不说他是一位作出伟大贡献的经济学家了。

理论精读

1.孤立国与它的六个圈境

假定有一个与外界无联系的孤立国,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周围环绕着一个自然条件相同的可耕平原;由各地向中心城市只有一种运输方式(马车),且农民自己运送农产品。不同地方对中心城市距离远近所带来的运费差决定着不同地方农产品的纯收益或“经济地租”的大小。纯收益成为市场距离的函数,据此,将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分布的六个农业地带,它们由远及近分布,如下所示。

第一圈境主要生产蔬菜、水果、牛奶等鲜货,产品全部出售给城市。该圈境内离城市越近的地方越有利,从城市取得肥料和向城市运送产品的费用越低。这个圈境的地租很高,不容许存在荒地。在这个圈境内要多投入劳动力,用最小的土地面积生产最大的产量。这里实行自由农作制度,作物的种植轮流交替进行,以求从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收益。

第二圈境主要发展林业生产,向城市提供燃料和木材。但如果距离城市太远,运输费用就会超过出售的价格,这样即使生产费用和地租都不存在,这些燃料和木材也不可能被送到城市进行出售。

第三、第四和第五圈境主要生产古物。这些圈境离城市越来越远,向城市运输产品的成本越来越高,在谷物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生产谷物的地方距离城市越远,其收益就越低。与此相对应,这三个圈境分别采取不同的耕作制度:第五圈境采取三区轮作制度;第四圈境采取轮作休闲制;第三圈境采取轮栽作物制。

第六圈境主要经营畜牧业。在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从事畜产品生产,因为地租和谷物的价格相对较低,所以生产成本也就偏低。但是由于距离城市很远,所以运输费用增大。当增长的运输费用不超过节省的生产费用时,生产就能够进行。畜牧圈境的面积非常大,人口却很稀少。

在畜牧圈境之外,便是荒无人烟的原野。只有一些散居在丛林中的猎人,他们以狩猎为生。他们同城市进行的唯一交往,就是用兽皮换取生活必需品。

杜能还将孤立国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做了比较,认为有四点不同:第一,土壤肥力到处相等、物理性质处处一样的国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第二,不靠河道的大城市并不存在于现实中;第三,现实中每个国家除了一个大城市之外还存在许多小城市;第四,畜产品的价格实际上很少受到供应畜产品的游牧地区的剧烈影响。

2.孤立国的地租、贸易和税收

关于地租,杜能认为在城市中,由于田庄上有房屋建筑及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不同于土地,田庄的收入不仅来源于土地,也来自于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所产生的利息。因此,在田庄的收入中,除去房屋、树木等所有可以与土地分开的东西具有的价值所产生的利息之外,剩余的数目属于土地本身的收益,称为地租。

谷物价格与地租之间的关系如何呢?如果对谷物的需求有所增加,那么现有的耕地就不能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在市场上谷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其价格也会上涨。这种价格的上涨导致离城市最远的、从来没有地租的田庄获得盈余,从而产生地租。关于地租多少的确定,杜能认为,一个田庄的地租是因为它的位置和土壤比情况较差的田庄优越,这一优越的价值如果用货币或者谷物来表示,就是地租的量。

杜能提出了剥夺地租的进步主张,他说:“地租不是劳动和投资的产物,而是田庄所处的位置和土地性质的偶然优势所带来的,因此也可予以剥夺,这么做并不会妨碍或减少投资和劳动。”他甚至很有理由地进行反问:“拥有土地的人为什么能不劳动而获得地租呢?工资为什么不能提高到使历来的地租全部分配给看来要求是合理的工人呢?”

杜能也对限制贸易进行了分析,指出限制贸易不但会使穷国损失一些财产和人口而变得更穷,也会使富国衰落,对各个国家都没有好处可言。在书中,他假定把孤立国分为两个国家,一个富有,另一个贫穷,并由此进行分析而得出了上述结论。这一论点实际上是为了反驳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提出的限制自由贸易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