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家内工业或独立手工业,工人分散在各家各户,个人在全体作业过程中不过是一个孤立的劳动者。而在工厂制手工业中,却是许多的工人在一个工厂劳动,在一个资本家的指挥命令下,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分工的作业。一直到1760年以后发生了产业革命,使用机械的大工业出现为止,在产业革命前,英国各地所实行的,仍然是这种资本主义前期的工厂制手工业。
这位举世闻名的古典派经济学的巨匠,生于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他的功绩就是把当时零星片段的经济学学说,经过有体系的整理后变成一门分门别类独立于哲学的大学问。
斯密死后不久,他遗留的手稿几乎全都销毁了。在他生前最后一年里,他似乎计划撰写两篇主要的论文,一篇与法律的理论和历史有关,一篇则是与艺术与科学有关。在其死后才出版的《哲学论文集》所收录的可能是后一篇论文的部分。
《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西方世界,这本书甚至可以说是经济学领域发行过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国富论》一书成为针对重商主义(认为大量储备贵金属是经济成功所不可或缺的理论)最经典的反驳。在这本书于1776年出版后,英国和美国都出现了许多要求自由贸易的声浪。这些声浪还认为当时经济的艰难和贫穷是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所造成的。不过,并非所有人都被说服并相信了自由贸易的优点:英国政府和议会依然继续维持重商主义多年。
《国富论》一书也否定了重农主义学派对于土地的重视,相反地,斯密认为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大量地提升生产效率。
《国富论》一书非常成功,它事实上还导致许多早期学派的理论被抛弃,而后来的经济学家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则专注于将斯密的理论整合为现在所称的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由此衍生)。马尔萨斯将斯密的理论进一步延伸至人口过剩上,而李嘉图则提出了工资铁律(Ironlawofwages)——人口过剩将导致工资连勉强糊口的层次都无法达成。斯密假设工资的增长会伴随着生产的增长,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仍较为准确。
《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但实际上却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又可译为无形之手)所指引,将会引导市场生产出正确的产品数量和种类。举例而言,如果产品发生短缺,产品的价格便会高涨,生产这种产品所能得到的利润便会刺激其他人也加入生产,最后便消除了短缺。如果许多产品进入市场,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增加,供给的增加会将产品的价格降低至接近产品的生产成本。即使产品的利润接近于零,生产产品和服务的利润刺激也不会消失,因为产品的所有成本也包括生产者的薪水在内。如果价格降低至零利润后仍继续下跌,则生产者将会脱离市场;如果价格高于零利润,则生产者将会进入市场。斯密认为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来降低价格,进而造福整个社会,但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仍具有利润的刺激。不过,斯密也对商人保持戒心,并且反对垄断的形成。
理论精读
1.分工理论
分工理论是斯密全部经济学说的理论起点。在斯密看来,通过分工可以促进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和判断力的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不断增进,进而增加一国的财富产出。
为了使人们能够理解社会一般业务分工所产生的结果,斯密对个别制造业的分工情况进行了讨论。他列举制针业来说明:“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出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针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造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制造出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劳动分工之所以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斯密归纳出了三个原因: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专业而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方才可能。
斯密认为,分工是人类共有且特有的行为。这种行为起源于人类利己的本性所形成的“交换倾向”——他认为人具有喜爱相互交换东西的习性。生活在文明社会中的人类随时都有获取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而在多数情况下,人类把自己的需要表现为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换。交换是产生分工的重要原因,分工是交换的结果,交换和交易促进了分工的形成。
正因为分工起源于交换,所以分工的程度总要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也就是说要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过于狭小,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就不能全部卖掉,导致其不能完全通过交换行为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因此专业生产者在实际中便不会存在。
2.货币理论
斯密认为,分工一经完全确立,个人劳动的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很小的一部分,他的其他欲望的满足,需要用自己剩余的劳动产物交换所需要的其他劳动产物来实现。于是,所有的人都依赖于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分工会极大地促进交换的发展,甚至使整个社会都成为商业社会。
在商业社会中,人们的交换活动是不能离开货币而进行的。他认为,货币是在分工产生之后,在物物交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从本质上说,货币虽然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能够使交换活动更加便捷的技术工具,但它仍然具有商品的性质。因此,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是劳动的生产物,同样具有自身的价值。这样,货币就具有了两种职能:交换的媒介和价值的尺度。
3.商品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商品价格的本质是劳动,劳动是第一性价格,是最初用以购买一切货物的代价。世界上的一切财富,原来都是用劳动购买而不是用金银购买而来的,货币所标注的只不过是商品的名义价格。商品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斯密认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表示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可称为使用价值,后者可称为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很大的物品,有时候却具有很小的交换价值。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物品,往往具有很小的使用价值,甚至一无所用。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尺度。
斯密认为,商品价值量与其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由分工的水平所决定的。虽然劳动决定了商品的自然价格,但有时会出现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不一致的情况。斯密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所导致的,但是这种偏离总是有一定的限度,即市场价格总是围绕着自然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4.分配理论
斯密的分配理论,是劳动工资、资本利润及土地地租自然率的决定理论。
斯密认为,无论在任何社会,商品价格归根结底都可以分解为三部分:劳动、利润和地租,国民财富在这三者之间进行有机分配,其他收入分配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价格和这三者时间的关系是:工资和利润的高低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地租的高低。在利润分配的过程中形成了三大阶级:一是以地租为生的地主阶级,他们和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二是以工资为生的工人阶级,他们和社会利益密切相关;三是以利润为生的资本家和雇主,他们和社会利益没有关系。
关于工资,斯密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所得,是劳动的收入或报酬,是由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构成的,是劳动者维持生活、延续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或价值。工人的工资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关于利润,斯密认为,第一,利润是工人劳动生产价值中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扣除工资之外后的余额;第二,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资本家的正当所得。而资本的利息,斯密认为它是一种派生的收入。
关于地租,斯密认为,第一,地租是工人劳动所生产的价值的一部分,是先于利润扣除的部分;第二,地租是地主土地的代价或自然报酬,是商品价值的基本构成之一。
5.资财的性质和用途
斯密认为,资财是使国民财富增加的重要因素。在不存在分工的原始社会,人们并不需要积累资财。但随着分工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分工形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一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要进行交换活动,但在交换完成之前,他必须有一定的资财积累用以维持其生活的需要。这就是生产者进行资财积累的原因。进而,要提高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就必须积累足够多的资财,资财积累地越多,可以促进社会交换的增加,产业的细分,分工越来越细,一国的产出就会逐渐增多。
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总资财,即是全体居民的资财,因此它也自然分成三部分,各部分有其特殊的作用。
§§§第一部分是留给当前消费的,其性质是不提供收入或利润。
§§§第二部分是固定资本,其性质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就可以提供收入或利润。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切便利劳动和节省劳动的工具;一切有利润可取得的建筑物;用开垦、排水、围墙、施肥等有利可图的方法投下的使土地变得更适于耕种的土地改良费用;社会成员所学到的有用的才能。
§§§第三部分是流动资本,其性质是要通过流通、更换主人来提供收入。流动资本由四项内容构成:货币;屠户、畜牧家、农业家、谷物商人等所有的待售食品;还在耕作者、制造者、布商手中的待加工的材料;已经制成,但仍在制造者或商人手中,未卖出或分配给真正消费者的物品。
在生活比较安定的社会中,有常识的人,都愿意用可供他使用的资财来寻求目前的享乐,或者寻求未来的利润。
为了更清楚地分析一国资财积累的源泉,斯密将劳动分为两种: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一国的财富多少取决于该国生产性劳动的多少(因为非生产性劳动不能创造国民财富),因此应该提高生产性劳动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富国的生产性劳动比较充裕,而贫国恰恰是因为缺乏生产性劳动而变得越来越穷。同时,斯密颂扬勤劳和节俭,认为资财是提高国民财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资财的增加正是节俭的结果。因此,斯密倡导政府也要节俭。
斯密认为,一切资财,虽然都用以维持生产性劳动,但等量的资本可能会导致不等量的价值增加,这样资财因用途的不同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推动生产性劳动的作用。
斯密认为资财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用途:第一,用以获取社会上每年所需消费的原生产物,是在农业、渔业、矿业中等进行的投资;第二,用以制造原生产物,使之适用于当前的使用和消费,是在工业制造业中进行的投资;第三,用以运输原生产物或制造品,将其从有剩余的地方运往缺乏的地方,是批发商和中间商进行的投资;第四,用以分散一定部分的原生产物或制造品,使之成为较小的部分,适于消费者的临时需要,是零售商所进行的投资。
这四种投资方法,密切相关,对社会福利及其发展缺一不可。其中,最有利于社会的是农业投资,制造者的资本留在国内是比较重要的;效果最小的是投在出口贸易上的资本;私人利润的打算,是决定资本用途的唯一动机。
6.财富的发展
斯密认为,财富的发展实质上是在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商业活动的发展中展开的。按照事物的本性,生产资料必定先于便利品和奢侈品。因此,生产前者的产业,即农业,也必定先于生产后者的产业。具体来说,提供生产资料的农村的耕种和改良,必定先于只提供奢侈品和便利品的都市的增加。乡村居民先维持自己,才有剩余产物维持都市的居民。因此,要先增加农村产物的剩余,才谈得上增设都市。但都市的生产资料不一定要依靠于附近的农村,甚至不一定要靠国内的农村,而可以从远方甚至国外运来——这虽然不是一般的原则,但却使各时代的各个国家逐步繁荣的程度有所差异。
在利润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投资途径时,在制造业和国外贸易两者中宁愿选择前者,正如在农业与制造业中宁愿选择农业一样。与制造商的资财相比,地主或农业家的资财更为稳妥。同样地,和国外贸易的资财相比,制造商的资财更为稳妥,因为其资财随时都在其监督之下。
按照事物的自然趋势,进步社会的资财,首先大部分投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这种顺序是自然形成的。在所有国家中,资财总是在某种程度上按照这种顺序运作的。一国总得先开垦了一些土地,然后才能建立许多城市,总得在城市里先有了一些粗糙的制造业,然后才会有人愿意投身于国外贸易当中。
工商业城市的增加法与发展,对于农村的改良与开发会有所贡献:第一,为农村的原生产物提供一个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从而促进了农村的开发与进一步发展;第二,城市居民所增加的财富,可以用来购买待售的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往往是尚未开发的土地;第三,工商业的发达可以改变农村居民的社会状态,使农民摆脱与其邻人的战争和其对上司的依附状态,使其获得更大的个人安全和自由。
7.商业主义
有一种流行的见解认为财富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这是因为货币具有双重作用,它既是交换的媒介,又是价值的尺度。因此,财富与货币,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是同义语。
富足的国家就像富足的人一样拥有很多货币。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储积金银都被认为是致富的捷径。在一个国家中,人们通过劳动所能购买或生产的每一种商品,会按照有效需求来自行调节。当一个国家所输入的金银量超过有效需求时,无论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也不能避免其输出。有许多货物,因体积原因,不能由存货充足的市场转移到存货不足的市场,但金银如果从丰裕的市场转移到短缺的市场却很容易。因此,金银的价格才不像其他货物的价格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