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总喜欢迁怒,每当受了委曲时,要么向更弱者发怒,要么摔碟子碗或损坏玩具,更严重的甚至会拿自己的身体出气。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每当在外面受了欺负或委曲,总是回家向外婆撒气或乱扔东西,搞得大人们很苦恼,又没有办法。
其实,小女孩的这种性情,是从她学走路开始就培养下的。而培养者,就是从小带她并一直受她气的外婆。而外婆培养她的场景,应该是众多中国孩子家长们所熟悉的——每当小孩子摔跤,趴在地上狂哭,外婆冲出来,先抱起小孩,然后用脚跺地发怒,大骂地面不乖,把宝宝摔疼了,待会用锄头把你铲掉。依此类推,孩子头撞墙了,骂墙;孩子坐板凳倒了,摔板凳……
她的这些举动,给孩子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就是:“我没错,我所受的伤害,都是别人的错!”不管跌倒是否是因为脚步不稳,还是因为鞋带没拴好绊了脚,或裤子不合身绕了腿,都不追究,只追究墙、地面和板凳,并把怒气发泄到它们身上。从客观上讲,这个过程,是一个迁怒的过程,让小孩自幼培养起不具体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是将问题的根源,情绪化地发泄向与事情毫无关联的第三方。这基本已形成了一种思想方法,它甚至决定了中国社会某些事情的走向和解决方式。
正是因为如此,我从美儿很小的时候,就重视培养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如果跌倒了,是鞋带的原因就拴鞋带,是裤子的原因就换裤子,是地面有水或西瓜皮,就清扫地面。永远不找原因之外的原因,并朝它发泄。并且,要让她明白,除了冷静地解决问题,发怒或哭闹,是没有任何用处的。为了给她培养这个习惯,我曾与她有一次交锋,那次她摔倒,躺在地上哭了十分钟,但我就远远看着她,让她明白,除了自己爬起来之外,哭和愤怒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而从那以后,她摔倒的次数更少,并在倒下之后,不是先想去怪罪谁或博谁同情,而是笑着站起来,看看鞋带是否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