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美育与人生(蔡元培)
[赏析]
关于美育的重要作用,蔡元培在文中作了一番很好的解释。中国古代有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显然,物质是第一要义,在仓廪实和衣食足的情况下,关于精神的第二要义便会显现出来。
人之所以为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精神的力量,人会思考,人能知荣耻,这种精神的力量在特定的情况下便会反作用于我们物质的身体,使之为我们的思想服务。
伟大的情操才能养育出伟大的人,而情操的培养却有赖于美育的培养,这种美育的培养是根源于物质而又超然于物质之外的,它能使我们的人格得以更加高尚,灵魂得以升华,人生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得以更好的体现。
23.谈美感教育(朱光潜)
[赏析]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是在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认识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有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去把握:第一,美是情趣化的意象;第二,审美艺术的境界是完整和谐的意象;第三,审美活动本质上是美的创造活动;第四,审美的人生价值是实现自我超越和启发深广的自然。
朱光潜在文中谈到了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大教育内容。即智育、德育和美育。一般而言,对智育的重视是当代家庭中的普遍选择,这一方面源于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历来传统的影响。相比德育,美育的教育在我们周围似乎可有可无,美育的“冷门”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不会有大的起色。
事实上,正如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样,美育系数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朱光潜一生投入美学教育,却依然在我们的周围有“阳春白雪”的味道,真可谓是我们时代的一大遗憾。
24.儿童画(丰子恺)
[赏析]
对于儿童天性的保护,丰子恺是不遗余力的,甚至到了晚年,他的“童心未泯”的性格依然表露无疑。
“除却出于恶意的破坏心和乱涂之外,孩子们的壁画往往比学校里的美术科的图画更富有艺术价值”,丰子恺在文中点出了儿童画的真正价值所在。这种价值不是老师一笔笔的把手教会,而是依儿童的天性和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他们所认知的世界,这种不加约束的创造正是艺术的生命之源。
世界上只有一个毕加索,对于艺术的天然的直觉感受,没有人能比毕加索更富存创造力和想象力,或许在成人画家的世界里,他是惟一一位还保存着童年时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这便是当代美术对毕加索的最高评价。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于创造力的推崇,是所有自成一格的大师的共同特点,也是出现伟大画家的一个源泉。
25.儿童与音乐(丰子恺)
[赏析]
如果说语言的尽头是诗歌的话,那么诗歌的物化和外延部分便是音乐了。中国民间流传有许多关于音乐的故事,“圣人”孔子也有听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的事迹,可见音乐的魅力之大。此外诸如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嵇康的《广陵散》,千古名曲《梁祝》,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等等,都是先人遗留下来的关于音乐的记忆和传承。
不但中国如此,国外对音乐艺术的追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贝多芬、巴赫、莫扎特、帕格尼尼……,这些名字如果写下去还会很长很长,可见无论中外,音乐都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音乐对人情操的陶冶是多方面的,它不但能纯洁人的心灵,而且能使之成为激发向上奋进的力量,诸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国际歌》等,都成为激发一代中国人救国救民的动力和源泉。
儿童性格与志趣的养成是离不开音乐的,一首好歌,能影响孩子一辈子,甚至在许多年后,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显现。因此重视音乐的作用,陶冶孩子的情操,便是为人父母必须做到的一件事,从小的方面来说,它能使孩子的一生有儿时的回忆及成长的激励;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使国民素质得以提高,亦能使国家更加朝气一点。
26.现代儿童对于科学的态度(蔡元培)
[赏析]
人类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是不断增加的,自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以前,这种增长比较缓慢,自工业革命以后,知识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是呈几何级爆炸性增长,思想的解放,制度的创新,现代文明的确立,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时至今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用前人为我们积累的成果,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改进的余地。
一个民族的未来,是寄托于新生一代身上的,儿童的科技精神和创造能力,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综观近现代,我们的创造力和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近现代影响世界进程的科技成果,大多由国外研制和发布,因而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是上一代教育者的梦想,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希望。
蔡元培在文中对儿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学习科学知识,并能在实践中付诸行动,从小培养动手的习惯,使科学的精神融入血液之中,并深深地影响一生。这种思想的提及与现代素质教育是相吻合的,只是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时至今日也做得并不尽人意,蔡元培的精神理念,还需要我们这一代父母去继承和发扬。
27.怎样学爱迪生(陶行知)
[赏析]
爱迪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他一生对人类的贡献,恐怕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发明了多少种东西,而在于他那种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才是我们学习的要义所在。
探索未知世界是人类的一个天性,正是这种天性的驱动下,人类才得以不断的向前,去挑战更多的未知世界。如果把我们所知的世界画作一个圆的话,这个圆越大,那么未知的领域就会越多。
实践精神是我们学习爱迪生最值得推崇的精神,而他百折不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的精神,正是通往科学之路的关键所在。他那句“天才只不过是99%的勤奋加上1%的灵感”的论断,为我们当代所有有志于科学道路的青年指明了方向。
28.手脑相长(陶行知)
[赏析]
“难得糊涂”的鼻祖郑板桥原来作过一首打油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好汉”。这种自食其力的思想在过去一直似乎难登大雅之堂,中国人历来讲究为子孙谋个一官半职,或者自己辛苦一辈子为子女留下或大或小的家业。
仔细想想,这种做法确实值得商榷,因为它能使人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有了这种依赖心理,人的创造力和奋斗精神便会大为缩减。大而言之,一个国家如果因为创造力不够而使社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诚,实在是“罪莫大焉”。
陶行知作为中国近代历史投身于实践教育的社会改革家,提倡“手脑并用”,破除用脑不用手和用手不用脑的“恶习”,确实使社会风俗为之一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手脑结合才能造就一个完完整整的人,陶行知若干前年振聋发聩的呼声,对于今天的中国儿童教育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29.儿童的书(周作人)
[赏析]
儿童应该读什么书?仿佛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深究,周作人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一点研究,出了儿童读书的范围和深度这二个问题。
关于范围,应该是多而不杂,儿童的需求并不如成人世界那么深奥和深刻,但对诗歌、小说、寓言、童话接触得多一点,将会影响到儿童的成长,这种童年时代的养成会影响其一辈子。
关于深度,应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不应用成人的眼光和理解力来强加在他们头上,这也就是文中强调的“儿童本位”说。
阅读是儿童成长中最好的精神粮食,为人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趣味和需要,用心去寻找适合孩子的图书,为孩子的成长铺好一条道路,也许若干年后,这种价值便会显现出来。
30.略谈学习国文(叶圣陶)
[赏析]
现代的国文(即语文)教育,脱胎于上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以胡适、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将晦涩难懂的古文改良成了现代的白话文,可谓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学生时代的国文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也是自身发展的先决条件。
叶圣陶在文中谈到了国文教育的二个基本点,即阅读和写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阅读是“吸收”,写作则是“发表”,也是创造,是对已有的知识体系经过自身的思维加而出的“产品”,这种创造性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自身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阅读和写作,贵在坚持和广泛涉猎,当自身的思维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优美而又完整的表达出来时,这种成就感是非同一般的。
31.说话训练(冰心)
[赏析]
语言表达是人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也是交际和生存不可缺少的手段。不擅言谈的人,虽然可以通过写作来弥补,但不免还是有些遗憾和欠缺。
拥有涛涛不绝的口才当然人人羡慕,但这并非是先天就决定的,这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训练,儿童时期的训练更为重要。
叶圣陶在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儿童说话的重要性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在日常生活和专门课堂上训练口才的问题,这对于希望孩子拥有极佳的口才的父母来说是有所裨益的。
32.漫谈语文的教与学(冰心)
[赏析]
冰心对语文教育的“技术性”分析是细致入微的,这一部分是源于她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关注,另外则是她细腻体贴的个性使然。
冰心在行文中对学生的语文教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是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到位。
三是学生自己多动笔写,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和句子,能够背诵则更好。
冰心这些有益的建议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是有莫大助益的。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三天二天就能立竿见影的。冰心对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亦表现了极大的重视,值得为人父母去体会。
33.写作文要有科学态度(冰心)
[赏析]
这篇写给小朋友的信,确实是短小而有力,文中提到了一个核心的观点:那就是写作要有科学的态度。
关于态度,米卢有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关于科学,学界也有“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之说,这二句话结合起来,可见科学的态度是何等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对文字的推敲,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与其说是文学的一种完美追求,不如说是对生活持科学的态度。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良好传统,值得小学生们去学习。
写作文要有科学态度,才能将谬误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种认真的态度不但能帮助其提高文学的修养和水平,对其道德价值的提升亦有非常大的益处,这种严谨态度的养成,将会以正面影响其一生。
34.我怎样学习语言(老舍)
[赏析]
学习语言是需要讲究方法的,老舍在文中谈了几点学习语言的心得体会,归纳起来,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语言的运用有其自身规律,不能率性而为。老舍早年在写作上承认自己落入了文言和白话的窠臼之中,这种率性而为的风格在日后的历练中改正过来后,并不影响老舍成为中国文坛的一代大家。
第二,语言的清浅简练优于故作高雅的词语堆砌。老舍的文字一向以平实而著称的。中国历来就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说,文到极处,只是恰好,平实的文字更能显现出其驾奴语言的能力。
第三,语言的真正源泉来于生活。高高在上的贵族文学毕竟只是支流,正像“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样”,越是民间的,便越是接近语言和文学的本质了。
老舍在文末提出了自己对于提高语言水平的总结,这也是这位文学大师的成功秘籍所在了。
35.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杨贤江)
[赏析]
体育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拥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拥有足够的精力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一个直不起脊梁的民族,一个萎靡不振的民族,难于立足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的青年担负起了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若干年前,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扣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头上,为了摘掉这顶耻辱的帽子,才有了近代有识之士聋发聩的呼声。
杨贤江作为那个时代最早觉醒的一批教育家,自然意识到了体育对国民素质提高所起的作用。他在文中的呼声透过遥远的时空,对于今天的来说依然拥有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