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18413900000012

第12章 永登文物古迹简介

杨培鑫

编者按:永登县地处黄河上游,扼河西走廊之门户,历史悠久,风景名胜、文物古迹颇多;1982年省政府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兰州市有22处,其中永登就有八处,同时该县还有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本文就其旅游资源,择其要者,概述于后,以飨读者。

一、苦水玫瑰景致绝美。苦水因“其地产硝,水味稍苦,故名”。苦水栽植玫瑰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全国香料的主要产地之一。

现有玫瑰十三万株,年产鲜花十五万斤,玫瑰油二十八公斤,居全国首位,所产玫瑰花色鲜味浓,出油率高,油质好,玫瑰花和玫瑰油畅销国内外市场,故有“玫瑰之乡”美誉。国家为了大力发展玫瑰事业,在这里建立了玫瑰研究所和玫瑰油加工厂。

每逢端午节前半个月,鲜花怒放,香飘四野,吸引四面八方的客人前来赏花。玫瑰花已被公布为兰州市的市花。

二、红市山城及大佛寺。红城镇是一个古老的山城,原址在今庄浪河西岸玉山村古城湾。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此建立允街县城。因城壁系红土所筑,后人称为红城子;又因其城东邻“丽水”(今庄浪),名“丽水”城。《太平寰宇记》曰:“势极险(北凉),沮渠蒙逊增筑,以为防戍之所,元、明时圯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至河东,重筑城廓,沿用其名至今。红城镇是永登南部的游览胜地,西门清泉遍地,境内古迹甚多,集市繁荣,经济文化发达,旧时为甘肃四大名镇之一,有“红市山城”之称。群众性社火与五花十色的民间灯火被誉为“红市花灯”,列为永登八景之一。文物古迹,现存感恩寺佛教名刹,可供人们游览。

感恩寺,俗称大佛寺,座落在红城子西南角,1981年10月被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

三、龙泉寺。龙泉寺以其境内的龙泉寺得名(现已拆毁)。《永登县志》载:“龙泉,在县南龙泉寺内,泉二,直径各8尺,如龙点睛然。”《水经注》载:“允街县有龙泉,出允街谷。泉眼之中水文成蚊,或试搅破之,寻复成龙,牲畜将饮者,皆畏之而走。”现在仅有碗口大的喷泉一眼,日夜喷流,为周围群众饮水所用。

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这儿有一条龙,性情温顺,能按时布云播雨,方圆百里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有一年,却来了个金大人,要把龙赶到东海去。龙不肯走,金大人恼怒了,提起风雷锤,一锤就把龙砸瘫了。打这之后,冰雹没龙挡了,干旱没龙抗了,山也秃了,水也枯了,乡亲们活不下去,只好到外乡去讨饭。龙看着乡亲们受苦受难,心里难受极了。

它动弹不了,无法帮乡亲们的忙,只是两眼流着泪水,吐点口水,浇灌一些土地,为乡亲们尽最后一点微薄的力量。后来,这地方出了许多小泉,人们说这就是龙的眼泪,便取了个名儿,叫“龙泉”。

四、涧沟古长城及腰歪河墩。汉朝取得河西走廊之后,对这一带加强了控制和经营。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并于元鼎六年(公元前年)开始修筑边防障塞,从敦煌到秦长城,新筑起一条十分坚固的边墙,这就是汉代的长城。每隔五里或十里的地方,筑有烽火台,设戍卒瞭望。若遇有敌情,即点燃积薪报警。两千多年来,物换星移,风化日蚀,长城虽已失去旧时宏伟壮观的面目。然而,从这些蜿蜒曲折的残垣断壁中,仍可依稀看到当年长城的雄姿。明代也筑长城,有人认为永登的汉长城与明长城重合,被明长城改造利用;有的人干脆断定汉长城原本就没有经过这里。事实究竟为何,还需考古与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分布在古长城两侧的烽墩,进入永登首先看到的就是腰歪河墩。

它位于苦水乡新屯川村的腰歪河。像这种人造土墩在古长城沿线是屡见不鲜的,从红城乡野泉墩开始,其烽墩向南分布为:野泉墩(10里、新屯川墩(10里)、白大版墩(5里)、腰歪河墩(10里)、黄鼠沟墩(10里)、胡家山城墩。每墩房屋二间,守兵二名,清末均废。烽墩传烽号令为:“庄浪阿坝地方均为营素规,如虏七八十骑至百骑,为之小举,昼则扯旗一面,放炮一个,煨烟一把,击梆一通,夜则扯灯一个,举火一把,击梆一通,放炮一个;如虏二、三百骑至千骑,为之大举,昼则扯旗二面,放炮二个,煨烟二所,击梆二通;夜则扯灯两个,放炮二个,举火二把,击梆一通;如虏势重,昼旗夜灯,照前规悬挂,火炮梆声不绝,以上三令,沿途相传,使知警备”(载《庄浪汇记》)。

五、满城古墓群。满城属清王朝为满族贵人所筑城堡,如今为84708部队营房,在满城对面的东山麓,有一大片古墓葬,从农民在平田整地时挖出的文物来看,无疑是汉代墓葬。墓群的北侧500公尺左右(现在石油公司围墙北侧),挖出古代地道一处,工人们钻进约35米处因缺氧燃灯熄灭而未掘进。依据出土的砖块来看,很可能是汉代地道或墓道。待文化馆工作人员获悉赶来时已将土填满,再无法考究。

从满城进入教场沟,在清水乡教场村东南方群山中隐匿着一座墓葬,墓主何人无考。封土很大,坐东向西,墓前有一石碑,碑文上的小字已风剥雨蚀,脱落不清。大字清晰可辨,上写“故昭勇将军赵公之墓”。昭勇将军属明代三品散官,赵公何许人也,无考,碑座为石雕赑屃,形象生动,妙趣横生。

六、永登古城及其文物古迹。永登县城建置较早。据《永登县志》载:“今永登县城廓重建于元代至元初年,明洪武十年(1377年)曾甃以砖,十一年宋国公冯胜筑北部城廓,曰北城湾”。如今旧城遗址依稀可见。

在永登县城可供旅游者参观的共有三处:

(1)文化馆陈列室。

馆藏文物现有4000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的器物300余件;历代的金、银、铜、木、瓷、陶和玉器500余件;传世文物最丰富的要算历代的书画、拓片和经书。其中藏有历代著名书画家文天祥、唐寅、王、高其佩、左宗棠、刘尔炘等人的书画真迹,经书存有近5000本,各种拓片一箱,还存有鲁土司墓葬的出土文物和刺绣等。

(2)海德寺。位于县城北隅,是县城内唯一残存的明代建筑。现存大殿一座,1981年10月又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大樑题记载,为明正德年间修建。

(3)东山风景区。原东山青龙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现有大片人造林,春暖花开,郁郁葱葱,景色宜人,并有古长城从这里通过。

七、中生代生命的纪录——邢家湾“龙骨点”。发现于1960年,是永登县庄浪河流域诸多“龙骨点”中较大的一处。所谓“龙骨”,包括的动物化石很广,历史年代很长。除了爬行动物纲恐龙的化石之外,还有哺乳动物纲,如古象、犀牛、马、鹿等动物化石。这些动物的遗骸长期埋在地下,由于矿物质(石灰质和砂质)的填充和交替,使原来骨骸的成分发生了变化,但它的结构和形状仍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这就是我们俗语所说的“龙骨”,它是过去生命的记录。

它们均生活在地球历史的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第三纪,距今约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在这里出土的主要是恐龙化石。龙骨山还有一棵古杨,每逢盛夏枝叶茂盛,别有景致。沿龙骨点上行,有一座古建筑群,大部分毁于“文革”中,现存石咀子亭台一座,修在悬崖之上,奇崛险峻,独具一格。

八、驰命走驿的历史遗物——武胜驿。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传送消息用的马为驿马,中途休息的地方为驿站。《后汉书·西域传》:“驰命走驿,不绝于时间,”(驰命:奔驰传达命令)。武胜驿在昔日庄浪、平番县内是个比较重要的驿站,编有驿臣一员,额夫35名,额马32匹,如今旧址依然可辨。北四十里达岔口驿,南30里达县城驿。永登县的驿站有:镇羌驿、岔口、武胜、县南、南大同、红城、苦水、松山、东平戎等,后来均于清光绪末裁撤。

九、奖俊埠——兰州群山之巅。位于永登县西北部,地处高寒阴湿,有林面积7657亩,属次生林带水源涵养林,以造、管、抚育为主。林木以云杉居多,其次有山杨、桦木等。山势雄伟,主峰拔地而起,海拔3455米,属兰州诸峰之巅,是一幅美好的天然画卷。

十、雄伟壮观的鲁土司衙门。鲁土司衙门坐落于永登县的连城镇,始建于明,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保护范围主要有四个部分,即衙门、妙音寺(家寺)、寝宫(官园)和墓葬区。衙门是土司办理军政要事的处所。坐南朝北,一进数院,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其建筑物将占到一半。建筑物从北向南呈斜坡状,院庭朴素典雅,幽静深邃,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房屋木质精良,骨架紧凑,雕梁画栋,绚丽多彩。整个建筑物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衙门的西侧为妙因寺,为鲁土司在甘青边境所建寺院中影响最大、塑像最多、壁画最精的一处喇嘛教名刹。其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左右辉映,自成格局,衙门东侧为寝宫(官园),是鲁土司及其眷属消夏的地方。前为二堂、书房院、寝室和佣人院,后为花园。花园内有绿照厅、八卦亭、山字石和多种奇花异木。现存1株酸果和3株核桃树,据说种植于明代。墓葬区分上、下享堂和西享堂。据悉历代主要土司葬于上享堂,过去这里有专人护墓,设有祭祖堂。

十一、古城堡——浩门故城。座落在大通河畔,石屏山下的浩门故城,地势险要,是一座古代的军事要塞。其城堡依地势而筑,分山城、川城两部分,面积约200多亩。在浩门故城的北端,从笔架山、石屏山半山腰起,有一道汉代边墙延伸至大通河岸,这是城堡的外围防御设施。这些都是值得游览的地方,可以看到2000多年前汉代建城所选位置、地形之险要。

十二、吐鲁沟风光——石屏叠翠。距连城土司衙门约10多里处,是连城林区。林区72条涧沟中,唯吐鲁沟风光最为迷人。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溪流潺潺,是理想的游览胜地。从喧嚣的都市来到这里,顿觉别开洞天,心旷神怡。主要风景点有天窗眼、神仙桥、练功台、灯杆石以及天王舟等。

吐鲁沟外有“浩门雪浪”景观。浩门河,即今大通河。河水从吐鲁沟口急湍直下,流经连城,溅起浪花浓如雾,白如雪,为“永登八景”之一。置身于吐鲁沟崇山峻岭之巅,俯视雪浪翻飞的浩门河水,使人感慨万端,游兴盎然。

从吐鲁沟口顺流而下,快到连城处便是石屏山。石屏山峰巅连绵如屏风,森林茂密,原有八座亭台建于悬崖之上;山下108座白色佛塔宛如一片塔林,每年“四月八”群众游逛,文人荟萃,气氛空前热烈。石屏叠翠也是“永登八景”之一。

十三、药水沟温泉———修心养神之地。位于河桥乡蒋家坪村菜子山的药水沟里,有一处温泉。水温约摄氏38度,内含多种矿物质。每年农历六月六日,有众多游人远道而来,游山观景,取水治病。这里海拔2000多米,气候凉爽,盛夏季节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地方。

十四、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上坪遗址。在河桥镇蒋家坪村的上坪社,1975年发掘新石器时代古遗址时,出土的文物中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铜刀等10余件器物,这一发现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重大意义有:(1)从地层关系上证实了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早于马厂类型;(2)从马厂类型墓葬中发现殉葬奴隶,说明在马厂时期已有奴隶社会萌芽;(3)马厂类型墓葬中出土的铜刀,证明我国早在3500-4000年前已有冶炼铜和造铜的技术。若在此建一博物馆,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旅游价值。

十五、享堂峡———险景惊魂。享堂峡位于永登县西端,大通河穿峡而过。县志形容峡谷之险峻说:“引入峡内,仰视则山峰对峙,直达云霄;俯视则万丈深渊,水流冲激,履此地者惴惴焉有马到悬崖之感。”

十六、古城金城———历史上最早的兰州建置。金城是兰州最早的建置,始建于公元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治允吾。允吾在何处?一说在今青海省民和县东边墙附近,一说在今红古城。具体地址虽有争论,但大的方位并无分歧,即在今湟水流域谷地。后来数百年间虽几经迁移,及至公元六世纪初,西魏从宛川河谷地(今榆中县境)最后迁至金城县(即今城关区),但在湟水流域谷地建置金城郡,却有一段相当重要的历史阶段。

和湟水河谷以及和汉代西部边陲郡金城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赵充国。“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人……”武帝、昭帝在位时,他多次率部反击匈奴侵扰。由于他作战英勇,身负二十多处伤,被封为后将军。宣帝即位,当时以先零、罕为首的西羌侵扰汉境。赵充国时年已70多岁,但他仍不服年老,毫不畏惧地担当起了平息西羌叛乱的重任。赵充国分析形势,洞察敌情,有理有节,最后取得了平叛战争的胜利。后来,他又带兵湟中屯田,寓兵于农,既解决了军卒的吃粮和费用,又得以长期防守边疆。由于赵充国对巩固西汉西北边防和促进西北边境地区农业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汉武帝封他为营平候,享年86岁。赵充国在西北,特别是湟水、大通河流域人民群众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永登县丰富的文物古迹,从不同方面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永登的旅游事业必将兴旺发达。

(《甘肃文史》199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