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4:风物卷
18413900000045

第45章 陇东石窟简述(2)

云崖寺和竹林寺石窟。在陇山西麓的密林中有一个石窟群,包括云崖寺、竹林寺、红崖寺、大寺、西寺等石窟,其中后三个已毁坏,只有云崖寺和竹林寺石窟保存较完整。云崖寺石窟,在庄浪县东三十五公里处的云崖山西崖,石峰正面有窟龛三层,共十六个,其中2号、3号窟独具特色。2号窟内有“凹”字形高台基,方形平顶,内雕三佛及胁侍菩萨。3号窟破坏严重,是一大型造像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两窟的造像风格浑厚拙朴,面部丰圆,肉髻代平,属北周作品。竹林寺石窟距云崖寺西北八华里,据《增修华亭县志》记载,竹林寺石窟“分中、东、南、西、北五台……中台左崖有白云洞,为宋僧法印所凿”。

⑥竹林寺石窟现存四个窟龛,其中三个已毁,唯有五十米高处悬崖峭壁一浅窟尚存,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菩萨已毁,造像为石胎泥塑。其佛结跏趺坐,面相丰圆,上身挺直。弟子穿僧衣,衣饰厚重,脚踏履。菩萨袒胸披巾,下着裙。

⑦石拱寺石窟。石拱寺石窟位于华亭县北五十华里的上关镇,石窟坐落在汘河上游一条小溪秀水河之侧的一座东西走向的红砂岩山冈上,现有十四个窟龛,多数窟龛已被毁坏。石拱寺石窟造像均为石雕。9号窟平面呈马蹄形,弯窿顶,有中龛、西龛、东龛三组造像。中龛雕有释迦多宝对座说法相,两侧侍立二菩萨二比丘。释迦多宝高肉髻,面目清秀,着袈裟,半结跏趺坐。菩萨均著花蔓冠,上身袒露,下着衣裙曳地,披巾自双肩搭下于胸前交叉,旋上卷拢于臂,拖重至地。比丘着袈裟。西龛佛半结跏趺坐,高肉髻,着褒衣博带袈裟。二菩萨高髻,身材修长,上着袈裟,下着裙,两手拱于胸前。东龛佛结跏趺坐,着通肩大衣,两手拱于前。东、西两龛内容基本一致。11号窟的外部结构同9号窟一样,而内容有别。正龛、东龛、西龛各有一佛二菩萨。值得注意的是前壁浮雕维摩变,手持佛尘面含微笑的维摩诘居士和从容安详的文殊菩萨分坐两侧。

前壁两侧下部为供养人行列,均着袍服,宽衣博袖。窟顶正中浮雕一园莲花,莲花瓣形尖瘦,其四周分四格,每格内浮雕对称双手捧衣飞天各二身,似一男一女。飞天高发髻,长裙裹足,披巾搭于双肩向后飘扬,体态生动。11号窟的造像手法精湛,佛像面部俊秀,石质处理得光滑莹润,在石拱寺石窟现存洞窟中艺术水平是最高的。

四、张家沟门、保全寺、蓬花寺石窟在马莲河流域除北石窟外,还有许多石窟,它们虽不及北石窟寺宏伟壮观,但开凿艺术却各有千秋,代表了各自的艺术风格。这里主要介绍张家沟门、保全寺、莲花寺石窟。

张家沟门石窟,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葫芦河张家沟门西岸的石崖上,始建于北魏,破坏严重,只残存八个龛,有四个保存较好,全窟存有造像三十一尊。在2号、3号龛之间的崖面上,有阴刻的两行题记:“太和十五年太岁在未癸已朔三月十五日佛弟程弘庆供养佛时造石坎佛一躯。”题记中的“太岁在未”使用的是岁星(木星)纪年代替太和十五年(491年)的干支纪年“辛未”,⑧说明张家沟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即491年。它的修筑特点是窟龛都是圆拱式,龛眉两端凤头反上,喙大而长,冠曲而丰,颈部有片羽纹,龛内均雕一佛二菩萨。该石窟给研究北魏孝文帝改龛以前的服饰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如建于太和二十年(496年)的5号龛,有供养人七尊,全为浅浮雕,高三十公分,有四男三女。男供养人长袍、细腰、窄袖、腰系带、长筒靴;女供养人长袍下着裙,裙曳地,不露足,皆袖手。这些均是鲜卑族未改前的服饰,和云冈石窟太和时期及太和以前所雕供养人服饰完全相同。

保全寺石窟,位于子午岭东麓合水县太白乡的平定川西崖,坐西向东,初创于太和年间(477—499年),终于西魏。西窟开凿在高十余米,长约四十米的红砂崖面上,共开窟龛三十余个,造像以释迦、多宝佛和弥勒菩萨较多。3、4、6号窟龛较大,其余多为一米左右的圆拱形浅龛。虽然因自然破坏,许多龛内雕像模糊,但保存较好的部分仍不失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如B号龛的释迦、多宝佛并坐说法图,人物造型端庄大方,尤其面部雕刻,刀法粗犷而又细致,整个脸型方中透圆,眉透直鼻,作微笑状,身上天衣半披,内着僧抵,结跏趺坐,衣纹线条流畅自然。5号龛内雕主佛及两胁侍菩萨,佛相面丰圆,眉细而弯,嘴角上翘微露笑意,双手合抱胸前,善跏趺坐,身着通肩大衣,衣纹匀称细密,曲折流畅,装饰性极强,被学者称之为“造诣很高的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⑨保全寺石窟不仅在其艺术价值,而且为我们研究北魏石窟流源提供了资料。从窟龛的形制(都是圆拱形)和造像的艺术风格看,保全寺石窟部分作品与张家沟门石窟出于同一时期,可以断定保全寺石窟始创于北魏太和年间。窟中有北魏以后雕凿的。如6号龛,龛为马蹄形,穹窿顶,内雕一佛二菩萨,佛面方圆丰满,脖颈长,头部前斜,两眼下视,着通肩大衣,素面无纹,禅定印,半结跏趺坐,衣裙下垂作垂幕式。

11号窟的两胁侍菩萨,两肩明显下削,绕于脖颈的披巾特别宽敞,披巾的翼角时有翅起之势。而且体形清瘦,站立姿态追求曲线变化,显然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洛阳龙门石窟的秀丽作风有相似之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石窟艺术的渊源流转关系。

莲花寺石窟,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莲花村的红砂崖面上,始建于唐朝天宝十年(751年),是一处唐宋时期的石窟。石窟上凸下凹,其凸部是一幅全长十九米,高六点四米的摩崖大窟。利用岩石雕凿了五百罗汉,形成四个气势宏大的场面:即佛涅槃横卧雕,佛右手枕在头下,叠双足。两弟子匐地大哭,一弟子由于过分悲痛,身躯后倾,斜倒在地,另一弟子俯首弯腰,似在安慰。周围众罗汉举首望佛,表现出佛涅槃后悲哀而难分难舍的情状。第二个场面是金棺涅槃雕,两弟子跪坐金棺前,众罗汉向佛哭泣。第三个场面是楼阁建筑雕,众罗汉面向楼阁,致祭哀悼。第四个场面是塔雕,塔为六面五级,是佛涅槃后埋葬处,众罗汉列队拱手向佛吊唁。与五百罗汉浮雕相联系的是“八亿八千众生”在佛涅槃后前来集结的场面。有一幅悬崖攀越雕,雕刻的是一人越峭壁而过,回顾身后的同行者,其中一人两手向前匍匐爬行,一人在后用手推扶,前呼后应,齐心协力,表现了跋涉之艰难。这组浮雕中表现了芸芸众生贫富等级之别,富者骑马乘狮赴会,贫者徒步持杖而行,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石崖的凹陷处,凿有窟龛十八个,各抱地势,大小不一。1号窟龛侧有铭文:“庆州合水县王□惠家庄弟子惠文发心于绍圣二年□月拾日癸亥岁自发心向面前石岩内修盖造石素五伯罗汉毕三教诸佛毕终”,铭文末是署名。从铭文中看出,1号窟开凿于绍圣二年即1095年,其龛所雕的是佛、道、儒的创始人释迦、老子、孔子。2号窟龛为唐代所建,其佛坐上有造像,且有发愿文一方,记有石窟雕凿的时间:“唐口天宝十载岁次辛卯三月□午六日己壬造□□□之文”,另有发愿文,为研究唐代民俗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莲花寺石窟保存了从唐朝到北宋中叶的石雕造像,从题记、铭文中可以看出各窟龛不雕于同一时期,但每位工匠在雕凿每一窟龛时,都考虑了整个石窟的布局,表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

综观陇东石窟的创建和雕塑艺术,它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佛教文化在陇东地区传播的盛况,而且地方特色浓厚,对研究陇东的雕刻艺术、佛教文化、民俗等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有较高的观赏和旅游开发价值。

注释:①③⑧⑨庆阳地区博物馆编《庆阳地区文物志》(油印本)上册。

②④《陇东石窟》,文物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3、6页。

⑤《南石窟寺之碑》脱落之字根据马化龙《丝绸之路东段的几处佛教石窟》一文,《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一文补。

⑥转引自《陇东石窟》第13页。

⑦该窟《平凉文物》是唐代中晚期所作,《陇原石窟》认为造像有宋、元特点,存疑。

(《甘肃文史》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