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庄子、老子
18446000000034

第34章 尽心篇第七(1)

一尽心章

孟子曰:“尽其心①者,知其性②也;知其性,则知天③矣。存其心,养其性④,所以事⑤天也。夭寿不贰⑥,修身以俟⑦之,所以立命也⑧。”

【注释】

①心:管子曰:“心之在体,君之位也。”朱注:“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②性:王充论衡曰:“性,生而然者也。”盖即生之实也。 ③知天:董仲舒曰:“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之谓也。”盖人类共同心理,即是人类至高无上之共同主宰,故曰天。上天有好生之德,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 “知天” ,即知天之好生之德也。④善其性:谓顺其然而无害其本性之善也。 ⑤事天:奉承天道而无违也。 ⑥夭寿不贰:朱注:“夭寿,命之短长也” “贰”,疑也。 ⑦侯:待也。 ⑧立命:朱注:“谓全其天之所付,不以人为害之。”

【译文】

孟子说:“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灵明本心的人,就可知晓自己所禀赋于天的本性;知晓自己所禀赋于天的本性,就可以知晓天道。保守自己灵明的本心,培养自己的自然善性,这就是事奉至高无上的天。对于寿命的短长,毫不疑虑,只专意修养自己的身心,以等待那命数,这就是全立天命之道。”二莫非章

孟子曰:“莫非命也①,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②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③也;桎梏④死者,非正命也。”

【注释】

①莫非命也:“莫” ,无也。朱注:“人物之生,吉凶祸福,皆天所命。” ②岩墙:将覆之墙。 ③正命:赵注:“尽修身之道,以寿终者,为得正命也。” ④桎梏:刑具。所以拘罪人者。

【译文】

孟子说:“人生的吉、凶、祸、福,没有不是天命的;只要顺受其正命就得了。所以知道正命的。不站在将倒的危墙下面。能够尽了修身养性之道,就是正命;为非犯法而死的,就不是正命。”三求得章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①者也。求之有道②,得之有命③。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④者也。”

【注释】

①求在我:朱注:“谓仁义礼智,凡性之所有者。” ②有道:朱注:“有道,言不可妄求。”孟子新解:“道,即方法也。孟子盖谓世之求富贵利达者,虽亦有其求之之道,但果能得富贵与否,终有命在,不能必也。” ③有命:谓不可必得也。 ④在外者:谓富贵利达等外物。

【译文】

孟子说:“仁义礼智,去求它,就可得着,舍弃它,便要失掉。这个求是有助于得的,因为这是我自己本性上所固有的。富贵利达,去求它也有方法,但是想得着却有命运,这个求是无助于得的,因为所求是身外的事物啊。”四万物章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①。反身而诚②,乐莫大焉。强恕③而行,求仁莫近焉。”

【注释】

①万物皆备于我矣:“物”,事也。“我”,身也。万物,指一切关于为人之事物,即人伦与物理。 ②反身而诚:“诚”,实也。谓反省自身,皆真实无妄。 ③强恕:“强”,勉强。“恕”,推己以及人。赵注:“当自勉强以忠恕之道,求仁之术,此为最近。”

【译文】

孟子说:“一切人伦事物之理,皆具备在我自己的身上。只要反省自身,真实不欺,这个快乐没有再比它大的了。勉强推行恕道,求仁的途径,没有比这更接近的了。” 五行之章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①焉,习矣而不察②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注释】

①著:朱注:“著者,知之明。” ②察:朱注:“察者,识之精。”

【译文】

孟子说:“做了这件事,而不明白它的当然,已经熟习,而不了解它的所以然,一辈子照着做,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实在太多了。”六无耻章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①;无耻之耻,无耻②矣。”

【注释】

①人不可以无耻:赵注:“人不可以无所羞耻也。”②无耻之耻无耻矣:赵注:“人能耻己之无所耻,是为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也。”“无耻”,无耻辱也。盖耻;即羞恶之心也。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不可以没有羞耻的心,能够知道没有羞耻的事是可耻的,那末他就不会有耻辱了。”七耻之章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①。不耻不若人②,何若人有!”

【注释】

①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朱注:“为机械变诈之巧者,所为之事,皆人所深耻,而彼方且自以为得计,故无所用其愧耻之心也。” ②不耻不若人:谓己不如人,不以为可耻。

【译文】

孟子说:“羞耻心对于人生的关系太大了。那些专门玩弄诈术的人,压根儿就不用羞耻心,自己不如人,并不以为可耻,还有什么事能够比得上人呢?”八古之章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①。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②见之;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③之乎?”

【注释】

①势:权力。 ②亟:音器。屡次也。 ③臣:作动词用。以之为臣也。

【译文】

孟子说:“古时候贤明的君王,喜欢他人的善,忘却自己的权势;古时候贤德的士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乐于自己所信守的道,忘却他人的权势。所以当时的王公,若不是竭尽他的敬意和礼貌,就不能常常去见他;常常见他尚且不可,何况能够用那臣下礼接待么?”九好游章

孟子谓宋句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③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④;人不知,亦嚣嚣。”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曰:“尊德乐义⑤,则可嚣嚣矣。故士,穷⑥不失义,达⑦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⑧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⑨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句践:姓宋,名句践。 ②游:游说。 ③语:读去声。告也。 ④嚣嚣:自得无欲之貌。 ⑤尊德乐义:朱注:“德,谓所得之善。尊之,则有以自重,而不慕乎人爵之荣。义,谓所守之正。乐之,则有以自安,而不殉乎外物之诱矣。” ⑥穷:困穷不适也。 ⑦达:显通也。 ⑧得己:不失己之道也。 ⑨见:同现。

【译文】

孟子对宋句践说:“你喜欢游说诸侯吗?我告诉你游说的道理,人家晓得你,你固悠然自得;人家不晓得你,你也悠然自得。”宋句践说:“怎样才能悠然自得呢?”孟子说:“以德行为尊贵,以道义为快乐,就可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在穷困时,不失掉义理;在显通时,不违背正道。百姓就不会对他失望。古时候人,得志时,就施思泽于百姓;不得志时,便修养己身显名于世。穷困时,就独修自身;显达时,就使天下同趋于善。”十待文章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①者,凡民②也。若夫豪杰之士③,虽无文王犹兴。”

【注释】

①兴:奋起义。 ②凡民:庸常之人。 ③豪杰:有过人之才智者。

【译文】

孟子说:“等待文王的教化,才奋发有为而向义,是一般的常人。像那些才智杰出的士人,虽是没有文王的教化,也能奋发有为而向义呢。”十一附之章

孟子曰:“附①之以韩魏②之家,如其自欿然③,则过人远矣。”

【注释】

①附:加、盖。 ②韩魏:晋六卿之富者。 ③欿然:不自满状。“欿”、读坎音。

【译文】

孟子说:“把韩魏两家的财富,都加到他身上。如果他自己看起来,仍然是平淡不自满的样子,那他的识见必定超过别人很远了。”十二以佚章

孟子曰:“以佚道①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②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注释】

①佚道:安民之道也。朱注:“本欲佚之也,播谷乘屋之类是也。”乘屋、治屋。 ②生道:保民之道也。朱注:“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恶之类是也。”

【译文】

孟子说:“用安逸的道理,去叫百姓做事,他们虽然劳苦,也不会抱怨;用保护百姓的道理,去杀戮罪民,罪民虽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十三霸者章

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①如也;王者之民,皞皞②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③;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④,所存者神⑤,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⑥之哉?”

【注释】

①欢虞:同“欢娱” 。赵注:“霸者行善恤民,恩泽暴见易知,故民欢娱乐之也。 ②皞皞:同“浩浩” 。广大自得之貌。赵注:“王者道大法天,浩浩而难见也。” ③庸:功也。 ④所过者化:谓身所经历之处,无人不化之也。 ⑤所有者神:谓心所存主处,即灵妙通神。礼所谓“神明自得”是也。 ⑥小补:谓小小补塞罅漏而已。

【译文】

孟子说:“霸者的人民,是像欢乐的样子;王者的人民,好像广大自得的样子。杀了他,却不怨恨你,给他恩惠,却不感激你功德。天天改变着向善,也不知谁教化的。所以圣人所过的地方,无形中感化许多人民,内心所依存的,有如神灵的感应,他的德化交流,如同整个宇宙的运行,那里像霸者只用一些小恩惠弥补就算了呢!”十四仁言章

孟子曰:“仁言①不如仁声②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③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④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注释】

①仁言:赵注:“仁言,政教法度之言也。”朱注:“程子曰:‘仁言,谓以仁厚之言加于民。’” ②仁声:赵注:“乐声,雅颂也。”朱注:“程子曰:‘仁声,谓仁闻。谓有仁之实而为众所称道者也。’” ③善政善教:赵注:“善政.使民不违上;善教,使民尚仁义心易得也。”朱注:“政,谓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谓道德齐礼,所以格其心也。” ④民畏民爱:“畏”,由于法度禁令也。“爱”,因感戴教化恩泽也。

【译文】

孟子说:“仁慈的言论,不如仁慈的声誉感人深切;良好的政制,不如良好的教化能获得人民的信服。人民对于善政,尚存有畏惧的心理,而对于善教,便是由衷地感激。良好的政制,不过得到人民的财力,惟有良好的教化,才能得到人民的心悦诚服。”十五人之章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①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②也。孩提③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④;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良能:不学而自能也。 ②良知:本然之知也。 ③孩提:“孩”古文“咳”:小儿笑也。“提”,持抱也。赵注: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咳笑,可提携也。” ④“亲亲仁也”至“达之天下也。”:朱注:“言亲亲敬长.虽一人之私,然达之天下无不同者,所以为仁义也。”赵注:“达,通也。但通此亲亲敬长之心,施之天下也。”

【译文】

孟子说:“不用学习而自会的,是天然的良能;不用思虑而自知的,是天然的良知。没有一个小孩不爱他的父母,等到年纪稍大些,没有不敬他的兄长。爱父母,即是仁;敬兄长,即是义。这没有别缘因,全世界的人都具有这个仁义的善性呢!”十六舜之章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①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②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③莫之能御也。”

【注释】

①居深山:耕于历山时也。 ②野人:谓文化低落之人。 ③沛然:水之盛流貌。

【译文】

孟子说:“舜初住在深山中,和木石同居,和鹿豕同游,这跟深山里野人差不了多少。他听见一句好话,看到一件好事,立刻便去做,好像江河的水决了似的,浩浩荡荡地流出,谁也阻挡不住它。”十七无为章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①,无欲其所不欲②,如此而已矣。”

【注释】

①无为其所不为:“无”,通母。勿也。赵注:“无使人为己所不欲为者。” ②无欲其所不欲:赵注:“无使人欲己之所不欲者。”

【译文】

孟子说:“不要做自家本心所不愿做事,不要想那自己本心所不愿想的私欲。做人的道理,就是这样罢了。”十八德慧章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①者,恒存乎疢疾②。独孤臣孽子③,其操心④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⑤。”

【注释】

①德慧术知:谓德行、智慧、道术、才智。 ②疢疾:朱注:“犹灾患也。”说文:“疢:热病也。” ③孤臣孽子:朱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皆不得有君亲,而常有疢疾者也。”④操心:自持其心。 ⑤达:朱注:“达,谓达于事理,即所谓德慧术知也。”

【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品德、智慧、道术、才识,常常是生长在忧患的困境中。独有孤臣、孽子,他们时时操持着危惧的心,保存着深切的忧虑,所以通晓事理,练达人情。”十九有事章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①者也。有安社稷臣②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③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④者,正己而物正⑤者也。”

【注释】

①容悦:“容悦”二字同意,“容”,亦悦也。朱注:“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此鄙夫之事,妾妇之道也。” ②社稷臣:赵注:“忠臣志在安社稷而后悦也。” ③天民:赵注:“天民、知道者也,可行而行,可止而止。”焦氏云:“伊尹自称天民之先觉者也,则天民指伊尹太公一流矣。” ④大人:赵注:“大人,大丈夫不为利害动移者也。”朱注:“大人,盛德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 ⑤正己而物正:赵注:“象天不可言而万物化成也。”

【译文】

孟子说:“有一种奉国君的人,他用逢迎谄媚的方法,取得国君的宠悦。有一种社稷的臣子,是以安定国家为快乐的。有一种求尽天理的人,只要知道他的理想能够施行.就出来奉事国君实行他的道。还有一种人格高尚的大人,先端正一己的身心,便能化成万事万物了。”二十三乐章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①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②,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③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注释】

①与存:“与”,读预音。在内。 ②无故:无他故。谓兄弟相亲好也。 ③怍:惭也。赵注:“不愧天,不怍人,心正无邪也。”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的事:而治理天下却不包括在里面。父母健在,兄弟和睦,是第一种快乐;对上不愧于天。对下不愧于人,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英俊贤才,来教导他们,是第三种快乐。君子有这三种的快乐,而治理天下,却不包括在里面呢!”二十一广土章

孟子曰:“广土众民①,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②。中天下而立③,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④不存焉。君子所性,虽大行⑤不加焉,虽穷居不损⑥焉;分⑦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⑧于心;其生色也睟然⑨见于面,盎⑩于背,施 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注释】

①广土众民:赵注:“大国诸侯也。” ②焉:作“于是”解。即“于此” 。下同。 ③中天下而立:谓居天下之中央而立位,即王天下也。 ④所性:谓所得于天者。 ⑤大行:赵注:“谓行政于天下。” ⑥损:减也。 ⑦分:读去声。朱注:“所得于天之全礼,故不以穷达而有异。”⑧根:本也。 ⑨睟然:润泽貌。 ⑩盎:盛貌。 施:延也。 四体不言而喻:朱注:“喻,晓也。言四体不待吾言,而自能晓吾意也。”

【译文】

孟子说:“广大的土地,众多的人民,这是君子所想的。可是他所快乐的,还不在此。居位于天下的中央,安定四海的百姓,这是君子所快乐的。但是他所禀受的天性却不在此。君子所得于自然的本性,虽是能行政于天下,在本性上却不增加分毫;即使穷困在家中,在本性上却不减少一分毫。因为君子所禀受的天性,仁义礼智都是本具于内心的:他所表露出来的现象,显在脸上,非常润泽光明,盈溢在背上,非常神足丰满,施行到全身四肢,不必用口宣说,就知道本性的旨趣。”二十二伯夷章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①!吾闻西伯②善养老者。’大公③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④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注释】

①来:语末助词。 ②西伯:“伯” ,长也。“西伯” ,为西方诸侯之长。 ③大公:“大”,同太。“大公” ,即太公望也。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人,助武王灭纣有天下,封于齐。 ④己归:己之所归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