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孟子、庄子、老子
18446000000073

第73章 知北游(2)

知往北到玄水游历,登上隐弅的丘陵,恰巧遇上无为谓。知对无为谓说:“我想问你:怎样思虑才能懂得道?怎样做才能安于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获得道?”问了三次无为谓都不回答,并不是不回答,而是不知道回答。

知得不到解答,返回白水之南,登上狐阕山,看见了狂屈。知又用问无为谓的话问狂屈。狂屈说:“唉!我知道,正要告诉你,心中想说却忘了想要说的话。”

知得不到解答,返回帝宫,看见黄帝便向他请教。黄帝说:“不思不虑便能懂得道,什么都不做便能安于道,不通过任何途径便能获得道。”

知问黄帝说:“我和你知道,无为谓和狂屈不知道,究竟谁合乎道呢?”

黄帝说:“无为谓合乎道,狂屈接近于道,我和你则差得远。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所以圣人实行不说话的教化。道是不可以取得的,德是不可以达到的。仁是可以做到的,义是可以损弃的,礼是虚伪相欺的。所以说:‘失去道然后出现德,失去德然后出现仁,失去仁然后出现义,失去义然后出现礼。礼是道的装饰和祸乱的开端。’所以说:‘修道的人应一天天地抛弃那些人为的虚伪的东西,不断地抛弃,直到无为的境界,无为也就无所不为。’现在都在追求外物,要想归返于虚无之道,不是太难了吗!能够轻易做到的,只有那些至人!生是死的延续,死是生的开端,谁能知道它们的规律!人的生,乃是气的聚积;气聚便是生,气散便是死。既然死生相随相伴,我又有什么忧虑的!所以万物是一体的,觉得美的便视之为神奇,丑的便视之为腐臭;腐臭可以转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转化为腐臭。所以说:‘天下万物只不过是一气罢了’圣人因此而看重同一。”

知对黄帝说:“我问无为谓,无为谓不回答我,并不是不回答我,而是不知道回答我。我问狂屈,狂屈心中想告诉我,却没有告诉我,并不是不告诉我,而是心中想告诉我,却忘记了。现在我问你,你知道,为什么还说和道差得远呢?”

黄帝说:“无为谓合乎道,因为他不知道;狂屈接近于道,因为他忘记了;我和你距道不远,是因为知道了。”

狂屈听了,认为黄帝懂得道的理论。

天地有崇高的美德而不言语,四时有明显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原理而不说话。圣人以效法天地的美德为根本,通达万物之理,所以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这就叫做取法于天地。

天地神明精妙,与事物千变万化,万物的或死或生或方或圆,变化的本源不可捉摸,万物的生长不息,自古以来就已存在。天地四方宽阔巨大,却超不出它的范围;秋豪虽小,也要依靠它的作用才能形成。天地万物无不升降变化,日新月异;阴阳四时的运行,各有一定的规律顺序。天道若隐若现,不见形迹却有神妙的作用,万物都在天道的养育之中而不自知。这就叫本根,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观察自然之道了。

齧缺向被衣问道,被衣说:“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觉,天道和顺之理就会体现在你身上;收敛你的智慧,专一你的视觉,精神就会凝聚。德将显示你的完美,道将居于你的心中,你天真无知如同初生的牛犊一样于事无求。”

话音未毕,齧缺就睡着了。被衣非常高兴,唱着歌走了,他唱道:“形如枯骨,心如死灰,他领悟了道,不固执己见。懵懵懂懂的样子,没有心机不可谋议。他是什么样的人啊!”

舜问丞说:“道可以获得而据有吗?”

丞说:“你的身体你都不能据有,你怎么能够据有道呢?”

舜说:“我的身体不归我有,归谁所有?”

丞说:“是天地所赋予的形体;诞生不归你有,乃是天地所赋予的阴阳结合;性命不归你有,乃是天地所赋予的阴阳调和;子孙不归你有,乃是天地所赋予的蜕变生新。所以行动时不知去向,居留时不知持守,饮食时不知口味。这些都是天地运行变化的结果,怎么能够据有呢!”

孔子问老子说:“今天安闲无事,请讲讲最高的道。”

老子说:“你要斋戒,疏通你的心灵,洗净你的精神,抛弃你的智慧。道非常深奥,不好说啊!我给你说个大略吧。

“光明产生于昏暗,有形产生于无形,精神产生于道,形体产生于精神,万物以各种形态互相产生,所以九窍的动物胎生,八窍的动物卵生。来的时候无痕无迹,去的时候无边无际,不知从哪儿生出来,不知哪儿是归宿,四通八达宽广辽阔。顺于道的,四肢强健,思路通达,耳目聪明,不用劳心,处事灵活。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运行,万物不得不昌盛,这就是道吧!

“况且,博学的未必有智慧,善辩的未必聪明,圣人早已抛弃了这些。不增不减,无损无益,乃是圣人所要保持的。深远似海,高大如山,周而复始地循环运行,运载万物而不会遗漏。然而君子的道,岂是呈现在外!虽然万物都来求取,但却不会匮乏,这就是道吧!

“中国有人,既不偏于阴也不偏于阳,处于天地之间。姑且为人,将返归于本宗。从根本上来看,所谓生命,不过是气的凝聚。虽有长寿与短命之别,但能相差多少呢?只是一瞬间而已。又何必去论说尧与桀的是非!瓜果各有其生长之理,人伦关系虽然复杂。但也类似于瓜里之理。圣人遇事而顺从,得过且过而不固执。和顺待人,便是德;谐合接物,便是道;帝王的兴起,就是靠无为之道。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越空隙,一闪而已。万物蓬蓬勃勃,无不生长;销声匿迹,无不消亡。已经变化而生,却又变化而死,生物为之哀伤,人类为之悲痛。解除束缚,毁掉禁锢,纷乱宛转,魂魄升天,躯体入土,这就是返归大本!从无形变为有形,从有形又变为无形,这种生死变化是人所共知的,并不是将要得道的人所追求的,这是常人所共同议论的。得道的人就不去议论,议论的人就没有得道。清楚看见的其实没有看见,辩论不如沉默。道是不可听闻的,听闻不如充耳不闻。这才叫真正的得道。”

东郭子问庄子说:“所谓道,都在什么地方?”

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说:“请指明所在。”

庄子说:“在蝼蚁里。”

东郭子说:“怎么如此卑下?”

庄子说:“在稊稗里。”

东郭子说:“怎么更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砖瓦里。”

东郭子说:“怎么愈来愈卑下了呢?”

庄子说:“在屎尿里。”

东郭子不吭声了。庄子说:“先生所问的,本来就没有触及到道的实质。司正和司获向监市者问踩猪选肥的方法,回答说愈是下部愈能真正反映猪的肥瘦。你不要将道的所在绝对化,道是不脱离物的。最高的道是这样,表现道的言论也是这样。‘周’、‘遍’、‘咸’这三个概念,名称虽然不同,意思却是一样,所表示的意义是同一的。试着一同遨游于虚无的境界,同合而论之,道是没有穷尽的!让我们一同自然无为吧!恬淡而静寂啊!漠然而清净啊!和顺而悠闲啊!我的心志虚寂,前往却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了又来却不知道止于何处。我来来往往而不知道何时是终结;漫游于虚无广阔的境界,心怀大智而不知道何处是尽头。道与物是没有界限的,而物与物之间是有界限的,这就是所谓物的界限;没有界限的界限,就是界限中的没有界限。所谓盈虚衰杀,其为盈虚而非盈虚,其为衰杀而非衰杀,其为本末而非本末,其为积散而非积散。”

蚵荷甘和神农同在老龙吉那里求学。神农靠在几案上关起门来白天睡觉,妸荷甘中午推开门跑进来说:“老龙死了!”神农扶着手杖站起来,又放下手杖笑了,他说:“先生知道我僻陋荒唐,所以丢下我死了。完啦!先生没有留下启发我的至言就死了啊!”

弇堈吊听到后说:“体现道的人,是天下君子所依赖的。现在老龙吉对于道,连一根毫毛末端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得到,还知道藏着至言而死,何况体现道的人!看去无形,听来无声,议论者称它为冥冥,所议论的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泰清问无穷说:“你知道道吗?”

无穷说:“我不知。”

又问无为。无为说:“我知。”

泰清说:“你知道道,道也有定数吗?”

无为说:“有。”

泰清说:“定数是什么样呢?”

无为说:“我知道道可以尊贵,可以低贱,可以聚集,可以离散,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道的定数。”

泰清又用这些话问无始说:“像这样,无穷的不知和无为的知,究竟谁是谁非呢?”

无始说:“不知的深刻,知的浅薄;不知的已深入其内,知的只知其皮毛。”

于是泰清仰头感叹说:“不知的乃是知!知的其实不知!谁明白不知的知呢?”

无始说:“道不可以听,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看,看见的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说,说出来的就不是道。知道支配有形的东西是无形吗!道不应当有名称。”

无始说:“有人问道就回答的,是不懂道。问道的人,其实也没有听到道。道是无法问的,问了也无法回答。无法问而要问,就是空问;无法回答而回答,就是空答。以空答对空问,若是这样,对外便不能观察宇宙,对内则不知万物的根本,因而不能跨越昆仑,不能遨游于太虚。”

光曜问无有说:“先生是有呢?还是无有?”

光曜得不到回答,就仔细观察他的状貌,空空虚虚,整天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声音,抓也抓不着。

光曜说: “绝妙极了!谁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能达到‘有无’,而不能达到‘无无’;至于‘无有’,不知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大司马有个制钧的工匠,已经80岁了,做的钩分毫不差。大司马说:“你是有绝技呢?还是有道?”

工匠说:“我有所持守。我20岁时就喜欢捶钧,别的东西一概不看,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钩上。我所用心的,是因为借助了不用心才得以成就,何况那无不用的呢!万物谁不依赖于它呢?”

冉求问孔子说:“没有天地之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吗?”

孔子说:“可以。古今是一样的。”

冉求没有得到想要的回答就退下了,第二天又来求教,说:“昨天我问‘没有天地之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吗?’先生说:‘可以。古今是一样的。’昨天我还明白,今天却糊涂了,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昨天你明白,是用心神先去领会的结果;今天你糊涂,是因为求取具体所致。没有古没有今,没有始没有终。没有子孙以前便已有子孙,可以吗?”

冉求没有回答。孔子说:“算了吧,别回答了。死不借助于生,生也不借助于死。死和生是相互依存的吗?死和生都是一体的。有先于天地而生的物吗?产生物的是道不是物。物的产生不能在道之前,道生出了天地万物。有了天地万物,便生生不息。圣人慈爱人类,恩流百代而不废,乃是取法于道。”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经听老师说:‘不要送,不要迎。’请问其中的道理。”

孔子说:“古时候的人,外表随物变化而内心宁静;现在的人,内心思绪万千而外表呆板不化。化和不化都安然顺任。安然与之相顺,相处得恰如其份。就像狶韦氏的苑囿,黄帝的园圃,有虞氏的宫殿,汤武的屋宇。君子一类的人,像儒墨的师辈,还以是非互相攻击,何况是现在的人呢!圣人与物相处而不伤物。不伤物的,物也不伤害他。只有无所伤害的,才能与人相互往来。山林啊!原野啊!使我欣然快乐!快乐还没有消逝,悲哀又接着来了。哀乐的来临,我不能抗拒,它的离去也无法制止。可悲啊,世人简直成了外物寄居的旅舍!只知道所见过的而不知道未见过的,能做到所能够做到的而不能做到所不能够做到的。有所不知有所不能,这本来是人所难免的。一定要避免人所难免的,岂不也很可悲吗!至言无言,至为无为。要是什么都知道,实际上所知的就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