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70年,日本生物学家白井洋平到西太平洋去调查海洋生物,顺便对这个神秘的海底墓地进行了一次专业外的探险活动。他租了一条小机动船,带了两名随从,在一个晴朗的下午,趁落潮时驶入了一个被石柱包围的小岛。
他们刚踏上岛,就看到一座用玄武岩柱垒起来的神庙状建筑物,石墙还分内外两重。正当他们从外侧进入内侧时,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天空忽然乌云密布,接着就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浇了下来。
三人被这突变的天气惊呆了。他们回过头来逃出“神庙”,上船后急速调转船头,驶离了这块神秘之地。但令人感到惊奇不已的是,小船刚一离开,立即就雨停日出,乌云散尽,又恢复了晴朗天空。
当晚,白井去请教一位当地的酋长。酋长说:“这里根本没有下过一滴雨,这是死者不让你们进入墓地而发出的警告。你们若再敢冒犯,保护它们的海神是不会放过你们的,说不定会掀翻你们的船,叫你们有去无回。”
最近,美国的一个科学调查小组来到了该地,并带来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探测仪器和雷达设备。通过对石柱样本的碳化测定,科学家认为其建造年代为公元1200年左右。石柱与岛北的火山玄武岩相同,由此推测,石柱的材料来自岛北的采石场,就地加工后运到此处安装。在公元12世纪该岛的统治者是兴盛的萨乌鲁鲁王朝。这个王朝共维持了两百余年,当时岛上总人口约为3000人。
据调查小组估计,如果要在200年内完成规模这样庞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动员一万名劳力。因为单单石柱的数量就达上万根之多,而当时岛上全部可以使用的劳动力还不足1000人。这就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专家们认为,要揭开这个历史之谜,首先必须做到的是取出墓中的棺木和随葬品,但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跨越“诅咒”之门,战胜海神的“报复”,才能进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
海底坟墓
1980年,在挪威沿海的一个荒芜的半岛上,进行了一场高难度的悬崖跳水表演。这个半岛二面环水,一面是山,悬崖下的海水深邃莫测。许多猎奇者为了观看这场表演,纷纷来到这里,坐在游艇上,等候着表演开始。
随着发令枪响,30名跳水运动员飞下悬崖,做着各种空中动作,钻进了大海之中。观看者目不转睛地欣赏着运动员的精彩表演。可是,几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却不见有人露出水面。人们大为惊慌,运动员的亲属悲伤地哭了。表演的组织者派出救生船和潜水员寻找运动员,可是过了几个小时,连下海救生的潜水员也无影无踪了。
第二天,一名经验丰富的潜水员配带安全绳和通气管下海探索。当安全绳下到5米时,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潜水员、安全绳和通气管以及船上的潜水救护装置全部拖进海底。表演的组织者又向瑞典抢险救生部门求援,一艘瑞典的微型探察潜艇来到这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艘微型潜艇人海后也是一去不返。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请求美国派来了一艘海底潜水调查船,并由地质学家豪克逊主持调查工作。豪克逊在电视监视器前不停地搜索着海底。突然,他发现离船不远处有一股强大的潜流,在潜流中不仅发现了30名运动员,2名潜水员的尸体和那艘微型潜艇,而且还发现海底有不少脚上拴有铁链的人的尸体。
豪克逊大为惊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监视器录像机也录下了这一奇景。
是什么原因导致运动员和潜水员不能返回水面而被淹死?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是从哪里来的?他们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尸体为什么没有腐烂尹这些奇异现象成了难解之谜。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豪克逊经过调查以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这里是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因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漩涡,把附近的人和物体都卷入涡心,带到水下。这里水质纯净,不具备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所以尸体未腐烂。至于那些脚上拴着铁链的尸体的来由,豪克逊认为,这个半岛曾经是一座大监狱,监狱看守们不断将死去的犯人投入海底,逐渐聚积了这许多尸体。豪克逊还认为,半岛上的岩石能产生一种看不见的射线,使这里寸草不生,这可能是这座大监狱被遗弃的原因。但究竟是一种什么射线,豪克逊也没有搞清楚。
这只是豪克逊的一家之言。别的学者也有他们各自的见解。要把海底坟墓之谜揭开,还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楼兰文字之谜
从考古发现看,我们知道楼兰人使用的官方文字是怯卢文。据乔治·布勒等人的研究,怯卢文属于腓尼基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是从阿拉美文演变而来。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怯卢文是公元前三世纪古印度阿育王颁布的摩崖法敕。一世纪前后,中亚贵霜上朝曾将其作为官方文字之一,二世纪以后,贵霜碑铭逐渐采用波罗谜文,以后,随着王朝的灭亡而被废弃了。当怯卢文在阿富汗等地趋于没落之时,却在我国古代于阗、鄯善、疏勒、龟兹等王国里被沿用下来。就目前发现的卢文简牍数量而言,在我国新疆发现的材料最多、最系统和完整。为什么楼兰王朝使用这种在中亚已经绝迹的文字,难道“楼兰民族”是从中亚迁入本地的“外族人”?那么,他们经过了怎样的迁徙路线?在他们迁入之前该地是否居住着本地土著?他们与土著的关系如何?由于解读怯卢文有一定的难度,并非所有的资料都得到了释读,已释读的内容也有争议。可以肯定,要完全了解楼兰文化的内涵,全面解读卢文资料是一个关键。
当然,楼兰发现的卢文只是一种宗教和官方用语,并不是生活语言。本族人讲的语言是吐火罗语,这也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早已成为“死语言”。吐火罗语在塔里木盆地有广泛的分布,有若干方言区。楼兰人讲的是“欧洲语言”,难道他们是从更远的欧洲经中亚迁入的最早欧洲移民?研究者仍然十分慎重。因为虽然楼兰人使用印欧语系的语言,但单有语言证据并不能肯定其为欧洲的后裔。
13个水晶头骨
根据一个古老的印第安人的传说,古时候一共有13个水晶头骨,和人类的头骨一般大,下巴还可以活动,能说话,能唱歌。据说这些头骨可以为人类提供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还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这些信息资料不但对研究人类居住的行星发展趋势十分重要,而且对研究人类和繁衍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许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于一体,发挥它们应用的作用。但前提是人类的道德和精神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即使聚集到一起了,也是对伟大文化的一种亵渎。
这个传说在美洲土著人当中世代流传了几千年。但后来我们发现,从中美洲中部玛雅和阿兹特克后代到现代美国西南部飘布罗和纳瓦乔的印第安人,直到美国东北部切诺基的塞尼卡的印第安人,对于这个传说各有各的说法。比如切诺基人说,宇宙中有12个行星,每个行星上都住着人类。一个头骨管着一个行星,再加上管理整个世界的一个,共有13个头骨。
英国人迈克·米歇尔·黑克斯热爱考古学,作为大英博物馆玛雅文化委员会的成员,他坚信堪称人类文明摇篮的圣地不是在中东,而是神秘消失的大西洋陆地。为了证实他的说法,他组织了一个探测队,于1924年从利物浦出发,沿水路到达了中美洲英属的汉德里斯。他坚信能在这里找到真正的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残迹,与他同行还有他的养女安娜。这是一位终身未嫁的英国姑娘,随着养父一起探险时年仅17岁。在当地玛雅人的帮助下,他们在热带森林的丛林中发现了一座古代玛雅人的城市的遗址。他们花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把生长在这座城市遗址上的灌木和大树清理掉。实在清理不掉的枝枝蔓蔓,就放火烧掉,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城废墟,于是在渐浓的烟火中显露出来,然后探测队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挖掘。
关于这座玛雅人的城市废墟,米歇尔·黑克斯写道:“看到废墟的宏大场面我们都惊呆了,随着大火逐渐退去,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城墙,宽大的防梯以及墓冢……中间屹立着高大的城堡……城堡的相对高度远远高于周边的山村……它高150英尺……占地6平方英里,包括金字塔宫殿、梯田、墓冢、城墙、房屋、地下室以及带有楼梯座位的观看场,观看场分上下二层,能容纳1万多观众。城堡的面积有7英亩半,当初每个地方都是用切割好的白石头砌成……玛雅人竟然单凭石斧和石凿创造出了工艺如此精湛的作品。其劳动强度简直无法估量。”
安娜17岁生日前夕,总想登在金字塔的最高处,一览周围的绚丽风光,但养父坚决拒绝安娜的要求,因为金字塔的最高处的岩石已经明显的松动,爬上去是很危险的。但是,安娜还是背着养父一个人悄悄地,小心翼翼地爬上了金字塔的最高处。方圆几英里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这时,她发现里面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安娜兴奋不已,回去后立即把这一发现告诉给养父。米歇尔·黑克斯严厉地责备了安娜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似乎并没有把安娜的发现放在心上。
但是,米歇尔·黑吉斯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开始去搬掉金字塔顶端松动的石头,他们花了好几周的时间才搬出了一个够大的窟窿。
安娜主动要求顺着窟窿下去探个虚实,那天正好是她17岁生日。
安娜身上系了两根绳子,头上绑了一盏灯,顺着窟窿慢慢下去,行至黑暗处她非常紧张,害怕会有毒蛇和蝎子什么的,她刚沉到下面就看到了那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她把它捡起来用衬衫包好,生怕损坏,然后告诉上面的人快点把她吊上去。
在充足的阳光下,人们掸去宝贝表面的灰尘,一件稀世珍品便完整无缺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块和真人头骨一般大小,通体透明的水晶头骨。
水晶头骨一看就知道是从整块水晶石上镂刻出来的,安娜把它拿到灯下,经反射的灯光,头骨变得异常扑朔迷离,异常明亮。这只有纯度极高的水晶石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它具有雕刻精湛的牙齿,线条平滑的颧骨以及吻合无误的下颏和头颅,眼窝与真人头骨眼窝大小完全一致,丝丝入扣。它能把照射到它身上的太阳光反射成一道道眩目的光束。人们像被施了催眠术般盯着它,目瞪口呆,狂喜不已,似乎有一种古老而强大的力量在每人身上复活,莫名其妙的玛雅人看到了头骨以后又哭又笑。米歇尔·黑吉斯把头骨放到了玛雅人修建的祭坛上,于是召来了玛雅人一次盛大的庆典,头骨周围燃烧着熊熊篝火,虔诚的玛雅人在求它保佑。
围绕着水晶头骨,玛雅人的庆祝活动持续了好几天,一位玛雅老人说这个头骨非常古老,有10万年之久的历史了。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伟大的玛雅人的祭司十分受人爱戴,人们为了永远留住他的正直和·智慧而制作这个头骨。老人说,水晶头骨也许还能说话,至于怎样才能使他说话,他没有讲。
米歇尔·黑克斯不知道该怎样处理他们所得到的这颗水晶头骨。他逐渐认识到,水晶头骨对于玛雅人民来说更加神圣,更加重要,他不能把这个头骨从可怜的玛雅人那里带走。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把头骨送给了玛雅人,玛雅人因此而兴奋异常。对米歇尔感恩戴德,头骨在玛雅人那里整整保存了三年多,其中的每一天,头骨周围都燃着篝火,从未熄灭。
直到1927年,米歇尔·黑吉斯的探测队的发掘工作接近尾声,他们在那里,在玛雅远古人类的城市遗址的废墟上,出土了几百件奇珍异宝,但任何一件也不能与水晶头骨相媲美。当安娜与她的养父与玛雅朋友告别时,玛雅部落酋长送给米歇尔·黑吉斯一包东西,打开一看,安娜惊喜地发现,正是她冒着生命危险才得到的那颗水晶头骨。勤劳善良的玛雅人为感谢米歇尔长期给予玛雅人在医疗、工具等等方面的帮助,临行时把水晶头骨送给了他。
米歇尔·黑吉斯当初怎么也没想到,这块水晶头骨会成为人类发现的最神秘的瑰宝之一,它会改变所有来看过它的人的一生的命运,它具有某种通灵之力,向人们昭示远古和未来的秘密。
令玛雅人为之顶礼膜拜的水晶头骨,后来经科学家鉴定,这是从一整块很大的高纯度的水晶石上雕刻、打磨下来的杰出的艺术品。
检测工作于197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萨坦科莱罗的海尔莱德-派克尔德水晶实验室进行。检测表明,水晶头骨是由真石英水晶制成,而天然真石英水晶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
对此,检测小组非常惊讶。这种高纯度的水晶石可是世界上硬度最高的材料之一了。按照宝石专家所使用的摩恩硬度标准,它只比钻石稍微软一点儿,再加上它脆而易碎,无疑会给雕刻工作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尽管如此,头骨的雕刻工艺却精美异常。根据检测小组估算,即使用当今带有钻石头的电动工具,也要刻上至少一年的时间。但是检测小组断定,要雕刻这个娇贵的物品,根本不能使用任何带钻石头的电动工具,因为它经不起用该工具所产生的振动、热量和摩擦,它会因此而破碎的。以至于一个小组成员不得不说:“真难以想象还真有这样一个头骨。”
检测小组最初认为,头骨有可能不是用现代工具制成的。后来的检测进一步证实了最初猜想的真实性。单纯从头骨极其平滑的表面来看,就看不出任何使用现代工具所遗留下来的任何痕迹,因为如果有就非常难以去掉。这些发现,足以肯定检测小组最初的判断是对的——这个水晶头骨为手工制品。
可以想象,手工创制这样一个水晶头骨要花费多长时间!科学家们只能推算,这个头骨也许是用河里的沙子和水慢慢地一点点地从一大块石英石上磨下来的。也许还用铜线或用手拉的雕刻用的“弓”具。检测小组推断,这个水晶头骨一定耗费了好几代人的毕生精力!至于他们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是难以确定的。据海尔莱德—派克尔德员工杂志《测量》最精确的估算,有可能是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