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最爱读的中国文学名著
18454900000021

第21章 时代英雄的赞歌——《红旗谱》

◆作品及作者简介

《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1914年生于河北蠡县,20世纪30年代在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梁斌以描写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生活长卷著称于文坛。他擅以雄壮豪放的笔触勾勒宏阔的历史画面,绘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英雄谱系,并站在时代的巅峰上,对农民求索解放的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艺术的总结。其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对当代长篇小说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红旗谱》是一部反映北方农民革命运动的史诗式作品。它在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获得重大的成就。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朱老忠是闪烁着夺目光彩的“这一个”,是长篇小说园地中不多见的成功典型。他既有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性格,又洋溢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此外,小说还塑造了严志和这个“地道的农民”形象。这是个具有二重性格的复杂人物,作为朱老忠的衬托,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应。除了这两个第二代农民形象的典型外,作为第一代农民形象的朱老巩、严老祥,第三代人物的运涛、江涛、大贵、春兰等,也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使人历久难忘。

在探索、创造小说艺术的民族化方面,《红旗谱》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实绩,整部作品凸显了浓郁的民族风格。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在内容方面,一是描写了具有民族特点和气魄的农民革命斗争。小说着力描写的锁井镇农民几代人的斗争,特别是“反割头锐”和“保定二师学潮”,无论从内容或斗争方式上,都带有民族的传统色彩。另外,小说是以冀中平原为深广的背景,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形式方面,小说继承古典小说写人的传统技法,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其次是借鉴了“一石三鸟”的传统手法,全方位地刻画人物。此外,在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品在大量采用精彩的群众语言的基础上,集古典文学与新文学语言之精华于一体,通俗简练,自然流畅。不但人物对话口语化,叙事写景也简洁明快,洋溢着浓厚的冀中乡土芬芳气味。

◆作品内容梗概

清末民初某年秋天的冀中锁井镇,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十五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钟上铸满了细致的花纹:有狮子滚绣球,有二龙戏珠,有五凤朝阳,有捐钱人家的姓名住址,还有一幅“大禹治水图”。乡村里人们喜欢这座古钟,从大堤上走过,总爱站在钟前仔细看看,伸手摸摸。年代远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锃明彻亮,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长了一层绿色的釉子,紫黝黝的。之后,见义勇为的朱老巩挥着明晃晃的铡刀片,赤膊上阵保护古钟,严老祥也挥斧助战。朱老巩的儿子小虎子深受震撼。群情激愤,冯老兰的诡计难以得逞,他请来地主严老尚调虎离山,骗走了朱、严,砸毁了大钟。

朱老巩悲愤交加,一下子病了半月,炕上有病人,地下有愁人。小虎子和姐姐天天都趴在炕沿上,哭得泪人儿一般。朱老巩看孩子们哭得痛切,一时心疼,吐了两口鲜血,一个支持不住,把脑袋咕咚地磕在炕沿上。他失血过多,一口气上不来,就把眼睛闭上了!

姐姐和弟弟扑在父亲身上,放声大哭起来。这天晚上,严老祥一句话也没说,把脑袋垂在胸脯上,靠着槅扇门站着。到了这刻上,他两手搂住脑袋,慢吞吞地走出来,坐在锅台上无声地流着眼泪……听孩子们哭得实在悲切,又一步一步地走进小屋,蹲在朱老巩头前,凄切地说:“兄弟!你带我一块回去吧!我对不起你,后悔拦着你,没叫你闯了关东。你在九泉下放心吧!你白死不了,人们知道你是为什么死的,我们受苦人将子子孙孙战斗在千里堤上!”后来,父亲死后,冯老兰又想斩草除根,逼死了他的女儿。最后,还想逼死他的幼子小虎子。

老祥大伯听说小虎子也要出外,心上一下子皱起疙瘩,半天不说话。老祥大娘也暗里抽泣,看着朋友的孩子为难。实在难离难舍呀!等公鸡叫了一遍,天快亮了,老祥大伯扯起褡包,杀了杀腰,拍拍胸膛从屋顶上抽下一杆红缨枪,扛在肩上。叫他儿子志和给虎子背上行李,穿过梨树林子,送小虎子出村。走出梨树林子的时候,老祥大娘又把虎子叫回来,拍着他的肩膀说:“虎儿!虎儿!不管走到哪儿,莫要忘了给我来封信。嗯!常言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你娘虽说死了,还有我,还有你姐姐哩!心上牵你,孩子!”她说着,又流下眼泪来。

路上走着,志和说:“虎子哥!你出去了,找到落脚的地方,也给我来封信,我去找你。”

他回过头,盯着志和走了七八步,才说:“不,兄弟!几年以后我还要回来,一定!”说着,抬起头一看,老祥大伯高大的身影,扛着长枪在后头跟着。走了十里路的样子,他们才分了手。他一个人悄悄离开锁井镇,走到保定。那时候这条铁路已经修上,可是他没有钱,也坐不上火车,沿着铁路旁的村庄,讨着饭吃,到了北京。在北京看见前清那些拖长辫,戴花翎缨帽,坐着八抬大轿的老爷们。他在那里当了半年小工,又到天津学织毯子。织着织着,爹爹的容貌就现在他的眼前。一想起爹的死,心上就烦躁不安。他想:“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呀?”于是,他又背上铺盖卷,提起两腿下了关东。他一个人,在关东的草原上走来走去:在长白山上挖参,在黑河里打鱼,在海兰泡淘金,当了淘金工人。受了多少年的苦,落下几个钱,娶下媳妇,生了孩子,才像一家子人家了。可是,他一想起家乡,心上就像辘轳一样搅动不安。说:“回去!回到家乡去!他拿铜铡铡我三截,我也要回去为咱四十八村的人报这分血仇!”

二十五年后的初春,当年的小虎子朱老忠带着妻小,怀着复仇的强烈愿望终于踏上了故乡大地。在保定站前,他遇到了生活困苦,要到关东找父亲严老祥的童年伙伴严志和。他告诉严志和:天塌下来,我朱老忠接着,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咱拧成一股绳和冯老兰干,非报这份血仇不可!朱老忠还乡的消息,传遍了东锁井镇。当天晚上,朱老星、朱全富……一些个小时候的朋友们,不等吃完饭,都端着饭碗跑了来。大家伙儿说说笑笑地抽着烟说话,直坐到半夜。朱老忠把带回来的关东烟叶、日本香皂送给他们,做为久别重逢的礼物。最后,消息终于传到冯家大院,冯老兰十分惊恐,其子冯贵堂劝他对村民施行小恩小惠。

这年秋天,严志和的儿子运涛、江涛,朱老忠的儿子大贵、二贵逮到一只价值连城的脯红鸟,他们憧憬着以此换取车马。地主冯老兰十分眼红,费尽心机要夺取名鸟,被孩子们顶了回去。气急败坏的冯老兰疯狂报复,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兵。朱老忠压住自己心中的愤怒,嘱咐大贵奶奶操练枪杆,准备将来报仇:“走着瞧,出水才看两腿泥哩!”

第二年春天,出外做工的运涛偶遇县委书记贾湘农,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共产党就是“穷人党”。朱老忠听说找到了共产党,高兴地说:“扑摸到这个靠山,一辈子算有前程了!”在朱老忠的支持下,运涛不断去找贾湘农,并在村里宣传革命。爱慕他的姑娘春兰大胆地穿起了绣有“革命”二字的衣服,全村为之轰动。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瓜棚月下,常留下他们谈情说爱的身影。一次看瓜,运涛激动地要看春兰的手,春兰说:“俺晨挑菜,夜看瓜,春种谷,夏收麻,长着什么好手呢?给你,看个够!”他俩亲昵的情景被不怀好意的冯老兰看见了,冯老兰乘机中伤,还无耻地向春兰之父老驴头提出娶春兰“做小”,把大家气坏了。

大革命的巨涛汹涌澎湃,受贾湘农派遣,运涛背着家人南下,参加了北伐军。临行,他与春兰海誓山盟,依依而别。运涛一去就是几年,只来过一封信。第二次来信,带来的却是令人心碎的消息:运涛告诉家人,他已于1928年4月被捕,现被监押在济南模范监狱!为探监看望运涛,严志和卖了宝地。正欲起程,运涛的奶奶急火攻心,撒手人寰,严志和的精神几乎崩溃。朱老忠帮助严志和办完丧事,就与江涛来到济南。在狱中,他们见到了以政治犯身份被判无期徒刑的运涛,不禁悲愤交加。运涛告诉朱老忠和江涛,他是堂堂正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被背叛革命的蒋介石投入大牢的!此时已是共青团员、保定二师学生的江涛,心里掀起了仇恨的巨浪,他决心像哥哥一样,为阶级解放冲锋陷阵。

1929年冬,中共保定特委贾湘农和江涛经过慎重的研究,决定根据广大农民的要求,在年关发动群众抗捐抗税,组织反割头税斗争。按照特委部署,江涛回到锁井镇串联群众,朱老忠、朱老明、朱老星、伍老拔以及当兵归来的大贵都积极投入到斗争之中。腊月二十五大集那天,按照贾湘农的指示,锁井镇的农民在江涛的带领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张嘉庆带领纠察队担任保卫,朱老忠等人紧紧护卫着江涛、贾湘农。大贵、江涛发表了震奋人心的演讲。游行队伍在县府门口与保安队发生了冲突。迫于压力,县府屈服了。反割头税斗争的胜利,使群众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纷纷要求加入农会。朱老忠、严志和、大贵等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反割头锐斗争,把地主冯家打得落花流水。冯贵堂不甘心失败,告了黑状。全县一片白色恐怖,积极分子都上了黑名单。贾湘农在离开之前,嘱咐江涛、张嘉庆要深入了解社会,准备投入更艰苦的斗争。

1931年秋,日本侵略军悍然进攻东北。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和敌寇的暴行激怒了全国人民,保定二师也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学潮斗争。江涛、张嘉庆站在斗争的最前列。二师学潮波及到全市,十三所学校罢课,要求停止剿共、枪口对外。省府宣布解散学校,开除数十名学生,并派军队包围了学校,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张嘉庆带人出去抢粮,江涛不幸被捕,后又逃出。朱老忠从学生运动的高涨看到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与严志和来保定支援学潮。贾湘农也来保定领导斗争。知识分子严知教力图通过斡旋和平解决,冯贵堂则丧心病狂地煽动对学生“快刀斩乱麻”。大敌压境,学生运动领导人终于统一了思想,决定冲出重围,到乡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此时,上级已决定在冀中平原成立红军,由贾湘农任司令兼政委,江涛任政治部主任。为了支援突围,朱老忠在混乱中将米面运进二师。然而,反动军警提前冲破了学生的防线,江涛又一次被捕,学生死伤多人,严志和悲痛欲绝,朱老忠鼓励他要挺住。学潮失败的第二天,朱老忠机智勇敢地救出了张嘉庆。脱险的路上,朱老忠仰望着风云变幻的天空,心里憧憬着“红旗卷起农奴戟”的伟大理想……

给孩子的启迪

《红旗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优秀长篇小说之一,通过对作品所作的简单的介绍,使孩子们知道了这部小说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以反割头税运动和保定二师学潮斗争的历史发展为线索,描写了朱、严两家三代人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对以冯老兰父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前仆后继的曲折斗争过程。同时,也使孩子们体会到,这部小说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斗争的历史进程。《红旗谱》也揭示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由低潮到高潮的历史发展趋势,描绘出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中平原兴起的时代风貌;塑造出革命农民几代人的英雄形象,组成了革命英雄的谱系,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