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1848200000016

第16章 豳国地望考(2)

这一段说的是,班彪因王莽造成的社会动乱,无法继续在关中居住,遂离开长安(长都)向西北远游。他早晨从长安出发,傍晚投宿长安北边瓠谷(在今陕西泾阳境)的玄宫。经过云门(即云阳县门,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远望甘泉宫通天台,高耸入云。登上大山又走下山坡,歇息在郇邑的邠乡。在邠乡班彪联想到先周公刘的遗德,哀叹自己命运的不济。接着前行登上了赤须阪,终于进入了义渠的旧城(今甘肃宁县西北)。

《赋》中班氏在邠乡联想到公刘的遗德,可见此邠即先周之豳邑,是我们考证豳之地望的最要紧处,而最早言及豳之地望的《汉书·地理志》,也是以豳乡认定为先周之豳邑的。就是说,确定了豳乡的位置,公刘所居之豳邑的地望就清楚了。《赋》中明确说道,公刘之豳的方位,是在甘泉宫的北边,义渠城的东南方,而且先要翻过一个“陵岗”才能到达豳乡。我们查阅汉代文献,知陵岗不是专有名词,故而在此应是一指代词。《尔雅·释地》言:“大阜曰陵”。《说文解字》卷九下言:“冈,山骨也,从山,网声。”由此,陵岗者,大山之脊也。查陕西省地形,由今淳化县往北至旬邑县职田镇附近,大体是黄土塬梁沟壑区,并无太大的山梁。而在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县交界的子午岭秦直道的这一段却颇为高耸。曾考察过秦直道的王开先生著文说:“沿子午岭主脉北行……下凤子梁过马栏河(又称三水河),即上杨家胡同梁。这座山梁很高,现为旬邑县杨家店林场所在地。由杨家胡同稍转西北不远,即到刘家店子,现为甘肃省正宁县刘家店子林杨。……刘家店子林场位于子午岭正脊……。”据《庆阳地区志》,刘家店子海拔1600余米。则此“陵岗”只能是位于今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宁县交界的子午岭。看来,班彪是沿着直道北行,再翻越子午岭,转向西,到达公刘所居之豳国的。由此可以确定的是,西汉之豳乡在汉代栒邑县境内的子午岭之北,今甘肃宁县、正宁县境。

总之,由班彪《北征赋》所记其行踪分析,公刘所居之豳邑地望,在西汉栒邑县北境,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至正宁县一带,并不在今陕西省旬邑县辖境内。《三辅黄图》卷一云:“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此言王莽时曾将栒邑、义渠皆隶三辅下之京尉大夫所辖,即今陕西旬邑县与甘肃正宁、宁县其时皆属同一尉郡,并非绝然异域。

东汉大儒郑玄还说到过豳的具体方位。在《郑志》答张逸问中,他说:“豳地今为栒邑县,在广山北、沮水西,有泾水从此西南行,正东乃得周,故言东西云。”还说:“岐山在长安西北四百里,豳又有(或云作”在“)岐山西北四百里。”广山也不是专有名词,应为群山之意,就豳地及其附近而言,当指子午岭。沮水,为洛水支流,源于陕西黄陵县与甘肃宁县交界的子午岭东侧。泾水源于六盘山东侧,东流经汉泾阳县(今甘肃平凉西)、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在今甘肃宁县南与泥水(今马莲河)汇合后西南流入今陕西彬县。依郑玄所言,豳邑的方位在子午岭西和北(该岭在今甘肃正宁县与陕西旬邑县交界一带呈北南、东西走向),泾水由西东流转向西南流之转角处附近,即今甘肃宁县南境,就是古豳邑所在。又以郑玄所云,岐山东至长安、北至豳的距离(此四百里当是以路程计,与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差别较大)计算,在今地图上测量岐山东至西安、北至甘肃宁县的直线距离正好相等。这些都证明,郑玄所言不虚,他说的豳邑在今甘肃宁县境。

豳邑在今甘肃宁县在汉唐间是学者和皇朝的共识,并因之在今甘肃庆阳市境设置以豳命名的行政区域。《魏书·地形志下》言:“豳州,皇兴二年为华州,延兴二年为三县镇,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十四年为邠州,二十年改焉。领郡三,县十。”《隋书·地理志上》北地郡言:“后魏置豳州,西魏改为宁州。大业初复曰豳州。……新平,旧曰白土,西魏置豳州。开皇四年(584)改县为新平,大业初州废。”元初史家胡三省考订了北魏豳州设置的沿革,言:“皇兴二年(468),置华州于北地,太和十一年(487),改为班州,十四年(490)为豳州,领北地、赵兴、襄乐郡。”北魏及隋大业初两设的豳州,治今甘肃宁县,盖因此地古有豳国。而西魏在新平(今陕西彬县)所设豳州,后称南豳州。相对于此,以治今宁县之豳州称为北豳州。近年,在宁县县医院工地发现巨碑一方,碑额题“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颂”,铭文云:“大代正始元年(504)岁在甲申,七月丙午朔,十五日庚申……持节都豳州诸军事、冠军将军、豳州刺史山累率州府纲佐,仰为孝文皇帝立追献寺三级”云云。该碑为北魏豳州治在今甘肃宁县之物证。隋唐之际的陆德明言:“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原隰之野,在周称大原,今甘肃庆阳市境的董志塬,该塬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一块塬面,面积达910平方公里。宁县在董志塬东南境。故陆氏亦以为豳在今庆阳市境,不在今陕西旬邑。

豳为公刘所建之豳国的本字。但因豳与邠通用,故亦有以邠代豳者。唐开元十三年,唐玄宗“以豳字与幽字相涉,诏曰:鱼鲁变文,荆并误听,欲求辩惑,必也正名。改豳字为邠。”从此,人们多以邠替豳,甚至据以改古文古籍,导致二字更难区分。

以上据历史文献考证,不窋、公刘活动之豳地,在今甘肃庆阳市董志塬上,而公刘所居之豳邑,则在今董志塬南境的宁县境,西汉时属栒邑县。但唐颜师古(581—645)注释《汉书·地理志下》“公刘处豳”句时,将班固原话照搬至唐,言:“即今豳州栒邑是。”从而在不经意间犯了大错误。第一,唐朝并无栒邑县,北魏时已改栒邑为三水县。《魏书》卷一百零六下《地形志下》新平郡(治今陕西彬县)下有“三水,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一》邠州新平郡下有“三水”县,无栒邑县。第二,唐时三水县治与西汉栒邑县治不在一处,三水县治在西汉栒邑县治西南二十五里。第三,唐三水县疆域比起西汉栒邑县已大大缩小,古豳邑不再在唐三水县境内。所以公刘之豳邑虽属西汉之栒邑,却绝不等于在唐之三水(栒邑)县境,何况唐并无栒邑县名。颜师古《汉书注》影响极大,其说为历代学者征引,而唐以后旬邑县治及其疆域并无大的变化,人们却随颜师古误以古之豳国在今之陕西旬邑县了。

颜氏的误说,迄今未见有学者挑明。但历代甘肃庆阳地方的官员、学者却从来没有忘记本地曾是周文明兴起之地的历史,在地方志中屡屡陈述有关史事,每当朝廷征集地方图志时,庆阳地方官员更要将本地的先周历史遗迹详细上报,而为历代全国一统志所采用,从而保存了豳在甘肃庆阳市境的真史。地方志如明《嘉靖庆阳府志》卷一《建置沿革》称,“庆阳(府治今庆城县)乃古唐虞雍州之地,周之先后稷子不窋所居。”“宁州(今宁县),本公刘故属邑”。卷十七《古迹》称,“不窋城,即府治。夏政衰,不窋失官,自窜于斯,所居成聚,故建城而居焉。”“公刘邑,在(宁)州治西一里许,周之先公刘居此。”卷十七《陵墓》,“不窋墓,在府城东三里许巘畔。碑刻剥落,止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陵‘,殿宇基址犹存。嘉靖十九年,御史周南、知府何岩,立碑表墓。”全国一统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在宁州彭原县(县治今甘肃宁县西北)条下言:“当夏之衰,公刘邑焉。周时为义渠国,其后戎翟攻太王,亶父避于岐山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州治定安县,即今宁县城),即公刘邑地也。”在庆州顺化县(今庆阳市庆城县)条下言:“《周本纪》曰,夏后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太平寰宇记》卷三十三庆州(治今庆城县)条下言:“夏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今州理东南三里有不窋故城。”在卷三十四宁州条下言:“公刘邑也。”《明一统志》卷三十六言“旧志,庆州,不窋、公刘所居之地。”庆阳府建置言“周之先不窋所居,号北豳。”宁州条下言:“本公刘邑。”祠庙有“不窋庙,在(庆阳)府城内。不窋,后稷子,周先祖也。庙有塑像,东西两壁绘文王以下三十七王像。”“公刘庙,在廉城西南八十里。公刘,后稷之曾孙,有宋守王庶所撰碑。”其陵墓有“不窋冡,在府城东三里,碑久剥落,上有片石,大书’周祖不窋氏陵‘。”古迹有“不窋城,在府境内,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翟之间,建邑而居,即此城。”清《嘉庆一统志》卷二百六十二,庆阳府古迹有“公刘庄,在安化县北三十里,其地有腴田数亩,号天子掌,人不敢垦,相传为公刘庄。”其陵墓有“夏不窋墓,在府城东三里。”祠庙有“不窋庙,在安化县南。”“公刘庙,在安化县西南八十里。”可以说,甘肃庆阳地区的官员、学者古往今来,都没有承认过所谓“豳在今旬邑”的误说。

现代考古资料也为先周豳国在今甘肃庆阳市境提供了佐证。周先祖不窋至古公亶父10余代的居住中心在子午岭西麓今庆城、合水至宁县一线,时间大体为300年左右,约为公元前1400—前1100年间。庆阳市境考古文化分期基本明晰,先是仰韶文化,后是齐家文化,接着是寺洼文化和周文化。1984年,甘肃省、地、县文物部门和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在合水县蒿铺乡石桥村九站遗址区域内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属于寺洼文化,在寺洼文化层的上部迭压着早周文化层。在清理的八十座寺洼文化土坑竖穴墓葬中,出土了近千件陶器和一件铜刀,一件铜饰。此处出土的陶器羼料粗糙,器壁钝厚,质地较松散,器表呈橙黄色。典型器物为马鞍形口橙陶双耳罐。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距今3370±110年。这个年代与周先祖在庆阳生活的时代大体同时,应断定为先周文化遗迹。九站文化出土的马鞍形口橙陶双耳罐,近20年,在庆城县东山周祖陵、宁县庙咀坪等地都有出土,证明三县的先周文化一脉相承,时间相近,都是周先祖生活过的遗留物。

(《甘肃文史》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