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智
象征封建王朝权力的印信,大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研究地方历史的实物例证。这里介绍的宋代印牌和官印,就是两件具有甘肃地域特征的文物。
一、熙州管内观察使印牌
这是一件呈长方形,中间厚两边薄,上端有斜肩,穿一系孔,经过打磨抛光的铜牌。质地厚重,规整光洁。牌高22.7厘米,宽5.5厘米,正面刻“熙州管内观察使印牌”一行九字,背面刻“牌入印出,印入牌出”二行八字。楷书苍劲,镌刻亦佳。此牌是1956年从本市废品站拣选出来的,当属甘肃境内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检阅史籍,唐代以前不见印牌之名。据《新五代史·前蜀世家》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西川监军田令孜“夜入(王)建军,以节度、观察牌印授建。”此“牌”显然是印牌。可知至迟到唐代晚期,朝廷在授与节度使、观察使本印的同时,也授予印牌。
宋王朝承袭了前代的牌印制度,并有所发展。据《宋史·舆服志六》记:“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长七寸五分。诸王广一寸九分,余广一寸八分。诸王、节度、观察使牌涂以金。刻文云:’牌出印入、印出牌入。‘”又云:宋神宗熙宁五年,“诏内外官及溪洞主合赐牌印,并令少府监铸造,礼部给付。”宋王朝对印牌的形制、等级都作了明文规定,并要求内外大小官员一律奉行。
印牌是为监印而设,对其使用也有一定的程序。《宋史·舆服志》记宰臣王旦对真宗问:“节度州有三印,节度印随本使,使缺则纳有司;观察印,则州长吏用之;州印,昼则付录事掌用,暮则纳于长吏。”又云:“六部印藏于官,以牌出入。”可以看出,各级官印的掌管和使用是分开的,办事官员白天取印,夜间归印,皆以印牌为凭,严格执行“牌入印出,印入牌出”的交接制度。从而防止印鉴的滥用或丢失,印牌起了监督的作用。
熙州观察使印牌虽未署年款,但从本身的铭刻可以看出是北宋中后期之物。观察使之职,始设于唐,中经五代至于宋,是当时节度州三要员之一,无节度使之州亦有设置,通称某州管内观察使。
熙州即今甘肃临洮县,秦、汉时为陇西郡,唐置临州,吐蕃时称武胜军,宋、金时置熙州。据《宋史·地理志》和《金史·地理志》记载,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收复吐蕃武胜军地置熙州,旋置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即金太宗天会八年(公元1130年),金人占有熙河路,仍称熙州。至金熙宗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乃改熙州为临洮府。此后更无熙州之设。可知这面印牌的相对年代,不出宋、金两朝。
查阅《金史》,不见有关印牌制度的记载。而将这面印牌与《宋史》所记对照,无论在其形制、刻文和行使方面,都相符合。第一,印牌实测数据折合宋尺,正合《宋史》观察使牌“长七寸五分,广一寸八分”之制;第二,印牌虽不见涂金,但从表面光洁无锈看,当是经过长期使用,磨掉了涂金之故;第三,印牌刻文与《宋史》记载小有出入,但不相龃龉。根据宋朝“印藏于官,以牌出入”的制度,印牌刻“牌入印出,印入牌出”,显然是正确的。较之《宋史》“牌出印入,印出牌入”的记载为优。因此,我们认定这面印牌是北宋之物。
印牌是和官印同时颁发,相互为用的。迄今为止,发现宋代的官印较多,发现的印牌却极少,这可能同印牌使用的年代不太长久,且不大为人们重视有关。从历来公布的材料看,牌子多是信牌、符牌之类,故印牌的形制和用途,鲜为人知。这面自名为“熙州管内观察使印牌”的问世,对研究宋代的印牌制度和甘肃的历史地理,都是很有裨益的。
二、武卫第六十七副指挥使朱记
五十年代初,甘肃省博物馆征集到一方宋代铜印。印作碑形钮,通高4.9厘米,印面纵5.3厘米,宽5厘米。正面铸叠篆“武卫第六十七副指挥使朱记”,印背刻“元丰六年,少府监铸”楷体二行。铜印制作规整,保存完好。叠篆屈曲缠绕,圆浑刚健,流动自然,中行上首融“六十七”三字为一体,统而不死,活而不乱,别具一格。这是一方很有价值的北宋甘肃地区军事指挥官的印章。
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极度加强中央集权,收四方劲兵归皇室掌管,或守卫京师,或驻防边州,称为禁军。“武卫”原是屯戍京东路、河北路禁军的称号。由于封建王朝的重视,其编制不断扩大。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只辖十六指挥,仁宗庆历时增至六十七指挥,后更扩大为七十一指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改制,富国强兵,武卫军的编制和屯驻地域又有新的调整。据《宋史·兵二》记载:“熙宁五年,并沧三为二,真定府各四各为三,赵州、振武各一共为一。六年诏岷州置一。元丰三年,河州武卫二为一。”可知,熙宁六年在熙河路的岷州已置有武卫指挥。同时,我们还发现上述记载有脱误之处。例如,“真定府各四各为三”,语气不顺,新刊标点本《校刊记》称此处“疑有脱误”,但未具体指出。在此之前,武卫军的编制是“真定、定、淄各四,所以减并为三的还有定、淄二州。又如,”赵州、振武各一共为一“,是指赵州原设武卫、振武指挥各一,而振武军赵州条下无省并,故判定为并武卫于振武。至此,屯戍京东、河北的武卫军已减并为六十六指挥。再如,与熙宁六年”诏岷州置一“的同时,显然漏记了”河州置二“,否则,元丰三年”河州武卫二为一“的记载,就成了无本之木。至此,又增置了河、岷二指挥。经过重新调整,元丰年间,京东、河北、熙河三路武卫军共有六十八指挥。
武卫军增设于西北,是同当时军事形势的转变分不开的。第一,宋初征辽,屡遭失败,主要威胁来自北方,防御辽邦侵扰,是用兵的重点。禁军多屯集在京东、河北、河东诸路。至宋仁宗宝元年间,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战祸连年,西北战局日趋紧急。而辽国自中期以后,国势由盛转衰,宋辽之间的争斗相对趋于缓和。于是,宋王朝的军事重点由北方转向西北。第二,宋神宗于熙宁四年谕文彦博等:“京东武卫素号精勇得力,不减陕西兵。”表现出朝廷对武卫军的重视和对西北防务的关注,为武卫军扩置于西北作了思想准备。第三,宋神宗、王安石采纳了王韶《平戎策》提出的“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的对西方用兵的策略,于熙宁五年攻取吐蕃武胜军地置熙州,次年又取河、洮、岷等州,拓地一千二百里,置熙河路,为在西北置武卫指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这方“武卫第六十七副指挥使朱记”,正好包括在武卫总编制六十八营之内,同时又发现在甘肃境内,我们认为它就是河州武卫或岷州武卫的印信。由此还可进一步推定,武卫第六十七、六十八指挥是屯戍在熙河路的。
熙河路,自熙宁六年建置后,随着地域不断扩大,先后改称熙河兰会路、熙河兰岷路、熙河兰廓路等。屯戍之军有武卫、振武、蕃落、保捷、保宁、蕃部等,分禁军、厢军、乡兵三级。熙宁五年,“王韶招纳沿边蕃部,自洮、河、武胜军以西,至兰州、马衔山、洮、岷、宕、叠等州,凡补蕃官、首领九百三十二人……得正兵三万,族帐数千。”熙宁七年,“置凤翔府简中保宁六指挥三千人,专备熙河修城砦。”元丰五年,兰州置保捷指挥二、置保宁指挥二。绍圣三年,熙河增置保宁指挥四。绍圣四年,兰州金城关置保捷步军指挥四。元符元年,天都砦、宁羌砦置保捷步军指挥各一。各指挥以五百人为率,每十指挥为一军,该路总兵力当不下四万人。
这方铜印铸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则是因为当年熙河路经略制置使李宪奏言:“本路虽有九将之名,其实数目多阙,缓急不给驱使……若将本路九将并为五军……于事为便”(《宋史·兵二》)。曾对军队编制加以整顿,此印可能就是整军后颁发的印信。
此印自名“朱记”,是同史籍记载相一致的。《宋史·舆服六》云:“又有朱记,以给京城及外处职司及诸军将校等,其制长一寸七分,广一寸六分。”印之长宽折合宋尺,不爽分毫,又是给驻军将校的,可谓若合符契了。
这枚副指挥使朱记,对研究宋代武卫军的建制及北宋熙宁、元丰年间熙河路的军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甘肃文史》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