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觉察力
18488100000014

第14章 觉察力与性格密切相关(3)

希望集团的分家曾经是媒体极其关注、褒贬不一的一个话题,因为它是民营企业发展中一个深具代表性的问题。刘永好评论道:“家族制对民营企业并没有错,在西方很多相当有实力的大企业就是家族制的,民营企业发展的真正障碍在于是否是家族制管理。当时媒体报道我们分家,而且众说纷纭,用今天的眼光看,不过是最正常的产权明晰行为,只不过我们先行了半步”。希望集团的产权明晰有两个过程。一是在1992年,共同创业的四兄弟各人股权各1/4,增量部分按照各人兴趣投资不同产业,老大做电子,老三做房地产酒店业,老二刘永行和老四刘永好继续在饲料业发展。1995年刘永好和刘永行又一次调整,就管辖范围做了一个明确划分。在此基础上,希望集团,严格地说是希望产业群包括兄弟四人各自创办的4个集团,老大的大陆希望、老二的强大集团、老三的华西希望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分家后,效果比预料的要好,用刘永好的话说就是基本上度过了“分银饷、论荣辱、排座次”的三关。1995年分家时,希望集团的产值是10多个亿,而在1998年仅刘永好自己组建的新希望集团的产值便为32个亿,因此刘永好说:“发展势头不错,调整是件好事,而且现在变得更好了,我们渡过了这个难关,实际上,几个兄弟发展都不错,提高了希望事业整体实力。”

具有超前觉察思维能力的刘永好的判断总是与潮流存在一个时间差。例如多元化的说法甚嚣尘上时,他则专注于把饲料业做大,而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讲专业化时,刘永好又开始了向房地产、金融甚至高科技领域的渗透。当房地产是暴利行业时,他拒绝加入,而现在房地产进入微利时代时,他又加入战团,而且一出手就是成都最大的房地产项目。这也与他所强调的企业家精神有关。

尽管饲料业似乎是个万岁产业,但是刘永好感觉到了适度多元化的紧迫性。负债率低现在再也不是令人鼓舞的事实。“1998年我们几乎有两三个亿沉淀在银行里,再加上我们两亿的股本金,就是将近5亿元,我们在主导行业短期内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而建50家工厂,就必须为这5亿元找一个出路,我们就要开始探讨一条专业化和有限多元化结合的新路。”觉察到传统产业的局限性,刘永好开始构筑他的产业第二、第三平台,他的选择仍然谨慎小心。经过两年的论证,他认为自己基本上具备进入房地产业的条件,并与有关公司合作在成都投资10亿元,开发了成都市最大的房地产项目“锦官新城”。尽管取得了好成绩,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个他所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在投入资金时特别小心。另外,他几次扩大对民生银行的投资,目前已达2.4亿元,成为民生银行最大股东之一。金融、房地产构成他的第二个产业平台,现在他正在研究构筑第三个产业平台。他在北京成立了永好科技公司,同时又与成都电子科大组建一个公司,准备拓展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同时向网络工程、财务软件方向挺进。

刘永好的适度超前的思维理论,使得他的企业总是能在商场争夺战中稳中求胜,他始终明白该在什么时候进入某一领域,该以什么样的速度行进,“永远领先半步”的超前思维,就是快一点太冒进,慢一点太保守。这样的“中庸之道”既不激进又不落后,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的企业当然就长盛不衰了。怪不得有人这样评价刘永好:一个很有自豪感的人,一个很骄傲的人,一个很狂妄的人;但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而我们周围太多的企业家总是走极端路线,他们管理企业的节奏是一放就纵,一管就死,步子一迈就大,一收就止,总是不能把企业送上平稳发展之途。

“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不急不躁、谨慎行事的性格使刘永好总能快他人半步觉察到市场变化,从而得心应手的开拓自己的事业,这是值得任何一个企业经营者学习的。

6.心细如发察小人,谨慎行事远小人

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在于他行正人君子所不耻,言正人君子所不屑。按理来说,小人应该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古至今,中国历史上小人得志得势之事层出不穷,他们无恶不作,无财不敛。这就要求正人君子们有一双能觉察小人的细心,有一棵能思考出远离小人妙法的智慧、脑筋。

《唐书》里面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唐朝时候,有一位恶人叫丁谓,跟郭子仪同时代,这个人在朝廷里面,曾经并不得志,地位也不高,是一个小官,心术不正,人很有才气,但是有才没有德,所以人们给他取一个外号“拦命鬼”。郭子仪当时出将入相,何等风光!对待一切宫亲大臣他都很随便。有一次丁谓来拜访他,他把他的家人完全都撤到后面去,自己整整齐齐穿了朝服来接他,很恭敬、很有礼貌地接待之。丁谓离开之后,家里人问郭子仪道:“你接见人从来也没有这样,好像如临大敌一样的,为什么对待这个人要这样恭敬?”

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个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还很会巴结,不能得罪,万一将来他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他的话后来果然应验。后来,丁谓果然做了宰相,朝廷忠良凡是触犯了他的,他都想方设法整治,报复。郭子仪不曾得罪他,所以他做宰相,郭子仪也能保全自己!

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与他的“察小人”、“敬小人”的处世哲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人在一生当中,总是会遇到小人的。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武将能像关羽一样,被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草寇强盗共同顶礼膜拜。唐朝礼部尚书虞世南称颂关羽:利不动、爵不禁、威不屈、害不折、心耿之、义烈之、伟丈夫、真豪杰、纲常备、古今绝。

世人用“忠、信、勇、义”四字概括关羽,而这四个字为古今中外所有人所推崇。于是,关公庙不仅遍及华夏大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也处处可寻。

这样的伟丈夫一生最不幸的是败走麦城。酿成这一悲剧的不是敌军强大,是自己阵营里出了叛徒——糜芳、傅士仁。而最可悲的是关羽的刚愎自用,粗心大意,竟没有识出小人,终酿祸害。

关羽无论如何也难料到糜芳会背叛蜀汉。糜芳是糜竺之弟。刘备在徐州败于吕布之时,糜家兄弟助军资帮他渡过困境,并嫁妹于他,糜竺得封安汉将军,地位在军师诸葛亮之上。糜芳被任为南郡太守,拱卫荆州。

糜芳本人并无多大能耐,但倚着国舅的身份,先言赵云长坂坡投敌,后又与关羽时有摩擦。关羽看在兄长刘备的面子上毫不介意。患难知人心,关羽一失荆州,糜芳即投敌孙吴。气得关羽怒气充塞,疮口进裂,气绝于地。

此前,关公在政取襄阳风头正健之时,随军司马王甫曾提醒他说:“糜芳、傅士仁两人恐不用心竭力。”关公大大咧咧地说:“汝勿多疑,只与坐烽火台去”。好人的悲剧就在于此,对小人缺乏敏锐的觉察和必要的防备。

关公温酒斩华雄,诛言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临江亭单刀赴会,捉庞德擒于禁水淹七军,何等英雄豪迈,不料却栽在只会拨弄是非的小人手里。

关公其弟张飞虽有“于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勇技,也被帐下两个人范疆、张达所刺死,好人斗不过小人的悲剧再度重演。

君子与小人不两立,而小人与君子不同谋。君子坦坦荡荡,用心于正,疏于防备;小人长戚戚,用心于邪,暗施诡计,让人防不胜防。

君子布阵鸣号角出去,小人用夜战施烟火突袭;君子是打不过小人的,因为小人毫无天地良心。

因此君子要心细如发察小人,更要谨慎行事远小人,方能明哲保身。

7.露一半,留一半,不可锋芒过健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真正的智者是善察时势,低调处事,善于隐匿,深藏不露的人。

一个人新到一个环境,就像一粒石子投入一潭平静的池水,往往会引人注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别人的视野之中。如果你锋芒太露,又没有可靠的人际基础,就很有可能遭人反感排斥。锋芒太露的表现主要有两种:一是动不动提意见,发议论,出点子,想方设法要改变原有的运行机制。二是对自己看不惯、别人却早已习惯的事情进行批评和指责,经常以否定的姿态出现。这两种,在别人看来,都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你高明,就意味着别人的无能,这就难免陷入别人非议之中。因此,即使你确实比别人高明,也不能显得比别人高明,不懂得觉言观色,人情世故。是缺乏觉察力的年轻的通病之一。欲速则不达,这是高明者的经验之谈。

如果你事事都想极力表现自己,锋芒太露,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

方杰毕业于上海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之后到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担任销售助理一职,试用期6个月。

方杰毕业以后和这家国有企业签订了试用期合同,销售助理这个职位让他觉得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能力。在业务方面,方杰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业务谈判连老总都对他刮目相看。但令人意外的是,6个月试用期结束时,公司人事部门却委婉地告诉他:“‘五一’长假结束后,你不用来公司报到了。”

“现在想想,可能是我表现太好了,有些人际关系的问题没有注意,反而丢了工作。”丢掉工作后的方杰向朋友说起这件事时只能这样苦笑。当时,通过层层面试进入单位,方杰自然想好好表现,但是过犹不及。事后才知道,单位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能力没有任何疑义,但是对于他的综合表现给予了四个字——“锋芒太露”。过于希望崭露头角,不注意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前辈同事也不够尊重,这些都是方杰的致命伤。更让领导和同事难以接受的是,对于他们的一些错误,以及单位某些制度上的不健全,方杰都会毫不保留地提出,丝毫不注意情面。

对于自己的意外出局,方杰无奈地表示,可能自己对社会关系怎样处理还不是很明白,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却适得其反。“就拿那次谈判来说;我确实完成得很出色,但是后来觉得有些越俎代庖丁。其实我只不过是个销售助理,很多事情还是应该让销售经理来处理和决定,我当时没有意识到。后来老总表扬了我,反而让我们经理脸上难看了。”虽然满肚子委屈,但方杰也无可奈何,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方杰大概以后会谨慎小心多了,因为缺乏觉察力,不懂“社会学”让他跌了一大跤。

所以说,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都要学会觉察人事掩其锋芒,低调做人,学会深沉,学会深藏不露,这样,人生的道路才会少一些嫉妒的目光,少一些故意的陷害,才会多一些顺利,多一些和谐。

说到深藏不露,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刘备,他可以称得上是深藏不露的一个“高手”。

东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刘备,刘备只得胆战心惊地一同前往人府见曹操。曹操不动声色地对刘备说:“在家做得大好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下心来。曹操又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想起以前一件往事(即“望梅止渴”),今天见此梅,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于是就将青梅放在酒樽中煮起酒来了,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问刘备:“请你说说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装作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曹操此时正想打听刘备的心理活动,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英雄呢?曹操单刀直入地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和我两个!”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中拿的筷子,也不知不觉地掉在地上。正巧突然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此时才放心地说“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说:“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

刘备觉察天下之势自知势单力薄,故深藏不露,在曹操面前不夸张、显耀、自大,故意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让曹操很放心。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收敛和掩饰了自己的真实行为,让曹操对其不加防范,从而才有了以后的东山再起,三分天下。如果刘备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曹操一定会把他当做一个劲敌,必欲先除之而后快,刘备的性命也许就会为之不保,那么,历史也许就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结局了。

所以说,不管何时,为人处世还是低调些好,要学会掩其锋芒,深藏不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