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觉察力
18488100000009

第9章 觉察力是突破常规的智慧(1)

1.思考引导未来

在第一章我们提到,觉察力来自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思维。知识是觉察力的基础,而思维引发的思考是觉察力的过程。因此,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

有许多成功人士只把自己的思维拓宽了一步,于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黄仲涵是印尼建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是20世纪初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华商之一。黄仲涵继承父业后,不满足于“建源栈”单一经营制糖的商贸业务,勇攀高峰的决心和善于思考的大脑,促使他开拓有较大发展前途的经营领域。可以说,从事业的开始,便显示出他非凡的市场洞察力和独到的策略。特别是他在创富思维的深度上超过了别人。他想制糖业的发展要依赖甘蔗的种植。自己为何不能来他个“一条龙”式的生产呢?黄仲涵经过周密的研究和思考,认为爪哇岛土地肥沃、风调雨顺,是种植甘蔗的天然地区,而且印尼华侨经营蔗糖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当时已誉满南洋。黄仲涵决定投资经营甘蔗业;他吸收历代华侨的制糖经验,从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地推进自己的计划:一是大面积种植品质优良的甘蔗;二是兴办机械化和电气化的糖厂,形成一条龙蔗糖生产线。这样一来,从原料生产到加工成品,再到他的“建源栈”销售,形成了“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方式,这就使他从事的行业从一开始就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

为了保证自己的“一体化发展”经营模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黄仲涵十分重视技术改进。他想方设法购进国外最新设备;千方百计聘请德国的技术专家,请专家向工人们亲自讲授新机器的操作方法和新的甘蔗收割法;他精心选派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华侨青年到西欧,学习操作和修理新式机器的技术知识。这些不惜血本的投资,使黄仲涵的甘蔗园和糖厂在同行业间率先实现了全面电气化作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均陷入混乱之中,许多工厂被迫停产,物价昂贵,糖价暴涨,黄仲涵的建源股份有限公司不失时机坐收渔利,全力经营制糖业,到战争结束后,黄仲涵已真正成为富甲东南亚的世界糖王。

黄仲涵虽未上过正规学校,但他对知识有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体现在办事上就是力求精益求精。他有一句口头禅:“绝不要满足于做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你要瞄准那最高的目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使“一体化发展”的经营战略更完善,黄仲涵还大力推崇“全方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他创办了黄仲涵银行,从而保证了经营发展资金来源渠道畅通。为保证运输渠道畅通,他又与朋友一道共同经营“三宝垄轮船公司”。并收购了该公司的全部股份,改名为“协荣茂轮船公司”,又新购进4艘轮船,航行于印尼各地,保证了本企业的原料与产品及时运送。黄仲涵的印尼建源公司下设有经济部、商业部、工业部、银行部、轮船部、仓库部、保险部、宣传部等部门。经济部专门收集、分析工商业情报,为其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参考;商业部辖建源股份有限公司,下设分支行、办事处25个;工业部辖黄仲涵砂糖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糖厂、黄仲涵木薯淀粉厂、中国酒精厂;银行部辖黄仲涵银行;轮船部辖协荣茂轮船公司;仓库部拥有中爪哇仓库股份有限公司;保险部辖黄仲涵总公司保险部;宣传部辖发行印尼文的太阳日报社。凡了解黄仲涵建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者,无不赞叹他“全方位一体化经营”的策略颇有“卡特尔”的气派。黄仲涵的“糖业帝国”不但顶住了实力强大的荷兰、日本等国行的竞争压力,而迅速发展壮大。他的9家糖厂最高年产量达10多万吨,占印尼国内消费市场的一半左右,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定份额。其甘蔗种植、航运、金融业等皆具相当规模。

如果当初黄仲涵的创富思维仅停留在扩大制糖业上,那么他就不会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正因为他把创富思维拓宽了一步,才铸就事今日的辉煌。

思考是一切前进的基础和动力。

成功者是思考未来者,他们会不断地觉察未来的趋势,以及各种新的方向以确保他们可以更上一层楼,能在他们的行业中达到巅峰。

2.觉察变故敏锐思考,朱元璋化险为夷

随机应变来源于知识的积累,觉察变故的敏锐思考和临危不惧的大气磅礴。懂得随机应变,不但可以让本身实力陡增,同时也能让对手变弱,这是在危机中取胜的技巧之一,也是一种超乎常规的智慧。

朱元璋一生多次面临危机,越是危机时刻越能显出他的深度觉察力和心思缜密。

随机应变要求胆大心细,在突发事件面前不慌乱,在短时间内分清利害,找准最正确的路径,而不是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这就是朱元璋为什么凭一介草民,甚至一度沦为出家为僧却能从社会最底层爬到金字塔尖的深刻原因。

元至正十四年(1354)春,郭子兴、彭大、赵均用等起义军内部矛盾重重,为了争权夺利,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聪明的朱元璋准确地觉察、判断时局,认定再与这些人纠缠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出路,更无前途可言,早晚还可能成为牺牲品,他决定寻机独立发展,自立一片天空。

这时,正好定远张家堡驴牌寨有三千兵马,孤立无援,想来投靠起义军,朱元璋就自告奋勇,带领一队人马求见这个驴牌寨的寨主。

刚走到定远界,忽然间,驴牌寨营中摆列出军阵,杀气腾腾。

见是寡不敌众之势,朱元璋的随从吓得胆战心惊,几个部卒十分恐慌,打算掉头逃跑。

朱元璋一声喝住了他们,说道:“彼众我寡,你能跑到哪去?他们只要撒马过来,哪个也逃不掉。你们不要怕,都随我前去,各听命令,见机行事。”众人这才镇静下来。

这时营中走出两个将领,朱元璋高坐马上,威风凛凛,毫无畏惧,也无屈从之态。将领问话,朱元璋并没有亲口应答,而是命左右回答说:“从濠州来,与你们主帅议事!”

看罢阵势,两个将领知道这伙人非同一般,便返回去。一会儿,又出来请他们进寨。

朱元璋对寨帅说:“郭元帅听说将军粮饷艰难,别人想趁火打劫,特派我来相告:能相从则一起到濠州同聚,不然,请暂时移兵躲避一下,免得遭人暗算。”

朱元璋一席话不卑不亢,既有警告又有关心,打动了寨帅的心,他本来也是想投靠的,只是放不下架子罢了,这回有人给了台阶,此时不下更待何时?他决定准备一下就前往濠州。

见事已毕,朱元璋就回到濠州。但三天后,有人报告说,那寨主反悔了,正向别处转移。

朱元璋急率三百步骑赶到,对寨帅说:“郭元帅派我带来三百人马助你一臂之力。”

寨帅将信将疑,防备愈严。

朱元璋见此情状,想到已非言语所能打动,便决定以计袭取。

他让一个兵士向寨帅报告说,寨中有人杀伤了朱总管的人,朱总管请寨帅去验看现场。待寨帅赶到,朱元璋的兵一下将他围住。朱元璋再次要他立即下定决心,寨帅成了俘虏,也就只能顺水推舟,驴牌寨营盘被一把火烧毁。经过改编,这三千兵马就隶属于朱元璋的麾下。

临变有机谋,有时要从不可能处下手,觉察别人想不到的盲区,有时正隐藏着于己有利的因素。

元至正十五年(1355),元丞相率百万大军包围了郭子兴义军驻守的滁州城。此时,守城官兵仅数千人,形势十分危急。元军仗着人多势众,派使者进城招降郭子兴。

在这危急时刻,郭子兴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要拒绝,势单力薄,万一得罪,只能是死路一条;要屈从,只能是从此成为别人的附庸,或许会成为“鱼肉”。

紧急之下,朱元璋向郭子兴建议:“先接来书,后见来使。”郭子兴并没有理解这是什么计谋,不知道拿到劝降书后,又如何是好?

朱元璋自有办法,他劝主帅不必担心,可用示威之法退敌。郭子兴道:“城守空虚,如何示威?”

朱元璋说:“大帅见到来使后,要保持镇定。千万不能畏缩,更不能有惊惶之态。”

随即朱元璋令士卒手持钢刀,排列在帅府门外两旁。来使被传进见,见到郭军威风凛凛,自己先失了威风。但仍劝郭子兴不要以几千人对抗百万大军。两旁将士听到来使之言,纷纷拔出剑来,要斩来使,来使吓得心惊胆战。

这时,朱元璋说:“双方交战,不斩来使,立即驱逐。”

来使被撵走后,郭子兴还担心元军第二天便会攻城,哪知数日过后,元军并没有行动。朱元璋向大家解释说:“诸公若杀来使,实为下策。杀死来使,元军必然以我杀人为借口,势必派兵攻城。不杀来使,对之加以恫吓,使之回去后报告我军军威及将士拼死守城的决心,元军必然有所顾忌,这就是他们不敢贸然进攻的原因。”将士们听了朱元璋的一席话,心中十分敬佩。

区区几千“倭寇”,在元军百万大军眼里何足挂齿?和元军这块石头比起来朱元璋、郭子兴等人简直是鸡蛋。但朱元璋偏偏在这里做足了文章。他示强于敌,虚实相乘,迷惑敌人,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有机谋还要随机应变,不能固守一点坚持到底。非凡者有非凡的觉察力和思考力,在他们看来,长远利益比眼前利益更重要。

3.转换思路,觉察力帮你找出路

跟在别人的身后,被规律束缚住亦步亦随。在摩肩接踵中举步艰难地发展,不如转动自己的脑筋,走一条尚没有人走过的路,迅速崛起,这就需要觉察力来帮忙,用另类思维打造创新之途。

著名的化学家罗勃?梭特曼发现了带离子的糖分子对离子进入人体是很重要的。他想了很多方法来证明,都没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起不从无机化学的观点去研究,而从有机化学的观点来看这个问题,才突破了束缚,取得了成功。

当然,这种超然的觉察力、思考力并不只存在于高科技、科学领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同样存在。

山姆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他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很喜欢丰厚的薪水——他的位置使他的薪水有只增不减的特点。但是,另一方面,他非常讨厌他的老板,经过多年的忍受,最近他发觉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他决定去猎头公司重新谋一个职位。猎头公司告诉他,以他的条件,再找一个类似的职位并不费劲。

回到家中,山姆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位教师,那天她刚刚教学生如何重新看待问题,也就是把正在面对的问题完全颠倒过来看——不仅要跟你以往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要和其他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不同。她把自己上课的内容讲给了山姆,这使山姆得到了启发,一个大胆的创意在他脑中浮现。

第二天,他又来到猎头公司,这次他是请公司替他的老板找工作。不久,他的老板接到了猎头公司打来的电话,请他去别的公司高就。尽管老板完全不知道这是下属和猎头公司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正好这位老板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也厌倦了,所以没有考虑多久,就接受了这份新工作。

这件事最美妙的地方,就在于老板接受了新的工作,结果他目前的位置空出来了。山姆申请了这个位置,于是坐上了以前他老板的位置。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这个事件中,山姆本意是想替自己找个新的工作,以躲开令自己讨厌的老板。但他的太太教他换一种方法想问题,就是替他的老板而不是他自己找一份新的工作,结果,他不仅仍然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摆脱了令自己烦心的老板,还得到了意外的升迁。山姆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拥有山姆这种另类觉察力和思维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总不能满意于自己生活的原因,因为他们大都已放弃了自己独特的觉察思考力,而终生按照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来为人处事。

一些专家在研究汽车的安全系统如何更好地保护乘客在撞车时不受到伤害时,最终也是得益于换一种思考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如何防止乘客在车内移动,因为这种移动造成的伤害常常是致命的。在种种尝试均告失败后,他们想到了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再去想如何使乘客绑在车上不动,而是去想如何设计车子的内部,使人在车祸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结果,他们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而且开启了汽车内部设计的新时尚。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解决问题时,时常会遇到思考“瓶颈”,这是由于人们看问题只停留在同一角度造成的,如果能换一换视角,也就是换一种角度考虑问题解决,情况就会改观。

我国著名品牌空调——格力空调的诸多品种中有一种“灯箱柜机空调”,它的发明过程也极具偶然性。

1995年,格力公司派朱江洪在美国考察,朱江洪无意中看到了可口可乐售货机的颜色很艳丽,脑海里一下子出现灵感,“格力”因而就设计出了一个获得专利的新产品“灯箱柜机空调”。

这种空调一扫几十年来的“空调冷面孔”:柜面上风景如画,“瓜果飘香”,在原来的使用价值中又增加了几分观赏美感。

朱江洪的这一“美国情缘”,让空调的“脸”发生了变化,格力的彩面柜机空调比市场上同类产品价值高出300多元。这种空调在国内外市场都很畅销,而且还因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没有竞争对手,一举成为该公司上百款空调中利润率最高的一款。

一个紧紧跟着别人走的人,可能不会“饿死”,但也不会“吃饱”。想成大事者,必须培养自己的觉察力,打破常规,突破创新,才能脱颖而出,百战不殆。

4.非凡觉察力,造就非凡成就

觉察力代表阅历,代表经验,代表能力,代表智慧。有着与众不同的觉察力,因而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功。

潘石屹出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的一个贫困的村子里。高考制度恢复后,他考上了北方一所“不颁发学位”的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油部某局工作,这份令许多人羡慕不已的“铁饭碗”却没能拴住他想“高人一头”的心。于是,他在一片唏嘘与反对声中“下海”了。

潘石屹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他们基本是炒房地产起家,想办法找到了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向该公司借款500万人民币,利息是20%,这笔钱被另一方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这是他们第一笔种子资金。

当他们通过炒房地产赚到了第一桶金,便果断地撤出海南,北上京城重新创业。1992年潘石屹创办北京万通公司。初到北京,连北京那几座大立交桥的名字都叫不上,就到处找地盖房。后来有人介绍了一块地,他一看不错,是个地铁上盖地块,就拿了下来,开始做万通新世界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