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说:“做人的关键在于胸怀。”胸怀即是气度,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有胸怀的人,如果你打算像所有真正的成功者一样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就要在务实、宽恕、自律、尊重和涵养这五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和训练自己在待人接物时的包容能力。
不要停留于表面的胜利
是与非、对与错,有时候是一个纠缠不清的话题。面对同一问题,有人这样看待,有人那样认为,你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你想通过自己的口才和智慧说服别人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还是劝你不要这样做了。
因为很多时候,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认清别人的想法,取其精华。即使你不同意别人,支持一下对方又何妨呢?或许因为你的支持所展现出来的包容会打动他人,取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有位爱尔兰人欧·哈里,他受的教育不多,特别爱抬杠。他曾因为推销卡车不成功而求助于经理,经理听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发现他老是跟顾客争辩。如果对方挑剔他的车子,他立刻会涨红脸大声强辩。欧·哈里承认,他在口头上赢得了不少的辩论,但并没能赢得顾客。他后来对经理说:“在走出人家的办公室时我总是对自己说,我总算整了那混蛋一次。我的确整了他一次,可是我什么都没能卖给他。”
经理的第一个难题不在于怎样教欧·哈里说话,经理着手要做的是训练他如何自制,避免口角。如今,欧·哈里成为了纽约怀德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成功的?他的推销策略是这样的:
“如果我现在走进顾客的办公室,而对方说:‘什么?怀德卡车?不好!你要送我我都不要,我要的是何赛的卡车。’我会说:‘老兄,何赛的货色的确不错,买他们的卡车决错不了,何赛的车是优良产品。’这样他就无话可说了,没有抬杠的余地。如果他说何赛的车子最好,我说没错,他只有住嘴了。他总不能在我同意他的看法后,还说一下午的‘何赛车子最好’。我们接着不再谈何赛,而我就开始介绍怀德的优点。”
正如明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说的:“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而佛祖释迦也说:“恨不消恨,端赖爱止。”人的意愿是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的。所以,为了一个表面的胜利而争论的面红耳赤有什么意义?
有些年轻人过分在乎是非对错,把一切问题都用对与错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往往习惯于愤愤不平,往往纠结于对与错之间。当他们觉得别人的想法不可理喻时,他们会大声指责;当他们发现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不同时,他们会努力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的做法无疑是很不明智的,是心态上的不成熟。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心态的开放。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并这样去做,相信你的思维会得到开拓,你的人缘会得到巩固,你的成功也会来得更容易。
19世纪时,美国有一位个性好强的年轻军官,他处处争强好胜。当他发现别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时,他会与之争辩,直到证明对方是错的,才肯罢休。为此,他经常和同僚发生激烈争执,不知道惹出了多少纠纷。
林肯总统因此处分了这位军官,并对他说了一段深具哲理的话:“凡是成功之人,必不偏执于个人成见。与其为争路而被狗咬,毋宁让路于狗。因为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口。”
林肯总统的话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本质。他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偏执于意见的不同、想法的差异,而要学会包容和忍让。如果别人的意见是正确的,你无须与之争辩,因为你已经“输”了;如果对方的意见是错误的,即使你努力去证明,也是徒劳无益的。因为即使你最终证明他是错的,他很可能也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对方在辩论中输了,自尊心受到了损伤,他还会对你有好感吗?
李开复非常欣赏林肯总统,更欣赏博导教给他的人生哲理,欣赏他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和容忍。与伏尔泰所说的“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不同,李开复的博导告诉他的,是建立于前辈思想境界基础上的一种包容与接纳。
对与错,是与非,只是相对的,就像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的齐是非,无可否认,是绝对的处世智慧精华。想停止争辩,你首先需要看淡是非对错和表面虚荣,当你真正懂了这个后,就会少许多埋怨,少许多烦恼。这个时候,你或许会对别人多几分理解,多几分支持,多几分包容。
当然,有时候适当争辩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但是请不要把“证明谁对谁错”视为目的,避免无益的争辩,要努力使争辩成为一种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流。在争辩中,如果是非对错已经见分晓,你还需做好争辩的善后工作。这样才能让别人体面地“找个台阶下”,让自己赢得别人的好感。
如果辩论结果表明你是错的,而且败得其所,你要有敢向真理低头的胸怀。向真理低头不是说向对方低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你所服从的是对方所道出的真理。所以,当你败下阵来时,不妨以坦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在争辩中所受到的教益,以此弥补因辩论失败所造成的遗憾。
如果你把对方辩得哑口无言,眼见对方败势已定,你应该主动打住话题,结束对立场面,然后巧妙地为对方搭个台阶,让他在不失面子的情况下“平安下台”,胜负自是彼此心照不宣,何不抓住重归于和平的机会呢?
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几年前,奇异电气公司碰到一个棘手问题,不知该如何安排一位部门主管查理·史坦梅兹的新职务。史坦梅兹原先在电气部门的时候,是个一级天才。但后来调到计算部门当主管后,却发现此岗位非其所长,不能胜任。但公司高层不愿伤他自尊,毕竟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何况他还十分敏感。于是,当局给了他新头衔:通用公司咨询工程师——工作性质仍与原来一样——而让别人主管那个部门。
史坦梅兹很高兴,奇异公司高层也很高兴。因为他们终于把这位易怒的明星遣调成功,而没有引起什么风暴——因为他仍保留了颜面。
保留他人的颜面——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孩子或雇员,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多考虑几分钟,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矛盾。
在读博士的那段时间里,李开复的博士导师就像慈父一样,教给了他一句人生中最重要的哲理——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句话不仅仅展现了博士导师博大的胸怀,也体现了博士导师对李开复的欣赏。或许正是从他身上,李开复学会了欣赏他人。
李开复善于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比尔·盖茨的欣赏。“欣赏一个人,并不是要求自己就要成为那样的人,而是要学会从别人身上发现优点。”在盖茨身上,李开复最欣赏的是他的谦虚、自觉、激情以及他的慈悲为怀。
如果说李开复仅仅是欣赏优秀人士,那也不足为奇,因为欣赏优秀者是很多人都会做的。李开复懂得欣赏下属,尽量支持下属的想法,这使他在管理中深得人心。不过有时候,有的人也是不足以去欣赏的,因为那违背了欣赏的原则。
1992年,31岁的李开复成为苹果语音识别小组的经理,没有任何管理方面的经验,他不仅要管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工程师,还要管理资历比他深得多的“老苹果人”。
在李开复的小组里,有一位年近60的老工程师,他在苹果工作了很多年,原本李开复非常欣赏这位“老苹果人”,但他却不把李开复放在眼里。他非但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还故意反对李开复的决策,在会上公开对李开复发难。李开复不愿意与任何人发生冲突,因此一忍再忍。结果,工作指标经常完不成,李开复感到非常难受。
怎么办?李开复向自己的管理导师佛瑞德·福斯倾吐了心中的烦恼,佛瑞德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该怎么做。从那以后,李开复开始以坚定、严厉的态度对待这个老员工,而不再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在公开会议上,如果他故意反对李开复的观点,李开复会正告他,九成以上的人都赞成这个观点,因此没有在会上讨论的必要。在非公开场合,对他漫不经心的工作态度,李开复会严厉地警告他。另外,李开复给他明确的工作指标,当他达不到的时候,李开复会及时提醒他。
当那位“老苹果人”发现年轻的李开复对他说话有条不紊、斩钉截铁时,他意识到了李开复已经不好惹了,苹果已经不好混了。于是在不久之后,主动离开了公司。
李开复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不是绝对的。他人的闪光点值得去欣赏,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就不值得欣赏了。否则就是在纵容别人犯错,真正的欣赏是为了打开他人的心灵之锁,点燃他人的创新火花,从而有效地激励他人。欣赏他人,可从以下几个侧面选取视角。
1.从总体的角度欣赏别人
在看待别人的时候,要善于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去衡量别人的优劣,而不能斤斤计较别人的枝节问题。如果从总体而言,此人是一个能干的人,或是一个勤奋的人,或是一个谦虚的人,那这个人就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从总体上看别人,就能对别人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
2.从本质的角度欣赏别人
看一个人是否值得欣赏,不能仅根据他一时一事的表现来下结论,而要从其一贯的表现中发现其本质的、主流的品格。只要一个人思想品德不坏,就值得你去欣赏,即使一个人品不太好的人,他提出的观点你也应该慎重思考,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地看待人和事。
3.从发展的角度欣赏他人
每个人都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看待他人的时候,不能因为以往对方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对他耿耿于怀,从此对他抱有成见,不再认同他的观点和想法,而要用发展的眼光欣赏他人。
4.从优点的角度欣赏他人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身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总觉得员工这里不行,那里不行,以鸡蛋里挑骨头的态度来观察下属,不但下属不好好做事,久而久之,管理者会发现周围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了。”松下幸之助的话不仅对领导者有忠告,对我们年轻人也有重要启示。每个人都有长处,如果我们善于欣赏他人的长处,同样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
是的,人要懂得欣赏别人,要懂得为别人喝彩,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美德和修养。只有当你对一个人有欣赏的眼光时,他提出的观点和阐述的想法,你才有可能去参考和支持。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如果你懂得欣赏别人的观点,即使你不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也能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观点,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别人欣赏的风景。
当你学会了欣赏和赞美他人时,你往往也能以人为镜,看出自己的不足,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和修养水平,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我。欣赏的眼光使你把激励和信任送给了别人,把鞭策送给了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这种对他人的尊重和欣赏,同样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
需要他就要先信任他
很多时候,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他是什么”,而是“你把他当做什么”。你给他多少信任,他就会给你多少回报。关键是你怎样影响他、引导他、激励他。
在李开复看来,被人信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说:“我相信Google的员工会比较快乐,因为Google的文化是信任、放权。由下而上的管理,产品决策权在工程师手中。”当一位工程师对自己的产品从头到尾都有主导权时,他会视产品为自己的“孩子”,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这在无形中对他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李开复的数学很好,但是化学、历史他根本没有学过、没有读完,勉强去考,但是发现有很多不认识的单词。当时他清楚地记得,历史老师对他说:“开复,我知道你今天做不完今天的考题,你拿回家做,你可以用字典,你可以花所有你需要花的时间,3个小时或5个小时都没关系,但是我相信你不会翻开教科书。”
李开复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说:“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能得到老师如此的信任:他竟让我慢慢做,他相信我不会翻开教科书,这是对我的一种信任,这给我很大的鼓励。所以,我一定要珍惜老师对我的信任。”
在李开复刚进入苹果公司的时候,他本来做的项目是新技术。有一天,副总裁告诉他:“你的项目被砍掉了,我想让你做另几个项目的经理。”李开复说:“你要我做这么多人的经理,我做不来。”副总裁告诉他:“你不用担心,我告诉你,什么是你的成功之路。成功不仅仅是科技方面的成就,工程方面的能力,更多的是你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而好的领导者受人尊敬,受人信任,而他的尊敬信任来自于发自内心的对其他人的尊敬信任。”副总裁的话给了李开复很大的支持和激励,让他更加自信。
后来的一天,老板突然问他:“开复,什么时候你可以接替我的工作呢?”李开复非常吃惊,表示自己缺乏像他那样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但是老板告诉他:“我身上的管理经验是可以培养和积累的,而且我希望两年之后你就可以做到。”
在这种信任和鼓励下,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学习管理方面的经验,努力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果然,两年后李开复真的接替了老板的工作。这件事对李开复的影响很大,他说:“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领导素质对于他将来的治学、经商或从政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里,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
确实,一旦被对方所信任,你的自信心就容易被激励,你就会更有勇气和魄力去做事。李开复坦诚地表示,当你得到别人的信任,特别是上级领导的信任时,你会充满动力和信心,因为信任是一种最好的支持与激励,会让你信心倍增、激情澎湃。
李开复充分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后来他在企业管理中,也非常重视对员工报以信任的态度。
在苹果公司时,有一位刚被李开复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告诉李开复,希望他再找一个人接替自己的职务。
李开复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
他说:“我自信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李开复告诉他:“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
在谈话中,李开复表示自己相信他的能力和人品,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最终,那位经理不负众望,成为了一位出色的管理者。现在,他已经是一个颇为成功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