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这种情况最容易使孩子的自尊心受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鼓励她积极参与。于是,我就让女儿到厨房里帮忙。根据她很喜欢吃蛋糕这一点,我就派她负责与之相关的工作。她的工作很简单,只要把厨师调配好的原料放进烤炉后,守在一旁,时间一到通知厨师来取就行了。女儿特别卖力,极力想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助手。
我接下来又把她叫到餐厅,指导她把鲜花合适地摆放。女儿还就怎么摆放鲜花最合适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全部都得到了我的采纳。我又让她去完成摆放餐具的工作,并对她说,这个工作是因为她之前表现出色得来的。女儿看了我的示范后,整齐地把餐具摆到了餐桌上,非常不错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其间我只纠正了她两三个小错误。
晚宴开始后,我首先向客人们说明了女儿一天的工作成果:点心是女儿亲手烤的,餐厅是女儿布置的,餐具也是女儿摆放好的。朋友们向女儿鼓掌致谢,她既害羞又激动得小脸通红。
女儿在这类实践中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也有资格参与一些事情,能与别人合作,帮别人更好地完成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在我看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集体、家庭,是鼓励孩子的重点。孩子通过我们的鼓励会明白:人生真正的乐趣就在于让周围的人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孩子还通过鼓励认识到,只有勇于尝试,才会有无穷乐趣,不必苛求尽善尽美。
攀比中受伤的总是孩子
鼓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但这却通常是现实生活中父母容易忽略的一点。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们需要的是教育,训斥和惩罚无疑才是教育的内容所在,这是大错特错的。
有一天,女儿的祖母在浇花,我发现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过了一会儿,她想帮祖母浇花,便走到祖母身边,小心地提起了水壶。祖母见状赶紧阻止她,并把水壶夺过去说:“维尼芙雷特,不许动,你现在还小,做不了这些事情的。你看你,把衣服都弄湿了。”
祖母的话让女儿觉得自己没能力做好那些事情。这无疑使她降低了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打击了她,这是祖母所想都没想到的。
难道孩子两岁就不能浇花吗?把地弄湿、把衣服弄湿又有什么呢?认识那些花花草草,看着自己浇过的花更加美丽,会让她感到自豪,并产生探索这个世界的勇气。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女儿三岁那年,我们曾去姐姐家里度假。记得有一天,我们要赶时间出门看演出。三岁的女儿坐在凳子上穿鞋,半天也没穿上。这时候,姐姐急了,走到她身边跟她说:“看你半天也没穿上,来,姨妈帮你。”姐姐没几下就帮女儿穿好了鞋。女儿看着姐姐动作那么快,又做得那么好,觉得自己特别没用,于是自己也不再尝试系另一只鞋,干脆让姐姐给她穿好。
其实,女儿如果自己穿鞋的话,穿一回不行,可以多试几次,总会试到很熟练的时候,这时表扬表扬她,她会觉得自己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得很好,而且对她日后做别的事情也会有所帮助。不过,我姐姐这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她们往往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知道:你们还太小,干不了什么。
孩子长大后成为最优秀的青年,是每个父母的希望,但他们却往往怀疑并限制孩子们的积极性,不准孩子通过各种方式发展其能力。例如,孩子想帮妈妈收拾桌子时,妈妈总是一边喊着“宝贝,别把盘子打碎了”,一边把盘子夺过来。这样一来,盘子是没打碎,但孩子的自信心却被打碎了。
其实,孩子们喜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即使是在学习摸索的阶段也是如此。他们希望尝试任何事情,因为他们对各种事情充满了好奇心,都想去尝试、去挑战。
这正是孩子们喜欢跟在大人屁股后面学他们做事的原因。不过,我们却经常说他们“穿错了,穿反了”;孩子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说“又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然后从他们手里夺过勺子喂他们吃。我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没用,做不了什么事情。
当孩子不肯张嘴让我们喂,非要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冲他们发脾气。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打击了。有时候,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就是不张开嘴,有时候甚至把刚喂他的食物都吐出来,然后还觉得特别好玩地对你笑。这个时候,生气、无奈都没必要,而你应该做的是思考思考之前孩子的自信心有没有被你打击过。
事实上,主动做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认为自己有能力做事了。如果女儿整天跟在我身后争着要打鸡蛋、浇花、洗盘子,而我告诉她说:“女儿,你还小,去玩吧。”这样的话,到她十岁我叫她帮我打扫屋子的时候,她可能会跟我说:“妈妈,我不会做,我还要玩呢。”这时候,我必然会很生气,觉得这孩子太懒了,殊不知正是我之前的做法把女儿带成了这样。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会使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极大的打击,那就是拿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这种所谓的激励手段往往是父母所喜欢用的。许多父母认为,要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就要让他知道别的孩子有多出色,但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非常不利。
每逢圣诞节,我都会带女儿去姐姐家。女儿很招姐姐喜欢,也很喜欢和姐姐聊天。有一天,女儿在厨房里跟姐姐闲聊,特别骄傲地告诉姐姐说自己大部分科目都得了A,只有科学得了B。
姐姐听后说:“维尼芙雷特,真聪明,每次的成绩都那么好。”说完叫了起来,说:“对了,阿丽森的成绩单,我还没看呢。”说着便叫阿丽森过来。
阿丽森当时就在楼梯上,听妈妈叫了好几声,很不情愿地走了过去。
她扭捏地走了过来,我姐姐问她:“你的成绩单呢?考得怎么样?”阿丽森吞吞吐吐地对我姐姐说:“在房间里。”
看着阿丽森吞吞吐吐的样子,姐姐有些生气了,她提高声音说:“是不是又没考好?赶紧拿成绩单给我看看。”
阿丽森慢吞吞地把成绩单拿来给姐姐看,很多科目都得了C。
“成绩这么差,你怎么不学学维尼芙雷特,她成绩一直都那么好!你就是不知道学习,太懒,同样的学习条件,你怎么就不认真学呢?整个家都替你感到丢人!赶紧给我回你房里,反省反省,再出来跟我谈。赶紧去!听见没有,我不想看到你现在这个样子!……”
阿丽森听她妈妈训斥完之后,眼里含着泪跑回了房间。姐姐在维尼芙雷特面前训阿丽森不止一次两次了。
比维尼芙雷特大两岁的阿丽森觉得自己就像是个丑小鸭,因为表妹在学习方面一直都很优秀。其实,阿丽森很需要别人的鼓励。但是,身边的表妹总是那么优秀,让她觉得自己哪都不行,而且她妈妈的训斥和攀比反而使她更加丧失了信心。
我觉得,我姐姐的处理方法非常不利于对阿丽森的教育,就这件事情来讲有几个地方做得不对。第一,她原本就对阿丽森没有信心,因为还没看成绩单的时候,她已经断定她的成绩很糟糕了;第二,她的话让阿丽森觉得自己没有用,自己很笨,她让妈妈感到羞愧,而且妈妈一点儿都不看好她;第三,姐姐老是拿两个孩子做比较,让阿丽森怀疑自己的能力。
或许,姐姐是想用责备和比较的方法刺激阿丽森努力学习,并促进阿丽森的好胜心,从而提高她的学习成绩。不过,对于缺少鼓励和自信的孩子而言,这种办法只能让她觉得自己更没用。只有关注阿丽森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这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拿她跟别的小孩做比较。不管成绩如何,努力才最重要,这样其他人就会喜欢她,这才是姐姐应该让阿丽森清楚的事情。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之处,在孩子之间相互比较往往有害无利。因此,父母不能复制别的孩子,而是做到从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孩子自立、自信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