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02

第2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1)

中国哲学卷

★易学

●谁创立了阴阳八卦?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伏羲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

伏羲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而最大的贡献就是创立了八卦。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终于豁然开朗,创立了八卦。

八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宇宙间的一个高级“信息库”。早在17世纪,德国大数学家莱布用范创立“中国学院”,研究八卦,并根据八卦的“两仪,四象,八卦,十六,三十二,六十四卦”,发明了二进位记数和当地欧洲先进的计算机。八卦中包含的“二进法”,现在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及电子学中。公元1984年,一位欧洲科学家在谈到八卦的易理被现代广泛应用时,叹为“至为可惊”。八卦中的许多奥妙神奇之处,至今还正在研究和探讨之中。

●是谁推演了六十四卦?

伏羲创作了八卦,这一点好像没有争议。但是,又是谁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呢?关于这一点,在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成了一桩没有确切答案的公案。

《史记》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意思是说,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的是周文王。但这里有两点疑问:一、惜墨如金的太史公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了一个“盖”字,看来他自己也不能确定这件事情,仅是推测而已。二、“文王拘而演《周易》”,是否就意味着他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这种推测也很难成立。据此,很多人对文王演六十卦的事实表示了怀疑。有的认为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正是伏羲本人。早在司马迁之前,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要略》中就说:“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根据这个说法,把八卦推演为六十卦的其实是伏羲本人,而不是文王。后来,东汉的郑玄提出了神农氏重卦的观点,东晋的孙盛提出了夏禹重卦的观点。这些人虽然在具体观点上存在分歧,但他们一致相信:夏之《连山》、殷之《归藏》都已经是六十四卦的形式了。因此,这个将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的人,应该在夏、商、周三代之前,至少不能晚于三代,但肯定不是周文王。

●为什么说“易更三圣”?“三圣”分别指谁?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一致认定,伏羲氏画出了先天八卦图。周文王总结出《周易》,把八卦具体成了六十四卦。孔子则写易传,评论周易,注解周易,并且把周易上升到了学问的地步,发扬易学精义。所以,后人有“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周易,孔子作大传”一说。

由于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所以又有“易更三圣”之说。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将文王的思想发扬扩充,着了“爻辞”。可是,三圣之中却不提周公。这是为什么呢?据汉儒的解说,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经过文王、周公、孔子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地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

●孔子和《易》有什么不解之缘?

儒家与《周易》的关系,可以从孔子和《周易》说起。可以说,儒学建构不仅受到了《易经》中阴阳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阴阳相交的运动变法的启发。没有前者,就没有所谓的以“仁”释“礼”的儒学,没有后者,也没有儒家思想的灵魂——中庸之道。

孔子对《易经》的重视,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看来,孔子是在五十岁以后(有人说,孔子学《易》在六十八岁)才开始痴迷《周易》的,可谓相见恨晚。正如孔子所说的,如果能在五十岁的时候学《易》,自己在人格修炼上还能再上一层楼。《史记·孔子世家》也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些能够相互印证的资料表明:孔子曾对《易》做过精深研究。

★儒家

●谁是儒学的奠基人和先驱?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他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和先驱,称为“元圣”。周公也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据历史记载,武王克殷后两年死,嗣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王叔周公旦以开国功臣的资格摄政。管叔鲜,蔡叔度心怀不满,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并鼓动纣王的两个儿子武庚、禄父联合诸侯国海和淮水下游的东夷各族发动叛乱,背叛周室。周公奉命出师,东征三年才平叛这场叛乱,并将势力扩展至海。后建成周洛邑,作为东都,制礼作乐,并还政成王,在巩固和发展周王朝的统治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相传他推行井田,制礼作乐,建章立制,主张“明德慎罚”。其言论见《尚书》等篇。

●周公在哲学方面的功绩是什么?

图片3周公

在哲学方面,周公最大的功绩就是制礼作乐,从而奠定了中国道德文化的基调。所谓制礼作乐,就是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文化。“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个人和谐,国家也安定。

《礼记》中记载说,夏人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礼。三个民族,三个文化,而且一个比一个先进。所谓“尊礼”,其实就是重人事,重伦理,重情感,以离异代替刑律,以人情替代恐吓,以血缘为纽带,以爵列为赏罚。尽管周公制礼仅仅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但是,这种文化无疑比装神弄鬼、杀人如麻更迎合人心,因此大受欢迎。难怪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文乎哉,吾从周。”

●谁被誉为“千古圣人”?

孔子

孔子出身于西周末年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童年生活比较艰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贫且贱”。既不富裕,社会地位也低。说孔子出生的时候,父亲70岁,母亲才20岁,是老阳少阴所生。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过了不久,他便跟随着母亲回到了鲁国,自小住在了鲁国。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这对孔子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孔子把一生的志向归结为“复礼”,正是来自于对西周封建制度和礼乐文化的信心。他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又说:“郁郁文乎哉,吾从周。”就这样,孔子开创了以“仁”释“礼”的儒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文明的走向。正如宋朝一位诗人评价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所开创的儒学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主流。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被称为“亚圣”的是谁?

图片5孟子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著有《孟子》一书。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中“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孔子生活在西周末年的春秋时期,这个时候,虽然王室衰微、诸侯坐大,但各路诸侯还能够勉强维持礼数。正因为此,孔子对恢复“周礼”一直很有信心。可是,到了孟子生活的战国年代,诸侯之间像动物一样厮杀,弱肉强食地争斗,让孟子对现实彻底失去了信心。孟子认为,正是人心的堕落和良知的泯灭,才造成了人的野蛮。于是,深受孔子影响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堕落,并不是因为人心天生就是坏的,而是人善良的本性被物欲蒙蔽了,而拯救社会最关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性和仁义之心。由此,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居的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以及施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想和“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试图以此拯救乱世。

●谁是儒家思想向法家思想的过渡性人物?

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和孟子一样,荀子也是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受孔子之学,传儒家之业”。而且,荀子也是生活在“争于气力”的战国时代。唯一的区别是:孟子生长在齐鲁之地,而荀子却是生长的隶属“三晋”的赵国。他们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和创造。用现在的术语来说,是儒家思想和战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学在战国时代的新发展。

但和孟子的看法不同,荀子认为人性不是善的,而是恶的。在他看来,战国时代的血腥战乱,不是因为人的良知遭到了蒙蔽。相反,这恰恰是人性赤裸裸地展露。由此,荀子走的不是孔子关于“仁”的心性之学,而是关于“礼”的外王之道。如果说孟子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加以发挥,强调个体的心性修养,那么荀子则沿着孔子关于“礼”的理论进一步阐述,强调群体秩序和实践的重要性。荀子的这一观点,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法家思想。可以说,荀子本人是儒家思想向法家思想的过渡性人物。

●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指的是谁?

董仲舒,汉代思想家,政治家。广川(今河北衡水)人。他是第二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对儒学的贡献在于,在儒学中引入阴阳观念,认为“物莫有不合,而合各有阴阳”,“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既然世界万物都是由阴阳交合构成的,那么它们服从的应该是一个“道”。就这样,他得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儒学新模式。

儒学之所以在汉代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正因为此,后人这样评价董仲舒: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谁是玩弄“五行”的高手?

刘歆,西汉皇族,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最大的功绩是将邹衍“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改造成了“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说。他在《三统论》中列出了这种“相生”的顺序:包羲氏受木德,接下来的炎帝受火德,黄帝受土德,少昊帝受金德,颛顼帝受水德,喾帝受木德,尧帝受火德,舜帝受土德,禹帝受金德,殷商受水德,周代受木德,直至汉代受火德,恰好与“刘邦是赤帝之子,斩白蛇而起”的故事吻合。而且汉自诩为是尧的后人,所以当时非常流行“汉为尧后”的说法。既然帝尧以火承木而接替了帝喾所开创的天下,那么,尧的后代刘邦以火承木接替周朝也就顺理成章了。

那么,如何解释朝代的更替呢?这里面就有大文章了。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强调“相克”。那么,一个朝代的灭亡就是被后一个朝代推翻的,是“征诛”;而刘歆的五德终始说重视“相生”,那么,一个朝代被后一个朝代所代替,不过是这个朝代出自好心将天下让给了下一个朝代而已,因此不存在灭亡的问题,而是高风亮节的“禅让”。

刘歆的五德终始说对后来的封建王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历朝历代的君主都不得不重视“运数”。所以我们看历史剧或者读历史书,皇帝的诏书第一句话就是说“奉天承运”。何为“奉天承运”?就是说奉了天的旨意,合乎时代的运数。从此以后,中国历次同一民族间的改朝换代,无不沿袭这一传统,行禅让典礼。

●韩愈赞何人为“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

扬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少时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家贫,不慕富贵,40岁后,始游京师。大司马王音召为门下史,推荐为待诏。后经蜀人杨庄引荐,被喜爱辞赋的成帝召入宫廷,侍从祭祀游猎,任给事黄门郎。其官职一直很低微,历成、哀、平“三世不徙官”。王莽称帝后,扬雄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他人牵累,即将被捕,于是坠阁自杀,未死。后召为大夫。《三字经》把他列为“五子”之一:“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从思想上看,扬雄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又是西汉末年的一代大儒,身兼文学家、思想家两种身份。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新朝王莽四帝,又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宿。他文彩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纯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更推尊他为孔子之后,超荀越孟的一代“大儒”。

●何人率先扛起了“道统”的大旗?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为我们所不晓的是,他还是儒家的一名代表人物。隋唐期间,佛学盛行,儒道衰微。韩愈率先扛起了“道统”的大旗,以光复儒学为己任,大张旗鼓地批判佛学,为宋明时期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