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25

第25章 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4)

“空”是佛教的重要观念。按大乘般若学的理解,“空”并非空无所有,而是存在于现象中的空性。禅宗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思想,被禅门推崇备至的《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说:“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黄檗禅师注云:“夫学道人,若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著一物。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谓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这种解释,从“法身”与“虚空”的关系入手将禅宗对“空”的认识论述得相当清楚。

“色”的梵语ru^pa。ru^pa是由ru^p(造形)之动词语根变化而来,故含有“有形状”之意。又谓ru^pa是由ru^(坏)之动词语根转变而来,有变坏、变化之意。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广义来说,可以用来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质与生命体,大至星体,小至细小之微尘,无不包含在内。狭义来说指人的肉眼识别的对象,如颜色红、黄、蓝、白、黑等区别;物体的,长、短、方、圆、高、下等区别;人的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区别,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

我们现代所说的“色”一般是指物体的颜色,后来引申为女色,喜欢女人为好色、情色,而佛教中的“色”不是这个意思,是指物质存在的总和,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质叫色。那么这个色是变化着的,按照佛教角度说,这个色是空的,就象《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教认为,人的心(即意识)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

●佛教的“七情”“六欲”分别指的是?

儒家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佛教的“七情”与儒家的“七情”大同小异,指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七种情愫。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高诱注释曰:“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缘起性空”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这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意义。

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有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晨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电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众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参悟”指什么?“返照”指什么?

禅宗的“悟”,是对主体内在的佛性的的“返照”。在禅宗思想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而对于佛性的实现,主要是在于返观自我的“顿悟”。所谓“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我之心,发现自身之佛性。《坛经》中反复申说的便是这种返照自我的开悟。慧能认为自性本是清净的,佛性即在自性之中。一念悟时,众生即佛;迷时则佛即众生。自性中即蕴含佛性,欲使之得以实现,须是自己运用般若智慧,进行“返照”。要将自身蕴含的佛性,转化为成佛的现实性,必须是自性的开悟,而不应舍弃自心,向外觅求。《坛经》中一再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佛性自性,莫向身外求”。如果孜孜向外觅求佛法,那便与其目的背道而驰。禅宗的“顿悟”,即是通过对自心的“返照”,使自在的佛性得以发显,如同拨去云雾而见日月之明。

佛教中的“返照”不是逻辑解析,而是一种直观的洞察。禅师们对学道者并不授予知识,一切公案都不是知识传授,大多数公案,甚至得不到逻辑思维的解释。但是,公案不是无谓的。禅师的机锋也好,棒喝也好,都不过是为学道者提供一个“自悟”的契机。不假外求,是禅宗悟道的一个基本点。禅宗的“返照”,又不是脱离日常生活的繁琐修行方式。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看是“随机应照,泠泠自用”,在日常生活中则又是物超越,一种“现身情态”中的领悟。禅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平常心是道”,禅宗填平了世间与出世间的沟壑,在尘世间得到心灵的超越。“烦恼即菩提”,禅的超越是不脱离世间的超越。“返照”的工夫,作为禅学对士大夫的普遍性影响,成为他们看待世界、处理人生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随之也进入了士大夫们的审美心态。

在唐诗中,那种幽静、淡远而有某种距离感的意境,往往是诗人对于审美客体取一种“返照”的视角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比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就是诗人以“返照”的视角来创造的诗境。清人李锳评此诗时说:“人语响是有声也,返景照是有色也。写空山不从无声无色处写,偏从有声有色处写而愈见其空,严沧浪所谓玲珑剔透者,应推此种。”

●如何理解天台宗的“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基本教义之一。“一念”指“一心”,即众生心念活动的一刹那间。“三千”,是世间和出世间一切人、物差别的总称。“一念三千”即一念心具三千诸法,包容现象界的全体。

天台宗创始人智顗认为,世间万物之别存在于一念之偶动中,“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所作”。“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摩诃止观》)

“十法界”出自《华严经》,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者都在迷妄中,称为“六凡”;后四者是觉悟的境界,称为“四圣”。每一法界各有“十如是”,即“如是性”(本性)、“如是相”(现象)、“如是体”(实体)、“如是力”(功能)、“如是作”(活动)、“如是因”(主要条件)、“如是缘”(辅助条件)、“如是果”(直接的果)、“如是报”(间接的果)、“如是本末究竟”。“世间”有三,即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五阴世间。一法界即有十界,一界既具有三十种世间,百界就具有三千种世间。

一念三千论的提出,目的教人观照当下一念之心,不论此心落于何种法界,都须就此一念观其实相,即空、假、中三谛。

●华严宗的“四法界”是什么意思?

华严宗观察差别无限的宇宙,所立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语出澄观《法界玄镜》卷上。

事法界。即差别的现象界。指万有各别,诸法皆由因缘生,有分隔齐限的存在。

理法界。即超差别的实体界。指真如平等之理性通贯万有,其体性普遍恒常。

理事无碍法界。谓现象界与实体界一体不二的关系。指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交络,无碍自在。

事事无碍法界。即于现象界上直认绝待不可思议。指森罗差别之事法事事融通,法法无碍,即入自在。

四法界是修入无尽法界的四重观门。其中事法界是后三法界之所依。

●什么是佛家“三法印”?分别有什么含义?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共称作佛家的“三法印”。印者,认可、验证之意。藉此三者根本教理,得以判别印证法之正邪,故称“三法印”。

“诸法无常”,意指世间一切事物,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无一常住不变。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众生执以为实,认假作真,而起诸妄想,或求长生不老,或徒务粉饰色身,不识“亘古不变”,仍不免“刹那生变”。无常者,乃是世间之自然法则,此方是“真常”。了悟变化无常乃是生命的特征,于一切境,随遇而安,在悲智双运中,得见生命之究竟义。想得到幸福,就要从真理下手,真理要从心下手,心要从悟下手,悟就要从观照“无常”下手。能观照就有大慈悲心,因为能观照“无常”,就没有得失的观念,一旦失去什么,就不会感到痛苦,因为你知道——这就是无常。

诸法无我意指世间诸法,无论有为、无为,皆是缘起幻有,并无恒常不变、独立存在之实体或主宰。世尊殷勤嘱咐:应于二六时中观照“无我、无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躯,凡我之物皆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绪、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见“我”无从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对立,而“我执”则为一切众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执”,方可觅得真我。唯有了知无我,始能与世界和平共处。

涅槃寂静,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灭、身心俱寂之解脱境界。若离开涅槃思想,佛教就形同生灭的世间法,只能称之为劝善,不能体会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之甚深奥义。未入正信者,每以涅槃为死亡,此乃最大之误解。倘如其所言,则死亡又为另一生命之开端,岂非生死未了?众生长劫轮回之苦,乃受业力所牵,作不得主。唯有佛陀为究竟涅槃,以其死即不复再生,不生则不灭,盖已打破无始无明,彻见本来面目,此乃称为佛教最可贵之处。

凡人皆贪生畏死,因世间他事,皆有解决之道,唯独死亡,无可商量。圣者超脱物外,于现实生活中,即是不生不灭之涅槃妙心,所谓:“不染六尘名护法;不生妄想名涅槃。”心外见法,名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生死与涅槃本无距离,只在当下一念间。若体悟本性,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业,即得大涅槃;若求大涅槃,即造生死业。

●什么是“三界唯心”?

三界唯心,是佛法中一个重要教理。我们人都有两颗心,一颗真心,一颗妄心。人们常把自己的心脏与大脑称为心,但那只是一个器官而已,佛教认为它并不是真“心”。那人的真心在哪里呢?如果我们认真地体会,会发现,那些使人感动的行为和思想都是人用真心面对的结果。同样,那些可恶的东西却是由妄心在做主。在观察他人时,我们大多可以把真心和妄心分开,因为我们都有一颗真心,通常我们把它叫做“良心”。良心是比较接近真心的,我们在日常生活里,常说凭良心办事,做了好事、善事,心里很好受。反之做了错事就觉得很难过。在未作错事之前也许心告诉你不该做,可是受了诱惑,不听心的拦阻,所以做了使心很难过。但良心其实也是不太可靠的,因为我们的心受妄想执著所熏陶已经变得不那么可靠了,只有等到无明破除、转识成智以后,才会可靠。

三界唯心,其实是指我们的心被贪、嗔、痴等烦恼污染后,就好像自己给自己筑了一道围墙,使我们不能看到墙外的本来面目,因而创造了一个与本体世界面貌全非、虚幻不实的世界。

所以说,三界都是由我们的心所创造的。《楞严经》里,阿难尊者七处认心皆不可得,在身内、身外、在神经系统内、在内外明暗之间、在思想里、在身心中、在无着的地方都不是,但心犹如空气是无形的,有形的都是我们能看得见的物质,但在人的行为中我们能认识到心的存在,其实,佛经告诉我们三界唯心,还有什么东西不是心呢?真心、妄心也是心,世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心,其实心就是我们自己,就是“真我”。

●何谓“万法唯识”?

“万法唯识”是佛教用语,也称“一切唯识”。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唯识宗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因此称之为“法相”。这些“法相”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此即所谓“唯识无境”,“境由心造”。在心识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因此,《成唯识论》卷一说:“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也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

由此可见,万法唯识的“识”就是心,但这个心,并非我们胸腔中的肉体器官心脏。胸腔中的心脏,只是循环系统中压衔血液的器官,没有认识的作用。有人说,“识”既然不是胸中的心脏,当然是脑袋壳中的大脑。这也只答对了一半。因为离开大脑固然没有“识”,但大脑并不是“识”本身。这好比有了灯管(电灯泡)电才会发光,但灯管并不是电。灯管只是物质性的工具,通上电流才会发光。以此类推,大脑也只是物质性的工具,如果没有识,它同样没有了解、分别的认识作用。

●“转识成智”是指什么?

认识到“万法唯识”仅仅是佛家修炼的第一步。接下来的关键一步是:如何将唯识所现的染法转成净法,将凡夫识转成圣人智。也就是说将人生命中染污的成分转化成清净的成分,这是唯识学的一种实践,称为“转依”,也就是转染依净,是修行证果的必经过程。

识如何转呢?是向内转抑或向外转呢?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有两人同时服务于公家机构,一位个性温和柔顺,一位性情急躁暴戾。当两人同时受到民众的无理取闹时,前者能平心静气地应付并解决问题,后者则因不能忍受,瞋心一起,使得情况恶化,问题反而不能解决。如果说无理取闹一定会使情况恶化,问题难解,那么前后者应该都会有同样的后果产生,但事实不然,有智慧的人可以化暴戾为祥和,而逞一时之勇的凡夫却将小事酿成大事。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环境中的苦乐染净,是操之在我,而非别人,也就是以各人的心境创造各人的世界。所以,地藏菩萨虽处地狱,却能庄严国土;维摩居士虽示有妻子,却常修梵行,虽处居家而能不着三界。

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快乐,有的人过得很痛苦。如果环境是心外实有,那么生活在同样环境之下的每一个人,应该有着相同的感受。事实上,外在的世界如果离开这一颗能知觉的心、能分辨的识,并无实在意义。因为有心识才有世间,心识若无,也感受不到世间的存在。所以“转识成智”的目的就是将凡夫的迷执烦恼根源——妄情妄识,转化成清净无垢的圆满智慧;化苦为乐,体证唯心净土,心净则国土净的法乐,从自我的偏执,走向通达的生命观。

●“唯我独尊”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以慈悲为怀,献身众生,不惟自度,更以度人为己任,乃至不弃一阐提人。佛陀深感众生之惑于爱欲,沉于苦海,因而起慈悲心,发愿誓欲“拔一切众生苦”,“与一切众生乐”,度尽无边之众生。乃谓,有一众生不得超度,誓不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