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36

第36章 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3)

天体的运行秩序也是一种和谐,各个星球保持着和谐的距离,沿着各自的轨道,以严格固定的速度运行,产生各种和谐的音调和旋律。毕达哥拉斯学派将这种和谐比喻为“诸天音乐”或“天体音乐”。他们还认为,音乐之所以对人有陶冶和净化功能,是因为外在艺术的和谐同人灵魂内在的和谐是相合的,能够产生“共振”,正所谓“同声相应”。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出自哪本著作?含义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以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以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正确地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古希腊拥有比任何其他民族都要发达的奴隶制,贵族享有充分的闲暇。但闲暇只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能够利用闲暇从事哲学思辨,这是希腊人的特殊之处。

●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是谁说的?有何意义?

亚里士多德从17岁开始入师门,跟随柏拉图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对老师是很崇敬的,师徒二人也是很好的朋友。他曾写了一首诗赞美柏拉图:“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追求真理的征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同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老师学说的地基——“理念论”,提出了“实体说”。他认为柏拉图弄反了理念与现象的关系,从而陷入一个虚幻世界的图像中不可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浑淆不清。而他主张同时运用人的感官,对他而言,真实世界中最高层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们用感观察觉的事物,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此自然就是真实世界。他指出,我们对于自己感观未曾经验过的事物不可能有意识,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的。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出自哪位哲人之口?诠释了什么论点?

图片40

这句名言出自帕斯卡尔的《思想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反对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以死命。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灭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这是帕斯卡尔关于人的经典比喻,深刻地诠释了“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经典论点。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弱点,也让人看到了自己的尊严。帕斯卡尔说,有一种哲学使人趾高气扬,以为自己可以征服全世界。然而,另一种哲学不免使人气馁,自惭形秽,看到人自己的有限性。实际上,哲学应当是一面镜子,使人照见自己的卑劣与污秽。一种不知反省的哲学,会使人忘记自己。哲学应当使人学会批判自身。帕斯卡尔的哲学就是这样的哲学。他讽刺那些理性主义哲学家:有一只苍蝇在一个把握最高实在、绝对、世界精神而沉思默想的哲学家的耳边嗡嗡作响,有一只蚊子在叮咬他的大腿,难道他还能心安理得、沉着冷静地进行思考吗?难道他还能念念不忘他的世界精神吗?当然,假如仅仅是“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那还算小事一桩。然而,糟糕的是:苍蝇会带来肉眼看不见的霍乱病菌,那可不得了。事实上,据说唯理主义者黑格尔就死于霍乱病!

●“我思故我在”是谁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儿盛出于西方17世纪文化启蒙初期。那时,基督教教会的统治已经结束,经院哲学退出了历史舞台,理性主义开始复苏。笛卡儿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高举理性主义大旗,以探究最可靠、最普遍的知识为己任,并寻找达到真理的绝对起点。

那么,这个不容怀疑的起点是什么呢?笛卡儿认为是“我思”。于是,他得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重要命题。

“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儿看来是一条真理。笛卡儿首先怀疑一切事物存在的真实性,比如说吃饭、穿衣等等一切在普通人看来很平常的事情。对他来说,人类的活动在思维中的表达可分为现实和梦境,然而这两种的真实性是不同的,前者是真实的,而后者是不真实的,但对一个人来说,思维究竟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所感觉到的事物究竟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是不可能的。没有人在做梦的时候,会认为自己感知到的东西是不真实的。他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做梦,只有当他醒来的时候,才知道刚才发生的事是梦中的东西,是不真实的。所以笛卡儿怀疑一切事物的真实性,这个假设在笛卡儿看来是可以成立的。于是真实和不真实就没有了绝对意义,因为没有人能确切地说,他不是在做梦。但有一个命题是不能被怀疑的,那就是“我思故我在”。因为一个人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梦境中,都不能否认自己在感知和思索。于是,只要一个人在感知和思索,那么他就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这种能力。所以,“我思”才是探究真理绝对可靠的起点。

●如何理解“存在即合理”?

“存在即合理”其实是黑格尔名言“凡是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是现实的”的通俗(一定意义上也是歪曲)表达。它的成立,以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为依据。黑格尔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绝对精神(理性),它自在地具备着一切,然后外化出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科学,最后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身。因此,凡是在这个发展轨迹上的就是合理的(“合乎理性”的简略说法),也就是必然会出现的,是现实的。反过来讲也同样成立。

要理解黑格尔这句名言的深刻含义,首先应该理解现实与理性两个概念,在黑格尔哲学里,真理是具体的、现实的,现实指的是存在,是经过辩证发展的理性的实现。所以,现实一定是合乎理性的,因为不合乎理性的东西是不容于绝对精神的。另一方面,理性也只有通过现实才能实现自己,非现实的理性是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就个人来看,犯罪是不合乎理性的行为,但是就整体而言,犯罪是合乎理性的。

但这句名言好像在今天遭到了很大的误解。这种误解估计来自于汉语和德语之间的隔阂,而这种隔阂又导致了翻译的错误。汉语里的“合理”意味着“合乎情理”,而黑格尔的“合理”是“合乎理性”。“合乎理性”未必“合乎情理”。黑格尔曾经明确表示,“恶”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它是合乎理性的,但却是不合乎情理的。如果“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么,小偷的存在合理吗?战争的存在合理吗?骗子的存在合理吗?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不合情理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它们确确实实存在就证明其合乎情理的话,那不是为这些事情做辩护吗?

●“存在即被感知”这一著名命题是谁提出的?

“存在即被感知”,是贝克莱把哲学论证和宗教信仰结合起来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他将人对事物的感觉印象与事物本身看作是一回事,并从感觉印象推论到“存在就是被感知”,因而把被感知的观念与感知观念的心灵区分开来,并从中证明了精神实体的存在,而神是永恒的精神实体,即上帝。贝克莱认为,“一切可感知的性质都是颜色、形象、运动、气味、滋味等等,那就是说,它们都只是感官所感知的一些观念”。既然世界的存在和感觉印象的存在是一样的,因此可以说,存在就是被感知。

同时,贝克莱认为,由于世界的存在就是感觉印象的存在,那么,世界的存在或感觉印象的存在都离不开感知它们的主体。一定存在着一个所感知观念的精神实体,即心灵、灵魂或自我,这一精神实体毫无疑问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举例来说明贝克莱的物质对象都是由于被感知才存在的。譬如一棵树,假如没人看着它,是不是它就不再存在了?对这个疑问,他的回答是:神总是在感知一切啊!如果真的没有神的话,只怕我们所认为的物质对象将在我们看它的时候会突然地出现,当我们不看它的时候就会消失,也就是会呈现一种时隐时现的不稳定状态。但在事实上,由于神对事物的感知作用,树木、岩块、石头就像我们依据常识认为的那样一直存在着。贝克莱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感觉经验就是认识的对象,就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观念就是现实的事物本身。一切物质的客观存在,即人所认识的东西,都是人的感觉经验。也可以说,我们所认识的仅仅是感觉经验,如果离开了感觉经验,一切的客观事物都是不存在的。经验世界是我们感觉的总和。

●“存在先于本质”是谁的名言?有何意义?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的一句名言,更是存在主义宣言的集中体现。二十世纪的萨特,虽然不能视为最深刻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但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他有着与尼采绝然不同的风格,他很少用诗歌体来著述,而是用他的厚重的哲学专著和大量的小说和剧本来表述其思想,他虽然极富激情,但更多的却是理性和冷静。

“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在萨特的世界里,没有上帝,只有人,他们像《恶心》中的洛根丁一样,“孤零零地活着,完全孤零零一个人”。萨特进一步把他的存在主义概括为两大原则,第一是“存在先于本质”,即对“类本质”的一种全然背弃,他吃惊地发现,人作为“自为的有”,却是一个“无”,除了自由,没有既定不变的“本质”,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是你的自由;你要获得什么样的本质,那要看你怎样进行你的自由选择。于是,自由就在这样自主的选择和行动中获得了,奴役也便“显然”地被排除出视野之外。第二是“人必须对他自己负责”。人是自由的,人成为各种价值的唯一根源,人可以也必须选择价值尺度、理想和行动,但选择的后果却要让自己来承担,不管是痛苦还是焦虑,都只能自己独自担当。人必须为他所有选择负上全部责任。

●如何理解“知识就是力量”

1620年,培根在《新工具》这本著名的著作中,最早响亮地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告诫人们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必须掌握科学知识。他还经常说:“知识是一种快乐”,“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就是两件东西结合为一体的”。他还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只有经过实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这一切,既是对反动的经院哲学有力批判,又是对人们大胆探索自然奥秘的激励和鼓舞。

知识从来都是与真理并存的。它是光明和热!是勇气和钢!它使奴隶变巨人,把弱者变强者;它能够照亮黑暗,穿透愚昧,驱逐恐惧,它永远都是进步文明的象征。知识从来不忘挑战。今天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开拓者理想与热情的时代,知识永远是一首先驱者的歌,追求它,皈依它,为它而献身,该是时代的主旋律,因为我们正在长征,正在投入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还要惊天动地的长征。长征需要有知识的巨人,需要像恩格斯推崇的那种在思维力、热情、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更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能工巧匠。

知识从来与教育相联。人类历史的进程,就是前驱者如何将知识火种传播到人间的进程。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是前驱者,陈东生这样的老教育工作者也是前驱者。伟人也好,普通人也好,只要是传播知识者,就是大勇者,就是该受到世人敬仰者。在奔向21世纪的征程上,知识与教育相依,就是光明与灿烂同在,我们还是要荡起“知识就是力量”的双桨,去翱翔,去远航,去披波斩浪。

●“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是谁的话?有何含义?

“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是康德在其早期《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所说的一句话。天体活动虽然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运用牛顿的力学原理,完全可以正确而可靠地解决天体的结构和运行问题。在他看来,正因为如此,自牛顿的时代起,自然科学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没有像天体结构和运行的规律这一部门那样得到精确而充分的研究;也正是由于这种对天体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最容易,也最有把握地探寻到天体的起源。他甚至由此得出结论:“我觉得,我们在这里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毫不夸张地说,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就是说,给我物质,我将给你们指出,宇宙是怎样由此形成的。”

与之相反,动植物虽然就在我们身边,但它们的发生要比天体的运行要复杂得多。康德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因此如果我敢于说,一切天体的形成及其运动的原因,或者简单地说,现在整个宇宙的结构,倒是可以先被人认识的,而且比用力学的原因来完全清楚地说明一棵野草或一个幼虫的产生反而要容易得多,人们就大可不必感到惊异了。”其实,康德的意思很清楚,他既没有否定用力学原理来说明一棵野草或一个幼虫的产生的可能性,也没有说一棵野草或一个幼虫的产生是不可认识的,而只是说用力学原理来说明天体的形成,比“完全清楚地说明一棵野草或一个幼虫的产生”“要容易得多”。当坚持力学原理作为认识工具,必然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多样性面前碰壁,但并不能因此否定力学原理在解释世界过程中的作用。

●谁喊出了“真正令人感到神秘的不是世界怎样存在,而是世界竟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