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04

第4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3)

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亦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金圣叹批六才子书,第一个就是《南华经》庄子,这样的一个人,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庄子这个人在天地之间,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这一切一切。

在哲学上,庄子对老子的“道”进行了发挥和引申,将道家思想引向了个人的安身立命和境界提升。他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齐是非,齐贵贱,甚至是齐生死,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的境界。这种发挥虽然是片面的,却成了后世道家哲学的主流,而庄子本人,也成了道家的代言人。

●除老庄之外的道家代表人物是谁?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今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庄子在其书第一篇《逍遥游》中,就提到过列子可以“御风而行,泠然善也”,似乎练就了一身卓绝的轻功。因为庄子书中常常虚构一些子虚乌有的人物,如“无名人”“天根”,故有人怀疑列子也是“假人”。不过《战国策》、《尸子》、《吕氏春秋》等诸多文献中也都提及列子,应该实有其人。列子的学说,刘向认为:“其学本于黄帝老子,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接物,务崇不竞,合于六经。”《吕氏春秋》中说:“子列子贵虚。”《战国策》中有:“史疾为使楚,楚王问曰:‘客何与所循?’曰:‘治列子圄寇之言。’曰:‘何贵?’曰:‘贵正。’”张湛《列子·序》认为:“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为表,生觉与化梦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仕,顺性则所至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

●“春秋第一相”是谁?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在哲学思想上,管仲是稷下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中系统地阐述了稷下道家的“精气说”。他把老子的“道”改造成了“精气”。在他看来,道是“虚而无形”,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口不能言,目不能见,耳不能听。但我们又不能说“道”不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精细的气。万物、人都产生于精气:“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还用“精气”解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有意识的人,也是由精气生成的。他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气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管子没有否定鬼神,但它认为鬼神也是由精气生成的。说精气“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把鬼神视为普通一物,否认它是超自然的存在。

管子认为认识的对象存在于认识的主体之外。它说:“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又认为,在认识过程中,主体要舍弃主观臆断,以外物为认识根据,要反映外物的真实情况。它称这种认识方法为“静因之道”,说:“是故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

●战国时期,谁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

尹文,齐国人,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与宋钘、彭蒙、田骈同时,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尹文的学说,《庄子·天下篇》中说:“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苛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长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他学说的中心思想是希望天下太平,社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达到温饱的小康世界,每个人在社会上都能够养活自己,同时还可以供养一下别人,就足够了。人应该适可而止,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奢望,从而达到于心无愧,“见侮不辱”,既能对得住别人,也能对得住自己。这就是治理天下的大道理。

尹文提倡宽容即所谓“恕道”,教导人们勿要争斗,主张对别人的态度甚至侮辱也要能够容忍,不要因小失大而为此发火暴怒;要反对战争,主张化干戈为玉帛,提倡以忍为上。他认为,“大道容众,大德容下”,对百姓、对臣民,只要讲究宽恕忍让的道德,并奉为最高尚的东西,事情就好办了。事情越少越好办,办事情的手续越简便越能找出前因后果,掌握重点。一个做国君的人,必须做到“无为而治”,这样才能够“容天下”;“容天下”就可得民心。而“容天下”的最好办法就是“深见侮而不斗”,在这个原则下,做到有功则赏,无功则罚,这样才能审时度势,名实相副,这就是“道用则无为而自治”的道理,即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无为而治”思想。

●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是谁?

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史称他好高议,“设不为官”。他是当时的“稷下先生”之一。庄周在《天下篇》中把他与墨翟、禽滑厘、慎到、关尹并列。田骈善于谈辩,尤好争论,因此,人们才称他为“天口骈”。

田骈学说的主要表现为一个“齐”字。他认为,以道观之,万物都是齐一的,即一致的。对待事物最好的办法是任其自然变化,强调“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他反对“好得恶予”,认为“好得恶予,国虽不大为王,祸灾日至”。因此,人要摆脱各自的是非利害,回到“明分”“立公”的自然之理,从“不齐”中实现“齐”。

对于田骈的著作,在他以后的诸子如《荀子》中有所论述。《汉书·艺文志》道家著录《田子》25篇,今均已亡佚。但他作为先秦的思想家,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宝贵的思想资料。

●谁创始了“贵无论”?

何晏,魏晋玄学贵无论创始人之一,与王弼并称于世,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是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为司空时纳其母,并收养晏。晏少时聪慧过人,得宠于曹操,被视若诸公子。何晏后来娶金乡公主为妻,赐爵为列候。魏文帝时,晏无所事任,明帝时亦不见用,至齐王芳正始初,他依附曹爽,遂进为散骑待郎,迁侍中,不久又任吏部尚书。正始十年(249)曹爽事败,何晏等同时为司马懿所杀。

在哲学上,何晏主张儒道合同,引老以释儒。何晏在《道论》中曾明确表述说:“有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无”是何晏对《老子》《论语》中“道”的理解。他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所有”,而“道”则是“无所有”,是“不可体”的,所以无语、无名、无形、无声是“道之全”。

何晏与王弼在论证“以无为本”这一点上基本是一致的,但在“圣人体无”的理解上则有显著差别。何晏认为“圣人体无”,故无喜怒哀乐之情。王弼则认为,“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

●“贵无论”的集大成者是谁?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据说,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

王弼的哲学思想核心是“以无为本”,与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不同,带有思辨玄学的色彩。他把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发展为“有无何以为本”的本体论玄学。他认为“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这样,中国式的形而上学在王弼手中已具雏形。王弼的贵无论对后世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玄学对佛教中国化、本土化也起了重要作用,其“得意忘象”的思考方法对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贵有论”的代表是何人?

裴顾,中国西晋哲学家,字逸民,西晋裴秀之子,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后死于“八王之乱”。在政治上,他主张举贤任能,选拔优秀的寒门知识分子做官,反对只重门弟,不问才德的社会风习。《世说新语》也记述了有关他豁达善辩的一些故事。例如晋武帝在登基后,曾卜卦预测西晋的命运,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很不高兴,以为只有一世,大臣们也个个相顾失色。裴顾却依照何宴的《老子注》解释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以为天下员”,使得大家顿时转忧为喜。

在哲学思想上,裴顾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规律。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顾的思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崇有派领袖,著有《崇有论》。

●“竹林七贤”指哪七位?因何得名?

“竹林七贤”是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的合称,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喝酒、纵歌,批评时政,揭露司马氏政权的虚伪。

“竹林七贤”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崇尚老庄,书称“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但是,他们的思想倾向也略有不同。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始终追奉老庄之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涛﹑王戎则好老庄而杂以儒术,向秀则主张名教与自然合一。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阮籍的《咏怀》诗82首,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以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说明自己的本性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

在政治态度上,他们的分歧比较明显。嵇康﹑阮籍﹑刘伶等仕魏而对执掌大权﹑已成取代之势的司马氏集团持不合作态度。结果,嵇康被杀。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乱起,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竹林七贤就这样最后各散西东,分崩离析。

●被誉为“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的人是谁?

郭象,中国西晋时期玄学家,字子玄,河南人。据《晋书·郭象传》记载,他“少有才理,好老庄,能清言”。《世说新语、文学篇》说他“才甚丰赡”,曾与善辩名士裴遐辩论。在社会上很有声望,“时人咸以为王弼之亚”。当时一些清谈名士都很推崇他,如太尉王衍常说:“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郭象早年不受州郡召,闲居在家,“以文论自娱”。后应召任司徒椽,迁黄门侍郎。又为东海王司马越所招揽,任命为太傅主簿,深得赏识和重用,“任职当权,熏灼内外”,遭到了一些清谈名士的鄙视和非议。

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著有《庄子注》。

●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是谁?

葛洪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道教领袖,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

葛洪针对当时不相信神仙的说法,论证人的认识有局限,强调神仙的实有。他指出了求仙之道。

一、要有诚心,还能得到名师指点;

二、要善于内养形神,守一存真;

三、外服金丹大药;

四、要能修德行,积善立功。

只要能做到这四点,神仙绝不是遥不可及。葛洪的神仙说,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为世俗世界的人们架起了一座从世俗通向神圣的桥梁,也为人们皈依道教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被唐太宗加号“西华法师”的是谁?

成玄英,字子实,唐初道士,杰出的道教学者,道教理论家,陕州(今河南陕县)人,曾隐居东海。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召其至京师,加号“西华法师”。唐高宗永徽(公元650-655年)中期,被流放到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云台山)。

成玄英精研《老子》《庄子》之学,著有《老子道德经开题序诀义疏》和《南华真经疏》。他在注疏中着重阐发“重玄”思想,是重玄学派的代表人物,使“重玄之学”成为唐朝初年道教哲学的一大主流。近代学者蒙文通先生称,道家之学,“唐代前期,首推成、李”。

在思想上,成玄英阐明、发挥“重玄之道”,深化、扩大了道教的哲理性,自成玄英等为代表的重玄学派以后,道家的思想上了一个台阶,更加升华了道教的思辨性、哲理性,整体素质毫不逊色于佛学。而且,“重玄之学”对儒家的心性学说之形成亦有不小的启迪。

★诸子百家

●何谓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诸子,大部分都生活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所以又称为先秦诸子,指的是那些在当时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包括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告子、杨子、公孙龙、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鬼谷子等人物。“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所以这些思想家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几乎都是“子”。其实,这本不是他们的真实姓名。比如,孔子名丘,也就是说叫孔丘,孔子只是尊称;孟子名轲,也就是叫孟轲。老子名聃,所以叫老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