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哲学常识1000问
18576600000059

第59章 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7)

神秀的这句名言经常和慧能的那句“菩提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照着说。而一般也认为,慧能的境界要比神秀高。其实,神秀的悟禅之法,对于学禅之人应该是洗涤身心的基础法门。既然并非人人都能达到身心皆无的境界,如果能如“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所说,保持身心的明净,不受外物的污染干扰,也未尝不是修身之道。

●怎样理解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来应对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道出了禅宗“心外无物”的主旨: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在修行方式上,禅宗讲究“顿悟”,反对“时时勤拂拭”的“渐修”。神秀的“渐修”是通过在思想、言行、生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佛法所要求的去修行,在“强迫”自己的过程中逐渐领悟佛法要旨,从而成就正果。而慧能则认为,智慧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也不可能假以时日能奏效的。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所说,修行不是吃大饼,今天吃一点,明天吃一点,早晚能吃完。对智慧,只能“悟”,而不可“学”,所以禅宗强调当头棒喝般的“顿悟”,主张“物来则应,应不以心”。认为“圣人之心若镜,应而不藏”,吃斋念佛难以悟道,吃肉喝汤照样成佛。

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无尘亦无心?正如慧能所说的:仁者心动。又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一种超脱,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什么是禅宗的“南顿北渐”?

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东山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后神秀门人普寂者,立秀为第六祖,而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

中国佛教所讲的顿渐是指修行者见道悟理的迟疾,即时间的快慢、过程的长短而言。所谓的“南顿北渐”的顿渐是指顿悟与渐悟,为两种不同的觉悟方式和觉悟过程。顿悟是突然的、当下的觉悟,是不经次第、阶段而直下证入真理,契合真性的觉悟。渐悟是不断修习,渐次悟入,运用种种权宜方法,经历由低到高的阶段,进而把握真理,体悟真性。

由此看来,所谓南顿北渐,是指慧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两地传法的殊异禅风,是在开导发悟上的迟疾之别。慧能与神秀二系也称南北二宗:“天下散传其道,谓秀宗为北,能宗为南。南北二宗,名从此起。”

南北顿渐的分立,始于神会对神秀一系禅法的抨击:“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此后更形成争夺法统的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从南北二系势力消长的形势来看,在7世纪下半叶和8世纪上半叶,神秀一系的禅风,几乎笼罩了中国北方,其势力与影响远在慧能一系之上。只是在8世纪中叶,尤其是在9世纪中叶会昌灭佛后逐渐衰退,约至9世纪末趋于衰亡。慧能一系到了8世纪,在南方迅速发展起来,马祖道一与青原行思等人尤其是临济、曹洞等“五家”,把慧能禅宗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更加鲜明地张扬顿悟法门的禅风。马祖道一与青原行思二脉作为慧能一系的主要代表,后来日益成为中国禅风的主流,一直延绵至清朝。

西方哲学卷

★古希腊·罗马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谁提出的著名论断?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古希腊哲学家、智者普罗泰戈拉的著名论断。关于这个论断的来源,是来自他作为学生与老师苏格拉底之间的对话:

你说知识是感觉吗?

至少我的老师认为是这样的。

风在刮着,我们中间一个人会觉得冷,另一个人会觉得不冷,或者另一个人稍微觉得有点冷,是不是?

是的。

风本身就是冷的或不冷的,还是象你老师说的,对于感觉冷的人来说是冷的,感觉不冷的人是不冷的?

后一种说法对。

那么,风就应该对每一个人呈现出一个样子,人的感觉就成为风的尺度。

对,连风这样看不见的东西都要通过人来下定义,何况看得见的东西,更需要人的意见来表达。

人就是万物的尺度。

于是,人的主观感觉成了判断事物的标准。他说在战争中逃跑是可耻的,而在竞赛中却是可以赞美的行为;杀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但在战争中是必要的。在他面前,美好和可耻,正义和非正义都取决于人的判断,这无疑陷入了教科书上所说的相对主义或者叫主观唯心主义。他也承认:“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他感叹“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暂的”。

●“无物存在”这一论断的内容是什么?有何特征?

“无物存在”这一论断是古希腊的智者高尔吉亚提出的。其实,与这个命题相关联的一共有三个命题: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我们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我们认识某物,我们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在论证过程中,高尔吉亚利用爱利亚学派的论辩方法,但却得出了与爱利亚派学说截然相反的观点。就种手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于第一个命题,他认为,如果有物存在,则该物或者是存在,或者是非存在,或者既是存在又是非存在。然后他通过反证法进行了一系列逻辑论证,证明这三者都不能成立,因而结论只能是什么都不存在。对于第二个命题,他论证说,如果我们所思想的东西真实存在,那么凡是我们思想到的东西就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实际上,我们却可以思想到并不存在的东西。比如,6头12足的女妖、吐火怪兽等等,这说明我们的思想是不可靠的,存在是认识不到的。对于第三个命题,他认为,我们告诉别人时使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同存在物并不是一个东西,我们告诉别人的就只能是语言而不是存在物。

高尔吉亚的这种一切皆无、一切都不可知、一切都不可言说的主张,鲜明地体现了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

●“认识你自己”是谁提出的?有何意义?

在西方哲学史上,“认识你自己”估计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第一句名言隽语。它原本镌刻在德尔菲神庙的金顶上,借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之口说出。

苏格拉底向来以“无知者”自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

在苏格拉底之前,所有的哲学家都在苦苦追问世界的本原,有的哲学家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水,有的认为是气,有的认为是火……远古的人类没有现代人发达的科学技术,面对浩瀚无边的大自然,深感自己的渺小,也许只有探究到世界的本原,才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世界连接起来,从而安身立命。但这种追问是乏力的,因为就算把整个世界都探究清楚,还是有一个东西让人无法揣摩,那就是人自己。外在世界的真理固然难寻,但认识关于人的真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就是你自己,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里程碑。自苏格拉底开始,哲学便由对自然的探讨转向了人自己,开始了对人自己的关爱,从而由知识论向伦理学过渡。

●“同类相知说”的内容是什么?

同类相知说,是一种解释我们的认识,尤其是感觉起源的理论。这一学说由元素论者恩培多克勒提出。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世界的本原,也就是四根,爱和恨是推动四根组合和分离的力量。所谓“同类相知”,就是指“相似所造成的相似”。因为事物与事物相似,所以感觉与事物相似。他说:“我们用土来看土,用火来看火,用气来看明亮的气,用火来看耗散的火,用爱来看爱,用可怕的恨来看恨。”按照他的本原论,人的肉体感官归根到底是由土、水、气、火组成,爱和恨两种力量在人的体内起作用。人和外部事物有同样的本原,当构成人的本原同构成事物的本原相通相触时,人体感官就会产生感觉。他把同类本原的相通相触称之为“流射”。比如,听觉的原因正在于气的流射与耳朵中的气相接触。

毫无疑问,这种认识原则设定了认识内容和认识对象的符合论,是最有影响的认识论原则。

●“异类相知说”指什么?

在感觉的起源上,“异类相知说”与“同类相知说”的论点正相反,它不是认为“相似造成的相似”,而是认为“相反造成的相似”。这一学说由元素论者阿那克萨戈拉提出。

阿那克萨戈拉认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无数具有特殊性质的“种子”。这些种子永恒存在,它不生不灭,也不能互相转化。关于种子的特征,阿那克萨戈拉作了如下规定:种子是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性质各不相同的物质微粒。

在认识论上,阿那克萨戈拉也主张认识起源于感觉,并认为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但他不同于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认为感觉是相似者的接触,阿那克萨戈拉则认为感觉是由相异的即性质相反的事物所引起的,如由热而知冷,由苦而知甜,由暗而知明等。阿那克萨戈拉还认为,认识虽然开始于感觉,但感官是有局限的。我们只能通过感官认识可感的具体事物,而不能依靠感官认识那些构成事物的“种子”。对此,只能诉诸理性。比如,“感官只是给我们指出水和面包由这些物质构成,而只有凭借理性才能认识到这些物质包含着部分”。阿那克萨戈拉看到了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同时也看到了理性离不开感性。正如他所说的:“由于感官的无力,我们才看不到真理。”但是,“可见的东西使我们看到了看不见的东西”。由此可见,在认识论上,阿那克萨戈拉已经初步涉及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柏拉图理念论的内涵是什么?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

所谓“理念”,柏拉图使用的原文是idea和eidos(多数时候用的是前者),它们均出自动词idein(看),本义指“看见的东西”即形状。而柏拉图用这个词来表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显然是从苏格拉底的“定义”中来的。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具体的桌子,都是因为分有了“桌子”的理念才成其为桌子的。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到的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理念是绝对的自身存在而不可能变为他物。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相对和偶然的,他们都是理念的派生物。

至于“理念”是如何派生可感事物,柏拉图谈到了两种方式: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比如,现实中各种各样的桌子都是分有了共同的“桌子”的理念才成为现实的存在的。二是“摹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正如柏拉图所说:“木工是根据理念来制造我们所使用的床和桌子,按床的理念制造床,按桌子的理念制造桌子。其它事物亦同样。”就此而论,有三种桌子存在,即作为理念的桌子自身,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的可感的桌子,以及因摹仿可感的桌子而存在的画家所描绘的桌子。

柏拉图的“理念论”在肯定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即理念世界。在可感的世界中,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阳。在可知的领域内,最完美的则是善。按照认识能力和认识对象相对应的原则,柏拉图把“善”和“太阳”从两方面做了比较:

一、在认识能力方面,太阳是人类肉眼视觉的源泉,同样,善则是我们“心灵的眼睛”,认识的源泉。他说,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不足以使肉眼看见对象,必须有一个媒介把两者连结起来,这个媒介就是太阳发出的光。若没有光,眼睛仅具有“视而不见”的能力,光使视力变成了看见可视对象的活动。同样,仅有理智和理智对象不足以使心灵知道理智对象,善为理智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智朝向并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二、从认识对象方面说,太阳是可感事物生长的源泉,使可感对象显现出来。同样,善决定可知事物的所是,使之向心灵显示。

●什么是灵魂回忆说?

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是和他的“理念论”一脉相承的。

在柏拉图看来,灵魂本来就属于上天的精灵,“那时它追随神,无视我们现在称作存在的东西,只昂首于真正的存在”,所以它对理念领域有所观照,具备一切知识。但是,灵魂后来坠入了肉体,依附于躯体,因此而遗忘了一切。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经过合适的训练,灵魂才能回忆起曾经见过的东西。因此,回忆的过程也就是学习的过程。

柏拉图说:回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由观看、触摸或其他感觉来引起,尤其是观看。因此,虽然我们不可能通过感觉经验来认识理念,但是认识理念却又必须依靠感觉经验。换言之,感觉在对理念的回忆中具有某种诱导的作用。灵魂对理念的回忆,分为突发与渐进两种形式。突发形式表现为疯狂,那是一种忘我的直观状态。当灵魂看到尘世的美,便回忆起真正的美,它感到翅膀正在生长并且急欲展翅高飞,把下方的一切置之度外,全然不顾,于是被世人认作疯狂。其实这是最高级的最佳状态,爱美的人分有这种疯狂,便被叫作钟爱者。渐进形式表现为理性的进展。它的步骤是这样的:“从显而易见的美开始,继而为了最高的美而上升,就象在梯子的阶上一样,从一进到二,从二进到所有美的形体,从美的身体到美的制度,从美的制度到美的学问,最后从学问到那只研究美自身的科学,最终知道美的本质”。

●柏拉图都有什么比喻?内容分别是什么?

柏拉图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里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比喻——洞穴比喻。

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