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1858200000011

第11章 政治领袖(1)

罗马大帝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2—前144),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27岁时,恺撒接替舅舅担任了首席祭司,在斯巴达克暴动时担任了军事保民官,后又任过驻西班牙财务官、罗马市政官、大法官,因不断在演说中为中下层说话而受到众多选民拥戴。

公元前60年他与庞培、克拉苏结成“前三头同盟”。为了开拓疆土并缓和内部矛盾,公元前58年以后的八年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率军征服了外高卢(如今的法国、比利时),并占领了不列颠岛北部,掠夺财富、奴隶无数,权力和影响迅速扩大。同时,他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占有了军事上的优势。

公元前49年初,元老院勾结庞培,企图解除其军权并召其回国。恺撒闻讯,以“保卫人民夙有权利”为理由率先回军罗马。庞培偕大批元老贵族逃奔希腊。恺撒受任为“狄克推多(独裁者之意)”。次年,在法萨罗斯一战,彻底击溃了庞培。庞培在埃及被人杀死,他又借口追到埃及,推翻其国王;又转战小亚西亚,征服庞培的支持者和庞培的两个儿子,经北非重返罗马。这时克拉苏也已死去,前“三头政治”结束。

公元前45年,元老院被迫加给恺撒“终身独裁官”的职位,恺撒集执政官、保民官、独裁官等大权一身,拥有帝王一般的权力。元老院人数增至九百,但实际听命于他。他把罗马公民权授予山南高卢与西班牙人;将省土地分给曾经从征的老兵;惩治贪官污吏,厉行革新;改革历法,制订“儒略历”;制订市政法,提高城市自治地位,下令建筑广场、剧院和神庙等。

罗马商人、自由民和军人们也厌恶了只由上层奴隶主发言且议而不决的共和制,拥戴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恺撒,并公开以“国王”之名相称。

随着恺撒个人独裁和市民自治、财政和文化改革的深入,守旧集团、对改革失望者和宿敌残余结合起来,以保卫“共和”之名密谋采取恐怖袭击。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已察觉城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并听到暗杀传言,却根本不把许多人仇视的目光放在眼里,傲然昂首漫步进入元老院。当他走到大厅前的庞培雕像旁边时,几名身藏短剑的刺客一拥而上,冲在最前面的竟是他与一个情妇的私生子布鲁图斯。恺撒最后只惊叫了一声:“你也这样做?我的儿子!”被连刺了23刀后,56岁的恺撒横尸厅前,成为古代恐怖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牺牲品之一。在西欧,“3·15”这一天千百年来一直被人视为不祥的刺杀日。

莎士比亚说,“我们之所以地位微贱,错不在我们的星宿,而是源于我们的内心。”只有一个人是你命运的主宰,那就是你自己。你是可以掌握它的,如果你设计它的话。

恺撒一生的成功被他自己归纳成八个字:“提前布局,抓住机会。”因为只有事先部署周密了,你才有可能在机会一闪之念,毫不犹豫地抓住它;而周密的计划和机会的获得,是成功的前提。

当机立断的气概、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是领导这个世界的中坚力量,也是所有伟大领袖人格中的重要一环。

今天的世界需要意志坚定、精力充沛、行动迅速的领袖。这样的领袖不但善于作决定,而且善于执行决定。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会全面考虑自己所面对的情况,果敢地做出选择,然后将它们搁置脑后,转向其他的事情。这样的领袖有超常的管理能力。他不是仅仅制定工作计划,还能够执行工作计划。他不仅做出决定,而且还能够将决定贯彻到底。

每一块手表的表盘里面都有我们看不见的发条,在推动着指针旋转,准确地计时。在每一个伟大团体的背后,在每一个伟大机构中,一定有一个个性坚强的领导者。这个人有着钢铁般的自制力,他发动和运转着一个团体,严谨地管理着这个团体。

他从不会犹豫不决,他轻松地抓住每一个机遇,他的决定果断而明确,而且每一个决定都是最终的决定。其他人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他是最终做出决定和监督执行的人。他是起主导作用的力量。任何其他的人和事物都要以他为中心,所有其他的人都从他那儿得到启示,接受命令。如果他退出了或者停止了行动,那么整个机构就像一块断了弦的表,指针仍在,却没有了运转的动力,一切都停止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定性的力量消失之后,一切都失去了运转的动力。

恺撒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懂得战争是国家实力的全面较量,是整个民族要求革新的奋斗,而不单单是军队之间的竞争。因此,人力、金钱、贸易、政治反应和宣传都十分重要。既然军队是暴力工具,首先必须尽全力改进战争工具,巧妙地组织和运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在战术方面也要有过人的技巧。但只靠这些尚不能取胜,还必须注重争取人心。为此,他做到了宽宏大度,在战争进行中常常大量布施粮食和金钱,还对不同阶层的人采取不同的收买方式。对流氓阶级用贿赂手段,对中等阶级用免债手段,对文化阶级则用提倡艺术和科学的手段,取得他们各自的欢心。

恺撒的最大喜悦是法萨卢战役的最后阶段,冲进庞培营地的恺撤军队,曾缴获了庞培的许多信件,这些信件清楚地记载着这位政敌同其拥护者的广泛联系。因此,恺撒的部将们如获至宝,认为依靠这些信件就可以彻底清查并打击庞培的势力。

可是,当恺撒知道这件事后,却下令说:“将这些信件统统烧掉,不要追究这些写信人同庞培的联系,对被俘的所有人都给予赦免。”对于恺撒的这个决定,他的许多部将都不赞成,但却无可奈何。信件的烧毁,解除了庞培拥护者们的忧虑和恐惧。

事隔不久,恺撒怀着高兴的心情,写信给罗马的朋友们说:“对我来说,没有比赦免本国的公民能给我更大的喜悦。”

恺撒的这一措施,对庞培的营垒起到了分化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对其中顽固分子的宽容,为后来埋下了隐患。

懦夫在未死之前,已身历多次死亡的恐怖了。

——恺撒

战争中最有效的事就是出敌不意。

——恺撒

马其顿征服者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Alexander,前356—前323),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亚历山大是古罗马马其顿国王菲力浦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聪明勇敢,12岁时他曾驯服过许多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菲力浦二世非常赞赏自己的儿子,他曾对儿子说:“我的孩子,去寻找一个配得上你自己的王国吧。马其顿这个小池盛不下你啊!”

菲力浦王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他专门为儿子请来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其授课。亚历山大13岁起,连续三年有幸得以与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贤哲朝夕相处,他同亚里士多德讨论哲学、政治、伦理等诸方面的学问,同时也涉及许多问题。亚历山大常说,他最尊崇的是亚里士多德,他爱亚里士多德甚至于超过他的父亲,因为后者仅仅生育了他,而前者却教会他怎样做高贵的人。

从外表上看,亚历山大身材适中,相貌英俊,有着竞技者的体形。亚历山大自孩提时代起就野心勃勃,甚至近乎目空一切。因为他腿脚敏捷善于奔跑,有人问他,是否打算在奥林匹克竞技场上较量一番。他答道:“是的,假若我的对手就是国王的话。”

如果把勇敢、骄傲和机智作为亚历山大得以称王的基本条件的话,那么,他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但亚历山大自孩提时起还具备第四种品质,即智力上的好奇心,这就尤其使他超凡出众。例如,在某次远征中菲力浦王曾多次不亲自理事。有一次,由亚历山大负责接待波斯使臣,而波斯又是亚历山大一心想征服的亚细亚庞大帝国。亚历山大的友善态度和有节制的提问使来访使臣们心悦诚服。他不去询问如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或波斯国王的服饰等幼稚问题,而是问起该国道路的长度和波斯国王的用兵才能和胆略等等。问到最后,一位使臣惊叹道:“这个孩子才真是一个伟大的君主,而我们的国王只不过徒有钱财而已。”

亚历山大16岁起,就跟随父亲四处征战,这也培养了他好大喜功、一心统治世界的志向。公元前336年菲力浦二世去世,20岁的亚历山大登上王位,并迅速平定了因为父王突然去世而爆发的内乱。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锁定在领土辽阔、资源丰富、财源滚滚的波斯。他以继承父志为名,对东方发动侵略战争,“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

公元前334年春天,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起身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像个国王!”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的进展,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随后,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平等和睦相处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波拉伐斯王国,波拉伐斯王国虽不及波斯庞大,但在当地也算得上一个强国。国王波拉斯能征善战,手下有步兵30000人,骑兵4000人,战车300辆,此外尚有一支独特兵种——战象200头,论数量,与亚历山大部队不相上下。当时正值夏季,大雨滂沱,河水较深,有真纳河天险可凭,因而波拉斯对于阻止亚历山大进攻信心十足。他听说亚历山大率兵向他的国家开来,就沿河布下军队,严加防守。而在每个徒涉场,除布置哨兵之外,还派大象“把守”。大象那样笨拙,为什么还派它们“把守”?原来马其顿的战马都来自北方,没有同南方这种庞然大物打过交道。它们一见大象就会因为惊惧而从船上跳进水中,这样马其顿的骑兵自然就无法过河了。

亚历山大深知渡河不易,也作了充分准备。他拟订了一个类似我国汉代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第一步,白天佯渡,疲惫敌人。亚历山大命令船只、皮筏在营地附近下水,佯装顺河来回航行,似乎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准备抢渡。波拉斯不敢怠慢,在彼岸也随敌舰航行方向,来回奔波,被搞得精疲力竭。第二步,夜间佯渡,迷惑敌人。白天佯渡一停止,马其顿人又开始夜间行动。亚历山大亲率部分骑兵,沿岸来回奔跑,边跑边呼冲锋的口号,似乎要趁夜幕掩护,偷渡过河,于是波拉斯又带着他的军队在对岸来回奔跑起来。这样一连数日,虚张声势。暗地里,却把大部分人马、船只和皮筏偷偷调往河流上游距原来营地约50里的地方。这里是真纳河转弯的地方,形成一个呷角,呷角上树木茂密。呷角对面的河中有一个岛屿,也长满了树木,人迹罕至。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屏障,马其顿人在这里进行紧张而认真地渡河准备工作。

当波拉斯发现敌人的大批骑兵集中在自己的左前方时,就把右翼骑兵也调到左翼,并让全部骑兵一齐向敌人骑兵发起进攻。亚历山大一见敌人骑兵出动,便命1000名马弓手同时放箭,波拉斯的骑兵顿时大乱。趁这机会,亚历山大带领骑兵飞驰而上,两支骑兵战作一团。波拉斯的象倌一见敌人骑兵冲来,就赶着大象前去阻拦,因而自己乱了队形。马其顿方阵步兵一直观战,等待时机,现在看到时机已到,便一涌而上,围攻大象,从四面八方投枪放箭。那些象倌毫无惧色,又驱赶大象向敌人方阵冲去,把马其顿方阵冲了个乱七八糟。波拉斯的骑兵勇敢顽强,乘势再战敌人骑兵,但因经验太少,训练不够,结果又败下阵来,再次退到大象附近。马其顿的骑兵、步兵步步进逼,向敌方的骑兵、战象拼命投枪放箭,波拉斯的骑兵伤亡惨重。特别是那些战象,因受重伤,疼痛难忍,就狂怒起来。它们东奔西跑,横冲直撞,不分敌我,无情践踏。而和大象挤在一起的波拉斯的步兵和骑兵又受敌所迫,无处躲避,很多人受伤,很多人死在象蹄之下。这时,亚历山大让骑兵在对方后面截击,而让步兵把盾牌靠拢,步步进逼。很多波拉斯的战士无法脱身,惨死沙场。这时留在西岸的马其顿的8000名步兵和3000名骑兵直接渡河,同亚历山大亲自率领的部队一起结束了这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