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怪诞博弈论
18611900000024

第24章 博傻游戏——股市里的猜心之术(1)

每个傻瓜都会从自己的失败中获得教训,聪明人则从别人的失败中收获教训。

——俾斯麦

玩扑克的时候只要放眼看一看,你就能看出谁是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么冤大头就是你自己。

——沃伦·巴菲特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

换句话说,人类就是一种游走在理性与疯狂之间的物种,“求生”与“找死”都是与生俱来的欲望。

投机是一门猜心的艺术,可惜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精通此道。高智商、高学历并不能使投资者在股市里变得聪明。投机不是一场智商130的人就能击败智商为100的人的游戏,它更像是一场“博傻游戏”。

奸诈的躁郁症患者

一个人当然不存在博弈的问题,但一旦你参与了投资,你就必须面对一个博弈对手——“市场先生”。

本杰明·格林厄姆,深谙股市博弈之道。他曾经举过一个“市场先生”的例子。

假设你在与一个叫市场先生的人进行股票交易,每天市场先生一定会提出一个他乐意购买你的股票或将他的股票卖给你的价格。

市场先生非常狡诈,他自称是一名躁郁症患者,喜怒无常。因此,在有些日子,市场先生很快活,只看到眼前美好的日子,这时市场先生就会报出很高的价格,其他日子,市场先生却相当懊丧,只看到眼前的困难,报出的价格很低。

此外,市场先生还有一个可贵的特质,他不在乎被人冷落,如果市场先生所说的话被人忽略了,他明天还会回来同时提出他的新报价。

格林厄姆提倡将市场先生当做仆人,而非向导。

市场先生对我们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报价,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市场先生看起来不太正常你就可以忽视他或者利用他这个弱点。

但是如果你完全被他操控,后果就不堪设想。

战胜心魔

在《投资信条》一书中,作者说,市场先生之于投资者,正如魔鬼对修行人的考验,被它所动则败,视之为浮云,他就无可奈何。

怎样才能战胜市场先生呢?格林厄姆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市场先生的本质:市场先生是一位诡计多端的躁郁症患者。情绪不稳就难免会出纰漏,他的破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你只需冷眼旁观市场先生的表演,等着他犯错误。

市场先生一定会犯错误,你所需要的只是耐心。就像我们知道天气变好后飞机就会起飞,于是我们可以一边聊天喝咖啡,一边在机场耐心等待一样。

在格林厄姆这种智慧型投资者面前,市场先生毫无办法。格林厄姆先生过于冷静,市场先生的不按牌理出牌不仅没有赚到便宜,反而把弱点暴露了。

当发现破绽时候,格林厄姆出手时候总是又快又狠。

格林厄姆战胜市场先生靠的是洞悉市场先生的性格特点。

对于股市菜鸟来说,他们常常被市场先生的情绪所传染,而变得比市场先生更加喜怒无常。

这样一来,主动权就跑到了市场先生手里,输家就变成了股市里的输家。这就使市场先生的诡计得逞了。

市场先生的装疯卖傻的策略是具有冒险性的,他要像梭哈老手一样,故意输掉几把,诱惑更多的傻瓜上钩。

小贴士:梭哈

扑克游戏的一种,以五张牌的排列组合决定胜负。这个游戏靠技巧,也靠运气,是现实人生的缩影。

所以市场先生的情绪化与格林厄姆的扑克脸策略一样,目的都是要赢钱。

市场即群氓

你并不是股市上唯一的玩家,市场上还存在其他投资客,他们也像你一样,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取投资利润。你的投机或投资行为,就不单纯是你与市场先生之间的博弈,还是你与其他投资客之间的博弈。

市场先生就是市场中所有股民行为的平均值,市场先生性格的不稳定是因为市场中“群氓”行为更为情绪化,更为不稳定。

市场是由人组成的。所谓市场先生,就是除自己之外,所有股民的总和的化身,格林厄姆洞悉了市场先生的弱点,其实也就是洞悉了股民群体的弱点。

马基雅维利说:“群氓总是被外表和事物的结果所吸引,而这个世界里尽是群氓。”

群氓,是指在群体行动中丧失了判断能力的人群。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称之为“乌合之众”。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传导与叠加,又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的繁荣与衰败。

所以,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

选股如选美

赌徒都有这样的经历:一开始手气特别好,莫名其妙地赢了一大堆筹码,飘飘然之际,又突然输了个精光。

股市也有点类似,一位股民说:“当我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发现傻瓜都在赚钱;当我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1908-1914年间,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成了“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

凯恩斯赚课时费的动机是为了日后能自由而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然而,仅靠讲课是很难发财的,于是,1919年8月,凯恩斯借了几千英镑进行远期外汇投机。

仅4个月时间,他就净赚一万多英镑,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

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和借来的本金全部赔了进去。

赌徒往往有一种捞本心态,要从赌桌上把输掉的再赢回来。7个月之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大获成功。受此刺激,他把期货品种做了个遍。

还嫌不过瘾,他就去炒股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不仅赚得盆满钵满,到1937年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他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富解释力的选股理论,这可以视为他投机活动的副产品。凯恩斯是最早把选股比喻为选美活动的经济学家。

他通过一个“读者选美”的例子描述人们选择股票的心理活动。

杂志刊登了100位候选人的照片,请读者从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中选者要通过公众投票产生,如果你的评选结果和最后的结果相同,你会获得一笔奖金。

由于最终是由最高票数来决定哪张脸蛋最漂亮,你应该怎样投票呢?正确的做法不是选自己真的认为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哪怕她丑得不堪入目。

投机行为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之上。股市投资和选美有类似的特点。

短期内,涨幅最大的大牛股不一定是你认为最好的公司的股票,也不一定是公众认为最好的公司的股票,它们肯定是这样的股票:

从投资者那里得票最多的股票。

谁是更大的笨蛋

有人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更大笨蛋理论,又叫博傻理论:

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你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你那儿把它买走。

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20元/股去买呢?因为你预期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儿把它买走。

正如格林厄姆所说:“短期内股市就是一台投票机!”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的服膺者,他说:“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把它从你那儿买走,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墨菲定律中有这样一条:让那些冤大头守住他们的钱财,是不义的举动(Itismorallywrongtoallowsuckerstokeeptheirmoney)。从澳门到拉斯维加斯,全世界开赌场的无不以此为座右铭。1920年,远在该条“墨菲定律”发明之前,纽约夜总会一位老板娘有一句蜚声一时的口号:“不要劝傻瓜停止花钱。(Nevergiveasuckeranevenbreak.)”

猜数博弈

1987年的某天,有人在《金融时报》上刊登了一则奇怪的竞猜广告,邀请银行家和商人参加一个数字竞猜比赛,参与者必须在0到100之间选择一个整数寄回去。谁猜的数字最接近所有数字之和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二,谁就是赢者。如果猜中数字的人不止一个,那么就以随机抽签的方式选出唯一一个赢者,奖品是一套协和航空从伦敦到纽约头等舱的往返机票,价值超过1万美元。

这个游戏,可以视为选美博弈的变形,其中,最容易被猜到的数字是0、1、22和33,存在以下几种选择:

1纯真或白痴的选择:“这个问题对我来说太复杂了,我随便选一个碰碰运气吧。随便猜一下,应该在50上下吧?”

2数学家的选择。有人纯粹从数学角度出发选0和1,这个选择没有将其他人的心理因素考虑进去。

3浅薄的思考:“别人对数字也不会有什么灵感,所以我没什么可害怕的。他们可能会随机地或通过其他简单方法选择数字。这意味着他们所猜的平均数会是50,所以我选33。”

4聪明过头的选择:“人们可能很聪明,但我对数字有着独到的认识。他们无疑会选33,因为他们认为这个问题很简单,所以我选22。”

人们总是想得过多或过少。此外,我们试图预测一般人会持什么样的观点,然后我们自己能看得更为透彻。

这个游戏是行为经济学家泰勒教授设计的,泰勒教授认为,考虑到所有因素后的猜测应该是13。

对股指点位押宝是经久不衰并将一直延续的智力游戏,但即便您英明盖世,猜中了22,结果却可能变成13!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庞齐是一个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干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发大财。他曾经在加拿大因伪造罪而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走私人口而蹲过监狱。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十几年的熏陶,庞齐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齐隐瞒了自己的历史来到了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