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共往事风云录(四)
18635000000045

第45章 用炮弹对话(1)

1958年,是中国大陆一个过热的年头。

这一年开始的大跃进,给历史留下一块灼伤。然而这一年开始的大规模炮击金门,虽然是一场震惊世界的炮战,是一场包括军事、政治、外交在内的事关全局和未来的复杂斗争,也是大陆与台湾的一种特殊“对话”。但最终保住了台湾不被他国染指。

美国与蒋介石的再度近乎,引起毛泽东极大警惕

1958年7月的一天,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

毛泽东坐在那张宽大的写字台前的圈椅上,手中夹着烟,低头看着桌上摊开的文件。这是外交部送来的一份报告,内容是有关美国派兵在黎巴嫩登陆,英军在约旦登陆后的世界形势分析。看过文件,毛泽东仰在椅背上,任香烟在指缝间燃烧,化成长长的烟灰,随着他的一声轻咳,烟灰落了他一身,卫士过来轻轻给他掸去。

毛泽东想到什么,伏下身子写起来。

自从5月9日中东危机爆发以后,毛泽东便密切地关注着那里的局势。这种关注,几乎到了寝食不安的程度。自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毛泽东及时调整了国内国际的方针政策,把主要精力逐步转移到为国内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的斗争策略上来。经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的外交努力,中美之间由不接触、不谈判终于走到了相互对话,过去那种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也有所缓和。

盘踞在台湾孤岛上的蒋介石集团虽然仍顽固地拒绝和平谈判,在政治上继续叫喊“反攻大陆”,但在人民解放军相继收复了浙东沿海诸岛屿,暂停对金门、马祖的军事攻势后,国民党对大陆沿海大规模的窜扰也有所收敛,台湾海峡两岸紧张的战争空气也在逐步地缓解。

回头再看国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所激发出的爱国主义热情,正在转换成建设新中国的强大动力。到处都是力争上游、比学赶帮的动人场面,照此发展,毛泽东甚至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曙光。

所以,他太想能少一点干扰,多一分宁静,一鼓作气,打个经济翻身仗。

可这世界偏偏不遂人意,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在这当口,中东地区爆发了一场反对本国亲美政府的武装起义,美国当局为了维护其在中东的利益,悍然介入黎巴嫩的内战。公然派海军陆战队以保护侨民为名在黎巴嫩登陆,占领了贝鲁特。同时,美国为了转移世界舆论对中东局势的关注,扩大对中国的威胁,放松了对蒋军军事行动的约束,积极地鼓动蒋介石“反攻大陆”,并从本国和地中海舰队调派大批军舰、飞机,加强了在台湾海峡活动的第七舰队的力量。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美国海军参谋长伯克,于6、7月相继对台湾进行访问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对美国要人的访台大肆进行渲染,其用意在于向世界宣布:美国决意与蒋介石政府共同防卫台湾。

蒋介石也洋洋得意地宣称:有了老朋友的合作和支持,胜利就有了保证。

所有这些,唤起了毛泽东高度的警觉:美帝国主义试图借中东危机来实现它使台湾海峡现状国际化的目的,以此来重建远东反共轴心战略包围圈,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事关祖国统一大业,毛泽东岂能等闲视之。

毛泽东有句名言,叫“坏事变好事”。此时,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就是要寻找这种“变”的条件。当他的目光注视着地图上金门、马祖两个小岛时,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在上面点了点,而后又回到圈椅里仰头默想。毛泽东还有一句名言,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使得他在真正下决心时变得慎之又慎。

他要通了周恩来的电话。

对方传来周恩来熟悉的声音:“我是周恩来。主席,你找我?”

“我看外交部的意见是可以的,但我们不能仅仅限于道义的支持。”

“主席的意思是我们要有所动作?”

“是的,但我们还是先礼后兵。”

于是,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美国侵略行径,要求美军立即撤出黎巴嫩。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表明中国对美国军事介入中东事件的严正立场。这一天,北京召开了50万人的声讨美国侵略政策的群众集会,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第三天,毛泽东在中南海亲自主持召开了有军委副主席、空军和海军负责同志参加的军委联席会议,布置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任务。毛泽东指出:“支援阿拉伯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不能仅限于道义上的支援,还要有实际行动的支援。打金门,就是支援黎巴嫩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金门、马祖是中国的领土,打金门、马祖,惩罚国民党军,是中国内政,敌人找不到借口,而对美帝国主义则有牵制作用。牵制他部署在远东的兵力不能西调中东,以减轻美国对中东人民的压力。此次行动以地面炮兵实施主要打击,准备打两三个月;以两个空军师于炮击的同时或稍后,转移南下,分别进驻汕头、莲城。”

厦门和小金门的距离只有2000多米,解放军前沿地大、小嶝岛和大金门距离最近,不到1000米。自1949年停止收复金门战斗以后,厦门前线和蒋占岛屿大、小金门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蒋介石以一个兵团的重兵防守金门,在厦门海堤未修建以前,解放军一直以一个军的兵力防守厦门。朝鲜战争停战以前,即从1950年至1953年,金门蒋军不断以海军袭扰福建前线沿海地区,并封锁厦门港、福州马尾港;其空军部队则经常空袭厦门、福州,特别是对厦门的空袭更为频繁;金门敌军自恃炮兵占优势,更是经常炮击厦门。为了保护沿海岛屿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渔业生产,改变双方军事局势,解放军早已制定了炮击金门的方案,中东地区国际局势的突变,对实施这一方案起了重大的促成作用。毛泽东的提议很快在会议上通过。

“主席,有没有想好由谁来担任此次战斗的指挥?”决议形成后,周恩来问。

“我的意见,还是由叶飞指挥。我们有必要把机会留给他。”毛泽东说。

与此差不多的时间,远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坐在总书记办公室里的赫鲁晓夫,也向有关方面发出指示。7月16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就中东局势向美国提出严正抗议。此后,苏联宣布其陆军、空军在邻近中东的南高加索和土耳斯坦举行陆、空协同军事演习。

但赫鲁晓夫的态度却是和缓的。他在给艾森豪威尔的信中一再强调的是“理智、冷静”,“各国的领导人不应通过煽动战争情绪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7月23日,赫鲁晓夫同意了西方国家关于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在联合国安理会会晤的反建议。但这个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建议立即遭到毛泽东的强烈反对。他以为赫鲁晓夫应该清楚,中国在安理会的位置还被国民党政府占据着,如果同意或默认这个反建议岂不等于承认台湾国民党政府存在的合理化?最后,赫鲁晓夫在毛泽东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撤销了这个动议。

毛泽东极为不满的是,苏联所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和努力,完全是采取了一种姑息的态度。事实上这也是赫鲁晓夫给已经“有所动作”的毛泽东发出了一个信号:大家庭成员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其家长的举动为准则。

毛泽东就不愿信这个邪。

就在这个当口,赫鲁晓夫通过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转达苏联希望在中国建一个潜艇基地、建长波电台以便与他们的舰队保持联络,并提出与中国搞联合舰队的建议。赫鲁晓夫这个建议一开始便遭到毛泽东的拒绝。毛泽东一眼就看穿了,这个建议表面上建立社会主义阵营的集体防御体系,而其实质是为了在全球与美国进行军事抗衡来维持其势力范围,同时实现以实力控制大家庭成员的目的。他当即表示:

“首先要明确方针:是我们办,你们帮助?还是只能合办,不合办你们就不给帮助,就是你们强迫我们合办?”

第二天,毛泽东又将尤金召到中南海,与周恩来、彭德怀一齐和他谈。毛泽东脸上十分疲倦,话还是说得很风趣:“昨天你们走了以后,我一直睡不着,也没有吃饭。今天请你们来谈谈,当个医生,下午就可以吃饭、睡觉了。你们很幸运,能够吃饭、睡觉。”

毛泽东烟抽得太多了,嘴里发麻,将剩余的一截烟放进烟缸:“我们言归正传,吹一吹昨天交谈的问题。就在这个房间里吹!我们之间没有紧张局势。我们是十个指头中,九个指头相同,一个指头不同。这个问题,我讲了两三次了,你忘了没有……”

毛泽东最后表示:“这次没谈通,可以再谈,可以每天向你谈一次。不行,我可以去莫斯科同赫鲁晓夫同志谈。或者请赫鲁晓夫同志来北京,把一切问题都谈清楚。”

鉴于中苏之间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又加上福建沿海地区连日暴雨成灾,影响了参战部队的调动和炮击准备工作的进度,毛泽东决定推迟原定7月25日开始的炮击金门的军事行动。

7月27日,毛泽东写信给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和军委总参谋长黄克诚:

德怀、克诚同志:

睡不着觉,想了一下。打金门停止若干天似较适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势。彼方换防不打,不换防也不打。等彼方无理进攻,再行反攻。中东解决,要有时间,我们是有时间的,何以急呢?暂时不打,总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这个主意,你看如何?找几个同志议一议如何?政治挂帅,反复推敲,极为有益。一鼓作气,往往想得不同,我就往往如此,有时难免失算。你意如何?如彼来攻,等几天,考虑明白,再作攻击,以上种种,是不是算得运筹帷幄之中,制敌千里之外,我战则克,较有把握呢?

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个原则,必须坚持。如你同意,将此信电告叶飞,过细考虑一下,以其意见见告。

晨安!

毛泽东

7月27日上午10时

信发出时,毛泽东上床睡觉了,但是仍睡不安,他在等赫鲁晓夫的回音。

毛泽东定下决心:“立即炮击金门!”

1958年夏收时节,为了在台风到来之前,把丰收的夏粮抢收回来,福州市的机关干部和部队指战员浩浩荡荡开赴农村第一线,帮助农民抢收。省委第一书记叶飞亲临市郊督战。省委突然派人通知他,火速回福州作战室接北京来的保密电话。叶飞急忙赶回去,直奔军区作战室。接过电话听筒,里面传来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王尚荣的声音,他传达总参的命令:“叶飞同志,中央决定炮击金门,指定要你负责指挥。”

叶飞好像没有听明白,感到纳闷:因为当时福州军区新任司令员韩先楚已接任自己的工作,自己虽然仍兼军区第一政委,但工作重点已转向地方了,这样一个重大军事行动,为何不由军区司令员指挥而由自己来指挥呢?于是他追问道:

“到底是不是中央决定要我指挥的?”

王尚荣回答非常肯定:“是,是中央决定的!”

“是不是毛主席的决定?”

“刘培善同志就在我身边,你可以问问他。”王尚荣说着,把电话听筒交给刘培善,福州军区副政委刘培善说:“一点不错,叶政委,是毛泽东决定要你指挥的!”

“韩先楚司令员现在北京,应该由他指挥呀。”

“那你就不用问了,这件事中央已经决定了。”

叶飞停顿了一下,说:“既然这样,那好,我接受命令来指挥。”

事关重大,迟疑不得。叶飞接受任务后,立即召开省委会议,安排工作。决定由江一真代替叶飞主持省委工作。立即组织前线指挥所,军区副司令员张翼翔和副政委刘培善协助叶飞工作,张兼前线指挥所参谋长。第二天,叶带张、刘由福州乘车奔赴前线,7月19日到达厦门,很快投入炮击前的准备工作,24日前完成了一切作战部署,就等中央下令。

7月27日,叶飞收到用电报转来的毛泽东致彭德怀、黄克诚的信。毛泽东的指示精神是“暂时不打”。叶飞接此电报后,立即找张翼翔、刘培善商议,觉得“暂时不打”确有好处,一是因为连续半个月的暴雨和台风,冲毁了43座桥梁,公路、铁路塌方严重,部队运转困难;二是在前期准备中,部队冒雨昼夜作业,极度疲劳,需要休整一下。三是前线力量还嫌不足,特别是空军进入福建前线的转场任务尚未完成,海军入闽部队也在调动中。所有这些,都表明推迟炮击时间较为有利。叶飞当即复电:推迟炮击时间,准备工作可以更充分。

这样,又有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这期间,空军以逐步推进的方式转场入闽。由于福建的几个机场已抢修完毕,第一批转场部队于7月27日顺利进驻莲城、汕头机场,尔后逐步向漳州及沿海机场推进,至8月13日进驻龙田机场止,基本上完成了第一线转场任务。为了加强福建前线空战的指挥,原志愿军空军司令聂凤智奉调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在炮击金门之前,展开了空战。因为掌握不了制空权,地面炮兵就遭空袭。在空战中,人民空军击落国民党空军飞机50多架,自己损失飞机20来架,其中有2架是被美制“响尾蛇”导弹击中的。最后,制空权被人民空军掌握,为炮击金门创造了条件。

海军舰队和岸炮部队也进入了福建沿海,彭德清奉命来任厦门海军司令员。炮兵调来约三个师,还有一个坦克团。重炮加坦克夜间通过福州开往厦门时,沿途的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说天天有警报、日日不得安宁的日子就要过去了。老百姓都在议论:

看这架势,不但要解放金门,台湾也指日可待啦!

8月20日,毛泽东在北戴河几经斟酌,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立即炮击金门。”他对林彪、彭德怀谈及此事时说:“我们立即集中力量,对金门国民党军予以突然猛烈的打击,把它封锁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方可能从金门、马祖撤兵,或困难很大还要挣扎,那时是否考虑登陆作战,视情况而定,走一步,看一步。”

当天,他让王尚荣通知叶飞赶到北戴河汇报。

叶飞接到命令后,从空军部队调来一架运输机,起程往北飞。北方正下着大雨,天空有一大片雷区,飞机只好降落在开封,第二天上午再次起飞,于下午3时抵达北戴河。

7、8月的北戴河,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它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部鸽子窝、金山嘴奇峰呷角,怪石突起,拱桥矗立;西部为连绵起伏的东西联峰山,覆盖常绿针叶林和落叶林;南为剥蚀浅丘,山峦起伏,苍松翠柏;北为剥蚀平原,土地平旷,农田阡陌。总之这里山清水秀,郁郁葱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犹如璀璨明珠镶嵌在渤海北岸中部,自古就为人们所瞩目,清光绪二十四年,北戴河海滨被辟为避暑区。毛泽东也喜爱这个地方,并赋有诗篇。

叶飞一到,毛泽东就向他详细询问了炮击金门的准备情况、炮兵的数量和部署以及实施突然猛袭的打法。会议室里,除毛泽东以外,还有彭德怀、林彪、王尚荣等人,地上铺开一张巨大的军用地图。毛泽东一面听着,一面看着地图。

汇报快完时,毛泽东突然问:“你用这么多的炮打,会不会把美国人打死呢?”

谁都知道炮弹不长眼,炸起来可不分什么人。叶飞回答:“哎呀,那是打得到的啊!主席。”

彭德怀插话说:“美国顾问一直配备到国民党部队的营一级。”彭德怀的意思是炮弹很容易伤及美国人。

于是人们都陷于沉思,一方面不太了解毛泽东的意图,一方面为不能避开美国人而伤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