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共和国风云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一)
18635500000034

第34章 海上军事行动(6)

这只破鼓禁不住众棰敲,几分钟后,这个恶贯满盈的“海上霸王”,就在军民猛烈的炮火下葬身海底了。

此次战斗,活捉敌少校副队长高建武以下12人,击毙敌中尉艇长以下11人,打胜了平潭海区第一仗。此后人们议论起这次战斗,都说军民联防,真是陶司令的一着好棋———虽说陶司令与战士们下起真棋往往是输多胜少,最后总是一摘帽子,搔搔头皮,连声说“向你们学习,向你们学习”……

第二年年底,陶勇亲临平潭岛视察。他一上岛,就对大队领导说:“你们最辛苦,也最光荣!”他看到山边、海边、路边许多地方用石块围垦的地上长着大包菜时,就问:“这是谁种的菜?”

大队长魏垣武回答:“是我们大队种的,准备支援山东灾区人民的。”

陶司令为之感动,说:“你们自己这样艰苦,还种菜支援灾区人民,精神可嘉。”他回头对随行的舰队后勤部申部长说:“我看三十一大队支援灾区的任务就免了吧?他们的任务由我们舰队机关分担好了。”申部长当即表示同意。

陶勇又问:“你们平时吃菜怎么办?”

魏垣武说:“原来是由基地派汽车到平潭城买,现在汽油紧张,我们是雇马车到平潭城去买。”

陶勇思索了一下,说:“三十一大队很艰苦,我看别的地方可以多节约一点,三十一大队还是派汽车买菜吧。”

因为陶勇每次外出就是带着后勤部长或是工程部长,总是就地解决问题,这就促成了下级都爱讲真话,因为假话只能骗自己,得不到实惠。

所以汇报中,魏垣武把什么问题都倒出来了。海潭海峡是有名的涌浪区,风大浪高,不是下雨,就是刮风,舰队出海时,干部、战士的衣服常常全部被海水打湿,特别是冬天,身体弱的同志经常冻出病来。魏垣武希望能给舱面人员每人发一套出海服。陶勇当场做出决定:“给高速炮艇舱面人员每人发一套出海服。

50吨的炮艇每艇发15套,大队部也发15套,谁跟艇出海谁就穿,不能丢失。”

他当场交代由申部长办理此事。大队干部一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那天晚上,陶勇又对大队干部们说:“你们对部队要求很严,这很好。但是,关心部队,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提高战斗力的一个方面,严格与爱护是统一的,现在,你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要围绕着尽快在这里站稳脚跟,适应环境,像个钉子牢牢地钉在这里,让敌人头疼,明白吗?”

其实这也是陶勇自己的原则。

可有些事并不是下了命令就能实现的。

一年多以后,陶勇再次来到平潭岛。他发现出海服的问题还没有落实。他心里很气,但不声张。他叫仍然跟随他的申部长跟炮艇出一次海,说:“你什么事也不要做,权当到海上看看风景吧。”

一个航次回来,申部长从上到下湿了个透。他把湿乎乎的军服拎起,一下艇就对陶司令一个劲念叨:“的确该发,的确该发!”

陶勇明知故问:“该发什么呀?”

“的确需要出海服,我回去亲自办这件事,不管怎样一定要解决!”

陶勇戳戳申部长湿衣服与皮肤间的气泡,笑着说:“你也知道海水咬人哪!”

炮击金门,鱼雷艇秘密行动

1958年夏天,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彭德清打点行装,准备到南京海军学院学习,正在交代工作去南京的时候,陶勇司令员找他来了。

陶勇说:“老伙计,你先别走,我有重要的事情和你商量。”

陶勇向他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要炮击金门,惩罚蒋介石,打击金门、马祖地区国民党军队的气焰的指示,随后说:“海军把任务交给我们舰队,我的意见,你对这些地区、海域情况熟悉,由你去指挥,你看怎样?”

“这有什么说的?我服从。”彭德清爽快地回答。

“好。任务很紧,你准备一下,立即搭乘飞机去北京接受任务。”

去北京海军大院接受任务后第二天,彭德清又乘专机返回上海。到达上海时已是下午1点多钟。来机场接他的车直接把他送到陶勇司令员的办公室。

一见面,陶勇便急切地问:“接受任务的情况怎样?”

“你让我喘口气,我的肚子饿得直提意见呢!”彭德清半开玩笑地说。

“呵,你看,急得连饭都忘了。我也没吃,一直在办公室等你呢。”陶勇说着,叫警卫员把饭菜送到办公室,两人边吃边谈。

吃完饭,陶勇又同彭德清一起去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处汇报。在回舰队司令部的路上,陶勇要彭德清立即动身去福州参加作战会议。而且关心地对他说:

“海军福建前指,是在福建总前指统一指挥下,执行协同作战任务的,我们海军要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打好仗。战时情况复杂,要注意蒋舰、美舰混在一起,仗一打起来,美舰可能会吓跑,如果美舰胆敢向我们开火,那就蒋舰、美舰一齐打。你知道美国佬没有什么了不起,在朝鲜战场上,我们不是同他较量过吗?你就赶快上火车赶路吧!”

就这样,彭德清抽空回家匆忙拿了几件换洗衣服,连爱人、小孩的面都没见,就赶火车去了。由于几天疲劳奔波,一上车倒下就睡,一觉睡到福建邵武……

在厦门海域,海军只部署了少量岸炮和快艇,从未进驻过鱼雷快艇部队。现在,怎样把一大队12条鱼雷艇从上海锚地鬼神莫测地弄到厦门去,这是送走了彭德清之后,陶勇开始劳心费神的头等大事。

有两条路线可选。

一条是海路,自己开过去。海路航程约700海里,温州以北无大碍,白天亦可航行,洞头岛以南便进入马祖、金门等敌占岛封锁线了,白天难以顺利通过,即便夜晚,要想躲开敌人各种手段的观测也有困难。

一条是陆路,用火车运过去。火车速度快、保密系数高,无疑比海路优越。

但每条鱼雷艇长约20米,而火车平板车每节才十几米,鹰厦铁路又依山傍水,道路弯曲,隧道有100多座,鱼雷艇能不能装上火车,装上了能不能运过去,运过去了能不能卸载下水都是问题。

南京军区军运处、东海舰队军运处和上海铁路局集中群众智慧,提出了以3节火车平板车运载2艘鱼雷艇的方案。为了解决转弯不受影响,有人又提出可以将两艇首相对,使艇首伸到中间一节平板车上,而艇的重心则落于前后两节平板车,当火车运行转弯时,艇首可在中间一节平板车上左右摆动,自由调节。上海有了办法,厦门积极呼应,彭德清在和平码头,几天内抢建出250米长双轨铁路,使鹰厦铁路终端可直达岸边,并调来50吨吊车一部,以确保22.5吨重的鱼雷艇平稳入水。

鱼雷艇车运南下难题终获解决。上海张华浜车站岗哨林立严密警戒,陶勇亲临现场,指挥鱼雷艇装车和伪装。是夜,张华浜内无“海军”,鱼雷艇一大队官兵全部着黄绿色陆军服。这也是陶勇的主意,并亲自打电话向上海警备区借来一批陆军服装,为的是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扰乱敌特视听。鱼雷艇们也穿上了“衣服”,掩盖上大篷布,一列车鱼雷艇变成了一列车大米、苹果或你猜什么都成的普通货物。

运载快艇的专列是铁道部从锦州机务段专门调拨的。这辆机车是抗美援朝的功臣车,机车组14名成员大都是共产党员,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专列经过的每一车站,都是站长亲自值班,不管在哪个站停,专列都夹在中间,两边有货车挡着,车站把饭菜送上车。沿途所有桥梁、涵洞都有民兵站岗。

8月1日凌晨,专列到达厦门,开进山洞,在山洞里呆了一个白天,夜间开到码头卸载。卸载用的铁路吊车,是陶勇亲自打电话请求铁道部门调运的当时全国唯一一台30吨铁路吊车。整个车运行动周密细致,万无一失。

在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下,12艘鱼雷艇被陶勇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搬到了厦门前线。

8月22日夜,6艘鱼雷艇离开虎屿,沿海岸线采取最低速度航渡,一进入敌雷达工作范围,就编成并列方阵形的密集梯队,一艘紧挨一艘。

这样,在敌方雷达荧光屏上,6艘鱼雷艇组成的反光信号和1艘75吨护卫艇的反光信号差不多。因为,鱼雷艇是铝合金壳,回波信号弱;护卫艇是铁壳,回波信号强。雷达显示的6艘鱼雷艇就成了1艘护卫艇,达到了隐蔽的目的。

快艇进驻待机点镇海角定台湾的前一天,厦门港航运公司的12艘大型机帆船就到定台湾分散抛锚,2艘帆船夹1艘快艇,并预留下鱼雷艇锚的位置。快艇在天亮前进驻定台湾,分别靠上机帆船,放倒雷达天线,用防空网遮住艇体。帆船升起风帆,挂满渔网,把紧靠在内侧的小快艇遮掩得严严实实。

上午,海军福建前线指挥部彭德清司令员到定台湾看望快艇部队,大队参谋长张逸民从指挥艇下来,乘舢舨到陆地迎接。彭德清说:“我看了半天,以为你们没到。”

为防止暴露目标,隐蔽期间部队规定:白天人员不得在外面走动;夜间严格灯火管制;不准往海面抛物品;不准煮饭冒烟;不准发出大的响声。

当地政府组织也很严密。机帆船上有党支部,快艇部队的食宿均由帆船负责;厦门航运公司的领导亲自在现场督战,民兵对通往港湾的陆路和水路,实行严密封锁。

快艇进驻定台湾的当天,国民党空军飞机两次从上空飞过都没有发现鱼雷艇。国民党海军向台湾当局及美军顾问团保证;金门前线共军没有海上进攻型武器。一直到战斗打响,国民党军始终没有发现鱼雷艇到福建前线。我军侦察部门截获金门防卫部向台湾报告:“我前沿阵地加强日夜观察,没有发现共军有任何调动兵力的迹象,那种共军要袭击我军的说法,纯属谣传,不要轻信,把自己搞得神经过分紧张。”

战前出色的隐蔽措施以及国民党军的毫无防备,为人民海军首战突袭成功创造了条件。

8月23日下午,炮击金门开始,惊天动地的炮声震撼大地。隐蔽在定台湾内的快艇部队看不见密集的炮弹带着曳光飞掠海空的壮观场面,但听得见隆隆的炮声似雷声滚滚,经久不息,战斗情绪高昂。指挥所赋予快艇部队的作战任务是夜间出击攻击敌舰。当夜没有情况。

8月24日2时05分,指挥所通报敌情:国民党海军4艘军舰组成的运输船队从马公来金门,其中“中”字号1艘(“中海”号坦克登陆舰)。运输船队大约16时左右抵料罗湾。16时30分,“中海”号等4艘舰船抵达金门海面。

17时15分前指首长决定:岸炮先打新来“中”字号,当敌逃窜时,快艇则坚决把它消灭。

18时07分又强调:快艇大队在“中”字号出料罗湾后要包下来。此时,指挥所赋予快艇大队的任务很明确,要击沉刚从台湾来的“中海”号,要击沉进出料罗湾的“中”字号坦克登陆舰!

这时,金门海域有2艘“中”字号,一艘是“中”字号改装的“台生”号运输船,一艘就是“中海”号坦克登陆舰。满载排水量均为4080吨,装备有8门40炮和14门20炮(“台生”号火炮已拆除),是当时国民党海军吨位最大的舰船。8月23日炮击开始时,“台生”轮正在金门料罗湾双打街卸货,连中5发炮弹,甲板冒烟起火,但损伤不大。舰长紧急倒车驶离岸滩,在料罗湾东南岸炮射程之外的海面抛锚观望。

24日17时18分,金门国民党军炮群经过比较充分的准备,抢先开炮,集中轰击莲河、围头解放军炮兵阵地,发弹3500余发,凶狠而猛烈。目的很明确:

掩护料罗湾内的卸载。

乘此机会,“中海”和“台生”号迅速抢滩卸载。“台生”号装载的主要是弹药,卸载较慢;“中海”号运送的主要是人员,输送较快。这样,前线指挥部计划阻止“中海”号进入料罗湾,在海上用岸炮和快艇将其击沉的方案未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