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当代浙江概览
18637800000021

第21章 浙江城乡(7)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畲族民居南北无墙,独具特色。大多畲族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畲语称住房为“寮”,木结构瓦房居多,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其构筑特点是“堂前天井堂后鱼,粮仓暖阁廊边栏,祖宗牌位居中座,南北无墙显民风”。家人外出干活,大门、房间门皆不上锁,畲家人少有偷盗抢劫。畲族待客热情,善热食、好酒、喜茶。如有尊贵客人到来,要做“糯米耙”(麻糍)、做豆腐、杀鸡或宰鸭,即便在艰苦的岁月里也要想方设法弄点肉,备点自家红酒,磨上“豆腐娘”悉心款待。过年“杀年猪”时,宴请全村宗亲,尽情享用。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畲族家家都酿酒,以酿制糯米酒为主,酒精度一般在10-30度之间,色泽鲜红透亮,酒香芬芳扑鼻,酒味清爽香醇。畲族家家种有绿茶,人人爱喝绿茶,家中来客,邻居串门,即以茶相待。

畲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优美动听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有粗犷、奔放的舞蹈和富有哲理的语言,有工艺精巧的刺绣编织等,尤以民歌为胜。畲族是个善歌的民族,山歌是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口头文学,伴随着民族的历史进程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畲歌包罗万象,畲族人民能信手拈来,即兴而唱。劳动闲暇,以歌为乐;恋爱婚姻,以歌为媒;喜庆节日,以歌为贺;社会交往,以歌代言;丧葬祭祀,以歌代哭;敬祀先祖,以歌代辞。畲族常言道:“肚中歌饱人相敬,肚中无歌出门难。”畲族有丰富多彩的畲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打尺寸”、操石磉、骑“海马”、畲族武术、压加、赶野猪、抄杠、稳凳、摇锅、打篾球、节日登山和竹林竞技等。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清明、农历的三月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农历三月三是畲族的乌饭节,是畲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畲乡也把这天办成畲族的对歌节。畲民在三月三要吃乌饭(用乌枝嫩叶汁浸糯米做出的饭),这是畲族的保健风俗。

景宁不仅有着独具韵味的畲族风情,还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产。景宁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是全省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有林地2398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29万亩。县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779座,98%的地表水是二类以上水质,森林覆盖率达779%,栖息着500多种珍稀动植物和4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生物物种十分丰富。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报告显示,景宁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5位。

生态旅游前景看好,目前已建“中国畲乡之窗”、“云中大说”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被评为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景宁的茶叶名扬天下,出产的惠明茶早在1915年就与贵州茅台酒、天津泥人张一起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再次获得金奖,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景宁先后荣获“中华茶文化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称号。景宁的人工栽培香菇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景宁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

景宁的畲族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保护,畲族文化的品牌日益响亮,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民族民生不断得以改善,成为名副其实的畲乡乐土。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4亿元,财政总收入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0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02元,其中畲族农民人均年收入为5470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120个民族自治县中排名第13位。全县43个民族村全部安装了有线电视、广播和程控电话,26个村完成村庄整治,24个村通过小康村验收,4个村完成民族特色村建设,景宁的畲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正大步迈向全面小康。

综治典范——枫桥镇

枫桥镇地处诸暨市城区的东北部,区域面积165平方千米,现有人口96万,其中常住人口76万,辖28个行政村,2个社区。

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1963年毛泽东对此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

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面旗帜,枫桥镇也因此成为综治工作的一个典范。

40多年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不动摇,深入实践,大胆探索,不断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使“枫桥经验”

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了“党政动手、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的工作新格局,较好地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和“矛盾少、秩序好、发展快、社会稳”的目标。

2008年,枫桥镇成功举办“枫桥经验”45周年纪念活动,集中展示了综治中心等7个“枫桥经验”示范点建设,被誉为新时期中国农村治理的样板;2009年枫桥镇第4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并捧得浙江省首只代表综治最高荣誉的“长安杯”;2011年,枫桥镇作为全国唯一的基层代表在中央综治委召开的纪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颁布20周年座谈会上作了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的典型发言。

枫桥向为浙东名邑,古有“婺越通衢”之称。枫桥因枫溪得名。隋朝时,曾在枫溪渡口架桥建驿站,称之为枫桥和枫桥驿,枫桥地名即由此来。

枫桥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枫桥先民就在枫溪两岸繁衍生息。古越国前期曾在此建都(称“大部”)。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一度为义安县治,形成了繁华一时的三里长街;宁宗开禧年间(1205-1207年),辛弃疾曾于此申置东尉司。元设巡检司。明为驿辅。清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设枫桥镇。民国元年(1912年)设枫桥乡。

1932年,枫桥曾修建小铁路,集市贸易十分兴旺。新中国成立后枫桥一直是镇、乡、公社、区所在地。

枫桥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由来已久,蔚然成风,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东海文化明珠镇。宋元时期的藏书楼就被时人誉为“越中之冠”。

仅宋、元、明、清四朝,枫桥就有进士35人、举人68人。历代名人辈出,被尊为“枫桥三贤”的王冕、杨维桢、陈洪绶,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的着名人物。近现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科学家、院士、文化名人及仁人志士。枫桥现存宋代的东化城寺塔、明代的小天竺以及枫桥大庙、三贤故居、始皇刻石等7处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枫桥还是中国名品衬衫之乡、中国衬衫名镇,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镇和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十大生态旅游名镇、浙江百家旅游集镇等荣誉称号。

枫桥经济发达,业兴民富。全镇拥有各类企业7646家,规模企业近90家,上市企业2家,从业人员42万余人,基本形成以纺织服装、机电(汽配)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为支柱,针织、塑料、建材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经济格局。2010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83亿元,工业总产值121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39元。枫桥作为省级中心镇,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城镇建设,倾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生态宜居新城。

农民之城——龙港镇

龙港镇地处温州南部鳌江入海口南岸,以“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而闻名。龙港镇隶属苍南县管辖,面积83平方千米,下辖107个行政村、3个社区,户籍人口261万,外来流动人口约10万。

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往城市文明,更企盼良好的市场交易和信息交流环境,以充分释放他们的经济活动能量。龙港建镇,正符合了周边农民的意愿。1984年刚建镇时,龙港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龙港镇勇于改革,大胆探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三大改革”。

一是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解决了农民进城问题。龙港敞开大门欢迎市民进城,联合农民造城,吸引各地先富起来的农民到龙港建房办厂,迅速地集聚了人口规模。目前建成区面积16平方千米,人口16万,居民大多是从周边乡镇搬迁过来的。

二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解决了城镇资金的问题。龙港镇将土地按地段分为不同等级,以收取市政设施费的形式,进行土地有偿出让。

1985年底,征收了1000多万元设施费,基本上解决了“三通一平”建设所需的资金。

三是发展民营经济,解决小城镇的发展问题。“地不分东西、人不分南北”,鼓励各地农民到龙港办厂开店、务工经商,大量发展家庭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态势,打下了印刷、纺织、塑编等主导产业的基础。到1986年,就有浙闽两省六县市的2万多农民进城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