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18675400000004

第4章 无可无不可

无可无不可

史书上记载了孔子的一件轶事。孔子有一天看到麒麟孤单地站在路旁寻觅伙伴,他因此感叹天下没有人能理解麒麟的志向和抱负。当时,子贡侍立在孔子身边,听到先生叹气,于是询问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

“不怨恨上天,不责备别人,努力学习以求实现理想,了解我的人难道只有老天爷吗?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玷污自己的身体,伯夷、叔齐不正是这样的人吗?我与他们不同,我无可无不可。”无可无不可,这是孔子之所以名垂千古的地方。

孟子在公孙丑询问伯夷、伊尹、孔子三人有什么不同时回答说:“他们的处世之道不同。不是他认可的君主不服事,不是他认可的人民不使唤;天下太平时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时就抽身而退,伯夷是这样的人。

要是君主都能服事,只要是人民都能使唤,天下太平时做官,天下混乱也同样做官,伊尹是这样的人。能够做官就做官,能够隐退就隐退,能够长期做官就长期做官,能够马上离开就马上离开,孔子是这样的人。孔子的境界不是伯夷、伊尹所能追赶得上的,孔子令人高不可攀之处,就在于他无可无不可。”

领导者到底是有可有不可,还是无可无不可,这要看他的胸怀是否宽广,器识是否高远。

在我国历史上,楚霸王项羽是“有可有不可”一类领导者的代表人物,汉高祖刘邦是“无可无不可”一类领导者的代表人物。试想,如果项羽能多听范增的一些谏言,不固执己见,不好大喜功,不刚愎自用,或许霸王别姬的悲剧不会发生,汉朝历史也将重写。而刘邦与项羽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虽有权对所有事情拍板,但他能广泛听取意见,博采众长,尤其对萧何、张良的建言无不采纳。萧何月下追回韩信之后,他希望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刘邦本意认为不可,可是在萧何的力劝之下,他认为无不可。当韩信略定赵、燕、代诸城,又尽取三齐土地,派遣使者面陈刘邦请示自立为假(代理)齐王时,刘邦一听不由得怒发冲冠,认为不可。可是在张良分析了眼前的形势之后,又认为无不可。正是刘邦有这样豁达的胸怀和权变的态度,因此得以问鼎天下。

又据历史记载,建武五年(公元29年)正月,汉光武帝刘秀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护送马援西归陇右。西州上将军隗嚣一见马援到来,十分欣慰,与之同卧同起,询问刘秀的情况。马援说:“此人才明勇略,决非常人可比;且能开心见诚,无所隐蔽,阔达多大节,似与汉高祖同。至于博览经书,文字口辩,处理政事,前世无比。”隗嚣一见称誉刘秀,心中很不是滋味,思虑找个缝隙,借以诘难马援,便将刘秀与乃祖刘邦相提并论,问道:

“此人与汉高帝相比,谁人更胜一筹?”马援对先朝开国之君,难免心存忌讳;尤其以子孙比先祖,也不可直言无讳,所以只得笼而统之地答道:“不如也。”但以他的机智和应对天才,还是把彼此优劣映照出来。他接着说:

“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指刘秀)好吏士,动止合节度,又不喜欢酒。”

马援说刘秀“不如”刘邦,就在于刘邦无可无不可。

只有无可无不可,才能显示领导的胸怀浩大广博,才能显示他的领导工作平易宽简。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之所以成为千古圣君,就是因为他们对待一切事物都是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因此他们能聚合众多圣哲豪贤的智力睿力勇力作为一己之力量,集合众多圣明高深的见解作为一已之见解,这样的领导自然比那些目空一切、忘乎所以的人强过百倍,在天下难以寻找出对手来。

唾面自干的雅量

古代的贤明君主,之所以对前来进谏的人都要礼拜,是因为他们对建言有无可无不可的胸怀;古代的仁人志士,之所以能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因为他们对生死有无可无不可的胸怀;古代的谦谦君子和德高望重之人,之所以遵循道义而天下闻名,是因为他们对名利有无可无不可的胸怀。

一个人有了无可无不可的胸怀,他的容人之量就显露无遗。有容人之量的人心中都有个主宰,有个辨别。这个主宰、辨别,就是雅量。

唐史记载,娄师德生活在唐初“出将入相”的高宗、武则天时期,历任监察御史、左金吾将军、同凤阁台平章事等要职,参预政府机要,行使宰相职权。娄师德为人宽恕厚道,颇有容人之量。娄师德身居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名平章事时,由于身体肥胖,行事迟缓。有一次上朝参觐时,同行的李德昭在路上等得不耐烦了,便咒骂他是庄稼汉,娄师德则一笑置之,且不无风趣地以“我不做庄稼汉,谁做庄稼汉”之语轻轻带过。

娄师德不仅为人宽厚谨慎,一生中也从不计较他人对自己的蔑视和冒犯,“唾面自干”。娄师德任宰相时,朝廷恰授其弟为代州刺史。对此娄师德深感不安,自己年少无才而备位公卿、参预政要,胞弟又出任州郡刺史,独挡一方,这在当时实可谓荣宠过盛。娄师德说:“树大招风,乃人所共嫉。你今后打算怎样对待世人的嫉妒呢?”深受乃兄濡染的弟弟颇能领悟家兄的忧虑,便跪下来向兄长谦逊地表示:“从今往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也只是轻轻擦去了事,绝不叫兄长为我担心。”没料到娄师德却更为不安,他说:“这正是我为你所担忧的地方,人家向你的脸上吐唾沫,是因为他恨你。如果你将脸上的唾沫擦掉,岂不违背了那个吐唾沫的人的本意?你这种行为只会更加激起他人对你的痛恨。脸上的唾沫不擦也会自干,不如笑着接受为妙。”弟弟当时就表态一定按兄长说的去做。

当别人将唾沫吐到脸上不擦掉而让它自动风干,这种态度足见娄师德的宽容;笑着接受别人朝脸上吐的唾沫,这种态度足见娄师德的雅量。

唐史中还记载,武则天有一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回答:“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实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弄清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气量大,胸襟宽,很有领导风范,更加赏识他,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这种不想知道是谁在背后诬陷自己的心态,就是一种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