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概论
18736500000039

第39章 创新环境(3)

科学创新也同物质生产一样,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设备、仪器、情报资料,建立合格的实验室,人们的创新活动才不会是凭空想象,科学才会发展。同时,创新活动又是一种脑力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只有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创新个体的获取与他们的创新成果成比例,才会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反,如果不分创新价值大小,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或是创新主体的劳动所获低于简单劳动者,这种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行为,必然会损伤创新个体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对科技人才的管理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探索性,应允许创新者根据自身的专长和爱好选择创新目标,应允许失败,坚持灵活性和民主性原则。由于创新群体的不可忽视性,也必须坚持互补性原则,使群体中的个体有互补效应,这种互补将使得个体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在集体中得以充分的表现。

2.学术环境与创新

学术环境中也有诸多因素支持或约束着创新活动。其中主要的有科学协作、图书资料、实验技术设备等,它们发展的强弱也影响着人类的创新。

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社会化和整体化,这就要求加强科学协作,联合攻关。手工业式的个人创新活动正渐渐地被集体创新所取代。20世纪30年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更加突出,科学创新的规模日益扩大,科学创新的集体也日益庞杂,出现许多跨学科的创新目标,因此,迫切需要各种专长的创新者联合起来,共同创新。科学的协作将会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获取大量资料信息是人的创新活动中所必需。图书资料则显得尤为重要。

进行创新就必须继承前人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大部分是以图书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据美国科学基金会统计,现代一个科技工作人员在阅读图书资料上花费的时间占全部科学创新时间50%,而其他如设计、思考的时间占57.7%,实验和研究时间占33%,写论文、报告时间仅占9.3%。由此可以看出,查找资料的工作占据个人创新活动的1/3-2/3时间和精力。如何缩短这部分时间,对创新活动的总时间的减少和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总之,图书资讯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智慧结晶,它是创新活动的重要资源和财富,是联系不同时代创新主体智力的纽带,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建立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图书馆、展览馆、科学中心有利于人们进行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也必然离不开科学实验技术设备,如各种仪器、仪表、材料、试剂等。实验技术设备为创新活动提供工具和测试手段。显然,若没有显微镜不可能产生细胞组织学,没有天文望远镜也不会有恒星天文学、射电天文学,没有高能加速器、粒子对撞机,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创新不可能取得成果。同样,实验技术设备也为创新提供了劳动对象和各种原料。更可贵的是,它还可以部分代替人脑的劳动。电子计算机以它迅速而准确的计算,大大减轻了创新个体脑力劳动,提高了创新效率。因此,创新活动中,应重视实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与发展。

3.群体环境

在创新活动中,要想使个体的创新得到最佳的发挥,就需要注意创新群体的智力结构组合。

有研究表明,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对创新是不利的,即使这个人可以起到榜样作用,对个人的创新也不一定总有促进作用。所以在个人与集体之间便存在矛盾,解决矛盾就需有良好的创新群体的结构,这一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1)齐全性。创新群体理想的最佳智力结构应是组织能力因素、专业能力因素、年龄能力因素与能力特点因素都齐全,并且要求这几种因素自身都要有一定的差异。

在组成创新群体时,既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因素,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因素,既有中老年工作者,又有年轻的成员等。(2)互补性。每个个体智力结构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最佳创新群体要求把各个个体的智力优势,集中形成创新群体的智力优势,使创新群体起到智力放大器的作用。(3)协调性。最佳的创新群体的智力结构,应能使集体中各个成员各展其能。因此要求群体的智力结构具有协调性,以便提高群体智力。(4)高效性。最佳创新群体的智力结构应是高效的,它是个体智力的放大器,智力结构中群体智力应大于组成该群体各成员个体的智力之总和。

4.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在创新环境整个系统处于非主要位置,但它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许多人的创新活动是在有了稳定的工作环境,摆脱了许多生活之忧而实现的,它与创新潜能的实现有一定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在促进创新潜能得以实现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较为重要:(1)工作中较为自由的环境;(2)职业具有稳定性的工作环境。两者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对个体的创新性起促进作用。可见,最佳的工作环境就是最少的外部限制、最少干扰、最少的后顾之忧等,这样才会使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最小。

(第三节) 自我环境与创新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否正常发挥,社会环境固然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这只是外因,关键还在于创新主体本身,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利于创新和阻碍创新两种自我环境的特点,以便在创新实际中发扬优点和克服不足,更好地进行创新实践,更多地发挥主体创新潜能。

一、利于创新的自我环境

利于创新的自我环境大致包括知识、能力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内容。

1.创新知识

创新离不开知识的支持,良好的知识体系是创新主体自我环境的基础,是创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和,它反映了现实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也是进行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前提,而且,知识的不断积累也会丰富人们创新资源。贫瘠的知识矿藏里提炼不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就像万花筒和变色龙给人的启示,里面各种形状的图形或“色素细胞”越多,可以拼出来的图案或颜色也就越多。同样,一个人头脑的知识库中的知识储备量越多,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度就越大,所蕴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就越多,构想成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可能性也越大。美国数学家泰勒指出,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试想一个想在数控加工机床方面有创新设计的人,不懂得齿轮传动原理、数控技术、机制工艺、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那一定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搞一件小发明,写一篇科技小论文,只靠单一学科的知识或某一方面的信息,恐怕也是难以如愿的。在创新活动中,只有知识广博、信息灵敏、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易于在多学科、多专业的结合中求得突破。

知识作为人与客观世界联系的中介,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包括理论知识(通常表现为书本知识或其他间接知识)和实践知识(通常表现为经验知识和直接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往往凝聚了人类多年实践和思维的精华。一个人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

20世纪30年代初期,年轻的蔡尚思立志研究中国思想史,便来到藏书丰富的南京国立图书馆。图书馆一位馆员问他:“先生,您准备呆多久?有何读书计划?”蔡尚思说:“打算把历代文集全部读完。”馆员一听,不禁一愣,上下打量这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直率地说:“没听说过,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也没有这样读法,况且您研究的是思想史。请问,准备读几年?”蔡尚思见对方瞧不起自己,心里颇有不快,但他想起自己在中学时已养成较好的读书习惯,就充满信心地说:“我可以与时间赛跑,一天读16-18小时的书,以一天等于普通人三天的速度去读。”

为实现这个目标,蔡尚思的铺盖搬进了一间破旧狭窄的斗室,借来一部《图书总目》,然后将诗、词、歌、赋、曲以外的所有历代文集,依次一部部读下去。他苦苦坚持了一年多,奇迹般地读完了数万卷历代文集,搜集到数百万字的中国思想史资料。金陵苦读,为蔡尚思的学术研究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到20世纪30年代末,他便写出了高水平的《中国思想史研究法》、《中国思想史纲要》等着作。

着名历史学家蔡尚思苦读的故事,很能说明基础知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新的成果的诞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如果把创新的成果比作轰然升空的火箭,那么,长期艰苦地在各方面打好基础,就犹如修筑装备精良的火箭发射基地。火箭能不能升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射基地修筑得怎样。

因此,学习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是创新环境中自我环境培养的基础。

我们必须认真、牢固、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才有可能产生或激发创新思维。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新观念、新发现、新发明和新的管理模式在不断丰富人类的知识宝库,已有知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逐步增添新的内容。经过实践检验,一些观念和结论被遗弃了,一些原来认为是无足轻重的知识因人类实践的需要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之相反,一些曾被认为是很重要的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却转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有些知识在新条件下,人们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许多新的知识领域。因此要求我们在学习、补充知识的时候,应对当代科学知识发展变化的特点有一个正确认识,避免用静止的、凝固的观点去对待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充实、更新才能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在保持知识库中知识信息和动态更新的基础上,创新人才还应考虑合理的知识结构。在知识浩瀚、“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一个人无论能力有多么大,即使有电脑作辅助工具,也只能掌握知识沧海中之一粟,并且事实表明,并非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好,有时过多的知识信息反而会妨碍和限制创新。因此,学习知识就要注意培养具有特色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挥。千万要避免在学习中有形知识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时时注意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塑造有利于创新的自我知识环境。

2.创新能力

“知识就是力量”,这是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一句名言,曾经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时代,至今还有深远影响。但在今天,仅具有“静态”的知识并不会产生创新能力,只有与能力、素质相结合才会在创新中发挥威力。许多研究表明,高智力不是创新所必需的充分条件,一些高智力的人非常有创新性,而有些智力水平一般的人也能够展现出创新才能。一般创新个体还应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意外收获的能力,这些都需要平时生活、学习中自我培养和强化训练。

(1)敏锐的感知能力。富有创新性的个体往往都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强,具备良好的观察、思考能力。尽管观察力人人都有,但观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取得的收获却是大相径庭。如果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视而不见、见而不疑,就无法从观察中悟出创意。伦琴发现X射线、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柏琴发明苯胺紫人工合成染料、三负德七发明永磁合金、赵跃荣发明番茄V型栽培法等,都是感知敏锐的结果。古今中外,凡在事业上有重大建树的人,无不得益于他们敏锐的感知能力。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无突出的理解力,也无过人的机智,只是在感知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在自我创新环境中,应强化发现意识、动态观察、迂回观察、变换视角和实验观察的技巧,看别人未看之处,想别人未想之法,增强我们的感知能力敏锐性。

(2)协同能力。协同能力是指将看似分离的各个部分组织在一起,使之成为有用的有机整体的能力,例如远距离联想,即由眼前联想到关系不太密切,甚至与眼前无关的事物,这就是协同能力。米迦勒将高额的建房花费与扔在路边的可乐罐相联系,建造了一幢由铝制饮料罐筑起的房子。在建筑第二所房子时,他在罐里装满水,这样太阳加热罐中的水就能提供房间所需要的能量。

这种自我协同能力也是创新中灵感产生的基础。创新过程中灵感的出现是不确定的,它是由现象与创新客体之间原先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作用下而产生的潜意识,具有不可捕捉性和不可或缺性。但是,大脑思维中的协同能力可以唤起这种潜意识,出现“一触即发”的情况,灵感随机而至,创新活动有了新局面、新进展。

(3)捕捉机遇的能力。捕捉机遇与发现问题对于创新来讲同样重要,人们之所以创新,就是因为目标状态与目前状态有一定差距,感受到这种差距和这种社会需要,就需要有捕捉机遇的能力。着名科学家的传记中常常记载着有关他们捕捉意外收获的故事,例如一种新的具有奇迹般疗效的药物有可能是一次偶然事故的结果,当然,要捕捉这样的机遇,只有当这位科学家在这种药物方面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之后才有可能,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对这一事件的结果作出评价,才能抓住这一机遇。因此,动机明确、坚持不懈与执着地进行科技探索的人才能捕捉到机遇而实现创新。

3.创新的人格特征

人格因素与创新有密切关系,也是自我环境中的重要因素。

创新者是时代天空耀眼的明星,人们在称羡其非凡的创新成果之余,常常会不自觉地归功于他的才华、智慧等方面上,这种认识有一定道理,但不一定全面。

只要剖析各种创新案例你就会发现,成功者除了知识、智力等才智支持外,也离不开某种或某些非才智方面(也称之为创新人格)的贡献。